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68)
- 2023(6453)
- 2022(4712)
- 2021(4034)
- 2020(3199)
- 2019(6596)
- 2018(6453)
- 2017(12375)
- 2016(6902)
- 2015(7393)
- 2014(7685)
- 2013(7243)
- 2012(6163)
- 2011(5631)
- 2010(5562)
- 2009(5330)
- 2008(5053)
- 2007(4506)
- 2006(4269)
- 2005(3965)
- 学科
- 济(35225)
- 经济(35200)
- 管理(15180)
- 业(14521)
- 地方(12694)
- 中国(10134)
- 企(10124)
- 企业(10124)
- 农(10073)
- 方法(10018)
- 业经(9069)
- 农业(7471)
- 数学(7450)
- 数学方法(7397)
- 地方经济(7137)
- 发(6589)
- 学(5977)
- 发展(5451)
- 展(5443)
- 产业(5402)
- 环境(5399)
- 制(5168)
- 理论(5102)
- 融(4745)
- 金融(4744)
- 体(4609)
- 信息(4410)
- 财(4304)
- 和(4191)
- 总论(4136)
- 机构
- 学院(99499)
- 大学(96226)
- 济(38525)
- 经济(37695)
- 研究(36395)
- 管理(34999)
- 理学(29803)
- 理学院(29346)
- 管理学(28751)
- 管理学院(28546)
- 中国(26464)
- 科学(23554)
- 京(20685)
- 所(18056)
- 范(17279)
- 师范(17139)
- 研究所(16667)
- 财(16430)
- 中心(15909)
- 江(15563)
- 农(15017)
- 师范大学(14008)
- 院(13733)
- 财经(13321)
- 北京(12928)
- 业大(12815)
- 州(12809)
- 经济学(12102)
- 经(12037)
- 农业(11539)
- 基金
- 项目(68930)
- 科学(55499)
- 研究(50896)
- 基金(49891)
- 家(43919)
- 国家(43574)
- 科学基金(37455)
- 社会(34260)
- 社会科(32555)
- 社会科学(32549)
- 省(28078)
- 基金项目(26807)
- 划(22971)
- 自然(22735)
- 自然科(22157)
- 自然科学(22152)
- 教育(22096)
- 自然科学基金(21740)
- 编号(20235)
- 资助(19218)
- 发(17645)
- 重点(16146)
- 成果(15516)
- 国家社会(14817)
- 课题(14497)
- 发展(14487)
- 展(14283)
- 部(13928)
- 创(13665)
- 创新(12876)
共检索到145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晓敏 戴光全
随着科技的发展,空间距离对人类活动的限制越来越小,导致地格(placeality)的削弱和流动性(mobility)的增加。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生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玲强 冯晓虹
本文从我国旅游节事活动发展现状出发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 ,分析了节事经济效益形成的宏观和微观条件 ,提出节事产业发展要在一定的经济、制度和文化背景下 ,构建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 ,从而达到节事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旅游节事活动 节事产业 经济效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慧 王春峰 李博 谷园园
基于对体育文化旅游节事的界定,文章构建了我国省际体育文化旅游节事资源支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方法,利用2015年我国各省份数据计算指标权重,并对我国各省份的体育文化旅游节事资源支撑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节事资源支撑能力的权重最高,文化与旅游节事资源支撑能力的权重分列第二、三位;(2)各省份的体育文化旅游节事资源支撑能力整体水平不高;(3)各省份在体育文化旅游节事资源支撑能力的分项得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性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征,中部区域的平均得分水平较高,东部、西部与东北部区域的平均得分水平则排在第二至四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吕莉
由于旅游节事能产生较强的轰动效应,因此对旅游目的地提高知名度及带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旅游地软环境的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而被广泛采用。但是,纵观各旅游目的地的节事活动,真正成功并且可以持续下来的屈指可数。结合我国旅游目的地开发旅游节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旅游节事的开发和组织应遵循文化性、创新性、体验性、民众性和个性化等原则,且旅游节事的策划应明确主题,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并挖掘本地文化,借鉴外来文化,运用多种形式激发游客的参与热情来扩大和宣传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形象。
关键词:
旅游节事 旅游目的地 策划 运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佑印 胡巧娟 顾静
依托问卷调查数据,以西安世园会国内旅游者为例,借助单因素评价法及方差分析、方差齐性检验以及相似矩阵等方法,分析了家庭旅游者群体与朋友间旅游、同事间旅游以及个人旅游的心理、行为及态度的差异,并对不同年龄段家庭游客的旅游感知、内部行为及旅游态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相对其他群体游客来说,家庭游客旅游服务感知总体最高,属于显性旅游行为群体;②家庭游客的负面口碑效应强于正面口碑效应,而重游意愿和投诉意愿也相对较弱;③在旅游服务要素感知中,家庭游客对世园会园区的卫生、讲解以及厕所的评价相对最高,而园区内的购物和餐饮评价相对最低;④从不同阶段家庭游客感知及态度对比来看,90后家庭游客对西安世园会的总体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朝军 郑焱
