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49)
- 2023(15224)
- 2022(13163)
- 2021(12296)
- 2020(10127)
- 2019(23109)
- 2018(23025)
- 2017(44212)
- 2016(24080)
- 2015(26760)
- 2014(26758)
- 2013(26427)
- 2012(24611)
- 2011(22248)
- 2010(22514)
- 2009(20361)
- 2008(19808)
- 2007(17419)
- 2006(15671)
- 2005(14059)
- 学科
- 济(100123)
- 经济(100028)
- 管理(66210)
- 业(62979)
- 企(51379)
- 企业(51379)
- 方法(40355)
- 数学(33657)
- 数学方法(33281)
- 中国(29152)
- 农(27731)
- 地方(26308)
- 业经(23790)
- 财(23091)
- 学(23000)
- 制(18634)
- 农业(18485)
- 贸(17106)
- 贸易(17092)
- 理论(16632)
- 易(16490)
- 和(16120)
- 环境(15995)
- 银(15383)
- 银行(15335)
- 技术(15303)
- 融(14942)
- 金融(14940)
- 行(14794)
- 发(14347)
- 机构
- 大学(340418)
- 学院(339713)
- 管理(133734)
- 济(131353)
- 经济(128303)
- 研究(119210)
- 理学(114987)
- 理学院(113574)
- 管理学(111632)
- 管理学院(110997)
- 中国(87927)
- 科学(75640)
- 京(74377)
- 财(60883)
- 所(60306)
- 农(55665)
- 研究所(55020)
- 中心(53331)
- 江(50753)
- 业大(50203)
- 范(48775)
- 师范(48289)
- 财经(48074)
- 北京(47701)
- 院(43902)
- 经(43629)
- 农业(43151)
- 州(41782)
- 师范大学(39150)
- 经济学(38292)
- 基金
- 项目(232148)
- 科学(182567)
- 研究(170191)
- 基金(167162)
- 家(146229)
- 国家(144977)
- 科学基金(123987)
- 社会(106201)
- 社会科(100451)
- 社会科学(100425)
- 省(91220)
- 基金项目(89464)
- 自然(80617)
- 自然科(78698)
- 自然科学(78683)
- 自然科学基金(77267)
- 教育(77140)
- 划(76960)
- 编号(69764)
- 资助(68322)
- 成果(57046)
- 发(53364)
- 重点(52533)
- 部(50221)
- 课题(48552)
- 创(47837)
- 创新(44606)
- 科研(44108)
- 国家社会(43054)
- 项目编号(42750)
- 期刊
- 济(150568)
- 经济(150568)
- 研究(101985)
- 中国(67470)
- 学报(54702)
- 科学(51529)
- 农(51240)
- 管理(49000)
- 财(43667)
- 教育(40989)
- 大学(40960)
- 学学(38343)
- 农业(35821)
- 融(29072)
- 金融(29072)
- 技术(28630)
- 业经(26229)
- 经济研究(23560)
- 财经(22629)
- 图书(21679)
- 问题(19546)
- 经(19265)
- 业(17982)
- 科技(16999)
- 理论(16365)
- 资源(16058)
- 技术经济(15809)
- 商业(15516)
- 现代(15427)
- 版(15420)
共检索到507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月美 邹永广
近年来,境内外各类旅游突发事件频发,旅游突发事件的应急治理是亟待深入探索的难题。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择取8个省市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应急组织成员单位的资料数据,测算并分析了我国旅游突发事件公共治理组织的合作网络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由64个成员组成的旅游突发事件公共治理合作网络凝聚力较高。(2)不同单位(部门)之间网络中心性相差较大。其中,旅游局、公安厅(局)、卫生计委(厅/局)、交通委(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5个成员的网络中心性最强,且在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最为常见。(3)旅游局、公安厅(局)、卫生计委(厅/局)、交通委(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与台湾事务办公室这6个单位(部门)拥有的结构洞最多,在旅游突发事件公共治理网络中具有掌握信息和控制信息流通的优势。(4)依据节点属性与应急处置能力的差异,旅游突发事件的各个应急成员可以划分为核心部门和边缘部门。结合各个成员的应急能力与旅游突发事件演化阶段的特点,文章提出旅游突发事件的公共治理路径。为更好地改善和提升旅游突发事件公共治理效率,需要优化部门间的合作组织体制、形成有序的部门合作机制、健全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以及建立合作约束与激励机制,形成旅游突发事件合作公共治理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朝武 张俊
文章以2006—2010年我国发生的旅游突发事件案例作为研究样本,以旅游伤亡人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局趋势分析法、空间自相关模型对旅游突发事件伤亡规模的空间特征进行研究。从人员因素、环境因素和设施因素等结构维度,对旅游突发事件伤亡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信息解构,并利用OLS模型和GWR模型对其影响因素的空间特征进行剖析,研究表明:我国旅游突发事件伤亡规模的空间分异特征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由东向西、自北向南皆呈倒U形分布,且东西向差异幅度略大于南北向。此外,Moran指数为0.1626,说明我国旅游突发事件伤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晰巍 庄蕙荥 姜奕冰 范哲玮
