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80)
2023(13106)
2022(11542)
2021(10939)
2020(9144)
2019(21175)
2018(21112)
2017(40837)
2016(22544)
2015(25323)
2014(25197)
2013(24690)
2012(23018)
2011(20692)
2010(20936)
2009(19112)
2008(18761)
2007(16466)
2006(14825)
2005(12946)
作者
(65484)
(54324)
(54045)
(51508)
(34919)
(25973)
(24451)
(21260)
(20609)
(19613)
(18749)
(18402)
(17549)
(17228)
(16921)
(16705)
(16265)
(16213)
(15749)
(15581)
(13666)
(13505)
(13148)
(12528)
(12173)
(12100)
(12096)
(12081)
(10914)
(10869)
学科
(85831)
经济(85735)
管理(63632)
(62087)
(51898)
企业(51898)
方法(38309)
数学(31886)
数学方法(31431)
(24794)
中国(22210)
(21415)
(21364)
业经(19970)
地方(18560)
农业(16634)
理论(16033)
(15982)
贸易(15974)
(15500)
(15339)
(14995)
(14385)
环境(13823)
技术(13740)
(13441)
财务(13374)
财务管理(13350)
(13110)
(12938)
机构
大学(319796)
学院(319515)
管理(127562)
(121941)
经济(119073)
理学(110203)
研究(109477)
理学院(108912)
管理学(107030)
管理学院(106430)
中国(80097)
科学(69964)
(68805)
(56679)
(55415)
(52732)
研究所(50802)
中心(48495)
业大(48147)
(47740)
(45266)
财经(45216)
师范(44857)
北京(43653)
农业(41273)
(41029)
(40168)
(38631)
师范大学(36255)
经济学(34793)
基金
项目(218140)
科学(171122)
研究(160072)
基金(157299)
(137427)
国家(136272)
科学基金(116292)
社会(98351)
社会科(93047)
社会科学(93021)
(85159)
基金项目(83958)
自然(76973)
自然科(75112)
自然科学(75091)
自然科学基金(73744)
教育(73121)
(72342)
编号(66298)
资助(65153)
成果(54454)
重点(48844)
(47698)
(47164)
课题(45844)
(44930)
创新(41789)
科研(41387)
教育部(40457)
项目编号(40363)
期刊
(136544)
经济(136544)
研究(93078)
中国(58405)
学报(50888)
科学(48592)
(47750)
管理(46151)
(40466)
大学(38015)
教育(37289)
学学(35691)
农业(33405)
(26885)
金融(26885)
技术(26269)
业经(23024)
财经(20817)
经济研究(20613)
图书(17809)
问题(17730)
(17635)
(16927)
科技(15642)
理论(15544)
资源(14953)
(14951)
现代(14832)
技术经济(14747)
实践(14392)
共检索到465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刘梦晓  袁勤俭  
本文选取自然类、人文类和主题公园类共6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微博用户发表的旅游目的地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情感倾向和评价角度等方面探究了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正面和负面微博形象,并提出"借助微博获取游客反馈,宣传旅游目的地形象"、"举办赛事、节事活动,展现旅游魅力"、"加强区域合作,建立整合营销机制"、"提升旅游设施要素,保持旅游形象特色"等微博形象提升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力钢  陈金  
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为网民提供创造内容、信息交流的平台,也为旅游目的地有效开展营销提供了信息基础。本文以中朝边境县——宽甸满族自治县为例,以提升边境地区县域全域旅游品牌形象为目标,运用八爪鱼采集器和ROST Content Mining 6.0软件,对"携程网"等4个旅游网站中游记文本进行数据挖掘。研究发现,游客对"鸭绿江畔仙境宽甸"这一全域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感知较为全面,但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的构建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边境县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大数据平台、产业融合等方面内容,高效释放旅游引领边远地区脱贫的功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阿敏  吴晋峰  王君怡  
旅游经验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对目的地形象多个维度的影响作用尚缺乏系统研究。文章基于一手数据,以到访过西安的中国国内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研究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对目的地形象多个维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认知形象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对目的地抽象属性的评价更客观,对目的地旅游吸引物维度的评价更积极。(2)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情感形象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情感体验更积极正面。(3)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更强烈。(4)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不是刻板形象、独特形象、整体形象和旅游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炳义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兴传媒手段不断涌现,并且作为营销工具被应用于旅游目的地。微博的特点和旅游营销有很多的契合之处,符合旅游目的地营销目标市场的特性。利用微博开展营销,加大了信息的覆盖率,不仅费用很低,且互动性明显增强,更加方便交流,提高了营销的效率。但是,微博营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想成功地运用这把双刃剑,借此来促进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整体升级,需要总结有关旅游目的地官方微博的探索和实践,引进整合营销、关系营销、病毒式营销和事件营销等先进的营销理念,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微博营销运作的方法和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卞显红  张光生  
目的地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者在进行旅游目的地决策时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也是拥有不同旅游环境质量的目的地间一种重要的竞争力因素。本文介绍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Calgary模式,并从环境管理与市场营销措施、环境或旅游环境认证等方面对如何提升旅游目的地环境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国新  
