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9)
- 2023(14495)
- 2022(12634)
- 2021(11774)
- 2020(9931)
- 2019(22396)
- 2018(22200)
- 2017(42806)
- 2016(23523)
- 2015(25773)
- 2014(25516)
- 2013(25336)
- 2012(23106)
- 2011(20738)
- 2010(20381)
- 2009(18428)
- 2008(17955)
- 2007(15359)
- 2006(13316)
- 2005(11305)
- 学科
- 济(86569)
- 经济(86470)
- 管理(63529)
- 业(61061)
- 企(49853)
- 企业(49853)
- 方法(42337)
- 数学(36209)
- 数学方法(35813)
- 农(23833)
- 学(23408)
- 财(21766)
- 中国(21542)
- 业经(19430)
- 地方(16986)
- 农业(16403)
- 贸(16355)
- 贸易(16350)
- 易(15859)
- 理论(14909)
- 制(14645)
- 技术(14321)
- 务(14197)
- 财务(14136)
- 财务管理(14116)
- 环境(14115)
- 和(13845)
- 企业财务(13432)
- 银(12573)
- 银行(12499)
- 机构
- 大学(329506)
- 学院(328161)
- 管理(128768)
- 济(121720)
- 经济(119033)
- 理学(112826)
- 研究(112437)
- 理学院(111473)
- 管理学(109321)
- 管理学院(108760)
- 中国(80360)
- 科学(76734)
- 京(70047)
- 农(64033)
- 所(58106)
- 业大(57282)
- 财(54178)
- 研究所(54119)
- 农业(51072)
- 中心(50228)
- 江(46280)
- 财经(44723)
- 范(44256)
- 北京(43673)
- 师范(43660)
- 院(41002)
- 经(40841)
- 州(37787)
- 经济学(35721)
- 师范大学(35639)
- 基金
- 项目(238235)
- 科学(185357)
- 基金(173040)
- 研究(163968)
- 家(155550)
- 国家(154314)
- 科学基金(130391)
- 社会(102059)
- 社会科(96703)
- 社会科学(96677)
- 基金项目(93608)
- 省(93394)
- 自然(89449)
- 自然科(87337)
- 自然科学(87310)
- 自然科学基金(85748)
- 划(79953)
- 教育(74162)
- 资助(70735)
- 编号(64876)
- 重点(53945)
- 部(50976)
- 发(50494)
- 成果(50463)
- 创(49296)
- 计划(46958)
- 科研(46923)
- 创新(46016)
- 课题(44466)
- 大学(42913)
共检索到454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沈雪瑞 李天元 臧德霞
象征性消费是营销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品牌的象征性意义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已得到了很多研究的证实。在旅游目的地逐步走上品牌化发展道路的趋势下,探讨目的地品牌的象征性意义及其营销价值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以城市(天津市)和自然景区(九寨沟)两类目的地为例,实证分析了目的地品牌象征性意义对旅游者到访意向的影响作用。首先,借鉴心理学和以往有关品牌象征性意义的测量研究选取了测量问项,验证了目的地品牌象征性意义的个体自我表达、关系自我巩固、群体归属以及社会声望和地位彰显4个维度结构。其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萌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提供旅游服务正在努力制定策略来完善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本文以“旅游消费偏好”为切入点,探讨旅游目的地象征性形象与旅游消费者偏好的关系。旅游目的地象征性形象可分为关系形象、社会形象、集体形象与个人形象四个方面。同时,游客的旅游动机也会影响旅游目的地象征性形象对旅游消费偏好的作用,因此本文也探讨游客外部与内在旅游动机的异质性作用,旨在为旅游企业提供有益的管理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兵 熊元斌 王红
构建强烈的情感性品牌依恋对于旅游地赢得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旅游地品牌的象征性意义,并进一步检验旅游地品牌的象征性意义与情感性品牌依恋的关系。通过对桂林和三亚两个旅游地共529份样本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了旅游地品牌象征性意义的三维度模型:自我概念一致性、品牌认同、生活方式一致性,并且进一步证实了旅游地品牌象征性意义对情感性品牌依恋的正向影响关系。基于上述结论得出,旅游者对旅游地品牌形成情感性依恋,不仅缘于旅游地的功能属性和价值,还依赖于旅游地象征性意义的实现,即旅游地品牌形象与旅游者自我概念、社会认同、生活方式的一致性和匹配性。
关键词:
品牌依恋 象征性意义 旅游地 符号互动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丁健 李林芳
根据2001年10月到2002年1月对广州市702名市民进行的抽样调查资料,详细分析了该市居民对广州市、广东省、国内其它省份以及境外等不同空间尺度内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到访率,据此总结出广州出游市场在空间上的分配规律。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旅游到访率 居民 广州市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聂元昆 周冰倩 杨伯儒
旅游业负面信息层出不穷,要想提升和维护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必须深入了解旅游目的地负面信息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基于S-O-R(刺激-机体-反应)分析框架,根据心理所有权理论提出旅游目的地负面信息对其品牌资产的作用机制,重点验证顾客心理所有权在该机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能力型及道德型负面信息均能够显著稀释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且两者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能力型及道德型负面信息均能够削弱旅游目的地顾客心理所有权,同时顾客心理所有权中介了负面信息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稀释作用。从理论上扩展了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前因变量的研究以及负面信息对目的地品牌资产影响的作用机制,同时对于维护与提升旅游目的地品牌,特别是理解负面信息如何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产生影响具有关键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建新
旅游目的地营销与旅游者的兴趣和态度高度相关。旅游目的地品牌建构已经成为旅游市场营销中的关键手段。就如何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品牌打造的相关研究在国内还刚刚起步,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形象构建来塑造旅游目的地品牌。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品牌塑造 形象构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静 徐长乐 刘春济
