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15)
2023(12943)
2022(11406)
2021(10720)
2020(8860)
2019(20603)
2018(20389)
2017(39552)
2016(21573)
2015(24156)
2014(24349)
2013(23967)
2012(21772)
2011(19658)
2010(19554)
2009(18266)
2008(17870)
2007(15772)
2006(13993)
2005(12438)
作者
(62365)
(51872)
(51553)
(48910)
(33011)
(24970)
(23311)
(20238)
(19646)
(18489)
(17962)
(17387)
(16590)
(16391)
(15878)
(15824)
(15493)
(15343)
(14970)
(14809)
(12830)
(12618)
(12296)
(11788)
(11512)
(11512)
(11500)
(11472)
(10445)
(10078)
学科
(84158)
经济(84033)
管理(66446)
(60866)
(51967)
企业(51967)
方法(38837)
数学(32701)
数学方法(32361)
(23620)
(22099)
中国(20946)
(19980)
业经(19702)
(18690)
地方(15806)
(15000)
财务(14932)
理论(14919)
财务管理(14903)
(14535)
贸易(14525)
农业(14314)
企业财务(14168)
(14074)
环境(13982)
(13808)
银行(13770)
(13682)
(13624)
机构
大学(310756)
学院(308609)
管理(125256)
(120820)
经济(118048)
理学(107967)
理学院(106770)
管理学(105110)
管理学院(104535)
研究(101803)
中国(76713)
(66577)
科学(62396)
(59080)
(50397)
财经(46935)
(46783)
中心(45712)
研究所(45599)
(44980)
业大(44970)
(42530)
北京(42325)
(40891)
师范(40542)
(37137)
农业(36485)
(36381)
经济学(35899)
财经大学(35004)
基金
项目(210269)
科学(165821)
研究(154759)
基金(153490)
(133074)
国家(132013)
科学基金(114058)
社会(97337)
社会科(92265)
社会科学(92242)
基金项目(82425)
(81148)
自然(74658)
自然科(72858)
自然科学(72845)
自然科学基金(71546)
教育(70346)
(68358)
编号(63117)
资助(63067)
成果(50990)
(46534)
重点(46508)
(44156)
(43702)
课题(42926)
(41596)
创新(40790)
教育部(40170)
科研(39951)
期刊
(135799)
经济(135799)
研究(92066)
中国(58088)
学报(47075)
管理(46121)
(45122)
科学(44944)
(42312)
大学(35997)
学学(33868)
教育(32226)
农业(29125)
(27720)
金融(27720)
技术(25274)
财经(23222)
业经(22192)
经济研究(20343)
(19708)
问题(17566)
理论(16314)
图书(15248)
实践(14918)
(14918)
科技(14821)
(14554)
技术经济(14275)
现代(13940)
(13675)
共检索到452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春晓  佘白连  
旅游目的地共生机制是一个基础性课题,基于旅游者需求视角探究目的地共生,意义重大。文章基于认知、情感、行为三者间的逻辑思辨关系,构筑市场驱动机制的结构模型,以长沙居民对"韶山—花明楼"共生目的地系统的态度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工具以抽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到结论:第一,对成本比较和价值比较的认知借助情感的中介影响行为意向的形成,这是旅游者对目的地间共生的需求产生的机制;第二,旅游者的价值认知通过情感的中介影响行为意向,这是"一同游览目的地"的市场需求产生的主要作用路径;第三,旅游者的成本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慧娴  张辉  
旅游政策对区域旅游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旅游政策在空间层面的效应是旅游政策有效调控的前提,有利于提高政策设计与配置的有效性、适用性。基于非平衡推进理论,以省级旅游目的地空间为研究对象,结合各类目的地空间演进规律,研究了政策与空间演进的互动机制。以期揭示政策对空间演进的作用以及空间演进对政策的需求,为政府因地制宜制定区域旅游政策提供理论参考。研究发现:同一旅游政策在不同的空间作用不同,不同的目的地空间发展需要不同的政策支持;省级旅游目的地空间演变为点状、线状、面状三种形态;旅游政策通过作用于要素资源影响空间结构演化,新的空间结构对政策供给提出新的需求,应当依据各地旅游业发展实际配置引导性旅游...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曲颖  贾鸿雁  
本文以国内海滨城市目的地为出游情境,运用营销学中"手段-目的"方法,通过其特有的"阶梯渐进"访谈程序获取了38名被访者的推、拉动机数据。通过系列处理、分析形成了一个综合展示目的地属性和旅游者看重的结果、个人价值之间链接关系的层次价值图。其中的若干条"手段-目的链"代表了旅游者对目的地产品与其个人相关性认识的主要感知逻辑。本文的研究发现对国内海滨城市目的地的定位主题开发、宣传促销策略制定和市场细分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聂元昆  周冰倩  杨伯儒  
旅游业负面信息层出不穷,要想提升和维护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必须深入了解旅游目的地负面信息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基于S-O-R(刺激-机体-反应)分析框架,根据心理所有权理论提出旅游目的地负面信息对其品牌资产的作用机制,重点验证顾客心理所有权在该机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能力型及道德型负面信息均能够显著稀释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且两者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能力型及道德型负面信息均能够削弱旅游目的地顾客心理所有权,同时顾客心理所有权中介了负面信息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稀释作用。从理论上扩展了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前因变量的研究以及负面信息对目的地品牌资产影响的作用机制,同时对于维护与提升旅游目的地品牌,特别是理解负面信息如何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产生影响具有关键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卫梅  林德荣  
