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39)
2023(4256)
2022(3310)
2021(3168)
2020(2391)
2019(5518)
2018(5328)
2017(9598)
2016(5179)
2015(5696)
2014(5775)
2013(5654)
2012(5321)
2011(4860)
2010(5084)
2009(4565)
2008(4570)
2007(4328)
2006(4070)
2005(3153)
作者
(15311)
(12838)
(12790)
(12065)
(8229)
(6169)
(5711)
(4906)
(4905)
(4605)
(4511)
(4338)
(4283)
(4008)
(3991)
(3825)
(3804)
(3765)
(3704)
(3531)
(3169)
(3080)
(3033)
(2972)
(2928)
(2927)
(2835)
(2772)
(2627)
(2607)
学科
(23466)
经济(23445)
管理(12980)
中国(10680)
地方(9597)
(8077)
方法(6666)
(6528)
城市(6319)
业经(5675)
(5482)
企业(5482)
理论(4871)
农业(4834)
环境(4749)
城市经济(4556)
(4535)
数学(4341)
数学方法(4312)
(4028)
地方经济(3207)
经济理论(3194)
(3163)
发展(3024)
(3022)
(2879)
(2811)
教育(2754)
产业(2747)
资源(2729)
机构
学院(73914)
大学(71602)
管理(26746)
研究(26493)
(24456)
经济(23512)
理学(22039)
理学院(21609)
管理学(21116)
管理学院(20955)
中国(19303)
科学(17787)
(16878)
(14013)
师范(13905)
(12302)
中心(12239)
(12228)
(11550)
师范大学(11349)
研究所(11052)
北京(10825)
(10743)
(10641)
旅游(10494)
(10426)
(10410)
(10312)
业大(9594)
(8606)
基金
项目(49541)
科学(39273)
研究(36241)
基金(34707)
(30253)
国家(29966)
科学基金(26224)
社会(23530)
社会科(22133)
社会科学(22126)
(20046)
基金项目(19815)
自然(17023)
(16814)
自然科(16583)
自然科学(16580)
教育(16349)
自然科学基金(16257)
编号(14326)
资助(13459)
(12138)
重点(11112)
课题(11106)
成果(10766)
发展(9853)
(9707)
(9704)
(9610)
国家社会(9403)
规划(9381)
期刊
(34265)
经济(34265)
研究(22092)
中国(17821)
科学(10827)
教育(10259)
(9877)
学报(9431)
管理(9076)
大学(7304)
(7284)
农业(6976)
城市(6975)
业经(6583)
(6580)
旅游(6580)
(6580)
学学(6563)
技术(6404)
(6309)
问题(6022)
(5992)
学刊(5306)
旅游学(5296)
游学(5296)
资源(5210)
图书(5012)
(4644)
金融(4644)
经济研究(4138)
共检索到116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季群华  许欣  朱睿  
近年来,我国旅游节庆发展迅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成功的旅游节庆只是少数,很多地方盲目办节,给当地经济带来很大负担。文章立足旅游城市目的地形象建设的角度,探讨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目的地形象建设的推动作用。另外,就我国目前举办旅游节庆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求为我国当前并不成熟的旅游节庆找到一点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黎洁  吕镇  
论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旅游目的地形象战略黎洁,吕镇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特点及引入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意义(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特点旅游目的地形象(Destinationlmage)指人们对该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印象、信念、观点的综合。人们对任何已知...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关新华  李健仪  谢礼珊  
随着国内自助游迅速发展,游客在出游过程中对目的地的选择除了关注吸引物之外,对该地区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以游客感知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为切入点,对广东省主要旅游目的地688位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正向影响游客的总体满意感、游客对政府的信任感和旅游目的地形象;游客满意感正向影响游客对政府的信任感和旅游目的地形象;游客对政府的信任感正向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章海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吸引游客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旅游整体营销理念中的重要概念。本文从旅游者角度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可感知性与不可感知性,并提出了正确运用旅游地形象要素进行形象策划的观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纯阳  屈海林  
文章构建了旅游动机、目的地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关系的概念模型,以大陆居民赴香港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旅游动机、目的地形象与旅游者期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目的地的认知形象显著影响情感形象;(2)旅游动机直接正向影响目的地的认知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并通过目的地的认知形象对旅游者期望产生间接影响;(3)目的地的认知形象直接正向影响目的地的情感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并通过目的地的情感形象对旅游者期望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猛  李丽霞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者更多的是用一种体验的态度去感受和评价各种旅游产品。城市旅游节庆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旅游产品,能够给旅游者创造愉悦的旅游经历。从城市旅游节庆的研究背景出发,本文分析了城市旅游节庆体验价值的内涵和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城市旅游节庆体验价值模型,提出除了提高参与度和互动性之外,融入体验要素和营造体验氛围对提高旅游者的体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娇  吴小根  钟思琪  
