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5)
- 2023(11105)
- 2022(10069)
- 2021(9707)
- 2020(8040)
- 2019(18675)
- 2018(18792)
- 2017(35943)
- 2016(19806)
- 2015(22380)
- 2014(22783)
- 2013(22284)
- 2012(20213)
- 2011(18135)
- 2010(18119)
- 2009(16382)
- 2008(16038)
- 2007(14213)
- 2006(12519)
- 2005(10616)
- 学科
- 济(74463)
- 经济(74289)
- 管理(54865)
- 业(50657)
- 企(43517)
- 企业(43517)
- 方法(34977)
- 数学(27657)
- 数学方法(27316)
- 农(20437)
- 学(19873)
- 中国(19378)
- 财(18422)
- 业经(18236)
- 理论(17530)
- 地方(15501)
- 和(14608)
- 农业(13590)
- 教育(12764)
- 制(12665)
- 务(12143)
- 财务(12074)
- 财务管理(12043)
- 贸(11959)
- 贸易(11951)
- 环境(11598)
- 易(11547)
- 技术(11430)
- 企业财务(11356)
- 划(10180)
- 机构
- 学院(275817)
- 大学(275023)
- 管理(109947)
- 济(99035)
- 经济(96476)
- 理学(94826)
- 理学院(93714)
- 管理学(92021)
- 管理学院(91505)
- 研究(86744)
- 中国(63326)
- 京(58863)
- 科学(56555)
- 财(46684)
- 所(43235)
- 江(40899)
- 农(40450)
- 范(40140)
- 业大(39871)
- 师范(39792)
- 中心(39575)
- 研究所(39253)
- 财经(37633)
- 北京(37493)
- 州(34031)
- 经(33927)
- 师范大学(32013)
- 院(31524)
- 农业(31386)
- 技术(30636)
- 基金
- 项目(186223)
- 科学(144703)
- 研究(139868)
- 基金(131618)
- 家(113081)
- 国家(112035)
- 科学基金(96218)
- 社会(85442)
- 社会科(79864)
- 社会科学(79838)
- 省(74518)
- 基金项目(71104)
- 教育(65058)
- 自然(62486)
- 划(61714)
- 自然科(60919)
- 自然科学(60908)
- 编号(59996)
- 自然科学基金(59789)
- 资助(54362)
- 成果(49156)
- 课题(40948)
- 重点(40930)
- 部(39933)
- 发(39216)
- 创(38209)
- 项目编号(36975)
- 大学(35414)
- 科研(35386)
- 创新(35363)
- 期刊
- 济(113713)
- 经济(113713)
- 研究(79678)
- 中国(51119)
- 学报(42746)
- 科学(39380)
- 管理(38582)
- 教育(38005)
- 农(36932)
- 财(35452)
- 大学(31938)
- 学学(29453)
- 农业(25994)
- 技术(24411)
- 业经(19828)
- 融(19049)
- 金融(19049)
- 图书(18953)
- 财经(17292)
- 经济研究(16495)
- 经(14611)
- 问题(14425)
- 理论(14228)
- 实践(13386)
- 践(13386)
- 科技(13219)
- 版(12892)
- 书馆(12685)
- 图书馆(12685)
- 情报(12533)
共检索到398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进福 肖洪根
由于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尚未成熟,旅游社会学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进行了尝试性探讨,认为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应是旅游者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以及由此引起的相关问题的集合,包括旅游者个体和群体两方面。旅游者个体研究包括旅游者行为及引起该行为的动机、心理、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深层因素,属微观旅游社会学范畴;旅游者群体研究包括社会关系、跨文化交际、社会影响、旅游人流等宏观旅游社会学的层面。此外,本文还对旅游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旅游社会学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旅游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肖洪根
本文是一篇文献综述与理论归纳类文章。文章的第一部分展示了旅游社会学在国外的开展状况 ;综合评述了主要的思想流派、理论观点、学术著作以及代表人物 ,具体包括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演进观、新迪尔凯姆学说、冲突批评理论、功能学派、韦伯主义、形式主义 现象学和民族方法学派 ,以及符号互动主义等 7种理论流派。文章的第二部分尝试性地建构了旅游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体系 ;内容包括旅游活动主体类型、旅游系统与发展范式、主客交往、旅游吸引系统特征、旅游影响与社会文化变迁及现代化 ,以及旅游现象的两重性等旅游社会学研究对象的 6
关键词:
旅游社会学 文献综述 理论体系 研究方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肖洪根
本文是一篇文献综述与理论归纳类文章。文章的第一部分展示了旅游社会学在国外的开展状况 ;综合评述了主要的思想流派、理论观点、学术著作以及代表人物 ,具体包括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演进观、新迪尔凯姆学说、冲突批评理论、功能学派、韦伯主义、形式主义 现象学和民族方法学派 ,以及符号互动主义等 7种理论流派。文章的第二部分尝试性地建构了旅游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体系 ;内容包括旅游活动主体类型、旅游系统与发展范式、主客交往、旅游吸引系统特征、旅游影响与社会文化变迁及现代化 ,以及旅游现象的两重性等旅游社会学研究对象的 6
关键词:
旅游社会学 文献综述 理论体系 研究方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进福
20世纪 30年代以来 ,旅游社会学研究逐渐成为了一个旅游学与社会学交叉且备受关注和争议的领域 ,研究成果颇丰。文章综合考察了欧美英语国家旅游社会学文献 ,对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进行大胆梳理 ,把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大致划分为 4个阶段 ,即 (1)早期的起源阶段 (“二战”以前 ) ;(2 )过渡时期 (“二战”后至 2 0世纪 6 0年代 ) ;(3)形成和发展时期 (2 0世纪 70~ 80年代 ) ;(4 )系统经验研究时期 (2 0世纪90年代至今 )。认为 ,尽管学科地位仍受质疑 ,但随着旅游社会
关键词:
旅游社会学 研究 进展 学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进福 杨劲松
<正>旅游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是旅游研究的重要论域。我国旅游社会学人类学研究肇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2)),有蔚然之势、且渐成“显学”之虞。其中的部分研究已进入国际视野,并获得国际关注与影响。限于篇幅,笔者仅从理论角度概括国内学者(兼及少量海外华人学者)在参与旅游社会学人类学知识生产中形成的理论突破,借以管窥其中的中国贡献。挂一漏万和主观臆断之处,恳请方家斧正。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董培海 李伟