旅游目的地之间竞争的日益加剧,使营销成为目的地在竞争中胜出的有力武器,旅游市场营销也随之从以企业为主体的营销模式转变到以目的地营销为主体的时代。本文在考察国内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旅游目的地实际,分析我国目的地营销中存在的几大误区,并讨论了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新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胡家镜  万秋  刘悦  Christina G.CHI  
近年来,负面事件层出不穷,在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旅游目的地遭遇严重的形象危机。辨识负面事件类型,洞悉负面事件影响机制及动态变化,采取适配性应对策略,是化解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危机的关键。文章基于信任理论和情境危机沟通理论,通过3个情境实验,从动态视角考察负面事件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包括能力型负面事件和道德型负面事件。其中,能力型负面事件通过能力信任降低旅游目的地评价,道德型负面事件通过善意信任降低旅游目的地评价。并且,相对于能力型负面事件,道德型负面事件的负面影响更大。能力型负面事件发生后,旅游目的地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回升,而道德型负面事件发生后,旅游目的地评价持续处于低位。根据负面事件的影响趋势,对于能力型负面事件,旅游目的地商家在事件发生第2天正面应对效果最佳;对于道德型负面事件,旅游目的地政府在事件发生第2天正面应对效果最佳。文章引入时间维度,为负面事件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旅游目的地危机处理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鹏  张威  钮闻哲  
旅游屏蔽现象已经成为非优势旅游目的地形象构建和竞争力塑造中的制约瓶颈。本文基于旅游屏蔽理论,通过概念理清、研究脉络梳理,从主、客、媒三个层面提出了信息流屏蔽、竞争力屏蔽和利益屏蔽的屏蔽盾模型,揭示了屏蔽现象的成因和形成机理与脉络。竞争力屏蔽是目的地资源禀赋差异的外在表象,利益屏蔽是目的地治理中的利益博弈,信息流屏蔽是目的地营销中的信息失真。基于该模型,本文探究了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天津滨海新区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文化符号、资源禀赋与形象定位和旅游线路设计对屏蔽现象形成的作用,提出了品牌个性突出、形象叠加、个性化市场定位、室内外旅游产品融合等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和重构策略。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郭鲁芳  
本文在分析旅游目的地形象重要性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实施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策略应该注意四个问题:第一,形象主题确立要张扬个性,契合潮流;第二,形象推广要持之以恒,舍得投入;第三,形象塑造要高度整合,相互呼应;第四,形象提升要借机造势,乘势而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沈鹏熠  
基于文献回顾,笔者从目的地形象视角构建了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形成机理模型。实证研究表明,旅游目的地品牌知名度、品牌质量、品牌信任、品牌价值和品牌忠诚构成了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关键结构维度,并且它们相互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目的地形象作为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前置因素的效应也得到了支持;所测试的不同类型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资产水平具有差异性。这些结论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理论建构和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玺  毛蕾  
澳门旅游业历来以博彩娱乐业见长。近五年来,澳门正借助中央政府推进澳门经济产业多元化的契机,大力发展会展及商务旅游业,并希望能在游客心目中树立会展商务旅游城市的形象。然而,从目前的游客感知情况来看,澳门旅游形象的转变仍然存在较大的困境。本文在分析旅游形象演变典型区域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形象演变的一般路径,并为澳门实施旅游形象的演变提出了相关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黎洁  吕镇  
论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旅游目的地形象战略黎洁,吕镇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特点及引入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意义(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特点旅游目的地形象(Destinationlmage)指人们对该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印象、信念、观点的综合。人们对任何已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湘云  
文章根据成都市旅游者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了成都市旅游者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旅游者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与旅游者的年龄、职业、收入和家庭状况有着极大的关系,不同风格特点的旅游目的地对于旅游者的吸引力不同,旅游者更偏好有着优美自然风光的自然环境,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食宿条件干净和舒适的景点更容易得到旅游者的认可。因此,制定旅游营销策略时要考虑到不同年龄、职业、收入和家庭状况的群体需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志华  田书芹  
伴随着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旅游得到了现代人的一致青睐,国家森林旅游目的地以其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受到游客的普遍认可。本文以典型国家森林旅游目的地——重庆市永川区为研究对象,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永川景区进行K平均值聚类并探寻各景区之间发展的差距,根据游客对永川区19个生态项目因子的重要性感知和生态旅游体验满意度感知的得分,构建了游客生态旅游体验质量IPA总体定位图,以期能够有效提升国家森林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的品牌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步霄  沙润  
镇江市是我国旅游温点城市之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其旅游目的地营销与国际接轨势在必行。然而,目前镇江旅游产业地位相对较低,旅游要素发展也相对落后。但是,镇江自古就有"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旅游资源禀赋较高,可通过目的地营销提高旅游温点城市的"热度",并采取相应策略,促进镇江旅游业向前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