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28)
- 2023(5409)
- 2022(4707)
- 2021(4442)
- 2020(3815)
- 2019(8687)
- 2018(8523)
- 2017(16185)
- 2016(8836)
- 2015(9889)
- 2014(9616)
- 2013(9611)
- 2012(9075)
- 2011(8137)
- 2010(7833)
- 2009(6983)
- 2008(6685)
- 2007(5677)
- 2006(5049)
- 2005(4281)
- 学科
- 济(34909)
- 经济(34882)
- 管理(18436)
- 业(17887)
- 地方(15917)
- 农(12682)
- 方法(12664)
- 企(12470)
- 企业(12470)
- 数学(10019)
- 数学方法(9907)
- 农业(9340)
- 学(8478)
- 业经(8164)
- 中国(7157)
- 地方经济(7007)
- 财(6530)
- 环境(6076)
- 贸(5412)
- 贸易(5405)
- 理论(5333)
- 易(5119)
- 制(5108)
- 和(4892)
- 农业经济(4390)
- 资源(4366)
- 土地(4080)
- 生态(4055)
- 划(4039)
- 发(3995)
- 机构
- 学院(118065)
- 大学(114709)
- 管理(43514)
- 研究(43007)
- 济(40202)
- 经济(39028)
- 理学(37457)
- 理学院(36830)
- 管理学(35999)
- 管理学院(35767)
- 中国(31755)
- 科学(30760)
- 京(24821)
- 农(24790)
- 所(22142)
- 中心(20845)
- 研究所(20568)
- 范(20347)
- 师范(20186)
- 业大(20050)
- 江(19660)
- 农业(19251)
- 财(18135)
- 省(17744)
- 师范大学(16689)
- 院(16133)
- 州(15811)
- 北京(15405)
- 财经(14202)
- 科学院(13855)
- 基金
- 项目(86327)
- 科学(67658)
- 基金(61490)
- 研究(60436)
- 家(55108)
- 国家(54636)
- 科学基金(46170)
- 省(37107)
- 社会(36676)
- 基金项目(34807)
- 社会科(34556)
- 社会科学(34546)
- 自然(32348)
- 自然科(31421)
- 自然科学(31413)
- 自然科学基金(30791)
- 划(29996)
- 教育(26138)
- 编号(24574)
- 资助(24239)
- 发(20358)
- 重点(19788)
- 成果(18137)
- 课题(17446)
- 部(17319)
- 创(17072)
- 计划(16985)
- 科研(16741)
- 创新(16011)
- 发展(15493)
共检索到174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鹏 杜婷
旅游具有空间属性,旅游者的空间分布研究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也是热点。依据2010年、2015年甘肃省各县(区)旅游人数的统计数据,以及2020年的预测数据,采用相关性系数、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性以及空间插值分析四种分析方法,对三个年份、两个阶段("十二五"以及"十三五"期间)各县(区)旅游人数的分布状况与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显示,相比于2010年,2015年甘肃省各县(区)的极核中心对周边县(区)的带动作用未予显现,甘肃省呈现分散自发性发展,使得旅游区域发展不平衡,同时游客逗留时间短,与现代"快旅慢游"需求不匹配;依据"十三五"规划,至2020年县(区)间旅游人数的不均衡性将大幅下降,同时空间自相关性大幅上升,层次鲜明的"极核-边缘"型的旅游者空间模式将显现,规划布局具有空间合理性。
关键词:
旅游者 空间分布 演变特征 分布评价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鹏 杜婷
旅游具有空间属性,旅游者的空间分布研究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也是热点。依据2010年、2015年甘肃省各县(区)旅游人数的统计数据,以及2020年的预测数据,采用相关性系数、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性以及空间插值分析四种分析方法,对三个年份、两个阶段("十二五"以及"十三五"期间)各县(区)旅游人数的分布状况与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显示,相比于2010年,2015年甘肃省各县(区)的极核中心对周边县(区)的带动作用未予显现,甘肃省呈现分散自发性发展,使得旅游区域发展不平衡,同时游客逗留时间短,与现代"快旅慢游
关键词:
旅游者 空间分布 演变特征 分布评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鹏 侯杨方
旅游具有空间属性,旅游者的空间分布研究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也是热点。文章借鉴伯克曼"通勤选择"的效用正态分布假设,构建旅游者空间分布模型,并依据甘肃省2015年县(区)统计数据,进行模型的检验与估计,研究显示该模型对甘肃省旅游者县(区)空间分布能进行较好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该模型作为预测模型,依据甘肃省旅游业与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内容,对"十三五"末甘肃省旅游者空间分布状况进行预测,并与2015年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揭示旅游者空间分布的演变趋势。研究表明,"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将推动甘肃省旅游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鹏 侯杨方
旅游具有空间属性,旅游者的空间分布研究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也是热点。文章借鉴伯克曼"通勤选择"的效用正态分布假设,构建旅游者空间分布模型,并依据甘肃省2015年县(区)统计数据,进行模型的检验与估计,研究显示该模型对甘肃省旅游者县(区)空间分布能进行较好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该模型作为预测模型,依据甘肃省旅游业与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内容,对"十三五"末甘肃省旅游者空间分布状况进行预测,并与2015年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揭示旅游者空间分布的演变趋势。研究表明,"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将推动甘肃省旅游者空间分布由中心城区向周边县(区)扩散,东南-西北向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得到增强,甘肃省东部的西南-东北向的旅游经济带也将显现雏形。该研究将有助于定量了解旅游者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也为旅游者空间分布变化预测提供方法,为旅游饭店等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研究提供依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鹏 侯杨方
旅游具有空间属性,旅游者的空间分布研究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也是热点。文章借鉴伯克曼"通勤选择"的效用正态分布假设,构建旅游者空间分布模型,并依据甘肃省2015年县(区)统计数据,进行模型的检验与估计,研究显示该模型对甘肃省旅游者县(区)空间分布能进行较好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该模型作为预测模型,依据甘肃省旅游业与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内容,对"十三五"末甘肃省旅游者空间分布状况进行预测,并与2015年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揭示旅游者空间分布的演变趋势。研究表明,"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将推动甘肃省旅游者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鹏 满璐