采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探讨旅游、现代性与怀旧之间的内在结构和功能关系。文章认为:"旅游不仅是对现代性好恶交织的表现",其在本质、结构与功能上与怀旧也具有相似性,是现代性场域中的一种怀旧形式。进而借鉴社会人类学中"文本"(text)与"语境"(context)的研究范式,从旅游景观中的"互视结构"着手,尝试探讨旅游(文本)与社会结构(语境)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现代旅游的诸多形式表现为极富怀旧色彩的社会行动,而旅游的怀旧特质是与现代社会文化结构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旅游景观的嬗变过程构成了理解旅游、现
关键词:
旅游 怀旧 现代性 旅游景观 社会结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敏
本文从社会学角度,通过对出境旅游者的访谈和专家焦点小组法,分析出境旅游对旅游者、旅游输出国和旅游目的地在社会文化方面的积极影响,即其文化价值,得出文化因素是出境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出境旅游过程加强了文化的自我认同和文明之间的对话,出境旅游成为中国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等结论。由此提出,需要将出境旅游的社会学分析,应用于旅游政策制定、行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的实践中。
关键词:
出境旅游 文化价值 文化认同 文化资本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秀菊
文章试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维度出发,论述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文化交流与汇通现象,阐述旅游社会学与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联。通过系统分析,研究旅游活动中由于文化融接而产生的具体事例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活动规律等相关问题。文章首先基于诠释学的研究视域,通过具体事例论证旅游行为中文化因素对某些旅游事件中人类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之后运用事理学学派的心理性个体概念及知行本征机制对旅游个体进行分析。借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分析方法,探讨旅游活动中异域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人类的理解方式,从而实现旅游业和社会科学共同发展,拓展
关键词:
旅游社会学 科学技术与社会 文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董培海 蔡红燕 李庆雷
美国著名旅游社会学家迪恩·麦肯奈尔(Dean.MacCannell)的《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The Tourist: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一书是20世纪以来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中最具代表性意义的研究著作。该书以"舞台化真实""景观神圣化""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等理论为依据,从旅游者和旅游吸引物的研究着手,将同一时期社会学中盛行的结构功能分析和符号互动的方法引入旅游现象分析,以探讨旅游与现代社会文化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从理论和研究方法层面为旅游社会学的学科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仓理新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文章从社会学角度,观察旅游文化现象,介绍了旅游社会学形成的渊源和研究的问题,探讨了旅游行为和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文章认为,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社会成员的收入和闲暇时间,使多数社会成员把旅游消费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时,旅游者、旅游机构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互动也影响社会政策,改变社会结构,引起社会变迁。
关键词:
旅游消费 符号互动 社会变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才
本文就旅游研究方法论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阐述:①旅游研究方法论的含义;②为什么要从社会学研究视角进行研究;③社会学理论体系及其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问题;④旅游研究方法论体系的基本轮廓。
关键词:
旅游学 社会学 方法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赵平
旅游的影响研究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划分为旅游的经济影响、旅游的物质环境影响和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三个大的类别。其中单就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而言,又可细分为对旅游者(客人)的影响、对目的地居民(主人)的影响和对主-客关系的影响三方面。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的社会文化影响。 在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过程中,形成了解释其机制的各种理论,其中发展阶段理论和涵化理论在传统认识中有较大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希军,朱丽东,马永俊,叶玮
采用社会学民意调查的方法,对金华市内常住居民及旅游者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和旅游社会容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认为金华市旅游社会容量的潜力较大,城市建设、城市形象、城市旅游是挖掘旅游社会承载力的关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苏静
近三十年来,旅游业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通过各种商业性的合作开发,旅游业已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休闲的旅游也日益成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文章从新经济社会学视角,分别对旅游系统的社会与经济网络性质、网络结构的嵌入性和网络经济社会建构3方面进行了分析,基本形成了旅游系统网络研究的新经济社会学分析框架。鉴于文章是首次提出旅游系统网络研究的新经济社会学研究范式,仍需从旅游系统网络的社会网络结构、结构洞的竞争优势、旅游市场的社会建构3方面来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完善旅游系统网络研究的新经济社会学理论体系。旅游系统网络研究的新经济社会学转向将会为我国旅游学研究提供新的理论研究范式。
关键词:
网络 旅游系统 新经济社会学 转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