[目的/意义] 在社交网络中回声室对重大突发事件下的社交网络舆情演进具有重要作用,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研究回声室网络结构可以为相关部门的舆情引导和管控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过程]基于网络结构理论,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情感分析方法,进行用户回声室网络结构识别以及用户回声室网络结构表征及网络同质性检验。在此基础上,构建重大突发事件中回声室网络结构分析模型,并结合重大突发事件“3·12”东航客机事故中典型舆情话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存在回声室效应,由于微博评论与转发机制的不同,回声室网络结构存在明显的网络特征差异,且评论机制更有利于社交网络在重大突发事件下的情感分享,并可以凝聚群体观点和用户想法,从而促进意见领袖在群内和群外成员之间的互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兆峰 刘红
突发事件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本底趋势线理论,考量1984年~2010年重大突发事件,结论表明:不同性质突发事件,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不同;突发事件给旅游产业带来的主要是不利影响;经济越发达,突发事件对旅游产业的影响越小,旅游产业恢复速度越快。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康伟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研究信息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中的整体结构和结点在网络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研究舆情网络传播结构对信息的传播路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的影响问题。以突发事件"11·16"校车事故为实证研究对象,生成"11·16"舆情传播网络拓扑图,基于邻接矩阵数据对信息传播网络进行了整体网络结构、内部子结构和个体位置结构测度,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网络舆情引导政策建议。
关键词:
突发事件 舆情传播 社会网络结构 测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慧玲 许春晓
借用重力模型思想,基于社会网络方法,对湖南旅游经济空间网络进行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和核心-边缘等分析后发现,湖南旅游经济空间网络表现出结构松散、省会中心性明显、旅游经济空间的吸引范围正在逐步突破以及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市场基础好等特征。因而,重视旅游经济空间的均衡发展、发挥省会长沙的带动作用、注重跨界空间的合作、分步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可优化湖南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
关键词:
旅游经济空间网络 重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刘雅姝 张海涛 徐海玲 魏萍
探索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中网民意见观点变化,挖掘事件发展特点,可以促使舆情导控工作有的放矢,实现全面控制精准引导的目标,这对于新时期网络舆论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基于知识图谱方法,选取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评论数据构建舆情话题图谱,利用LDA方法对图谱中实体的话题属性进行划分,从Neo4j图数据库中提取话题图谱实体的话题、时间属性,以多维特征融合分析视角全方位追踪舆情话题的演化情况。所构建的舆情话题图谱可以有效识别话题讨论内容并对话题演化过程进行准确追踪,基于知识图谱方法构建的网络舆情话题图谱在动态追踪民意了解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展方向上发挥了重大作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展过程根据评论数量规模可以分为潜伏期、爆发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各个阶段话题讨论数量、热度及内容等多维特征遵循着其独特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
话题图谱 网络舆情 演化分析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殷飞 张鹏 兰月新 夏一雪 张琦 李增
【目的/意义】通过定量研究,分析影响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热度的相关因素,找准谣言在网络社交平台的演变规律,科学有效控制网络谣言所带领的负面效果。【方法/过程】利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从网民、媒体、政府三个维度展开对谣言热度的研究,并使用Vensim PLE软件对构建的谣言热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结论】由仿真结果可知,政府公信力、媒体影响率、网民群体极化程度等变量都对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传播具有较大影响。根据仿真分析,可为政府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谣言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舆情应对 网络谣言 突发事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玉亮 贾传玲