依据甘肃省旅游流的抽样数据与全省各市(州)旅游人次的统计数据,借鉴成熟的社会网络结构分析方法,以全省各市(州)为节点,较为清晰地度量了甘肃省旅游流网络的中心性与凝聚性指标,描述了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显现了各市(州)在全省旅游流网络中的功能;借鉴通勤函数模型,给出旅游流网络的解释模型与估计参数。依据研究成果数据,提出各地旅游功能完善与甘肃省旅游网络改进的策略,为进一步规划布局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旅游流 空间 网络结构 甘肃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把多勋 王瑞 夏冰
运用数理统计和地理学空间分析方法及GIS技术,以甘肃省104处优良级民族旅游资源单体和以此为基础遴选的35个发展相对成熟的民族资源型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从3个层面分析其空间分布结构,对甘肃省民族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分布均衡性、分布丰裕度等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甘肃省民族旅游资源总体空间分布格局为凝聚型,在空间上近似聚集态分布;区域内呈集中分布特征,空间上表现出不均衡性,民族旅游资源的丰裕度在地域上分为3个层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汪延彬 胡燕凌 卜春燕 米成林
[目的]摸清甘肃省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地区差异,整体把握全省耕地质量状况,以期为耕地保护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文章基于Arc GIS 10.0软件,以2015年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县级数据和省级汇总数据为主,采用克里格空间插值法研究了省域范围内耕地质量的空间格局,采用对比研究法、分类统计法分析了全省、各市州及各区域的耕地质量状况。[结果](1)甘肃省存在4个中等质量耕地分布区域。自然质量等别、利用等别和经济等别下的中等质量等值区逐渐缩小:在陇南逐步向东南方向缩进,在河西走廊逐步由张掖向西北缩进,在兰州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硕 曾克峰 刘超
旅游空间结构分析是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空间布局优化的基础。以甘肃省162个A级景区为基础数据,融合GIS空间分析、"点-轴"系统理论和数理统计3种定量方法进行空间结构特征分析,计算出最邻近指数为0.898、地理集中指数为42.54、基尼系数为0.938、不平衡指数为0.328,从而得出甘肃省旅游空间结构表现为"区域集聚、线性分布"的特点。最后,采用聚类分析界定旅游中心节点城市为兰州、天水和酒泉,旅游主轴线为陇海-兰新铁路(甘肃段)。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任怡霖 王彦平 孟烨
本文从脆弱性视角出发,构建了由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社会经济、产业体系、组织能力五个维度构成的旅游系统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甘肃省十四个市州的旅游系统韧性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第一,甘肃整体旅游系统韧性逐年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受组织能力、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制约。第二,区域内旅游韧性呈现“一个核心”“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并以中低水平韧性为主。第三,旅游系统高韧性水平城市主要障碍因子为旅游协会数量,其余城市为民航客运量。
关键词:
旅游 韧性 甘肃省 脆弱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斐 唐睿 冯学钢
利用2011—2017年相关数据,基于DEA-BCC模型和面板Tobit方法检验甘肃省平凉市旅游扶贫要素投入对当地贫困减缓的影响。结果发现:西部地区不同维度的旅游扶贫要素投入与贫困减缓之间存在差异性影响。个体参与维度结合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旅游可有效促进区域贫困减缓。而政府投入维度的旅游扶贫存在一定程度的投入冗余,延缓了旅游扶贫对贫困减缓的动力输出。市场发展维度的旅游扶贫要素投入受个体参与及政府投入两个维度的影响,在地区减贫方面具有促进作用的同时也表现出时变性特征。相对于单纯扩大要素投入规模,提高旅游扶贫的瞄准精度对区域贫困减缓具有更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晓东 逯晓芸 侯佩旭
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专家征询法和菲—罗模型,对张掖市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张掖市人文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构成中占据绝对优势且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特别是以丝路文化和裕固族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张掖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对文化生态旅游内涵的分析和文化旅游生态化发展的思考,提出张掖市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丝路沿线城市 文化生态旅游 张掖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春芳 刘宥延 王川
贫困农户生计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恶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农户的生计问题不仅关系到其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实施扶贫政策的效果。文章构建了黄土丘陵区县域贫困农户生计资本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6年完成的甘肃省榆中县2 3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聚类分析法与空间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该县各乡镇贫困农户的生计资本聚集类型与分布特征,进而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了生计资本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榆中县中部川区的各乡镇的总体生计资本状况较好,而北部山区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海鸿 杨敬
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旅游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全国国际旅游产业为参照系,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和灰色系统关联度法,对甘肃国际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小军 叶舜赞 董锁成 李岱
运用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基础设施报告(2003)》,《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甘肃省旅游局2004年对国内游客的抽样调查数据(2004),以及对甘肃省主要城市基础设施、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28项指标进行的主成分—因子聚类分析综合评价结果,得出主要城市的体系与功能评价,初步探讨甘肃省旅游城市体系,根据结果初步得出,甘肃省旅游城市体系分为,国际旅游城市———敦煌,省内一级旅游中心城市———兰州,省内二级旅游中心城市以及省内三级旅游中心城市和地方旅游中心城镇,并为各个城市的城市旅游形象和城市旅游标识体系,旅游城市的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概念性规划。
关键词:
甘肃 城市 旅游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