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0)
- 2023(13820)
- 2022(12089)
- 2021(11388)
- 2020(9550)
- 2019(22082)
- 2018(21779)
- 2017(42674)
- 2016(22781)
- 2015(25438)
- 2014(25265)
- 2013(24575)
- 2012(22146)
- 2011(19651)
- 2010(19216)
- 2009(17255)
- 2008(16351)
- 2007(13644)
- 2006(11689)
- 2005(9404)
- 学科
- 济(87819)
- 经济(87727)
- 管理(65100)
- 业(60835)
- 企(50739)
- 企业(50739)
- 方法(45129)
- 数学(39045)
- 数学方法(38514)
- 农(23446)
- 财(21525)
- 中国(20854)
- 业经(19628)
- 学(19124)
- 地方(17431)
- 农业(16035)
- 理论(15488)
- 贸(15000)
- 贸易(14995)
- 易(14552)
- 务(14334)
- 财务(14265)
- 财务管理(14236)
- 环境(14111)
- 技术(14000)
- 和(13964)
- 企业财务(13468)
- 制(13130)
- 划(12230)
- 银(10929)
- 机构
- 学院(312485)
- 大学(311901)
- 管理(129937)
- 济(119153)
- 经济(116594)
- 理学(114441)
- 理学院(113215)
- 管理学(111143)
- 管理学院(110584)
- 研究(96858)
- 中国(69693)
- 京(64582)
- 科学(62419)
- 财(52375)
- 业大(47967)
- 农(47790)
- 所(46196)
- 中心(44832)
- 财经(43866)
- 研究所(42829)
- 江(42547)
- 范(42333)
- 师范(41945)
- 经(40122)
- 北京(39856)
- 农业(37539)
- 院(36064)
- 经济学(35331)
- 州(35030)
- 师范大学(34208)
- 基金
- 项目(228212)
- 科学(180459)
- 基金(166863)
- 研究(165917)
- 家(145121)
- 国家(143961)
- 科学基金(125256)
- 社会(104574)
- 社会科(99118)
- 社会科学(99094)
- 基金项目(90051)
- 省(89265)
- 自然(83063)
- 自然科(81131)
- 自然科学(81114)
- 自然科学基金(79628)
- 教育(76663)
- 划(74956)
- 资助(68098)
- 编号(67937)
- 成果(52331)
- 重点(50584)
- 部(50105)
- 发(48121)
- 创(47586)
- 课题(45303)
- 创新(44315)
- 科研(44184)
- 教育部(43323)
- 国家社会(42843)
- 期刊
- 济(120354)
- 经济(120354)
- 研究(83025)
- 中国(49753)
- 学报(48491)
- 科学(45966)
- 管理(44473)
- 农(42230)
- 财(38372)
- 大学(37201)
- 学学(35141)
- 教育(32671)
- 农业(30014)
- 技术(27128)
- 业经(21999)
- 财经(19873)
- 融(19788)
- 金融(19788)
- 经济研究(18945)
- 经(16910)
- 图书(15999)
- 问题(15885)
- 科技(15248)
- 业(15040)
- 资源(14853)
- 理论(14604)
- 版(14316)
- 商业(14275)
- 技术经济(14194)
- 实践(13619)
共检索到420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静 焦勇兵
品牌个性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定位的重要视角。文章以西湖、西溪湿地、大运河·杭州3个地理区位相近、旅游吸引物相似的旅游目的地为样本,从品牌个性视角对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差异化定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发现,尽管3个旅游目的地的投射品牌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但它们之间的感知品牌个性则显现出显著的差异性。自身投射与感知品牌个性的一致性在3个旅游目的地之间存在显著差别:西湖景区一致性最高,西溪湿地景区次之,大运河·杭州景区最低。在此基础上,文章就3个旅游目的地品牌定位给出了方向性建议,并从品牌个性视角对旅游目的地品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吕兴洋 吴艾凌 李惠璠
感官营销理论为目的地定位提供了新视角。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品牌感官印象的概念,并以成都洛带、黄龙溪、元通和街子4个古镇类目的地为例,探讨利用品牌感官印象实现旅游目的地差异化定位的可能。研究一通过对到访旅游者游记的内容分析和对应分析发现,4个古镇在除视觉外的4种感官维度上,给游客留下的品牌感官印象有着明显区别,由此发掘出4个目的地在感官体验供给上的差异(洛带-味觉,黄龙溪-触觉,元通-听觉,街子-嗅觉)。研究二进一步利用问卷调查潜在旅游者的感官体验需求,通过聚类分析发现了7个差异化感官需求的细分市场,其中4个单一感官偏好型和中度需求均衡型细分市场的存在使得感官导向的定位成为可能。品牌感官印象的提出给予目的地营销者新的营销手段,为目的地差异化定位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完善了目的地品牌营销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秦俊丽
口碑推荐是游客自发的一种公民行为,能为旅游企业或品牌带来无形且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聚焦于两种不同依恋类型——品牌依恋和地方依恋,考察两者对旅游目的地口碑推荐的积极影响。更重要的是,本文引入品牌形象和企业社会责任形象,并通过实证数据发现,在热情型形象的品牌中,品牌依恋对旅游目的地口碑推荐的影响更显著;在能力型形象的品牌中,地方依恋对旅游目的地口碑推荐的影响更显著;在公益导向形象的品牌中,品牌依恋对旅游目的地口碑推荐影响更显著;在盈利导向形象的品牌中,地方依恋对旅游目的地口碑推荐影响更显著。本文的结论有助于为旅游企业品牌形象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曲颖 李天元
随着旅游目的地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目的地定位的重要性变得格外突出。然而,当前国内外关于目的地定位的系统研究还很有限,特别是这一研究分支表现出对旅游者非功用性消费需求关注不足、滞后于最新旅游需求发展态势的局限。鉴于此,文章构建并实际阐释了一个以目的地品牌个性为核心定位分析指标的目的地非功用性定位模型。阐释案例为大连作为一个海滨城市目的地在国内消遣旅游市场上相对于其北方4个紧密竞争对手的定位分析。调研工具为自填式问卷,其中的海滨城市目的地品牌个性量表通过实施文献回顾法、经验调查法和预测试加以确定。通过采用探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东峰
