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68)
- 2023(14613)
- 2022(12922)
- 2021(12302)
- 2020(10265)
- 2019(23842)
- 2018(23544)
- 2017(45845)
- 2016(25069)
- 2015(27613)
- 2014(27716)
- 2013(27341)
- 2012(25230)
- 2011(22650)
- 2010(22742)
- 2009(20730)
- 2008(20090)
- 2007(17412)
- 2006(15465)
- 2005(13500)
- 学科
- 济(94756)
- 经济(94653)
- 管理(68432)
- 业(64983)
- 企(53122)
- 企业(53122)
- 方法(41635)
- 数学(35323)
- 数学方法(34805)
- 农(27581)
- 中国(24464)
- 财(24321)
- 学(22715)
- 地方(21911)
- 业经(20958)
- 农业(18404)
- 制(17509)
- 贸(17071)
- 贸易(17063)
- 理论(16956)
- 易(16531)
- 务(15022)
- 和(14952)
- 财务(14950)
- 财务管理(14925)
- 环境(14878)
- 技术(14551)
- 策(14550)
- 银(14374)
- 银行(14335)
- 机构
- 学院(343509)
- 大学(343197)
- 管理(135562)
- 济(130890)
- 经济(127762)
- 研究(117511)
- 理学(116865)
- 理学院(115471)
- 管理学(113385)
- 管理学院(112750)
- 中国(86872)
- 科学(75253)
- 京(73782)
- 财(61772)
- 所(59280)
- 农(57415)
- 研究所(54154)
- 中心(53307)
- 业大(52317)
- 江(50894)
- 财经(48697)
- 范(48501)
- 师范(48074)
- 北京(46846)
- 农业(44986)
- 经(44218)
- 院(43366)
- 州(41871)
- 师范大学(38813)
- 经济学(37720)
- 基金
- 项目(236596)
- 科学(185432)
- 研究(172989)
- 基金(170395)
- 家(148887)
- 国家(147636)
- 科学基金(126276)
- 社会(106542)
- 社会科(100799)
- 社会科学(100772)
- 省(92936)
- 基金项目(91108)
- 自然(83645)
- 自然科(81637)
- 自然科学(81617)
- 自然科学基金(80114)
- 教育(79085)
- 划(78261)
- 编号(71414)
- 资助(70316)
- 成果(58106)
- 重点(52948)
- 部(51421)
- 发(50738)
- 课题(49347)
- 创(48483)
- 创新(45152)
- 科研(45045)
- 教育部(43672)
- 大学(43664)
- 期刊
- 济(145648)
- 经济(145648)
- 研究(100972)
- 中国(65951)
- 学报(55581)
- 农(52131)
- 科学(51828)
- 管理(48180)
- 财(45974)
- 大学(41619)
- 教育(40791)
- 学学(38852)
- 农业(36216)
- 融(29742)
- 金融(29742)
- 技术(28898)
- 业经(24561)
- 经济研究(22576)
- 财经(22520)
- 图书(19314)
- 经(19158)
- 问题(19026)
- 业(18887)
- 资源(16861)
- 科技(16828)
- 版(16408)
- 理论(16365)
- 技术经济(15505)
- 现代(15280)
- 实践(15188)
共检索到505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伟红 曹新向
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和问卷调查,以“一卡游河南”为例,分析了大众对推行旅游年票的看法以及推行旅游年票的可行性,并对旅游年票与年票推行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我国旅游年票的推行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旅游年票 门票 “一卡游河南”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坤晓 吴晋峰 石晓腾
建成黄河文化旅游带迫切需要增加流域旅游目的地数量、增强目的地间以黄河文化为纽带的旅游联系。论文在界定旅游目的地成长性概念的基础上,以黄河流域68个地级市(州、盟)为节点,以节点间旅游信息百度指数为连接,构建黄河流域城市旅游信息联系网络,对黄河流域城市的旅游目的地成长性进行定量评价。研究发现:(1)海南州、西安、海西州、洛阳、银川等19个城市具有显著的旅游目的地属性(DI平均值≥0.11)。(2) 2011—2019年,除黄南州外,67个城市的目的地属性成长性良好,可划分为明星型(成长速度为13.02%~65.45%,DI值为0.46~1)、潜力型(成长速度为7.29%~26.18%,DI值为0.11~0.29)、黑马型(成长速度为4.18%~183.31%,DI值为0.001~0.10)3种类型。(3) 2011—2019年,黄河流域旅游目的地合作成长性良好,区域旅游一体化程度逐年增强,已经形成以明星型目的地和潜力型目的地为核心的五大组团,其中省内组团3个,跨省组团2个。(4)将“黑马型”城市发展为旅游目的地城市,提升“明星型”和“潜力型”旅游目的地城市国际影响力,将省内组团转变为跨省组团并加强跨省组团之间的联系,是加快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的迫切需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田代贵
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是重庆市"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根据重庆旅游业现有发展基础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本文着重从建设三大国际目的地、打造七大国际旅游品牌、创新体制机制等三大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
国际知名 旅游目的地 旅游品牌 制度创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田代贵
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是重庆市"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根据重庆旅游业现有发展基础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本文着重从建设三大国际目的地、打造七大国际旅游品牌、创新体制机制等三大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
国际知名 旅游目的地 旅游品牌 制度创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曲颖
全球化背景下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增强,传统依靠功用属性定位的方法日渐乏力。纳入"情感选择"和"自我一致"机制,研究开发并实际阐释了一个目的地非功用性定位的概念模型。以海滨城市目的地大连相对于其北方4个竞争对手的重定位分析为案例,借助实证研究,识别出最佳情感形象和品牌个性定位因子。最终,提出了对大连非功用性定位的建议性战略,并对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启示进行了总结。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梁江川
通过因子分析确定影响入粤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推力和拉力因素的具体构成,提取4个动机维度、5个目的地属性维度和3个资源维度,其中,"放松"、"社会环境"和"历史人文资源"分别是入粤旅游者最主要的动机、目的地属性偏好和资源偏好。通过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线性回归分析,验证了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总结了放松型、家庭型、享乐型、文化型4类入粤旅游者细分市场的特征。最后,探讨了研究结果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市场营销的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艳艳 叶紫青
