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19)
- 2023(13097)
- 2022(11638)
- 2021(10796)
- 2020(9130)
- 2019(21092)
- 2018(20901)
- 2017(40675)
- 2016(22131)
- 2015(24755)
- 2014(24529)
- 2013(24409)
- 2012(22476)
- 2011(20101)
- 2010(19805)
- 2009(17857)
- 2008(17242)
- 2007(14765)
- 2006(12942)
- 2005(10934)
- 学科
- 济(89862)
- 经济(89756)
- 管理(61419)
- 业(57617)
- 企(47231)
- 企业(47231)
- 方法(43913)
- 数学(38097)
- 数学方法(37745)
- 中国(23460)
- 农(23253)
- 财(21202)
- 地方(21147)
- 学(19478)
- 业经(19030)
- 农业(16024)
- 理论(14825)
- 贸(14790)
- 贸易(14783)
- 环境(14334)
- 易(14208)
- 务(13819)
- 财务(13761)
- 财务管理(13738)
- 制(13709)
- 和(13491)
- 企业财务(13046)
- 技术(12895)
- 划(11834)
- 融(11239)
- 机构
- 大学(308517)
- 学院(306757)
- 管理(125318)
- 济(117450)
- 经济(114699)
- 理学(109504)
- 理学院(108229)
- 管理学(106411)
- 管理学院(105852)
- 研究(99541)
- 中国(73063)
- 京(66161)
- 科学(63898)
- 财(53298)
- 所(48464)
- 农(46691)
- 中心(46119)
- 业大(45995)
- 研究所(44577)
- 财经(44056)
- 江(43633)
- 范(42780)
- 师范(42404)
- 北京(41848)
- 经(40155)
- 院(37118)
- 农业(36513)
- 州(36239)
- 师范大学(34783)
- 经济学(34765)
- 基金
- 项目(219363)
- 科学(173111)
- 基金(160234)
- 研究(158613)
- 家(139276)
- 国家(138149)
- 科学基金(119969)
- 社会(99877)
- 社会科(94617)
- 社会科学(94593)
- 基金项目(87258)
- 省(84490)
- 自然(79935)
- 自然科(78054)
- 自然科学(78039)
- 自然科学基金(76638)
- 教育(72154)
- 划(71798)
- 资助(65606)
- 编号(64647)
- 成果(50588)
- 重点(48520)
- 部(47991)
- 发(46305)
- 创(44839)
- 课题(43627)
- 科研(42174)
- 创新(41748)
- 教育部(41196)
- 大学(40821)
- 期刊
- 济(123821)
- 经济(123821)
- 研究(87313)
- 中国(52340)
- 学报(47429)
- 科学(45177)
- 管理(42235)
- 农(40535)
- 财(38139)
- 大学(35791)
- 学学(33682)
- 教育(31487)
- 农业(28403)
- 技术(24746)
- 融(23145)
- 金融(23145)
- 业经(20979)
- 财经(20269)
- 经济研究(19019)
- 问题(17888)
- 经(17117)
- 图书(16597)
- 资源(16230)
- 理论(15045)
- 科技(14589)
- 业(14486)
- 实践(13947)
- 践(13947)
- 技术经济(13760)
- 现代(13708)
共检索到431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殷章馨 罗文斌
在深入阐释国内外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旅游者城市感知研究主题。以405份实地调查问卷为数据源,应用均值比较等统计方法分析旅游者对长沙城市感知特征。结果显示:旅游者对长沙城市总体正面感知较弱,感知系数为3.088;旅游者对长沙城市各变量的感知强度存在差异,对"地方演艺"、"现代建筑"、"城市古建筑"以及"购物商场"等城市指标感知强烈,对"公交系统"和"出租车系统"感知相对较弱。研究表明,旅游者城市感知特征实证研究对同等或同类城市具有普遍性的政策借鉴意义,有利于加强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控制,共同推动旅游者城市总体感知的提升,促进城市各要素建设的效益最大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粟路军 黄福才
本文构建了乡村旅游满意度系统模型。以抽样调查的方法取得了长沙市居民乡村旅游满意度的数据,通过均值分析比较乡村旅游各分满意度的高低,发现住宿满意度与餐饮满意度较高,而娱乐满意度与购物满意度较低;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各分满意度均与总体满意度高度正相关;利用多元回归分析了各分满意度对总体满意的贡献,发现景点质量满意度对乡村旅游总体满意贡献最大,而交通满意度贡献最小;最后,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满意度在不同人口特征城市居民中的差异性。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高乡村旅游满意度的建议,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与下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满意度模型 长沙市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唐月亮 段建南 殷章馨