旅游口碑推荐是旅游者在目的地完成一项旅游活动后对旅游产品以及目的地做出的综合性评价,并向他人进行推荐的过程,这里主要是指正面口碑的传播。口碑推荐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旅游购买感知风险,是旅游者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影响旅游者进行口碑推荐?这些因素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对口碑推荐产生作用?为此,文章以S-O-R理论为基础,实证分析了旅游者感知价值、功能一致性和旅游者目的地信任对口碑推荐意愿的影响效应,同时检验了意见领袖在其中是否起着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感知价值对旅游者目的地信任和旅游口碑推荐意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功能一致性对旅游者目的地信任的正向影响显著,而对旅游者口碑推荐意愿的正向影响不显著;旅游者目的地信任正向显著影响旅游者的口碑推荐意愿;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发现意见领袖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该研究结果丰富和完善了口碑推荐意愿的理论,为目的地管理者实施有效的营销和管理提供了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程德年  周永博  魏向东  
过去10年中,伴随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进步,旅游者围绕目的地的内容生产活动空前活跃,推动着旅游目的地意象加速更新。在此过程中,旅游目的地意象究竟发生何种变化?旅游目的地意象为何发生上述变化?这两个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很好的解答。文章以苏州作为目的地案例,通过对10年间(2006—2015)在线旅游博客文本的内容分析,解析苏州旅游目的地意象变迁的动态特征,探索推动苏州旅游目的地意象动态变化的动力机制。文章首先通过文献回顾,解析旅游目的地意象具备固化和更新的基本特性;进而基于关键词频和语义网络分析结果,研究发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力  
文章基于认同理论,采用准实验设计研究方法,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检验了名人认同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名人感知形象对旅游者名人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名人认同对旅游者目的地态度和旅游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名人感知形象对旅游者目的地态度既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又通过名人认同对其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名人感知形象对旅游者旅游意向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通过目的地态度和名人认同两条路径对其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本研究为深入理解名人代言有效性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拓展了名人代言的研究领域和范围,有助于澄清名人代言影响消费者态度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程德年  周永博  魏向东  
过去10年中,伴随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进步,旅游者围绕目的地的内容生产活动空前活跃,推动着旅游目的地意象加速更新。在此过程中,旅游目的地意象究竟发生何种变化?旅游目的地意象为何发生上述变化?这两个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很好的解答。文章以苏州作为目的地案例,通过对10年间(2006—2015)在线旅游博客文本的内容分析,解析苏州旅游目的地意象变迁的动态特征,探索推动苏州旅游目的地意象动态变化的动力机制。文章首先通过文献回顾,解析旅游目的地意象具备固化和更新的基本特性;进而基于关键词频和语义网络分析结果,研究发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抚生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我国旅游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与此同时,一些旅游目的地旺季由于需求过于旺盛,旅游价格呈现非理性上涨,超出合理的价格范畴。为此,一些地方实施临时性价格干预措施,以平抑旅游价格非理性上涨。本文针对旅游旺季价格非理性上涨的现象,分析了旅游旺季临时价格干预机制的必要性、合理性、主要特征及不足之处,并提出健全旅游临时价格干预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程德年  周永博  魏向东  
过去10年中,伴随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进步,旅游者围绕目的地的内容生产活动空前活跃,推动着旅游目的地意象加速更新。在此过程中,旅游目的地意象究竟发生何种变化?旅游目的地意象为何发生上述变化?这两个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很好的解答。文章以苏州作为目的地案例,通过对10年间(2006—2015)在线旅游博客文本的内容分析,解析苏州旅游目的地意象变迁的动态特征,探索推动苏州旅游目的地意象动态变化的动力机制。文章首先通过文献回顾,解析旅游目的地意象具备固化和更新的基本特性;进而基于关键词频和语义网络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苏州目的地意象固化主要体现在苏州园林高度符号化凝结,而苏州目的地意象更新则主要反映在平江路和观前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开始逐渐获得游客青睐。结论认为:在苏州案例中,地方政府、市场组织、当地居民和旅游者间的协商互动是导致旅游目的地意象发生固化和更新的主要动力;为了推动旅游目的地意象实现有机更新,避免旅游目的地意象陷于某种僵化,必须采取措施吸引以上4类群体积极协调地投入目的地意象建构活动之中;现阶段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制度建设,帮助当地居民和旅游者获得能够与地方政府和市场组织相互对话的地位和协商平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晓桃  揭筱纹  