[目的/意义]深入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谣言蔓延的原因、类型和机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对于抑制突发事件网络谣言蔓延,回归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真实状态,保证政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成功,提升民众满意度都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根据突发事件网络谣言在蔓延过程中的变异程度及蔓延的复杂程度,可以将突发事件网络谣言蔓延分为复制式蔓延、转化式蔓延和复合式蔓延。对每一种蔓延类型进行深刻分析,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蔓延方式进行建模处理,更加清楚明白其变化,理清每一种蔓延模式影响的变量。[结果/结论]根据其影响变量,对突发事件网络谣
关键词:
突发事件 谣言传播 治理策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新菊 吴晋峰 王金莹 唐澜
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在北京、上海和西安等城市采集入境游客信息;运用地图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旅华外国团队旅游流的地理分布和网络结构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为:①外国团队旅游流以北京和上海为主要出入境口岸,流动地区集中在中国人口线东南部;②外国团队旅游流的有向流动符合"二八定律",即80%的有向流动产生在20%的城市对之间;③外国团队旅游流网络为核心-边缘网络,核心区包括北京、西安、上海等13个节点;④旅行社设计的线路对外国团客出入境口岸选择、团队旅游流的地理分布和流动均具有决定性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优化网络结构、拓展中国入境旅游外国市场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瑞萍 吴晋峰 王奕祺 韩立宁
从旅游城市之间的入境旅游流关系角度,通过绘制旅华美国旅游流分布图,构建旅华美国旅游流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旅华美国旅游流的流向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旅华美国游客主要从北京和上海出入境中国;旅华美国旅游流分布范围较广,以长三角地区最为密集,其中有11个节点城市、4个城市对和5条旅游线路最受游客青睐;旅华美国旅游流网络为"核心-边缘"结构,网络密度低,其中核心节点11个,边缘节点44个;核心节点在网络中承担着扩散中心、集聚中心和中转中心等不同的角色功能,并对边缘节点具有控制作用;网络中存在10个派系,各派系成员个数均较少,口岸节点在派系中多次出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苏陈朋 韩传峰
基于2008年桂林冰雪灾害相关统计数据,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增加时间维度,研究非常规突发事件跨组织合作网络结构的演化机理。通过网络结构的整体测度,分析把握不同时期合作网络结构的整体特征,划分应急阶段;基于组织角色测度指标,识别并分类合作网络中的应急组织角色;系统分析网络结构演化的动力因素,厘清相互作用方式,归纳因素的驱动模式,解析合作网络的演化机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湖北科技学院课题组
旅游犯罪问题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学术前沿问题,旅游犯罪突发事件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为中国旅游业发展起推动作用。本文以旅游者为研究中心,运用内容分析法,从个体直觉偏差和外部因素两个角度分析旅游者面对旅游犯罪突发事件的行为,构建了旅游犯罪突发事件的形成机理模型、影响力模型和影响路径。为进一步预防和应对旅游犯罪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鹏 满璐
依据甘肃省旅游流的抽样数据与全省各市(州)旅游人次的统计数据,借鉴成熟的社会网络结构分析方法,以全省各市(州)为节点,较为清晰地度量了甘肃省旅游流网络的中心性与凝聚性指标,描述了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显现了各市(州)在全省旅游流网络中的功能;借鉴通勤函数模型,给出旅游流网络的解释模型与估计参数。依据研究成果数据,提出各地旅游功能完善与甘肃省旅游网络改进的策略,为进一步规划布局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旅游流 空间 网络结构 甘肃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付琼鸽 刘大均 胡静 谢双玉 龚箭 陈小娟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湖北省旅游流网络结构,分析湖北省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内部不同区域旅游流的网络结构及其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流空间结构优化对策。研究表明:1湖北省旅游流网络节点核心—边缘结构明显,网络整体密度低,中心化趋势明显,核心节点偏少。2湖北省旅游流呈现出以武汉为核心,以宜昌、十堰、襄阳和恩施为次核心的网络结构。3区域内"两圈"旅游流网络结构差异明显,鄂西圈旅游流网络密度相对较高,武汉城市圈旅游流网络密度较低。最后,研究认为,要进一步建设完善核心节点,加快边缘地区发展;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建设;构建新的旅游空间体系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旅游流 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法 湖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