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84)
2023(3868)
2022(3489)
2021(3417)
2020(2913)
2019(6983)
2018(6989)
2017(13966)
2016(7675)
2015(8510)
2014(8277)
2013(8251)
2012(7718)
2011(6802)
2010(6577)
2009(5917)
2008(5451)
2007(4484)
2006(4072)
2005(3271)
作者
(19822)
(16907)
(16618)
(15737)
(10749)
(8280)
(7633)
(6563)
(6382)
(6059)
(5993)
(5666)
(5519)
(5252)
(5183)
(5051)
(4949)
(4916)
(4810)
(4774)
(4158)
(4148)
(3978)
(3901)
(3877)
(3725)
(3632)
(3629)
(3500)
(3382)
学科
(31948)
经济(31925)
管理(17376)
(16680)
方法(14783)
(12628)
企业(12628)
数学(12183)
数学方法(12086)
地方(10220)
(9124)
农业(6764)
(6532)
中国(6477)
业经(6418)
(6345)
土地(5308)
理论(5219)
环境(5018)
地方经济(4473)
(4465)
贸易(4462)
(4180)
资源(4065)
(3968)
(3919)
技术(3711)
(3637)
财务(3636)
财务管理(3629)
机构
学院(99388)
大学(97237)
管理(37995)
(34659)
经济(33769)
理学(32965)
理学院(32460)
研究(32080)
管理学(31823)
管理学院(31632)
中国(24055)
科学(22148)
(20803)
(16642)
(16579)
师范(16526)
(15683)
(15682)
(15590)
(15425)
业大(15278)
中心(15209)
研究所(14449)
师范大学(13586)
农业(12887)
北京(12841)
财经(12815)
(12202)
(11425)
(11045)
基金
项目(70272)
科学(55322)
研究(50682)
基金(50606)
(44237)
国家(43840)
科学基金(37665)
社会(32157)
社会科(30331)
社会科学(30326)
基金项目(28925)
(28785)
自然(25299)
自然科(24634)
自然科学(24629)
自然科学基金(24192)
(23667)
教育(22800)
编号(20392)
资助(20316)
(16086)
重点(15456)
成果(15213)
(14825)
(14330)
课题(14021)
科研(13543)
创新(13281)
人文(12949)
大学(12946)
期刊
(40593)
经济(40593)
研究(25041)
中国(18106)
科学(15836)
学报(15005)
(14636)
(11920)
管理(11240)
大学(11005)
学学(10292)
农业(10091)
教育(8711)
资源(8089)
业经(8004)
(7510)
技术(7198)
(6687)
旅游(6687)
(6687)
(6336)
金融(6336)
问题(6078)
(5751)
(5748)
财经(5502)
学刊(5392)
旅游学(5379)
游学(5379)
经济研究(5242)
共检索到141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君怡  吴晋峰  王阿敏  
旅游目的地独特形象和刻板形象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揭示二者的关联关系能够加深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理论认识。文章以杭州国内旅游目的地形象为例,通过分析旅游目的地形象词汇的提及顺序,应用思维适应性控制(ACT)理论和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等方法对旅游目的地独特形象与刻板形象的关联关系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以形象词汇网络的形式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的,旅游者通过扩展激活的方式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词汇进行提取。第二,旅游目的地独特形象与刻板形象存在关联关系,独特形象与刻板形象词汇的词频分布特征相似,网络结构特征相同,关键词汇趋于一致。第三,独特形象是对刻板形象的提升与凝练,比刻板形象更加具象化。第四,独特形象与刻板形象的关联关系的强弱存在群体差异。研究揭示了旅游目的地独特形象与刻板形象的关联关系,为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策划和营销工作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贾跃千  宝贡敏  路文静  
以往文献针对特定心理或行为变量,如满意度、参与游憩活动等变量,研究民族文化对这些变量影响的强弱程度,而忽视对目的地形象因子感知结构的影响。文章通过日本+韩国、日本、韩国、欧美地区等四个游客样本,检验民族文化对目的地形象因子感知结构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目的地形象因子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异,在因子数目、因子载荷、因子问项构成、形象因子对满意度和未来行为意向的影响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最后,对于杭州特性因子,开展差异性营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穆雪茗  白长虹  吴波  王红玉  