跨省界区域旅游目的地,是我国一种在同一自然地理单元中核心旅游资源较集中的旅游目的地。这种旅游目的地是受省级行政边界分割,但地理位置处在同一个国家内的不同省级行政区域边界内。跨省界区域旅游目的地内的同一个省级行政区域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域之间旅游相关组织、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模式形态的协作,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旅游开发和规划、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由于跨省界区域旅游目的地合作可以缓和利益冲突、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因此,本论文以前人相关研究成果为鉴,从理论层面对我国跨省界区域旅游目的地合作机制与运行进行剖析,试图为此类型旅游目的地合作机制与运行提供相关理论指导,从而促进我国跨省界区域旅游目的地朝着合理有序、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廖四顺  白然  
影视作品是一种有效营销传播媒介,是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基于因果机制解释理论,通过文献分析影视作品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影响的过程机制,构建影视作品对目的地品牌资产影响过程模型,深入揭示影视作品影响下目的地品牌资产形成过程。研究发现:影视作品通过作品情节和环境氛围塑造,让旅游者在作品与目的地之间产生情感共鸣,诱发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和行为,最终影响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变化。研究结果可为旅游目的地开展影视旅游营销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卫梅  林德荣  
旅游者目的地信任的形成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现有研究中对旅游目的地信任形成的内在机理和效应机制并未进行系统的探讨。本文以霍华德—谢思模型为基础构建了旅游者目的地信任的形成机制与溢出效应模型,具体探讨了自我一致性和功能一致性对旅游者目的地信任的影响以及目的地信任对旅游者—目的地互惠、地方依恋和忠诚度的溢出效应。以相关成熟量表为依据设计问卷,通过网络和现场两种渠道收集到810份有效问卷,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自我一致性和功能一致性都显著正向影响旅游者目的地信任;目的地信任对旅游者—目的地互惠、地方依恋和忠诚度均有积极的溢出效应;旅游者—目的地互惠和地方依恋在旅游者目的地信任和忠诚度的关系之间具有链式双重中介作用。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从一致性视角对旅游目的地信任的形成进行了阐释,在效应机制的研究中凸显了旅游者—目的地互惠的作用,同时对旅游目的地信任机制的构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永博  
"讲好故事"已成为塑造和传播国家和地方形象的重要手段。以"讲故事"为手段打造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种国际通行的旅游目的地营销方式。现有旅游目的地叙事研究开展还很不充分,关注的叙事偏重于正面叙事材料,对负面叙事的关注还很不够。文章着眼于黑色叙事对旅游目的地引致形象的影响机制,以德国首都柏林作为研究案例,以著名历史游记《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Berlin:Imagine a City)中关于柏林的系列黑色叙事和柏林旅游局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片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招募志愿者参与包括4个阶段的混合研究设计,验证黑色叙事对柏林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情感及意动)的复杂影响。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首先,验证了黑色叙事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显著影响,实证该影响主要透过"叙事主角-游客-自我形象一致性"这一主线发挥作用,明确了黑色叙事主角形象对黑色叙事引致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机理,丰富了叙事传输理论相关结论。其次,验证了黑色叙事引致情感形象在黑色叙事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过程中的影响效应,发现黑色叙事引致情感形象(而非认知形象)是黑色叙事最终能够影响游客动机的关键。最后,在黑色叙事这一特定研究情境中,验证了目的地认知形象对"情感形象影响意动形象"具有"增强调节效应",丰富了现有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情感-意动"三联结构理论。文章在此基础上提供了相应的管理和营销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英之  张红  宋书玲  李雷  陈晓莉  张丽  
本文探讨了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市场竞争以及市场定位 ,研究表明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属性中 ,“安全性”与“优美的景色”是中国出境旅游者认为的最重要特征属性 ;KYST研究结果表明 ,在中国现已开放的出境旅游目的地中 ,新加坡与泰国、日本与韩国、埃及与德国是两两相似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形象 ;ALSCAL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属性之间既具有联系 ,又具有差异 ;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相互之间具有市场竞争性。为吸引更多的中国大陆旅游者出境旅游 ,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旅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