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4)
2023(10281)
2022(8446)
2021(7583)
2020(6629)
2019(15189)
2018(15275)
2017(29743)
2016(16640)
2015(18876)
2014(19339)
2013(19318)
2012(17917)
2011(16328)
2010(16421)
2009(15686)
2008(15758)
2007(14464)
2006(12898)
2005(11662)
作者
(51909)
(43539)
(43398)
(41478)
(27464)
(20967)
(19796)
(17050)
(16533)
(15632)
(14769)
(14688)
(14213)
(14024)
(13667)
(13605)
(13521)
(12933)
(12754)
(12696)
(11041)
(10935)
(10806)
(10097)
(10064)
(9904)
(9719)
(9686)
(8967)
(8930)
学科
(72764)
经济(72688)
管理(45312)
(43523)
(34491)
企业(34491)
方法(33796)
数学(28467)
数学方法(28206)
(21158)
中国(19635)
(17005)
(16752)
业经(16253)
地方(14910)
农业(14384)
(12881)
(12878)
贸易(12875)
(12427)
理论(12225)
(10829)
(10153)
银行(10104)
(10019)
财务(9993)
财务管理(9963)
(9854)
金融(9852)
(9615)
机构
大学(250185)
学院(248800)
(97321)
经济(95092)
管理(90438)
研究(88269)
理学(77484)
理学院(76477)
管理学(74878)
管理学院(74424)
中国(65249)
科学(57763)
(54101)
(49551)
(47019)
(44745)
研究所(42947)
业大(40367)
中心(39781)
农业(39453)
(39349)
财经(35641)
(35463)
师范(35021)
北京(34346)
(32229)
(31308)
(31189)
经济学(29907)
师范大学(28269)
基金
项目(162609)
科学(126099)
基金(116596)
研究(113903)
(103880)
国家(103014)
科学基金(85968)
社会(71048)
社会科(67097)
社会科学(67074)
(64296)
基金项目(62081)
自然(57083)
自然科(55703)
自然科学(55681)
(54828)
自然科学基金(54701)
教育(52913)
资助(48678)
编号(45873)
成果(37648)
重点(37377)
(36093)
(35468)
课题(32602)
(32568)
科研(31794)
计划(31285)
创新(30451)
大学(29705)
期刊
(111051)
经济(111051)
研究(70006)
中国(48703)
学报(45891)
(45418)
科学(40984)
(34719)
大学(33491)
管理(32040)
学学(31463)
农业(30559)
教育(26230)
(20558)
金融(20558)
技术(20124)
业经(19047)
财经(17791)
经济研究(17487)
(16879)
问题(15519)
(15341)
(13642)
商业(12097)
图书(12083)
技术经济(12077)
(11976)
业大(11443)
统计(11115)
资源(11033)
共检索到369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曲颖  李天元  
本文在借鉴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对目的地形象、目的地定位和目的地品牌化三个重要概念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指出了三个概念的独特的理论倾向点,并分析了在当前目的地品牌化背景下三者的整合运作与发挥作用的机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静  
目的地形象、目的地定位和目的地品牌化是目的地营销研究领域3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通过一定的逻辑链条在目的地营销实践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从理论上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目的地营销实践的顺利开展意义重大。本文对这3个概念及其相互联系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3者作用的发挥应遵循"目的地定位—目的地品牌化—目的地形象"这样一种逻辑链条,并构建了3者之间的关系模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一翁  孙国辉  陶晓波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多中国人对日本怀有负面情感,但中国游客赴日旅游却屡创新高。为什么出现这种矛盾现象?本文推测,日本卓越的目的地形象与国家形象使中国消费者对日本心生正面情感,其影响力超过负面情感。消费者对某个旅游目的地的情感是如何形成的?现有研究分析不够透彻,缺乏理论基础;且很少有研究同时探索正面情感与负面情感对消费者旅游目的地选择决策的共同影响。基于ABC态度模型,本文构建国家形象、目的地形象和游客敌意对出境旅游意向的影响模型。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中介效应分析和调节效应分析处理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一翁  孙国辉  陶晓波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多中国人对日本怀有负面情感,但中国游客赴日旅游却屡创新高。为什么出现这种矛盾现象?本文推测,日本卓越的目的地形象与国家形象使中国消费者对日本心生正面情感,其影响力超过负面情感。消费者对某个旅游目的地的情感是如何形成的?现有研究分析不够透彻,缺乏理论基础;且很少有研究同时探索正面情感与负面情感对消费者旅游目的地选择决策的共同影响。基于ABC态度模型,本文构建国家形象、目的地形象和游客敌意对出境旅游意向的影响模型。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中介效应分析和调节效应分析处理数据,本文发现:第一,认知目的地形象与认知国家形象均通过中介变量情感目的地形象间接影响出境旅游意向;第二,情感目的地形象对出境旅游意向的正向影响强于游客敌意对出境旅游意向的负向影响。本文研究结果在理论上将进一步扩展ABC态度模型在目的地形象与国家形象交叉研究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厘清情感目的地形象的形成机理,进一步丰富国际旅游营销研究。在实践上将为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和旅行社的营销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吕兴洋  徐虹  林爽  
到访旅游者网络口碑传播对目的地形象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该研究基于旅游者权力理论,将旅游者视为与DMO一样的能动主体,对应DMO投射形象提出了旅游者投射形象的概念,进而将旅游者对目的地形象的认知过程从原有的单一个体模型拓展到时间阶段和影响主体更为完整的群体网络状模型。研究进一步通过比较到访旅游者和DMO传播对潜在旅游者引致形象形成过程的影响力,提出当旅游者投射形象比DMO投射形象被更多的旅游者所接受时,就会发生品牌劫持现象。文章结合普洛格(Plog)提出的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此种情况之下目的地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小天  李天元  
