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99)
- 2023(13952)
- 2022(12313)
- 2021(11626)
- 2020(9724)
- 2019(22515)
- 2018(22602)
- 2017(43117)
- 2016(23836)
- 2015(26597)
- 2014(26818)
- 2013(26086)
- 2012(24247)
- 2011(21598)
- 2010(21497)
- 2009(19460)
- 2008(18741)
- 2007(16245)
- 2006(14311)
- 2005(12267)
- 学科
- 济(90408)
- 经济(90308)
- 管理(62918)
- 业(57863)
- 企(47348)
- 企业(47348)
- 方法(39559)
- 数学(33447)
- 数学方法(33033)
- 农(25714)
- 中国(23813)
- 地方(23394)
- 学(23246)
- 财(21559)
- 业经(20264)
- 制(17626)
- 农业(17085)
- 理论(16502)
- 和(14710)
- 环境(14635)
- 贸(14444)
- 贸易(14433)
- 易(13852)
- 体(13437)
- 务(13131)
- 技术(13079)
- 财务(13059)
- 财务管理(13027)
- 银(12920)
- 银行(12867)
- 机构
- 学院(325609)
- 大学(324999)
- 管理(126820)
- 济(119166)
- 经济(116252)
- 研究(111621)
- 理学(109655)
- 理学院(108247)
- 管理学(106192)
- 管理学院(105606)
- 中国(81152)
- 科学(73887)
- 京(71092)
- 农(56871)
- 所(56536)
- 财(54626)
- 江(52212)
- 研究所(52104)
- 业大(51912)
- 中心(50410)
- 范(46776)
- 师范(46266)
- 农业(44603)
- 北京(44170)
- 财经(43608)
- 院(41799)
- 州(40013)
- 经(39461)
- 师范大学(37449)
- 技术(36578)
- 基金
- 项目(229621)
- 科学(179279)
- 研究(166686)
- 基金(163824)
- 家(144083)
- 国家(142883)
- 科学基金(121758)
- 社会(101786)
- 社会科(96199)
- 社会科学(96173)
- 省(92086)
- 基金项目(88796)
- 自然(81002)
- 自然科(79004)
- 自然科学(78983)
- 自然科学基金(77539)
- 划(77116)
- 教育(76218)
- 编号(69021)
- 资助(66705)
- 成果(55674)
- 重点(51654)
- 发(49365)
- 部(49113)
- 课题(48248)
- 创(47089)
- 创新(43924)
- 科研(43784)
- 计划(42184)
- 大学(41843)
- 期刊
- 济(133555)
- 经济(133555)
- 研究(92063)
- 中国(63919)
- 学报(55829)
- 科学(50987)
- 农(50826)
- 管理(44653)
- 大学(40912)
- 财(40563)
- 教育(39611)
- 学学(38358)
- 农业(35040)
- 技术(28011)
- 融(24386)
- 金融(24386)
- 业经(23344)
- 经济研究(19988)
- 财经(19815)
- 图书(19195)
- 业(18134)
- 问题(17745)
- 资源(17180)
- 经(16865)
- 科技(16355)
- 版(15844)
- 理论(15046)
- 现代(14454)
- 业大(14316)
- 技术经济(14178)
共检索到473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名俭,黄猛
文章首先解析了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等概念,归纳出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要素,并在此基础之上从三个层面构建了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体系,最后将此体系应用于长江三峡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体系的构成,分析了三峡工程给三峡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体系造成的影响和空间格局的演变,提出了旅游开发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空间结构体系 长江三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春
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是当今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文章首先分析了长江三峡旅游一体化的基础条件,接着指出大三峡旅游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其次从发展战略角度指出大三峡旅游一体化应在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发展空间格局有所作为;最后提出一体化推进措施,即建立一体化推进机构、一体化营销体系、投融资平台和统一的一体化服务标准。
关键词:
长江三峡 一体化现状 发展战略 推进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学梅 胡大江 牟红
文章利用军备竞赛动力系统模型,构建了长江三峡旅游区域间在旅游经济单纯竞争和合作的动力模型,通过对模型结果的分析发现,三峡旅游区域间的单纯竞争可能导致某些区域旅游经济的严重衰退,而合作去可以避免这一风险,并且,合作还能提高合作方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
三峡旅游 区域旅游合作 动力 军备竞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巧巧 胡传东
旅游形象感知是游客对旅游地的核心认识,对旅游地形象建设与塑造具有指导意义。为揭示国外游客对长江三峡旅游形象的感知内容,以猫途鹰(TripAdvisor)网站的长江三峡英文游记为数据样本,运用扎根理论建构国外游客的感知体系,借助Nvivo Plus 12软件对感知内容进行可视化呈现。结果表明:国外游客对旅游吸引物的认知形象感知符合三峡自然属性;国外游客对游轮设施与服务的情感形象感知呈现极化的特点;旅游购物对提高国外游客的三峡旅游形象感知具有潜在价值;良好的旅游软环境有助于激发国外游客的三峡旅游积极意愿;国外游客对峡谷奇观印象深刻,对三峡旅游总体形象感知较好。
关键词:
旅游形象感知 扎根理论 长江三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顺华
长江三峡于1991年荣登全国风景名胜40佳榜首。雄奇的天然山水画廊与数千年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是一条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的综合旅游线。1992年4月三峡工程拍板定案以来,三峡地区迎来了空前的旅游热潮。由重庆港始发东下的轮船日载客量由以往3000余人骤增至5000余人。全年度海外游客接待量逾12万人次,与1988年度比较整整翻了一番。显而易见,三峡工程赋予了三峡旅游业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但令人遗憾的是,尽管1992年度三峡旅游接待总量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吕斌 陈睿 蒋丕彦