文章引入刻板印象内容模型,采用实验方法,对目的地国家形象与旅游产品类别的匹配效应进行了研究。在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框架下,将目的地国家形象分为感知温暖型和感知能力型,依据消费动机、价值判断和目标的不同将旅游产品划分为实用型和享乐型,分别选取虚拟国家、两个独立国家和一个国家两种印象为实验情境,采取2×2组间设计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目的地国家形象与旅游产品类别的匹配效应存在,具体而言,对于感知能力型国家,旅游者对实用型旅游产品的态度高于对享乐型旅游产品的态度;对于感知温暖型国家,消费者更偏好享乐型旅游产品。文章验证了消费产品领域的国家刻板印象在国际旅游情境下同样发挥作用,结果对基于刻板认知和产品类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国际间目的地营销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穆雪茗  白长虹  吴波  王红玉  
文章引入刻板印象内容模型,采用实验方法,对目的地国家形象与旅游产品类别的匹配效应进行了研究。在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框架下,将目的地国家形象分为感知温暖型和感知能力型,依据消费动机、价值判断和目标的不同将旅游产品划分为实用型和享乐型,分别选取虚拟国家、两个独立国家和一个国家两种印象为实验情境,采取2×2组间设计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目的地国家形象与旅游产品类别的匹配效应存在,具体而言,对于感知能力型国家,旅游者对实用型旅游产品的态度高于对享乐型旅游产品的态度;对于感知温暖型国家,消费者更偏好享乐型旅游产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穆雪茗  白长虹  吴波  王红玉  
文章引入刻板印象内容模型,采用实验方法,对目的地国家形象与旅游产品类别的匹配效应进行了研究。在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框架下,将目的地国家形象分为感知温暖型和感知能力型,依据消费动机、价值判断和目标的不同将旅游产品划分为实用型和享乐型,分别选取虚拟国家、两个独立国家和一个国家两种印象为实验情境,采取2×2组间设计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目的地国家形象与旅游产品类别的匹配效应存在,具体而言,对于感知能力型国家,旅游者对实用型旅游产品的态度高于对享乐型旅游产品的态度;对于感知温暖型国家,消费者更偏好享乐型旅游产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白凯  孙天宇  谢雪梅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典型的标志化符号,它用特殊设计过的文字或图形组成来表达旅游目的地的特定含义。本文从游客认知角度,以陕西旅游形象为研究内容,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符号隐喻关联的假设。对该研究假设的实证调查问卷分析显示,兵马俑是游客最为倾心的陕西旅游视觉符号代表;"秦皇汉武,盛世长安"是陕西旅游形象游客评价的最佳文字表述符号(旅游宣传口号)。以此为基准,对陕西旅游视觉标志符号和文字表述符号进行了隐喻内涵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陕西旅游形象符号的视觉形体和语言形体存在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45),旅游形象符号的视觉形体和该视觉形体引发的符号隐喻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0),陕西旅游形象符号的语...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玺  叶升  王东  
旅游感知形象的测量方法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结构化的测量方法,另一类为非结构化的测量方法。非结构化形象测量虽然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游客的感知要素和属性,但分析方法目前还停留在一般频数统计和比例分析及排序等层面,对游客在形象感知方面的特征分析及旅游目的地形象优化等方面意义不大。文章尝试将内容分析法引入旅游形象感知的非结构化测量中,用以协助挖掘非结构化形象感知的数据,从而实现提取旅游者的感知形象、解析旅游者形象感知规律,以及探讨影响旅游者对外推广旅游形象意愿的目的地形象要素等目的。具体研究上,文章以艾特纳与瑞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子斌  安应民  郑佩  
尽管我国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诸如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缺乏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调研特别是旅游目的地形象调研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本文以西安居民对海南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分析为例,介绍和运用了当今国外广泛运用的IPA分析法,即重要性(Importance)及其表现(Performance)分析法(Analysis)。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阿敏  吴晋峰  王君怡  
