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26)
2023(13753)
2022(12237)
2021(11566)
2020(9902)
2019(23106)
2018(23076)
2017(45216)
2016(24659)
2015(27991)
2014(28373)
2013(28179)
2012(26040)
2011(23396)
2010(23359)
2009(21626)
2008(21289)
2007(18855)
2006(16084)
2005(13924)
作者
(72062)
(60103)
(60021)
(57200)
(38168)
(28973)
(27422)
(23723)
(22617)
(21294)
(20609)
(20037)
(18945)
(18877)
(18720)
(18564)
(18361)
(17853)
(17253)
(17156)
(15100)
(14628)
(14514)
(13662)
(13547)
(13498)
(13330)
(13255)
(12101)
(12000)
学科
(100945)
经济(100842)
管理(68580)
(65890)
(54270)
企业(54270)
方法(50372)
数学(43414)
数学方法(42964)
(26748)
(24949)
(24606)
中国(23971)
业经(21279)
地方(20064)
(18309)
贸易(18303)
农业(17988)
(17733)
理论(17506)
(16213)
(15956)
(15933)
财务(15863)
财务管理(15827)
环境(15157)
企业财务(14924)
技术(14663)
(13624)
银行(13568)
机构
大学(358382)
学院(356606)
管理(142431)
(138348)
经济(135229)
理学(123981)
理学院(122573)
管理学(120480)
管理学院(119827)
研究(115419)
中国(83706)
(75552)
科学(74887)
(61829)
(59044)
(58396)
业大(55130)
研究所(53708)
中心(52679)
(50881)
财经(50747)
(48898)
师范(48442)
北京(47594)
农业(46773)
(45996)
(41703)
经济学(41504)
(41467)
师范大学(39281)
基金
项目(244729)
科学(190729)
研究(178076)
基金(175932)
(152896)
国家(151620)
科学基金(129422)
社会(109948)
社会科(103997)
社会科学(103968)
(96540)
基金项目(94894)
自然(85160)
自然科(83074)
自然科学(83051)
教育(81978)
自然科学基金(81545)
(80966)
编号(73935)
资助(72729)
成果(59688)
重点(54372)
(53804)
(52082)
(50263)
课题(49955)
科研(47164)
创新(46825)
教育部(45838)
大学(45644)
期刊
(147501)
经济(147501)
研究(99127)
中国(59112)
学报(58208)
(52729)
科学(52686)
管理(47283)
(46337)
大学(42783)
学学(40122)
教育(38164)
农业(36698)
技术(29839)
业经(25392)
(25290)
金融(25290)
财经(23810)
经济研究(23133)
(20205)
问题(19840)
图书(19735)
(18711)
理论(17538)
技术经济(17537)
(16853)
科技(16853)
商业(16611)
实践(16265)
(16265)
共检索到497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赵德芳  
旅游话语分析是话语分析在旅游研究中的具体应用,以旅游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际话语为分析对象,运用语言学理论及研究方法,分析旅游话语生产和消费的机制、过程、规律和特点,从而指导旅游实践。本文通过文献梳理的方法,分析总结了国外旅游话语分析的研究维度、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分析发现,旅游话语分析注重话语的社会性和历时性两个维度;在研究内容上注重话语对旅游实践活动的建构,也注重揭示话语反映的旅游业及社会问题;在研究方法上注重语料库分析的实证定量研究。国外研究表明,旅游话语分析是对现有旅游研究视角的有力补充,已成为国外旅游研究的有效范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捷蕴  
目前,很少有学者采用旅游者博客这一新兴的方式研究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文章选择中西方旅游者博客话语为切入点,从"文化繁荣"、"宜居和生态"、"现代化大都市"、"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5个维度探讨中西方游客对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异同,并讨论了两个不同旅游群体在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消费水平方面的差异。最后,文章对如何提升来京中西方游客的体验评价提出了切实的建议。此研究意在强调旅游者博客在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亦希望能够对话语分析的跨学科发展作出贡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彦君  于佳  郭芳芳  
在借助经验材料展开的旅游体验研究中,保留在景区或其他接待场所、机构的游客或顾客留言簿,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数据资源。相较于多数通则式的定量研究,针对游客留言簿所实施的定性研究往往依靠的是更具个案特征的文本材料。在西藏,游客书写留言簿的行为比其他地方更加突出、普遍,已然成为一种典型的现象,表征着入藏游客心理和行为的某些尚未得到深入理解和阐释的内在意义,甚至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已经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本景观而存在。拉萨的玛吉阿米餐厅里的留言簿便是如此。本文以该餐厅内的留言簿为文本资料,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对游客书写的留言簿内容进行扎根理论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游客在留言簿上的书写行为是一种特定场域诱发的情感表白,其目的是为了表现独特的内心世界并重构内在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识别出情感表白的要素,并厘清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以抽象的形式还原旅游者情感表白发生的情境模型。本文所提出的理论命题和范畴,对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一定的启发,其现实意义在于,为了建立游客与旅游目的地的积极情感联结,旅游目的地应给予游客以满足其情感表白诉求的氛围、空间或情境载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艳萍  
刚刚进入不久的2022年,我国迎来冬奥会、冬残奥会及即将迎来亚运会等盛举。由此,将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添加新活力,同时也将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新契机。自然风光独特、历史底蕴深厚的乡村已经受到了更多人青睐,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到乡村去”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旅游选择。然而,乡村旅游文案创作还处于摸索中前行的初级阶段,面临一系列伴随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广、宣传问题,找到适合乡村旅游的文案创作路径,促进旅游动机转化成旅游行为,迫在眉睫。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谷建军  
