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06)
- 2023(19520)
- 2022(16870)
- 2021(15526)
- 2020(13175)
- 2019(30062)
- 2018(29494)
- 2017(56069)
- 2016(30742)
- 2015(34279)
- 2014(33931)
- 2013(33028)
- 2012(30308)
- 2011(27051)
- 2010(26870)
- 2009(24491)
- 2008(23525)
- 2007(20498)
- 2006(17804)
- 2005(14968)
- 学科
- 济(117875)
- 经济(117741)
- 管理(84442)
- 业(80244)
- 企(65613)
- 企业(65613)
- 方法(57051)
- 数学(49697)
- 数学方法(49062)
- 农(32798)
- 财(30662)
- 中国(29965)
- 学(28068)
- 业经(26132)
- 地方(25459)
- 制(22250)
- 农业(22066)
- 贸(21928)
- 贸易(21919)
- 易(21226)
- 理论(19817)
- 务(19255)
- 财务(19169)
- 财务管理(19125)
- 环境(18475)
- 技术(18327)
- 企业财务(18118)
- 和(17638)
- 银(16946)
- 融(16870)
- 机构
- 大学(426329)
- 学院(426215)
- 管理(165220)
- 济(161765)
- 经济(158246)
- 理学(144033)
- 研究(143225)
- 理学院(142311)
- 管理学(139381)
- 管理学院(138621)
- 中国(104503)
- 科学(94430)
- 京(91621)
- 农(79608)
- 财(73152)
- 所(72648)
- 业大(71355)
- 研究所(67040)
- 中心(65855)
- 农业(62966)
- 江(61565)
- 财经(59564)
- 北京(57360)
- 范(56602)
- 师范(55877)
- 经(54386)
- 院(52734)
- 州(49949)
- 经济学(48272)
- 技术(47056)
- 基金
- 项目(305313)
- 科学(237702)
- 基金(220233)
- 研究(214365)
- 家(195998)
- 国家(194427)
- 科学基金(165384)
- 社会(133563)
- 社会科(126516)
- 社会科学(126483)
- 省(120253)
- 基金项目(117169)
- 自然(111395)
- 自然科(108813)
- 自然科学(108778)
- 自然科学基金(106790)
- 划(102071)
- 教育(99106)
- 资助(91126)
- 编号(86443)
- 重点(69091)
- 成果(68306)
- 部(65446)
- 发(64520)
- 创(63003)
- 课题(59794)
- 科研(59465)
- 创新(58882)
- 计划(58130)
- 大学(55924)
- 期刊
- 济(168360)
- 经济(168360)
- 研究(115391)
- 学报(79150)
- 中国(78726)
- 农(71066)
- 科学(68376)
- 大学(58584)
- 管理(57381)
- 学学(55397)
- 财(54916)
- 农业(48466)
- 教育(45654)
- 技术(35653)
- 融(32688)
- 金融(32688)
- 业经(29277)
- 财经(27816)
- 经济研究(27196)
- 业(25344)
- 经(23771)
- 图书(22500)
- 问题(22366)
- 版(22228)
- 科技(21745)
- 业大(21369)
- 统计(20079)
- 资源(19707)
- 商业(18793)
- 理论(18690)
共检索到606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安贺新 刘备 汪榕
在体验经济时代,游客对旅游商品和服务体验的追求给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变化,体验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的主流。游客体验作为一个关键的价值决定因素,影响着游客的最终购买决策。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旅游目的地游客购物体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笔者在梳理现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目的地游客购物体验影响因素结构模型,并以北京、云南、四川部分旅游景区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游客购物体验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发现,游客个人因素包括游客的性别、学历、收入等都会影响游客的购物体验;旅游目的地的商品、销售环境、购物服务及其文化因素对游客购物体验产生重要影响。按照对游客购物体验影响的重要程度,旅游目的地因素从大到小依次排列是:商品因素、环境因素、服务因素、文化因素。这一排列顺序凸显了旅游目的地游客购物体验影响因素的独特性。针对研究结论,笔者提出了旅游目的地改善游客购物体验、促进旅游购物市场发展等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安贺新 王乙臣
在体验经济时代,顾客对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内涵体验的追求给旅游景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变化,民俗文化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的主流。而目前专门针对民俗文化类旅游景区顾客体验影响因素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以北京、湖南部分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民俗文化类旅游景区顾客体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发现,顾客体验影响因素分为体验主体因素、体验客体因素两大类。按照对顾客体验影响的重要程度,体验客体因素从大到小依次排列是:项目活动因子、服务管理因子、基础设施因子、环境主题因子、饮食购物因子。这一排列顺序凸显了民俗文化类景区顾客体验影响因素的独特性。体验主体因素包括顾客的学历、过去的旅行经...
