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16)
- 2023(13462)
- 2022(11712)
- 2021(11180)
- 2020(9147)
- 2019(21039)
- 2018(20686)
- 2017(39634)
- 2016(21628)
- 2015(24022)
- 2014(24162)
- 2013(23630)
- 2012(21350)
- 2011(19242)
- 2010(19111)
- 2009(17782)
- 2008(17400)
- 2007(15273)
- 2006(13491)
- 2005(11783)
- 学科
- 济(81070)
- 经济(80941)
- 管理(65840)
- 业(61965)
- 企(50880)
- 企业(50880)
- 方法(36410)
- 数学(30357)
- 数学方法(29993)
- 农(24932)
- 财(23733)
- 中国(21329)
- 业经(20280)
- 制(19265)
- 农业(17353)
- 学(17328)
- 地方(16378)
- 理论(14936)
- 务(14842)
- 财务(14770)
- 财务管理(14739)
- 企业财务(13995)
- 环境(13881)
- 贸(13797)
- 贸易(13790)
- 和(13425)
- 易(13399)
- 体(13285)
- 技术(13118)
- 银(13079)
- 机构
- 学院(304010)
- 大学(303795)
- 管理(121803)
- 济(115838)
- 经济(113115)
- 理学(105374)
- 理学院(104195)
- 管理学(102523)
- 管理学院(101952)
- 研究(98653)
- 中国(72838)
- 京(64424)
- 科学(61093)
- 财(57171)
- 所(48353)
- 农(45154)
- 财经(45100)
- 中心(44494)
- 江(44308)
- 研究所(43810)
- 业大(43762)
- 范(41700)
- 师范(41353)
- 北京(40905)
- 经(40786)
- 院(36266)
- 州(36153)
- 农业(34954)
- 经济学(34066)
- 师范大学(33518)
- 基金
- 项目(209014)
- 科学(164598)
- 研究(156547)
- 基金(150866)
- 家(130225)
- 国家(129105)
- 科学基金(111346)
- 社会(98057)
- 社会科(92774)
- 社会科学(92752)
- 省(82096)
- 基金项目(80730)
- 教育(71602)
- 自然(71359)
- 自然科(69600)
- 自然科学(69588)
- 划(68508)
- 自然科学基金(68317)
- 编号(64891)
- 资助(61292)
- 成果(53032)
- 重点(46275)
- 部(45757)
- 课题(44640)
- 发(44452)
- 创(43494)
- 制(41819)
- 创新(40487)
- 项目编号(40205)
- 国家社会(39776)
- 期刊
- 济(130057)
- 经济(130057)
- 研究(89405)
- 中国(57177)
- 学报(45850)
- 管理(43990)
- 财(43828)
- 科学(43120)
- 农(42256)
- 教育(35981)
- 大学(35312)
- 学学(33158)
- 农业(29212)
- 技术(25523)
- 融(24710)
- 金融(24710)
- 业经(22312)
- 财经(21464)
- 经济研究(19457)
- 经(18152)
- 问题(16907)
- 图书(15534)
- 理论(15211)
- 科技(14862)
- 版(14249)
- 实践(14038)
- 践(14038)
- 业(13734)
- 现代(13582)
- 技术经济(13478)
共检索到440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忠军 曹宏丽 侯玉霞 韦俊峰
在旅游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以机制设计理论为研究范式,阐明旅游精准扶贫机制的架构目标、各主体理性、约束条件和实现路径,并提出从旅游精准识别信息体系、旅游精准帮扶激励体系、旅游精准管理协调体系、旅游脱贫考核激励体系、旅游脱贫监督保障体系对我国旅游精准扶贫机制进行调适与路径研究,以期进一步厘清旅游精准扶贫机制的设计骨架,明确机制建构对旅游精准扶贫的引领性作用。
关键词:
旅游精准扶贫 机制设计 调适与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慧娟 蹇莉 陶恒
乡村旅游将农村、农业、农民串联起来,成为扶贫开发中的重要载体。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扶贫的有效模式,但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如何实现"带"的功能仍缺乏理论层面的探讨。针对旅游扶贫中出现的精准度不高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本文从空间作用机制、动力机制、受益机制三方面辅以模型进行分析,并基于模型的原理,从景区、贫困村、贫困户的角度,提出了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五大实现路径。
关键词:
景区带动型 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靖南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径。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扶贫的实践依据和驱动机制,根据精准扶贫的要求设计了精准识别旅游扶贫帮扶对象、精准制定旅游扶贫帮扶措施、精准实施旅游扶贫动态管理、精准实现旅游扶贫目标考核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并从健全贫困人口参与受益机制、健全旅游扶贫联动运行机制、健全旅游扶贫主体协调机制、健全旅游扶贫目标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扶贫的保障机制,以期为乡村旅游更好发挥精准扶贫功能提供一定政策启示。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乡村旅游 路径设计 机制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靖南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径。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扶贫的实践依据和驱动机制,根据精准扶贫的要求设计了精准识别旅游扶贫帮扶对象、精准制定旅游扶贫帮扶措施、精准实施旅游扶贫动态管理、精准实现旅游扶贫目标考核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并从健全贫困人口参与受益机制、健全旅游扶贫联动运行机制、健全旅游扶贫主体协调机制、健全旅游扶贫目标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扶贫的保障机制,以期为乡村旅游更好发挥精准扶贫功能提供一定政策启示。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乡村旅游 路径设计 机制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怡岑 萧烽 喻琨 刘小凤
湘南罗霄山片区地处湘中南偏远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于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推动下,罗霄山作为精准扶贫的主要区域之一,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受到区位、产业等多重因素的限制,罗霄山片区的贫困问题仍是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障碍。文章通过对当前湘南罗霄山片区旅游发展和精准扶贫工作现状和问题的分析,试图探索出适合罗霄山片区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罗霄山片区 精准扶贫 乡村旅游 协同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萍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旅游扶贫工作,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乡村贫困地区脱贫,成为乡村旅游扶贫的重要途径。文章对如何解决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中出现的精准度不高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内涵;随后从空间作用机制、动力机制、受益机制三方面详细分析了这种模式如何更好地实现"带"的功能;最后从巩固景区的核心作用、强化景区对贫困村的带动作用、景村融合一体化发展、分层分目标带动贫困户、机制设计保障旅游扶贫五个方面,提出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为后来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可借鉴的视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影