科学研判休闲农业旅游者景点替代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效应,对优化农业休闲功能、拓展旅游消费空间和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发展大有裨益。文章基于景点替代意向理论,以长沙市休闲农业旅游者为考察对象,依次展开验证性因子分析、中介效应检验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试图揭示休闲农业旅游者景点替代意向的影响因素与空间表征。研究结果表明:(1)求新动机正向影响休闲农业旅游者的景点替代意向,而求知、社交、休闲放松3类旅游动机未能通过相关性检验。(2)地方依恋构成休闲农业旅游景点替代意向的前因变量,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均对景点替代意向存在显著的负向效应。(3)游客满意度在地方依恋与景点替代意向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对休闲农业旅游者的景点替代意向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4)长沙市居民休闲农业旅游地选择具有显著的空间临近性特征,距离替代景点的出行时间集中在31~60分钟范围内,替代景点高发区分布于距离区政府15~40km之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春晓 张欢 柴晓敏 罗肖
旅游需求在不同职业群体中的分异状况,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以抽样调查方法所获得的长沙市市民城郊旅游消费意向的丰富基础数据,按照职业分群统计分析,发现长沙市居民在城郊旅游目的方面的职业分异不明显,绝大多数职业群体的旅游目的表现比较明显的同一性;城郊旅游时间观念,存在一定的职业同一性,意向性消费水平商务人员和企事业职员最高,工人和离退休人员最低;交通方式偏好的职业分异色彩明显。
关键词:
职业 旅游需求 城郊旅游 长沙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殷章馨 罗文斌
文章提出城市非旅游要素对城市旅游影响的研究主题,选择游客感知视角,以优秀旅游城市长沙作为研究区域和500份国内游客的调查问卷作为数据来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游客的城市非旅游要素感知与满意度、忠诚度之间相互影响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游客城市感知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路径系数为0.913;(2)城市旅游的游客满意对游客忠诚的影响路径系数为1.121;(3)城市非旅游感知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路径系数均值为0.9498,而城市旅游感知的影响路径系数均值为0.8765。结果表明:(1)城市非旅游要素感知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益民
生活形态是当前市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生活形态细分法应用到旅游研究领域,意义重大。本文以长沙市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运用迭代聚类法将样本区分为生活形态迥异的四类,从生活形态角度对样本进行交叉分析发现,长沙市居民出游目的、信息渠道及出行方式的生活形态分异不明显,且存在很大程度的趋同性;其出游时段、停留时间、交通方式及消费意向的生活形态分异明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粟路军 王亮
发展乡村旅游,对中国和谐农村的建设意义巨大。文章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基础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得出长沙市周边乡村旅游市场的总体特征。通过交叉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出游方式与总体评价上出现了明显的年龄分异;出游方式、出游频次、旅游花费上表现出职业分异色彩;同时,住宿与停留时间、出游时间与交通工具、出游时间与信息渠道、总体评价与停留天数方面出现了明显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城市居民 乡村旅游 市场 长沙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静波
本文利用有关统计资料,利用经典的经济基础研究方法,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及湖南省各市、州比较中,对长沙市旅游饭店业的相对优势特征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结论是:(1)旅游饭店业已成为长沙市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部门,在全国各主要城市中,处于较高水平,是全国规模较大,“外向”程度较高的区域旅游饭店业中心。(2)长沙市在湖南省旅游饭店业的中心地位突出,已成为湖南旅游饭店业的领头羊,但其辐射带动功能有待增强。(3)目前长沙的旅游饭店数量和规模已居全国前列,但结构不够合理,需进一步优化。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进一步发展长沙市旅游饭店业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长沙市 旅游饭店业 相对优势特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鹏 何叶 庄大昌