旅游经验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对目的地形象多个维度的影响作用尚缺乏系统研究。文章基于一手数据,以到访过西安的中国国内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研究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对目的地形象多个维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认知形象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对目的地抽象属性的评价更客观,对目的地旅游吸引物维度的评价更积极。(2)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情感形象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情感体验更积极正面。(3)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更强烈。(4)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不是刻板形象、独特形象、整体形象和旅游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马明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目的地形象受到旅游者对目的地熟悉程度的影响。对泰山的研究表明:就总体形象和情感形象而言,旅游者对泰山的熟悉度越高,则形象越积极;就认知形象而言,6个形象因子中有4个因子也呈现出同样的情况。因此,建议目的地管理者从增加目的地信息传播的渠道、力争提高口碑推荐度和重游率等方面采取措施来提高旅游者对目的地的熟悉度,以此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联兵  刘辉  刘小鹏  刘芳  
旅游地形象策划的研究是旅游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对开发和经营旅游资源具有重要作用。柞水县是陕西南北旅游走廊的主轴线上的重要节点,研究其旅游形象设计,对于西安旅游目的地与周边地区的旅游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阐述柞水县区位和旅游资源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其旅游形象识别,构建了包括理念基础、整体形象、宣传口号和产品形象等在内较为全面的旅游形象系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雨莎   高凌云   张高军  
形象对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已成共识,但囿于刻板印象和认知复杂性,旅游形象与真实的目的地并不总是匹配,甚至存在偏差,这种形象错位需要给予更多关注。文章从“四川丁真缘何带火西藏”现象切入,应用内容分析法、图式分析法和物种多样性评价方法,系统分析调控前后用户评论数据,总结概括其中的形象错位现象、形成原因及调控结果。结果表明:(1)形象错位受刻板形象的直接影响,由人的认知规律支配,地理相似性和文化交互性是形象错位产生的动力因素,当实际形象与刻板形象不匹配时,就会产生形象错位,而形象错位的影响通常是负面的。(2)外部信息是调控形象错位的关键,新信息注入能够有效突破既有图式,产生新的图式,从而调控形象错位。(3)社交媒体能够使形象错位的调控效果最大化。(4)与形象符号关联较远的要素及图式容易得到修正,而联系紧密的部分调控效果有限,此外,与目的地紧密相关的自然地理图式,尤其是社会经济图式调控效果显著,对目的地营销实践也更具价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金伟  杨佳旭  郑春晖  王琛琛  
黑色旅游已逐渐成为广义休闲旅游谱系中的一个颇受关注的组成部分,但关于黑色旅游动机和目的地形象之间影响关系的研究却相对缺乏。文章以北川地震遗址区为案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黑色旅游地游客动机和目的地形象的结构特征及其内部影响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黑色旅游动机对目的地形象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娱乐与自我发展"动机显著正向影响整体形象",公益与教育启迪"动机显著正向影响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而"见证与灾区探寻"动机显著正向影响认知形象,并显著负向影响整体形象。同时,认知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情感形象,情感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整体形象,情感形象在认知形象对整体形象的影响中存在完全中介效应。由此可知,"情感"是黑色旅游目的地形象内部演化的关键内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永德  白丽明  苏振  
缺乏合理测量方式,单纯依靠文脉分析是制约我国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研究与实践的最大瓶颈之一。针对这一现实,本文借鉴艾特纳与瑞奇等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结构法与非结构法进行综合比较,从而提出定性与定量测量旅游者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系统方法与步骤。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代剑  徐行健  
策划恰当、独到、别致的旅游形象 ,是一个城市迈向国际旅游市场关键一步 ,本文运用区域旅游形象策划方法和市场营销学原理对杭州国际旅游形象设计和市场开拓作了初步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