旅游节庆品牌认知是衡量游客认识和理解节庆品牌内涵及价值的标准,城市旅游节庆的主题也体现了城市意象的相关元素。在分析台北市地理区位、社会文化和城市功能等属性后,明确了台北具有"生态、创意、旅游"三大城市意象。以台北101跨年晚会为例,研究旅游节庆品牌认知对游客支持意愿的影响,分析旅游节庆对推广城市意象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品牌知名度、品牌联想、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品牌信任、品牌忠诚度是影响游客支持意愿的六大驱动因素;节庆品牌认知对支持意愿的影响存在年龄、学历和居住地三方面的群体差异性;基于城市意象特征塑造旅游节庆品牌有利于推广城市意象,并延长节庆品牌的生命周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阿敏  吴晋峰  王君怡  
旅游经验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对目的地形象多个维度的影响作用尚缺乏系统研究。文章基于一手数据,以到访过西安的中国国内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研究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对目的地形象多个维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认知形象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对目的地抽象属性的评价更客观,对目的地旅游吸引物维度的评价更积极。(2)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情感形象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情感体验更积极正面。(3)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更强烈。(4)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不是刻板形象、独特形象、整体形象和旅游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京传  李天元  
品牌标识是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品牌要素,也是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及其评价的研究很少。文章在分析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内涵和类型基础上,提出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应遵循市场营销之功能性原则。基于此,文章构建了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的IDCAM模型,提出一个好的品牌标识应该具备识别性、区分性、一致性、易于被注意和易于被记忆之特征。以该模型为基础,文章从信号传递、符号意义、要素组合、视觉要素四个视角对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的具体标准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基于IDCAM模型的旅游目的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邹永广  
本文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研究抽象出决定目的地旅游安全度的两个重要因素:旅游安全抵抗力和旅游风险入侵度,并据此构建目的地旅游安全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搜集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安全度测评的指标数据,经过数据分析,验证和修正了目的地旅游安全度评价模型。最后,测算了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安全度指数。主要结论:(1)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安全活力、结构和恢复力呈现增长态势,旅游安全抵抗力逐步增强。东部地区旅游安全抵抗力较突出;中部地区稳步增强,具有增长空间;西部地区也在提升。(2)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自然环境与社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子斌  安应民  郑佩  
尽管我国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诸如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缺乏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调研特别是旅游目的地形象调研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本文以西安居民对海南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分析为例,介绍和运用了当今国外广泛运用的IPA分析法,即重要性(Importance)及其表现(Performance)分析法(Analysis)。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明艳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目的地竞争越来越激烈 ,目的地形象的塑造和推广成为竞争的重要手段。节庆活动既是目的地形象的载体 ,又是形象传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对西部旅游目的地营销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西部旅游目的地要从实际出发 ,培育有西部特色的节庆活动 ,同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节庆活动规模和参与度 ;节庆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国际体育旅游活动的开发 ;提高服务水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映洲  张建荣  王晓琳  
很多旅游目的地进行形象建设,仅仅考虑旅游目的地本身的形象设计,却忽略了形象接收者及游客的感知形象建设。TSS(tourist satisfaction system)模式即是以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准则为立足点,进一步研究游客满意度的类型与形象建设的关系,以便旅游目的地形成一定的品牌形象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