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7)
- 2023(14117)
- 2022(12023)
- 2021(11082)
- 2020(9608)
- 2019(21931)
- 2018(21487)
- 2017(41588)
- 2016(22390)
- 2015(24867)
- 2014(24703)
- 2013(24178)
- 2012(22156)
- 2011(19717)
- 2010(19324)
- 2009(17936)
- 2008(17561)
- 2007(15354)
- 2006(12914)
- 2005(10927)
- 学科
- 济(89560)
- 经济(89467)
- 管理(64240)
- 业(62796)
- 企(51752)
- 企业(51752)
- 方法(46804)
- 数学(40917)
- 数学方法(40442)
- 农(24289)
- 财(24072)
- 中国(20505)
- 业经(19317)
- 学(19278)
- 贸(17913)
- 贸易(17910)
- 易(17441)
- 农业(16530)
- 务(16195)
- 财务(16152)
- 财务管理(16119)
- 地方(15943)
- 企业财务(15307)
- 制(14755)
- 理论(13732)
- 技术(13662)
- 环境(13613)
- 和(13115)
- 银(12399)
- 银行(12344)
- 机构
- 学院(321421)
- 大学(320181)
- 管理(127270)
- 济(126878)
- 经济(124415)
- 理学(111945)
- 理学院(110721)
- 管理学(108644)
- 管理学院(108070)
- 研究(101965)
- 中国(75157)
- 科学(67103)
- 京(65042)
- 农(60190)
- 财(56246)
- 业大(53658)
- 所(51251)
- 中心(48568)
- 农业(48172)
- 研究所(47459)
- 财经(46696)
- 江(45572)
- 经(42531)
- 范(41026)
- 师范(40447)
- 北京(39477)
- 经济学(38736)
- 院(36745)
- 州(36304)
- 经济学院(35338)
- 基金
- 项目(228483)
- 科学(179820)
- 基金(168295)
- 研究(157381)
- 家(149829)
- 国家(148621)
- 科学基金(127473)
- 社会(101220)
- 社会科(96085)
- 社会科学(96055)
- 基金项目(90660)
- 省(89952)
- 自然(86633)
- 自然科(84686)
- 自然科学(84659)
- 自然科学基金(83179)
- 划(76182)
- 教育(72895)
- 资助(68360)
- 编号(61557)
- 重点(51758)
- 部(50066)
- 发(48427)
- 创(47791)
- 成果(47137)
- 科研(45475)
- 创新(44674)
- 计划(44362)
- 教育部(42606)
- 国家社会(42183)
- 期刊
- 济(126614)
- 经济(126614)
- 研究(78833)
- 学报(57187)
- 农(52770)
- 科学(51131)
- 中国(50883)
- 财(44022)
- 管理(42330)
- 大学(42163)
- 学学(40547)
- 农业(35738)
- 技术(25853)
- 教育(24771)
- 融(23118)
- 金融(23118)
- 业经(22720)
- 财经(22256)
- 经济研究(20583)
- 业(19159)
- 经(19072)
- 问题(17666)
- 版(16962)
- 商业(15500)
- 科技(15372)
- 统计(15164)
- 技术经济(15104)
- 资源(14908)
- 业大(14707)
- 策(14391)
共检索到434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邓伟伟 林迎星
基于S-O-R理论模型,本研究构建并且实证分析了摄影美学、环境美学、视觉感知和旅游目的地选择意向这些因素的关系模型。研究将眼球追踪方法和问卷调查方法相结合,采集30个被试者样本。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环境摄影图片比建筑环境摄影图片具有更高的视觉吸引力和积极的审美情绪,同时专业美学摄影图片比业余美学摄影图片具有更高的视觉吸引力和积极的审美情绪。游客的视觉吸引力和审美情绪对其目的地选择意向具有正向的影响。本文不仅扩展了目的地形象的美学在影响游客吸引力和审美情绪中的作用,而且以新颖的研究视角,丰富了现有旅游领域中的视觉美学研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余意峰 保继刚 丁培毅
关于旅游经历对旅游者目的地感知的影响,现有的研究文献从感知形象和感知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尚未出现从目的地感知吸引力角度进行的相关研究。目的地的初游者和重游者代表着两类具有不同旅游经历的目的地游客,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二者对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感知及其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地感知吸引力包含了整体环境吸引和观光体验吸引两个维度,重游者在整体环境吸引上的感知显著高于初游者,二者在观光体验吸引的感知上没有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红贤 游细斌 白伟杉 黄瑛