进入新千年以来,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已成为旅游研究中广泛讨论的热点课题。但对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这一概念,人们的认识和界定实际上并未实现统一。本文在回顾已有各种定义的基础上,分别从语言、逻辑和认识论的视角对与之相关的诸多问题进行辨析,旨在探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运动与作用,并尝试运用系统论思想构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之形成的概念模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宏梅  蔡利平  
国家形象是国际商务和国际营销领域的重要概念,目的地形象是旅游领域的重要概念。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市场上,国家形象和目的地形象对于产品和旅游目的地获得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目前,国家形象和目的地形象研究基本上是独立的,文章在全面回顾两个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两概念定义、理论基础、形象主体和客体、形象内容等方面的异同;根据对国家形象、目的地形象与旅游研究中的其他社会心理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整合这些变量的旅游意向模型以及相应的三个命题,以引导下一步的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沈鹏熠  
基于文献回顾,笔者从目的地形象视角构建了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形成机理模型。实证研究表明,旅游目的地品牌知名度、品牌质量、品牌信任、品牌价值和品牌忠诚构成了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关键结构维度,并且它们相互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目的地形象作为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前置因素的效应也得到了支持;所测试的不同类型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资产水平具有差异性。这些结论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理论建构和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白凯  胡宪洋  
在回顾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文章从理论来源与关系辨识两方面对国外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进行了归纳,清晰了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与品牌个性理论、个性心理学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层级递进关系,个性心理学中的特质与大五(Big Five)研究成果是品牌个性与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的核心理论来源。同时也说明了,目的地品牌个性是目的地品牌资产研究中极富生命力的研究分支方向。学者们对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研究既有效继承了目的地形象的前期丰硕成果,同时也通过自我一致性理论,构建了目的地品牌个性、形象、目的地品牌化与游客自我形象之间的相互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孟铁鑫  
在旅游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旅游目的地形象作为一种新型的宣传促销工具,伴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区域旅游开发活动的不断深入而日益突显。文章在系统地介绍了旅游目的地形象问题的一些基本内容之后,全面分析了影响绍兴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三大因素,然后从理念、行为和视觉三个角度提出了绍兴市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整体设计方案以及具体的实施战略措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Alastair Morrison  李菲菲  
大约自1998年开始,西方国家的旅游学者与旅游市场营销从业人员对目的地品牌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大陆的目的地管理机构(destination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DMO)往往只提出目的地"口号"和"标识",而不愿开展专业化的目的地品牌化开发。西方国家的目的地品牌化所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黎洁  吕镇  
论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旅游目的地形象战略黎洁,吕镇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特点及引入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意义(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特点旅游目的地形象(Destinationlmage)指人们对该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印象、信念、观点的综合。人们对任何已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子斌  安应民  郑佩  
尽管我国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诸如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缺乏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调研特别是旅游目的地形象调研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本文以西安居民对海南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分析为例,介绍和运用了当今国外广泛运用的IPA分析法,即重要性(Importance)及其表现(Performance)分析法(Analysis)。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晋峰  
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体验都是旅游学的基本概念,但是,国内旅游学术界对这些概念的认识还没有取得共识。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从旅游现象的"旅游系统"本质出发,构建并应用TNPRE关系模型,从相互区别与联系的视角对四个概念的定义进行了完善。核心观点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技术等方面的显著差异是旅游吸引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旅游吸引物是与客源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技术具有显著差异、且能对客源地潜在游客产生旅游吸引力的目的地事物或现象。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的自然和社会中凡能对客源地产生强烈的旅游吸引力,吸引到的游客规模能达到旅游业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