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90)
- 2023(9479)
- 2022(8046)
- 2021(7753)
- 2020(6666)
- 2019(15230)
- 2018(14825)
- 2017(27965)
- 2016(15040)
- 2015(16545)
- 2014(16316)
- 2013(16493)
- 2012(15514)
- 2011(14429)
- 2010(14506)
- 2009(13500)
- 2008(13309)
- 2007(11666)
- 2006(10534)
- 2005(9943)
- 学科
- 济(64141)
- 经济(64056)
- 管理(39321)
- 业(37965)
- 企(29123)
- 企业(29123)
- 方法(28586)
- 数学(24248)
- 数学方法(23997)
- 中国(20311)
- 农(18042)
- 财(15566)
- 贸(14299)
- 贸易(14287)
- 易(13957)
- 制(13711)
- 学(12794)
- 业经(12724)
- 农业(12173)
- 银(11548)
- 银行(11539)
- 行(11215)
- 融(10647)
- 金融(10646)
- 地方(10137)
- 理论(9826)
- 体(9197)
- 务(8734)
- 关系(8719)
- 财务(8709)
- 机构
- 大学(217209)
- 学院(213195)
- 济(95319)
- 经济(93693)
- 管理(79954)
- 研究(79431)
- 理学(68271)
- 理学院(67442)
- 管理学(66352)
- 管理学院(65919)
- 中国(63181)
- 京(46789)
- 科学(45058)
- 财(44953)
- 所(39434)
- 中心(36111)
- 财经(35762)
- 研究所(35673)
- 农(34620)
- 经(32754)
- 江(31952)
- 范(30681)
- 经济学(30594)
- 北京(30448)
- 师范(30413)
- 院(28163)
- 业大(27732)
- 经济学院(27366)
- 农业(26845)
- 财经大学(26762)
- 基金
- 项目(139138)
- 科学(111567)
- 基金(106215)
- 研究(101078)
- 家(93296)
- 国家(92528)
- 科学基金(78920)
- 社会(68437)
- 社会科(64994)
- 社会科学(64982)
- 基金项目(55191)
- 自然(49923)
- 省(49343)
- 自然科(48868)
- 自然科学(48855)
- 自然科学基金(48088)
- 教育(46820)
- 资助(44805)
- 划(43034)
- 编号(38219)
- 部(33137)
- 成果(32217)
- 重点(31216)
- 国家社会(29992)
- 发(29511)
- 教育部(28945)
- 中国(27957)
- 创(27886)
- 人文(27550)
- 性(27308)
共检索到334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丹萍 保继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某些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呈现出符号化、时尚性、讲究身份象征等倾向,即所谓“符号性消费”。本文从“雅虎中国”网的一项调查入手,通过云南元阳梯田案例,证明这一现象在旅游消费行为中也客观存在。某些旅游者认为,旅游是一种时尚追求,选择到哪里旅游、怎样旅游,都能体现出人们对自己社会角色扮演的定位和评价,以及对自己地位区隔的认可和接受。这种“符号性消费”行为对旅游地的社会建构意义应该引起关注。
关键词:
旅游者 元阳哈尼梯田 符号性消费 时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岗
在MacCannell旅游吸引物符号学经典理论受到诸多挑战的背景之下,旅游者符号实践概念被提了出来。基于Shove等人的实践理论,文章系统地探讨了旅游者符号实践的概念框架。旅游者符号实践由旅游者、物质、技能和意义4大要素构成。旅游者是符号实践的主体,在临场亲身体验基础上进行符号的检验、消费、生产和表演。物质要素包括景物、标志和实践工具等。技能要素与旅游者拥有的身体知识、工具使用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紧密相关。意义要素则是时代精神、地方观念和旅游者主观价值共同作用于旅游者符号实践过程的结果。通过不同历史时期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案例分析,发现旅游者符号实践的各个构成要素均发生一定变化,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旅游者符号实践概念对旅游目的地满意度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
旅游者 符号实践 概念框架 动态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维祝 于伟
旅游景区网站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在旅游者决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景区网站能够提供展示、沟通和交易3种功能。其中,展示和沟通功能能够通过信息受众的感知价值和网站体验对其行为倾向产生影响,但是交易功能对信息受众认知的影响并不显著。为此,景区网站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技术和服务要素,合理安排网站的交易模块,目的在于增加信息受众的理性感知和感性体验,从而产生有利于景区的各种行为。
关键词:
景区网站 展示功能 沟通 出游意向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彦君 彭丹
本文认为旅游现象的内核是旅游体验,而旅游体验在本质上可以看成是旅游者对符号的解读,将符号的解读和建构纳入旅游体验的研究视野当中,这在国外也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议题。为此,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旅游体验研究和旅游符号学的研究成果,发现这两个领域的研究现状还比较薄弱,尤其就国内而言,旅游符号学的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对旅游体验的关注也远远不够,迫切需要更多学者将目光投射到这两个领域当中来。
关键词:
旅游体验 符号 旅游符号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振之 邹积艺
旅游的过程是一种符号化的过程。伴随着旅游的大众化和普遍化,旅游符号表象化的危机在悄然滋生并不断加剧。本文运用符号学理论对旅游活动和旅游开发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审视,指出符号化旅游是解决旅游的“符号化”的一把钥匙。借用“前台”、“后台”理论,文章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的舞台化空间与文化保护性空间的旅游规划设计及旅游活动模式,为原生文化的演绎及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找到了游客旅游体验及游客行为规范的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丁雨莲 陆林 黄亮