文章以西安为案例地,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分析了信息熟悉和经历熟悉对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评价维度,以及游客满意度评价维度对旅游目的地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中西方游客而言:信息熟悉对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评价维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经历熟悉对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评价维度的影响则是负面的,同时发现信息熟悉的影响力远大于经历熟悉;社区环境、旅游服务质量等旅游目的地软环境是影响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变量。基于上述发现,提出了促进旅游目的地发展的若干举措。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曲颖 李天元
随着旅游目的地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目的地定位的重要性变得格外突出。然而,当前国内外关于目的地定位的系统研究还很有限,特别是这一研究分支表现出对旅游者非功用性消费需求关注不足、滞后于最新旅游需求发展态势的局限。鉴于此,文章构建并实际阐释了一个以目的地品牌个性为核心定位分析指标的目的地非功用性定位模型。阐释案例为大连作为一个海滨城市目的地在国内消遣旅游市场上相对于其北方4个紧密竞争对手的定位分析。调研工具为自填式问卷,其中的海滨城市目的地品牌个性量表通过实施文献回顾法、经验调查法和预测试加以确定。通过采用探索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徐海军 吕兴洋
本文以歌曲《成都》为例,基于感官营销理论,利用实验研究法,分析目的地歌曲对旅游者感知目的地形象的影响,探讨目的地营销中声音工具的作用与价值。研究发现:目的地歌曲显著地影响了旅游者对歌曲传递的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水平,且旅游者对其中情感形象的评价高于认知形象;到访经验不同的旅游者对歌曲中目的地形象的评价差别不显著;目的地歌曲的主效应受到旅游者感知歌曲-目的地一致性的正向调节;受制于声音记忆的遗忘规律,目的地歌曲的影响效果随时间不断衰减,由即时听觉体验下的激活状态变为惰性状态,但通过短暂的歌曲复听可以得到有效地唤醒,其中对情感形象的唤醒效果优于认知形象。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为目的地声音品牌化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指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廖四顺 白然
影视作品是一种有效营销传播媒介,是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基于因果机制解释理论,通过文献分析影视作品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影响的过程机制,构建影视作品对目的地品牌资产影响过程模型,深入揭示影视作品影响下目的地品牌资产形成过程。研究发现:影视作品通过作品情节和环境氛围塑造,让旅游者在作品与目的地之间产生情感共鸣,诱发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和行为,最终影响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变化。研究结果可为旅游目的地开展影视旅游营销提供借鉴。
关键词:
影视作品 旅游目的地 品牌资产 因果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东峰
品牌定位是旅游目的地实施品牌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地区虽然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但在人口、自然环境、文化、民族个性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对于身处其中的旅游目的地而言,品牌定位要立足于目的地的资源状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找出目的地拥有且符合市场潜在消费者需求的资源。在此基础上,结合竞争性目的地的定位,进一步找出目的地具有竞争性优势的资源之所在,以此作为定位的基点,并确定相应的定位策略和方法。在品牌定位中,要重视通过文化差异来塑造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个性,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品牌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旅游目的地 品牌定位 路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小天
本文回顾了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研究的起源、发展历程,评析了旅游目的地品牌化内涵、目标、概念性框架、运行、障碍及评价研究的状况。本文认为,当前研究逐渐"合流",形成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战略研究视角成为一种新趋势。本文认为,进一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做什么""怎么做"和"结果如何"的问题,应重视引入案例研究、扎根理论等质性研究方法。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勇 樊杰 孙中瑞 乔琴
目的地品牌协作有利于增强一个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已有研究关注了目的地的利益相关者协作问题,但较少关注目的地品牌建设的供应链协作。基于微分博弈理论,建立由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构成的旅游目的地供应链长期纵向品牌建设合作问题。结果表明:集中决策模式下旅游目的地品牌竞争力和供应链整体利润均显著高于同时决策和主从决策,旅游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协作是有效提高品牌竞争力的方式;景区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利润分成对集中决策情形下供应链总体利润无影响,但对同时决策和主从决策的影响较大;不同决策模式均显示,品牌竞争力的自然衰减率对品牌竞争力具有负向影响,品牌竞争力的初始值变化不会影响目的地品牌竞争力的稳定值,伴随消费升级,品牌竞争力对供应链利润的影响系数不断增大,对目的地旅游供应链整体利润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辉 王诗韵 李思婷
目的地品牌至爱反映了游客对目的地品牌强烈的情感依恋,是当前目的地品牌化领域的前沿研究问题。品牌至爱研究最初集中于一般消费品领域,后来逐渐拓展到酒店、旅游目的地领域,文章对这些领域的文献进行了全面回顾并落脚于目的地品牌至爱,总结了其未来研究方向。目的地品牌至爱的理论视角包括人际关系和类社会关系,研究方法以定量方法为主。现有目的地品牌至爱概念只涵盖了实际游客,而文章从情感迁移模型、幻想理论等方面指出潜在游客同样会建立目的地品牌至爱,由此认为研究潜在游客目的地品牌至爱具有更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目的地品牌至爱的测量包括心理测量学、C-OAR-SE和生理测量3个视角。目的地品牌至爱的前因变量包括品牌因素、游客因素、关系因素和营销因素4个方面,结果变量包括品牌层面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结果,以及游客层面。然而,目的地品牌至爱的类型研究和动态发展性只得到较少关注。最后,文章围绕目的地品牌至爱的概念界定、维度及测量、前因及结果、类型划分、动态发展性提出了未来研究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