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扶贫日益成为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本文从我国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出发,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三大路径:精准识别旅游扶贫帮扶对象、精准消除旅游扶贫参与障碍、精准依托旅游扶贫项目。继而,归纳了政府主导型、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型、开发旅游商品型这四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帮扶模式,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 扶贫路径 帮扶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小海 曾亮 罗明义
如何提高我国旅游扶贫的精准度是旅游扶贫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提高旅游扶贫的精准度,就必须对旅游扶贫进行精准识别。在实施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探讨旅游扶贫精准识别以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精准化,对今后的旅游扶贫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精准扶贫的背景出发,阐述了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的概念及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旅游扶贫目标人群识别和旅游扶贫项目识别两方面的内容,最后提出了旅游扶贫目标人群识别的市场甄别机制和"意愿—能力"识别模型及旅游扶贫项目识别的"RHB"框架。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旅游扶贫 精准识别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会战
在我国的精准扶贫实践中,旅游扶贫作为一种典型的产业扶贫形式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贫困问题的复杂性与长期性,巩固拓展旅游脱贫攻坚的成果仍任重而道远。后扶贫时代,如何通过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机制的创新,实现脱贫的可持续性,对于具备一定旅游发展基础与条件的乡村来说至关重要。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张琦等编著的《扶贫机制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全面阐述了扶贫攻坚机制创新的目标任务,对于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启示意义和实践启发价值。笔者在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增权视角下我国革命老区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创新与路径优化研究"(16XGL008)的研究过程中,结合该书关于扶贫机制创新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尝试基于增权视角创新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冠韬
旅游精准扶贫中的社区参与指的是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过程中,如计划、评估、监督与验收等环节下社区的参与。在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中,社区的参与能够显著提高扶贫效果。在本文中,笔者从旅游精准扶贫社区参与意义入手,总结了当前旅游精准扶贫社区参与中出现的问题,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旅游精准扶贫社区参与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旅游精准扶贫 社区参与 现实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洋 张超
旅游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渠道,是促进贫困地区人口实现脱贫的一种造血式、内生性扶贫方式。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发展农村旅游,可以激活农村特色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及经济结构优化;引导更多消费和社会资源流向农村,促进农民增收。本文针对旅游扶贫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发展路径。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农村旅游 扶贫优势 困境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彩虹
当前,我国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的冲刺期。我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亟待脱贫。为此,国家制定实施了精准扶贫策略。我国经济贫困地区多拥有较好的旅游资源,将旅游与精准扶贫策略相结合,并且确定以"扶真贫"、"真扶贫"为目标,能够有效减少贫困人口。但是因经验不足等原因,常常出现牺牲生态环境谋取经济利益等问题,所以通过发展旅游业推进精准扶贫,努力实现扶贫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共进。
关键词:
旅游 扶贫 双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彩虹
当前,我国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的冲刺期。我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亟待脱贫。为此,国家制定实施了精准扶贫策略。我国经济贫困地区多拥有较好的旅游资源,将旅游与精准扶贫策略相结合,并且确定以"扶真贫"、"真扶贫"为目标,能够有效减少贫困人口。但是因经验不足等原因,常常出现牺牲生态环境谋取经济利益等问题,所以通过发展旅游业推进精准扶贫,努力实现扶贫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共进。
关键词:
旅游 扶贫 双赢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丹 李丹
发展乡村旅游是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家庭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乡村旅游目的地贫困人口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旅游精准扶贫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资金、社会关系、文化水平和技术技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致贫的主要影响因素,贫困人口并没有从乡村旅游发展中真正受益的原因在于原始资本匮乏,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利益相关者博弈牵制,旅游扶贫政策落实不足。因此,可以借鉴旅游增权理论,构建乡村旅游目的地贫困人口的受益机制,实现贫困人口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效益,帮助贫困人口从乡村旅游发展中摆脱能力的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 贫困人口 受益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海兰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要"精准滴灌",把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要因地制宜,认识到乡村内在价值的重要性;要认识到这是一个不断变化、时时发展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为探索乡村旅游扶贫的精准实践路径奠定基础。
关键词:
贫困 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 实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