语言旅游教学谷建军北京联大旅游学院基础部这是一个多层次结构的题目,在汉语语法学中称这种句子为"歧义句",它有多种解释:语言与旅游与教学。语言旅游与教学。语言与旅游教学。不管哪一种解释,这三者之间在旅游院校中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语言教学一直是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秀菊  
文章试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维度出发,论述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文化交流与汇通现象,阐述旅游社会学与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联。通过系统分析,研究旅游活动中由于文化融接而产生的具体事例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活动规律等相关问题。文章首先基于诠释学的研究视域,通过具体事例论证旅游行为中文化因素对某些旅游事件中人类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之后运用事理学学派的心理性个体概念及知行本征机制对旅游个体进行分析。借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分析方法,探讨旅游活动中异域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人类的理解方式,从而实现旅游业和社会科学共同发展,拓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中华  
全域旅游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我国旅游消费市场的发展。本文主要是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从旅游消费需求和旅游供给两方面对我国的旅游消费市场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以全域旅游助推旅游消费增长的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谷建军  
论旅游与语言的关系□谷建军为探讨旅游与语言的关系,本文提出如下认识:一、旅游中的语言活动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变异现象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拉波夫(WiliamLabov)提出社会语言学(Socialinguistics)的理论,使语言研究从传统的语言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樊友猛  谢彦君  王志文  
既有研究侧重于成熟旅游目的地内的权力问题,但对新兴旅游地发展决策中的权力运作有所忽视。文章以山东省上九山村为案例地,以相关新闻报道为分析对象,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探索该村由前旅游地向旅游地转变过程中利益各方的权力博弈过程和运作策略。研究认为,空间生产是权力运作的表现形式,由传统村落向旅游村落的转变是伴随所有权转移的新一轮空间实践过程;资本交换是权力博弈的基础,村民文化资本、企业经济资本和政府社会资本的相互转换难以执行同一标准;身份变迁是权力流动的结果,表现为社区居民身份表征的他者化和女性身份的符号化。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天元  
随着本世纪60年代以来大众旅游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随着旅游业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确立,旅游教育在世界各地都不断得到重视和普及,旅游学也正在成为一门众所瞩目的热门学科。 旅游教育的历史并非久远。就大学旅游教育而言,迄今也只有50余年的历史。在旅游教育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小军  吴毅  
旅游作为人类的普遍行为,在今天的商业化中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却逐渐丧失了其本真。通过思考"旅游"的内涵以及当代商业化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文章区分了人类"天性旅游"和"商业性旅游"两个基本的旅游形态,探讨了"旅游"对于人类学的意义以及旅游人类学的研究旨趣,检讨了以旅游业作为研究对象的局限所在。文章指出人类的天性文化是人类天性旅游的本质内涵,文化自由是天性旅游得以实现的基础,保证文化持有者的主体性,实现游客和东道主的"共主体"地位,是文化自由的条件。同时,商业化和市场化应该服从人类自由情性的发展,而不是让旅游成为商业化的帮凶和牺牲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小军  吴毅  
旅游作为人类的普遍行为,在今天的商业化中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却逐渐丧失了其本真。通过思考"旅游"的内涵以及当代商业化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文章区分了人类"天性旅游"和"商业性旅游"两个基本的旅游形态,探讨了"旅游"对于人类学的意义以及旅游人类学的研究旨趣,检讨了以旅游业作为研究对象的局限所在。文章指出人类的天性文化是人类天性旅游的本质内涵,文化自由是天性旅游得以实现的基础,保证文化持有者的主体性,实现游客和东道主的"共主体"地位,是文化自由的条件。同时,商业化和市场化应该服从人类自由情性的发展,而不是让旅游成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申梦君  乌恩  
以旅游凝视为理论基础,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婺源的官方宣传文本和游客网络游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在政府凝视和游客凝视视角下,官方部门及游客对婺源旅游形象感知的异同。结果显示,婺源的旅游形象主要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与氛围、旅游活动、生态保护、旅游接待与服务5大主题。两种视角对婺源形象的解读在整体上保持一致性,但政府更侧重对文化的宣传,而游客则更注重对资源与服务的感知。两者对婺源的情感形象评价都以正面为主,但政府的积极情绪高于游客。此外,游客的消极情绪主要体现在交通、餐饮、人流量等方面。最后,根据研究内容,从宣传内容与途径、基础设施与服务、游客分流与管理三个方面对婺源的管理部门提出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裴齐容  张骁鸣  
在总结其学术思想的著作《人文主义地理学:对意义的个体追寻》中,段义孚曾尝试以旅游现象来揭示人的心灵力量。他所具体讨论的是出色的故事和观念对城市的改变,举出的例子是游客因为文学作品而对牛津这座“温馨之城”和“梦想之巅”充满了兴趣,抵达之后就在牛津城的各个地方寻找能够印证其想象的街道、建筑、人物、情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秦岭南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 ,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被进一步关注 ,而旅游行业本身的特点 ,对旅游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多要求。本文着重从旅游学的研究角度 ,包括理论方面和研究现状 ,尤其是旅游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分支和学科成熟度等方面作了分析 ,提出对旅游学研究的把握是旅游高等教育安排中要深入考量的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