关键词:
体验经济 民俗文化类旅游景区 顾客体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现红
以2008年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桂林、昆明等热点旅游城市收集的一手数据为基础,应用描述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手段,系统分析旅华游客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旅游交通、服务和设施等促成因素构成了目的地选择的核心影响因素,价格、时间和距离等限制性因素的作用位居第二层次,而旅游景区、东道主好客性等核心吸引物的作用最小。此外,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和旅游者个体特征的差异,欧美等洲际客源选择目的地时更多地考虑吸引物因素,而洲内客源更多地考虑限制性因素。
关键词:
入境旅游 目的地选择 促成因素 限制因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邹永广 郑向敏
安全感是旅游目的地安全状况的"晴雨表",是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最基本需求。文章通过文献回顾、案例分析和在线网络点评数据挖掘,归纳出游客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对来泉州游客的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提取出游客安全感的5个影响公因子:治安状况、旅游环境、服务内容、地域文化和感知信息。为进一步研究游客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对游客的影响程度,采用K-means均值快速聚类法,将游客划分为平衡型、谨慎型和冒险型3类;采用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游客安全感的5个公因子与安全期望的相关关系,其中,感知信息、旅游环境、治安状况、服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鹂 李启庚 贾国庆
旅游者进行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并实现其体验价值是其旅游的重要目的。旅游购物是旅游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旅游体验的组成部分。本文剖析了旅游者购物过程中的顾客价值的两个构成维度——旅游体验价值和商品感知价值,研究发现旅游者购物体验的4个要素对顾客价值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顾客价值对旅游者购物满意和购买意向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邵敏 蔡沙沙 赖启福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和感官营销理论,构建“感官印象—感知形象—体验质量”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感官印象对旅游体验质量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加入动觉后的感官印象通过激活目的地形象感知影响旅游者的体验质量;性别在旅游者感官印象与情感形象之间存在调节作用,但在认知形象影响路径中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因此,自然景区经营者应设计具有动觉体验元素、性别情感差异的感官景观,通过强化自然景区舒适度形象和社区形象,营造身心放松、愉悦唤醒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自然景区旅游者的体验质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荣林 王建琼
本文参照已有的顾客满意、游客忠诚模型,提出了旅游景区的游客忠诚概念模型,构建了"服务行为"、"景区形象"、"景区设施"、"景区环境"、"游客忠诚"五个潜在变量和14个具体测量指标构成的结构方程模型,以九寨沟、黄龙景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个潜在变量均直接显著影响游客忠诚,其中以服务行为影响最大、景区环境次之;景区设施、景区环境正向显著影响服务行为,并通过服务行为显著影响游客忠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景区管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游客忠诚 游客满意 旅游目的地 景区管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辉 徐红罡
游客体验到的旅游目的地环境因素对其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情感联结有重要的影响。研究提出旅游体验场景的概念,并实证考察其物理维度、社会维度、社会维度要素和自然维度对游客地方依恋的影响。研究以丽江为例,采用问卷调研法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旅游体验场景的社会象征要素和自然要素对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物理要素对地方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熟悉度对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总结了管理启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静 王安茹 田淑慧
随着国内冰雪旅游市场的升温,不同冰雪旅游目的地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深入理解冰雪旅游目的地的游客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对于旅游管理者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游客选择冰雪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因素,构建冰雪旅游目的地的游客选择意愿和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在"目的地属性—游客感知"作用路径中,冰雪自然资源等核心吸引物、基础设施等附加吸引物和对目的地声誉的认知会影响游客感知;在"游客感知—选择意愿"作用路径中,游客选择意愿受服务质量、需求满足和旅游安全感知的影响。