文章以三峡区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三峡工程对三峡区域旅游地空间结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构造符合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区域旅游地空间结构,并带动三峡区域尤其是三峡库区移民经济稳定发展的角度,对三峡区域旅游地空间的变化趋势和结构形态进行了阐述,具体为"一轴"模式将转变为"双核"模式、水陆分化模式、空间掠夺与"边缘回头"模式,"两极、三轴、三区、四带"的空间结构骨架和空间拓展模式。
关键词:
旅游地 空间结构 三峡区域 三峡工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璐 刘培学 张建新 张金悦
城市是旅游活动最主要的地域载体。文章选取六朝古都南京作为案例地,基于UGC游记数据,建构目的地旅游者感知结构体系,探究各要素的满意度评价。研究发现:旅游者感知集中于文化氛围和目的地旅游资源两方面。将旅游者感知划分为4类维度、15个感知要素,其中人们更关注于文化层面的感知要素,说明旅游者的需求层次有所上升。此外,旅游要素期望与实际感知差异较小,说明旅游者对南京市整体评价较高,并针对低满意度要素制定旅游市场的营销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尔阜,蔡运龙,祁黄雄
本文从影响区域旅游资源评价因素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和不同旅游者感观的差异性出发 ,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 ,以长江三峡黄牛岩生态旅游风景区为例 ,进行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该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机遇和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综合评价 黄牛岩生态旅游风景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赵安周 白凯 卫海燕
本文以北京和上海两个一级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为案例地,构建了包括入境旅游者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的兴趣度、对旅游服务质量和对整体旅游环境氛围的评价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旅游意象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运用极小极大离差法进行指标的筛选,并应用变异系数法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将所采集的北京和上海的数据代入该评价体系进行计算后发现,上海的总得分高于北京。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辛建荣
一、三峡地区旅游资源评价 长江三峡作为中国十大名胜之一,早已驰名中外,为世人所倾慕。但目前尚未开展对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全面评价工作。本文仅就其科学、文化方面的价值做一概略评价。 1.科学价值 三峡地区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当首推地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言德
对长江三峡旅游船竞争的分析与思考郭言德湖北省扬子江游船总公司AnAnalysisoftheCompetitionofCruisingBoatsintheYangtseThreeGorgesArea¥byGuoYandeAbstract:In1992,...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毛勇
1998年以来三峡旅游市场尤其是国内旅游市场的下滑严重影响长江三峡库区旅游的发展。本文分析库区国内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探讨其复兴与开拓之路。
关键词:
长江三峡库区 国内旅游市场 营销策略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黎志逸 赵云 程道品
本文以幸福感的基本内涵为出发点,着眼于幸福源头的两个方面,从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得以实现的三个层次把握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三元性,进而构建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指数评价体系。
关键词:
幸福 幸福感 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指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慧强 高苹 赵德宇 席建超
网络化是旅游目的地空间演化的基本规律。本文以野三坡旅游地为案例,基于Arc GIS与UCINET软件平台,利用社会网络理论和空间分析方法,从网络规模、网络中心性以及网络结构演化三方面入手,揭示了1986—2015年野三坡旅游目的地网络的空间演变过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简要分析。研究发现:①野三坡旅游地网络日趋形成,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联系逐渐增强,但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以百里峡景区(核心景区)为核心,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递减的空间格局。②整个网络的中心性呈现下降趋势,网络结构趋于均衡,网络节点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核心景区与中心城镇相较于周边的乡村社区与特色园区来说中心性指数更高,占据核心地位。③野三坡旅游地网络演化经历了单核集聚-双核共生-多核等级化-链式全域化四个空间过程,交通网络及可达性、旅游消费者、社区参与与旅游企业、政府政策与规划是影响旅游地网络形成和演化的四个重要因素。景区、城区、社区以及园区一体化发展的旅游产业集聚区作为旅游地网络研究的最小单元,为旅游地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趋势。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空间演化 影响因素 网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勇 颜琪 陈小连
旅游目的地是低碳旅游发展必须依托的空间载体,在充分吸收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对低碳旅游目的地核心理念进行了解读,并从低碳旅游目的地核心理念以及其涵盖内容的角度出发,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由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所组成的低碳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低碳旅游目的地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