随着恩格尔系数的平稳下降,中国家庭与休闲相关的消费在不断攀升。文章从丽江大研古城沿街店铺经营业务入手,搜索大研古城的文化休闲旅游符号,分析其形成机制外在动力机制有休闲时代的即将到来、市场需求的拉动;内在动力机制有自然因素、文化因素和政府决策因素。对比丽江大研古城和以宏村、西递为代表的徽州古村落,探讨不同文化背景的遗产旅游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种特征文化休闲旅游和文化观光旅游。文章认为,在休闲时代到来之际,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文化型遗产地应冷静对待,避免盲动,做出适合自身文化本底的正确选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波
一、"新旅游者"是一种现实存在笔者一贯认为,旅游业在根本上是需求推动型产业,旅游者需求与行为研究是旅游学的基础,应当予以优先关注。当然,旅游者研究是多元的、复杂的,后现代主义抑或其他主义只是一种认识工具而已。20世纪90年代中期,读克里斯·库珀(Chris Cooper)等的《旅游学原理与实践》(Tourism:Principles and Practice),其中的一句话令我难以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董培海 李伟
在系统梳理国外旅游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别从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旅游符号消费以及旅游符号体验3个层面对西方旅游符号研究的成果予以梳理,剖析了西方旅游符号研究的三条脉络:一是以Mac Cannell等为代表的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研究,重点关注旅游吸引物符号化的机制以及旅游媒介对目的地代表性符号的建构过程。二是以Culler、Urry等为代表的,对旅游符号消费及其背后隐含的权力机制问题的研究。重点关注旅游消费的象征性意义和旅游符号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权力的不平等性问题。三是以海德格尔存在论为依据的存在主义符号学问题,
关键词:
旅游吸引物符号化 符号消费 符号体验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彭丹
人的符号学特征可以从地位、身份、角色和行为这4个方面进行剖析,而这4个概念在社会结构分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旅游人"(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居民和旅游从业者)的这些象征符号的意义,包括地位符号的自致性、临时性、炫耀性;身份符号的表征性和许可性;角色符号的表演性和多重性;行为符号的表意性和交际性。本文认为,旅游中三类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质上就是符号的互动,其研究价值在于加深理解旅游中各类人的本质特征以及旅游消费所蕴藏的丰富的象征意义。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范能船
姜尚现象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智慧”、“尚贤”、“平安”、“长寿”成为其主要的文化符号。本文认为,可从建设姜尚文化知识库、建设人文景观体系、展示姜尚文化主要符号、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旅游文化产业效益等方面入手来提升常熟尚湖旅游的水准。
关键词:
姜尚 符号 旅游文化 常熟尚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彭丹
旅游符号学是一个蕴藏着重大价值的研究领域。本文首先对符号、符号学和旅游符号学进行了简要介绍。本文还评述了旅游符号学研究现状;国外的旅游符号学研究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营销文本、旅游地表征、旅游体验和旅游想象等方面的研究。本文最后对旅游符号学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剖析,包括旅游主体、媒介和客体的符号学研究。到目前为止,旅游符号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依然是比较有限的。
关键词:
旅游 符号 旅游符号学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岗
当前学术界关于旅游符号学的主要理论是MacCannell(麦肯奈尔)的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学。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体现符号的认知属性,主要应用于旅游营销、旅游传播和旅游者凝视等研究领域。除了标志符号形态,旅游吸引物符号还存在其它两种形态:文化符号和群体符号。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体现符号的客观属性,主要应用于旅游体验(真实性)和旅游设计等研究领域。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体现符号的情感属性,主要应用于旅游者情感管理和旅游者依恋系统等研究领域。
关键词:
旅游吸引物 标志符号 文化符号 群体符号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彦君 鲍燕敏
本文通过对旅游网站的网页信息进行符号性分析,概括了旅游网站上的符号传播模式、内容、类型和功能。本文认为,旅游网站的符号是影响旅游需求产生和实现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旅游符号 旅游网站 符号功能 符号学方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莹 徐东亚
本研究以在杭休闲旅游者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频率频次、因子、信度、单因素方差等分析方法,探究新假日制度下人们的旅游选择、旅游偏好、旅游意愿、消费方式等的变化态势以及不同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变化显著程度,并从中获得对假日旅游产品与市场开发的启示。
关键词:
新假日制度 黄金周 旅游消费行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勍
自1997年大规模开放出境旅游以来,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规模在短短十几年间急速扩大。与此同时,中国出境旅游者高消费现象也是愈演愈烈。本文通过对出境旅游者消费行为特征的分析,从出境游市场发展阶段、文化背景以及国内消费市场等三方面,探究了中国出境旅游者高消费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
出境旅游者 高消费行为 消费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