基于供给和需求整合分析视角,本文以产品创新、服务营销等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旅游节事创新及其对游客行为意向影响的整合模型,并采用EFA、CFA和SEM等方法,通过对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节游客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旅游节事创新各维度与整体创新、游客满意和品牌资产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游客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节事创新是一个包括表演表现、进出便捷、自助技术、审美环境、游客社区和忠诚计划等维度的构念,表演表现、自助技术和审美环境对整体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进出便捷、游客社区和忠诚计划对整体创新影响不显著;整体创新对游客满意、品牌资产和游客行为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游客满意和品牌资产在整体创新对游客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晓云 杨昇 姜鹏鹏
本文通过对上海旅游节参与企业的类型、数量、方式、效益的分析,在归纳上海旅游节企业参与活动“四度”(集中度、关联度、自主度和广度)特点基础上,提出促进上海旅游节与企业参与互动发展新举措。
关键词:
企业参与 节事旅游 上海旅游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戴林琳
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重要的中西方节事及节事旅游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归纳和分析了城市领域内节事及节事旅游发展的总体趋势、最新进展及主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以城市领域节事及节事研究进展为参照,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依次阐释了乡村地区节事及节事旅游的发展进程、基本内涵、类型划分及发展动因;借鉴西方国家乡村节事发展经验,结合我国乡村节事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对国内乡村节事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参照。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卢晓
节庆旅游的发展相当迅速,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都很明显。本文综合评述 旅游节庆的地位与作用,对上海旅游节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若干对策。
关键词:
节庆 旅游 上海旅游节 市场分析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邹积艺 陈谨
针对目前我国旅游节事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张引入项目管理理论到旅游节事管理中,利用“项目管理模式”的思想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文章认为旅游节事是项目,所以项目管理理论适用于旅游节事产品的开发;并提出了建立合适的旅游节事项目主体系统,以及实施有效的营销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和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
旅游节事 管理模式 项目管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明波
山东潍坊国际风筝会作为一个旅游项目,为我国旅游业开发深层次非观光性旅游,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潍坊自1983年以来,已成功的举办了8届国际风筝会。它使潍坊从一个鲜为人知的城市,一举成为在世界颇有名气的风筝城。“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潍坊一跃成为全国年产值为百亿元的25个城市之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振春 陈方英
本文以泰安市传统的东岳庙会和泰山国际登山节为研究对象,探讨旅游地居民对不同类型日常重大节事的感知及其差异。结果显示,居民对两个节事各方面的积极影响都有明确认识。对于传统类型的东岳庙会,居民更看重其带来的社会文化利益;而对于现代类型的泰山国际登山节,提升地方形象的认知更强烈一些。从居民感知结果看,不同类型节事的功能特色已有一定分化,但远没有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在旅游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也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要提高节事的举办质量和居民的积极性,应该在举办方式、政府及居民的参与方式和程度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胡平
中国是一个节事大国,大到世界顶级的奥运会、世博会等,小到一个乡镇、一个村的西瓜节、葡萄节。节事活动在旅游业中作用越来越大,旅游节事从其源头应该分成两类——本土节事和舶来节事。本土节事是本地本民族形成的节事活动,舶来节事是从外地外国引进的节事活动,本土节事是旅游地主办者要挖掘的,在旅游开发中地位非常重要。但是不可否认,随着民族交流和地域交往的增加,很多城市也会通过举办舶来节事活动发展旅游业。无论从文化的角度,还是从产业的角度,都要对节事的本土化和国际化加以全面考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蓉
油菜花是中国最传统、最乡野及最不起眼的象征,是全国各地区亟待开发的旅游资源。油菜花旅游节也成为观光的最佳去处,对典型油菜花旅游节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园(油菜种植园)罗平县为例,在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罗平县举办油菜花旅游节的比较优势,主要为区位优势、文化优势、资源优势及政策优势等4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引导、人才支撑、基础设施先行、宣传及时到位、信息平台构建等5个方面分析将罗平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以期为相似地区旅游节的举办提供决策性建议。
关键词:
油菜花 旅游节 罗平 比较优势 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