将目的地接待的游客量和目的地与客源地的距离结合起来,采用空间交互模型测算目的地旅游吸引力,以浙江省为案例,测算不同城市的旅游吸引力。结果表明:旅游吸引力与接待游客量成显著的正比关系,游客量越多的旅游目的地,其旅游吸引力越大;在接待游客量相当的情况下,能够吸引更多远距离游客的目的地,其旅游吸引力越大。浙江省旅游吸引力呈现"镶嵌式圈层结构"的空间分异规律。该圈层以杭州市为中心,形成了Ⅰ级旅游吸引力区域;在杭州市外围,由湖州市、嘉兴市、宁波市、台州市和丽水市形成了圈层结构的第Ⅱ级旅游吸引力区域;在第二圈层的外围,由舟山市、温州市形成了圈层结构的第Ⅲ级;在第一圈层和第二圈层的南部地区,由衢州市和金华市组成的区域形成了镶嵌式的旅游吸引力第Ⅲ级区域。目的地旅游吸引力的强弱与旅游吸引物的等级、旅游设施和服务的数量及质量等高度相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国琴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可能影响海岛型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27个指标,并以浙江海岛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因子分析把这些指标综合成了六大因子,即海岛自然旅游资源、海岛人文旅游资源、海岛旅游形象认知、海岛旅游产品、海岛旅游设施及海岛旅游区可进入性。依据这些变量因素,结合浙江海岛旅游发展现状,提出了浙江省海岛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钟艳 厉新建
文章提出了旅游吸引力三层次和目的地发展创新的三阶段假说,并以此为全文论证的逻辑起点,认为旅游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种“制度创新”是地区发展旅游经济竞争的必然结果,目的地旅游发展应该从旅游产业的概念回归到旅游经济的层面上来,对于目的地旅游吸引物资源也应该完成从资源性管理向资产性管理的跳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郭安禧 黄福才 杨晶 孙雪飞 王纯阳
随着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市场竞争加剧,如何吸引旅游者重游成为旅游业界和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厦门市为例实证研究了目的地形象对感知吸引力及重游意向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情感形象、总体形象以及认知形象中的目的地品牌、自然和文化维度对感知吸引力有显著正向影响;(2)情感形象、总体形象以及认知形象中的目的地品牌、自然和文化维度通过感知吸引力对重游意向产生间接影响;(3)认知形象中的接待环境维度对感知吸引力没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重游意向有显著直接正向影响;(4)目的地品牌、情感形象、总体形象对感知吸引力的影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宋振春 陈方英 宋国惠
本研究以泰山为例,通过对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系统的主要构成因素及其内部结构。依据因子的特征值,吸引力因素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其中核心吸引力因素决定着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的性质。遗产类资源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旅游吸引力系统的构成因素只是整体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但代表了旅游者感知的文化遗产特征,发展旅游应注意开发项目与吸引力系统特性的一致性。
关键词:
文化遗产 吸引力 泰山 旅游者感知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姚艳虹 罗焱
本文借鉴消费者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构建了一个旅游目的地选择的TPB模型,并对各层次构成要素的作用进行分析,试图通过模型研究揭示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心理及行为特征。本文认为,意向、情境、旅游群体是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基本影响要素,而态度、主观规则和主观感知对意向产生重要影响;目的地形象、旅游经历、动机等9个因素是最直接的影响要素。
关键词:
旅游者 目的地选择 影响因素 TPB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意峰 刘美华 张春燕
从目的地属性感知的视角出发构建目的地忠诚度影响因素模型,探讨了目的地吸引力和服务质量两大目的地属性变量与旅游者满意度和忠诚度之间的影响关系和机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大目的地属性变量均对满意度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并对忠诚度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其中,目的地吸引力对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作用比服务质量更为显著。研究有利于补充旅游目的地忠诚度影响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并为旅游地开发和管理实践提供了具有建设意义的现实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静 尹书华 吴少峰