推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对实现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提升发挥重要作用。“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品牌塑造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为此,本文从地格理论的视角出发,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形象的地格因子进行归纳和梳理。在此基础上,运用旅游三力模型(RAC)筛选“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旅游目的地品牌基因,并建立品牌基因指标评价体系。研究发现,“中国古都”“文化遗产”“华夏文脉”和“黄河文化”四大人文环境地格因子的品牌基因评价高于4分。这表明,“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帮助河南成功塑造了“华夏文明之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为更好促进旅游目的地品牌提升,从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品牌体系、提高品牌传播质效和深化“品牌IP”建设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传承 文旅融合 品牌塑造 地格理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蔡洁 赵毅
随着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女性出游人数逐年上升,本文作者通过实地调查来渝的国内女性游客,尝试对女性旅游者的消费特点做出分析。本文对女性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年龄、职业、月收入、文化程度)和行为特征(旅游目的、信息来源、旅游方式)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女性旅游者出游行为的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从旅游产品开发、服务设施完善及促销方面探讨了女性旅游市场的开发对策。
关键词:
女性旅游者 消费行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许春晓 王甫园
自我一致性描述了产品象征价值表征对消费决策和行为的影响,是旅游目的地进行"非功用性定位"的重要理论基础。以自我一致性作为旅游目的地忠诚形成机理的逻辑起点,引入功能一致性作为中介变量,游客涉入和旅游经验作为调节变量,构建概念模型。使用问卷工具在韶山获得基础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分析得到结果:第一,自我一致性对功能一致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自我一致性通过功能一致性对旅游目的地忠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自我一致性未能对旅游目的地忠诚产生直接效应;第四,旅游经验和游客涉入的调节效应未得到证实。实证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晓晶 孙华平 朱孔山
文章把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旅游设施和旅游企业的集合看成一个旅游产业集群,然后基于生态旅游目的地成长的资源禀赋基础,揭示生态旅游目的地演进的动力机制,剖析了生态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集群成长机理和模式。考察了旅游产业集群升级的四个维度:以旅游资源保护为核心的吸引力,以旅游需求为前提的拉动力,政府和当地社区对供需的驱动力,旅游环境管理下的保障力。文章提出了促进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提升各地社区的参与度和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等促进生态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集群的升级管理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琳,谭清美
本文运用Rough集理论构建了一个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评价模型,从中进行数据挖掘、发现隐含知识,为相关政府部门提出决策建议,该方法能克服传统评价方法的主观性和模糊性问题。
关键词:
粗糙集 旅游者 旅游目的地 评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邢慧斌 王子新
中国旅游业迅速发展而带来的巨大经济利润的同时,其对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必须立足于中国旅游发展的实际,结合迄今为止中国旅游影响研究的相关论著,从当地居民、目的地文化、宏观环境三个方面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来进行研究,以便为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和行动参考。
关键词:
旅游 社会 文化 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慧强 高苹 赵德宇 席建超
网络化是旅游目的地空间演化的基本规律。本文以野三坡旅游地为案例,基于Arc GIS与UCINET软件平台,利用社会网络理论和空间分析方法,从网络规模、网络中心性以及网络结构演化三方面入手,揭示了1986—2015年野三坡旅游目的地网络的空间演变过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简要分析。研究发现:①野三坡旅游地网络日趋形成,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联系逐渐增强,但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以百里峡景区(核心景区)为核心,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递减的空间格局。②整个网络的中心性呈现下降趋势,网络结构趋于均衡,网络节点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核心景区与中心城镇相较于周边的乡村社区与特色园区来说中心性指数更高,占据核心地位。③野三坡旅游地网络演化经历了单核集聚-双核共生-多核等级化-链式全域化四个空间过程,交通网络及可达性、旅游消费者、社区参与与旅游企业、政府政策与规划是影响旅游地网络形成和演化的四个重要因素。景区、城区、社区以及园区一体化发展的旅游产业集聚区作为旅游地网络研究的最小单元,为旅游地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趋势。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空间演化 影响因素 网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慧娴 张辉
旅游政策对区域旅游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旅游政策在空间层面的效应是旅游政策有效调控的前提,有利于提高政策设计与配置的有效性、适用性。基于非平衡推进理论,以省级旅游目的地空间为研究对象,结合各类目的地空间演进规律,研究了政策与空间演进的互动机制。以期揭示政策对空间演进的作用以及空间演进对政策的需求,为政府因地制宜制定区域旅游政策提供理论参考。研究发现:同一旅游政策在不同的空间作用不同,不同的目的地空间发展需要不同的政策支持;省级旅游目的地空间演变为点状、线状、面状三种形态;旅游政策通过作用于要素资源影响空间结构演化,新的空间结构对政策供给提出新的需求,应当依据各地旅游业发展实际配置引导性旅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晓静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研究了会议组织者对会议目的地的选择标准 ,以及会议结束后怎样对目的地进行满意程度评估。接着通过半开放式的问卷 ,对 2 0 0 2年在上海召开过国际会议的会议组织者进行了调查 ,并在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重要性—表现”的研究方法 ,试图找出上海作为会议旅游目的地的优势和劣势 ,希望能为整体营销上海作为会议旅游目的地的市场战略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会议旅游 目的地 选择标准 满意度评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