以长沙为例将区域旅游市场分为国内和境外两大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又分为基础、重要和辅助旅游市场。境外旅游市场又分为基础、主要、重要和潜力市场。为此,长沙市旅游业发展,应针对不同区域市场的特点,实施政府主导总体把握,整合资源推出品牌,区域联合优势互补等营销策略,努力提高区域旅游市场营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区域旅游市场 营销策略 长沙市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粟路军 许春晓
本文通过抽样调查所获取基础数据,对城市居民环城游憩距离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城市居民环城游憩活动并不完全符合距离衰减规律,而是存在出游理想距离。理想距离范围内是城市居民到访率最高的区域,形成环城游憩密集带。通过理想距离与游客性别、年龄、收入、文化程度、职业等交叉列联表分析,得出城市居民出游理想距离选择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城市居民环城游憩活动理想距离的形成机理,认为这是在各种因素共同影响下,在三大作用力系统———推动力系统、阻碍力系统、交互力系统相互作用下的一种均衡结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志军 徐飞雄
以长沙市3个代表性乡村旅游地为例,基于旅游吸引物、旅游区位、旅游支持因素、旅游需求、目的地管理、旅游供给、旅游创新和旅游地发展8个潜变量,构建乡村旅游地发展驱动机制假设结构关系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旅游地发展驱动因素的结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旅游吸引物、旅游区位、旅游支持因素、旅游需求、目的地管理、旅游供给、旅游创新均对乡村旅游地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旅游吸引物、旅游区位、旅游支持因素、旅游需求、旅游供给间接影响乡村旅游地发展。旅游需求、旅游吸引物分别具有最大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目的地管理、旅游区位分别具有最小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旅游需求总效应最大,目的地管理总效应最小。②二维影响因素中,核心吸引物、资源区位和交通区位、制度支持、旅游需求量、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旅游供给结构、旅游营销创新等因子对乡村旅游地发展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③驱动力的相互影响及主导驱动力阶段性转换推动乡村旅游地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廖文杰 胡东滨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水污染日益加重,水污染治理迫在眉睫。为平衡经济发展与水污染治理之间的关系,从生活、工业、畜禽3个主要污染源入手,分析城市水体污染物的产生、治理、排放过程,将水污染治理融入经济发展进程之中,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城市水污染治理仿真模型,并以长沙市为例,探究在不同水污染治理情景下未来长沙市经济和环境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智 董学兵
通过问卷调查对长沙市居民的可持续消费行为及意向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人口统计变量对居民的可持续消费行为及意向产生的影响,指出政策制定者应推出相关公共政策,加强与特定群体居民的沟通,引导其可持续消费行为及意向,从而以较低的政策成本获得较高的政策收益。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丽华 尹少华 王俊增
借鉴5W 2H模型,采取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长沙市乡村旅游消费者行为特征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出游为该地区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消费群体呈现年轻化与知识化特征,主要在周末或法定假日、租车或自驾车出游。说明长沙市休闲农业主要以亲友市场、私人消费为特征,消费者具有较强的求廉、求便动机。结合长沙市乡村旅游的资源基础条件和消费者行为特征,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营销建议。
关键词:
长沙市 乡村旅游 消费者行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有德 田喜洲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风景区标识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通过阐述风景区标识系统的含义、组成及意义,以长沙市旅游区的标识系统设立情况为例,分析了景区标识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旅游景区 标识系统 长沙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