“节庆”可以在传承和发扬地方文化的同时吸引游客,促进目的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本文采用混合方法,调查多种类型的节庆活动。首先,通过定性方法,确定了节庆吸引力的四个显著维度:浓厚的节庆氛围、和谐的人际互动、鲜明的文化符号、丰富的节庆活动。其次,基于“认知—情感—意向”模型,通过定量方法探究节庆吸引力对游客节庆依恋和忠诚度的影响机制。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浓厚的节庆氛围、和谐的人际互动和丰富的节庆活动正向影响节庆依赖;浓厚的节庆氛围、和谐的人际互动和鲜明的文化符号均正向影响节庆认同和情感依恋;节庆依恋正向影响节庆忠诚度。基于此,应促进地方文化与节庆的融合,塑造节庆品牌和形象,提升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关键词:
节庆旅游 节庆吸引力 节庆依恋 忠诚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游富相 吴三忙
旅游吸引力分析在旅游学研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旅游吸引力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制定旅游营销策略和有针对性的开展旅游营销活动。本文在回顾已有旅游吸引力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新型旅游吸引力分析方法,即通过对某旅游资源介绍网站的访问者的IP地址进行测定和统计,计算出某旅游资源吸引力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情况。
关键词:
旅游吸引力 互连网 IP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岚 李晏墅 侯国林
本文通过查阅国外近20年来关于旅游者重游决策研究的相关文献,通过分析旅游者重游行为的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感知评价是影响旅游者重游的主导因素的讨论,分别从旅游经历、感知价值、感知形象以及满意水平等方面进行评叙,概括了具有市场营销与管理应用价值的结构模型,延伸了质量———满意度———行为倾向的基本范式的理论内涵。最后,结合国内旅游者重游行为的研究现状,对今后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旅游者 感知评价 重游决策 结构模型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徐海军 吕兴洋
本文以歌曲《成都》为例,基于感官营销理论,利用实验研究法,分析目的地歌曲对旅游者感知目的地形象的影响,探讨目的地营销中声音工具的作用与价值。研究发现:目的地歌曲显著地影响了旅游者对歌曲传递的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水平,且旅游者对其中情感形象的评价高于认知形象;到访经验不同的旅游者对歌曲中目的地形象的评价差别不显著;目的地歌曲的主效应受到旅游者感知歌曲-目的地一致性的正向调节;受制于声音记忆的遗忘规律,目的地歌曲的影响效果随时间不断衰减,由即时听觉体验下的激活状态变为惰性状态,但通过短暂的歌曲复听可以得到有效地唤醒,其中对情感形象的唤醒效果优于认知形象。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为目的地声音品牌化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指导。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高静 焦勇兵
本文运用多案例扎根分析方法,通过收集与分析旅游目的地网上评论帖子,以品牌关系理论和目的地营销理论为依据,基于驱动因素、关系质量维度、关系影响3个维度构建了旅游者-目的地品牌关系概念模型。研究发现:消费情境、目的地认知形象、目的地个性和旅游者感知价值是旅游者-目的地品牌关系形成的驱动因素;旅游者-目的地品牌关系质量涵盖了旅游者满意和目的地依恋两个维度;旅游者-目的地品牌关系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目的地态度忠诚上。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目的地品牌建设的相关策略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婷婷
网络游记在表达和反映旅游者对目的地形象感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以旅游者发表在携程旅行网上关于西藏的游记为研究资料,运用内容分析法对80篇游记样本进行质性分析,探讨国内旅游者对西藏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研究发现,旅游者对西藏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均以积极感知为主,但仍有提升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