关键词:
冰雪旅游 目的地选择 游客感知 扎根理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凌 王志章
文章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对四川泸沽湖景区既有产权制度如何引发利益矛盾、进而导致社会冲突的过程进行了论述。研究发现:旅游收益分配不均带来的利益矛盾是引发旅游目的地社会冲突的直接因素;产权制度安排不合理会导致旅游目的地利益主体之间收益分配不均;产权制度安排不合理是引发旅游目的地社会冲突的根源。鉴于此,从发挥旅游目的地社会冲突的正功能、强化利益整合在冲突治理中的基础作用、推动相应产权制度的变迁,从3个方面提出旅游目的地社会冲突的治理策略,希望从理论上丰富旅游社区社会冲突治理的研究体系,在实践中构建旅游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金伟 杨佳旭 郑春晖 王琛琛
黑色旅游已逐渐成为广义休闲旅游谱系中的一个颇受关注的组成部分,但关于黑色旅游动机和目的地形象之间影响关系的研究却相对缺乏。文章以北川地震遗址区为案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黑色旅游地游客动机和目的地形象的结构特征及其内部影响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黑色旅游动机对目的地形象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娱乐与自我发展"动机显著正向影响整体形象",公益与教育启迪"动机显著正向影响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而"见证与灾区探寻"动机显著正向影响认知形象,并显著负向影响整体形象。同时,认知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情感形象,情感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整体形象,情感形象在认知形象对整体形象的影响中存在完全中介效应。由此可知,"情感"是黑色旅游目的地形象内部演化的关键内核。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旭 秦耀辰 宁晓菊 张丽君
以我国主要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亲景度理论分析各客源市场游客对我国各城市类型和区域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差异及变化,利用回归分析探寻影响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主要入境客源市场游客对各城市类型和区域的选择性及变化差异较大,入境游客目的地选择偏好呈现距离衰减规律;入境游客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旅游距离、经济联系、目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等,各影响因素对各客源市场游客目的地选择的影响作用差异较大,在区分这些差异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入境旅游市场开拓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钟洁
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存在形式单一、缺乏个性特色,难以满足游客高质量体验需求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文章选择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四川甲居藏寨两个典型的民族村寨为游客调查研究点,以国外游憩体验偏好量表为基础,开发设计了旨在适应中国本土化民族村寨游客游憩体验质量的测量量表,并对其加以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民族村寨游客的游憩体验质量存在"享受自然风光、新朋友的结交、心理压力缓解、民族风情氛围、民族知识学习、身体锻炼放松"6个共同因子;并根据其定量评价结果,提供了民族村寨旅游产品的优化策略,以期构建内涵丰富、形式多元、结构
关键词:
游憩体验 民族村寨 旅游产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奕爽 邓森文 徐佳
以石牛寨景区旅游者网络游记和官方网站宣传内容为样本,首先运用词频统计分析和社会网络与语义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官方网站投射及游客感知的石牛寨旅游意象;其次运用内容分析法将照片分为13类,并根据聚合意象地图分析各类照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玻璃桥"、"丹霞风貌"是石牛寨景区最重要的核心旅游吸引物意象;官方投射意象与游客感知意象的文本语义网络基本呈现"核心——次核心——外围"的圈层结构;但石牛寨官方投射意象与游客感知意象由于身份与立场不同造成双方塑造的旅游意象主体内容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邹永广 郑向敏
游客安全感是反映旅游目的地安全状况的重要标志,是游客在旅游目的地最基本的需求。文章在阐述旅游目的地游客安全感概念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游客安全感的影响因素,进而探讨了游客安全感的形成过程,构建了游客安全感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服务内容、地域文化、旅游环境、安全信息、治安状况是游客安全认知评价的5个公因子;(2)采用多元统计的逐步回归分析方法,验证安全认知评价与5个公因子等之间的关系假设成立;(3)使用山岳型、滨海型、乡村型综合样本数据对游客安全感形成机理模型进行了拟合检验,模型
关键词:
游客安全感 安全认知评价 旅游目的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