品牌定位是旅游目的地实施品牌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地区虽然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但在人口、自然环境、文化、民族个性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对于身处其中的旅游目的地而言,品牌定位要立足于目的地的资源状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找出目的地拥有且符合市场潜在消费者需求的资源。在此基础上,结合竞争性目的地的定位,进一步找出目的地具有竞争性优势的资源之所在,以此作为定位的基点,并确定相应的定位策略和方法。在品牌定位中,要重视通过文化差异来塑造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个性,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品牌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旅游目的地 品牌定位 路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白凯 胡宪洋
在回顾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文章从理论来源与关系辨识两方面对国外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进行了归纳,清晰了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与品牌个性理论、个性心理学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层级递进关系,个性心理学中的特质与大五(Big Five)研究成果是品牌个性与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的核心理论来源。同时也说明了,目的地品牌个性是目的地品牌资产研究中极富生命力的研究分支方向。学者们对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研究既有效继承了目的地形象的前期丰硕成果,同时也通过自我一致性理论,构建了目的地品牌个性、形象、目的地品牌化与游客自我形象之间的相互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建新
旅游目的地营销与旅游者的兴趣和态度高度相关。旅游目的地品牌建构已经成为旅游市场营销中的关键手段。就如何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品牌打造的相关研究在国内还刚刚起步,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形象构建来塑造旅游目的地品牌。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品牌塑造 形象构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Alastair Morrison 李菲菲
大约自1998年开始,西方国家的旅游学者与旅游市场营销从业人员对目的地品牌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大陆的目的地管理机构(destination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DMO)往往只提出目的地"口号"和"标识",而不愿开展专业化的目的地品牌化开发。西方国家的目的地品牌化所经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冯庆 苏托兄 张如
目的地营销组织在塑造旅游地时投入大量资本,致力于提高旅游地品牌认知度,突出旅游地个性。然而,一些级别较高的旅游地由于拥有相似的旅游吸引物导致个性不鲜明,旅游者接待量较少。本文通过品牌个性和空间错位理论,在供需视角下,构建“旅游地投射-感知品牌个性”错位与匹配模型,并剖析二者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需求方面,基于旅游者感知个性,构建目的地品牌个性维度量表,通过赋值将旅游地个性划分为:个性鲜明(>0.10),个性较为鲜明(0.03~0.09),个性模糊(<0.03)。(2)供给方面,定量分析影响旅游地投射品牌个性的驱动因素,品牌认知度、交通区位、资本投入的贡献值均为负,表明对旅游地品牌个性的空间错位有积极优化作用,交通区位(-0.48)是缓解旅游地空间错位的主要因素,旅游地资本投入和品牌认知度的贡献度分别是-0.44和-0.29。(3)通过“旅游地投射-感知品牌个性”错位与匹配模型,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错位程度,并将旅游地划分为四种类型:双高型、个性鲜明-客流量低型、双低型、个性模糊-客流量高型。(4)以秦岭山地型和古镇型景区为例,从空间错位等级分布、等级演变、整体差异程度上揭示各因素的空间错位现象。本文从供需视角构建旅游地投射-感知品牌个性错位与匹配模型,为品牌个性地理化程度阈值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沈鹏熠
基于文献回顾,笔者从目的地形象视角构建了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形成机理模型。实证研究表明,旅游目的地品牌知名度、品牌质量、品牌信任、品牌价值和品牌忠诚构成了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关键结构维度,并且它们相互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目的地形象作为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前置因素的效应也得到了支持;所测试的不同类型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资产水平具有差异性。这些结论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理论建构和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 目的地形象 形成机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永博 程德年 胡昕 魏向东
近年来,苏州古城围绕本土生活方式打造目的地品牌,为苏州传统的"天堂苏州,东方水城"旅游目的地品牌赋予了新内涵,一种围绕"苏式生活"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被逐步建构起来。在致力打造生活方式型旅游目的地品牌的过程中,目的地形象对其品牌个性究竟有何影响?如何依托目的地形象发展目的地品牌个性?针对这两个问题,论文简要回顾旅游目的地形象及品牌个性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采用深度访谈、扎根理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混合方法",一方面,依托质性材料,采用扎根理论分析生活方式型旅游目的地形象及其品牌个性的基本结构,另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英之
为进一步提高本刊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本栏目2013年起进行了全新改版,特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本栏目的特邀责任编辑,由这些特邀责任编辑约请各自领域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参与讨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程励 陆佑海 李登黎 蒋晓婷
旅游目的地会向游客传递其特有的社会文化特质,旅游者由此形成对目的地品牌个性的认知,研究该现象将有助于理解目的地与游客的情感联系。基于目的地品牌个性理论,研究探索儒家文化语境下旅游者对美食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感知及其对旅游意向的影响。以成都地区的游客为例,以儒家文化"五常"(仁、义、礼、智、信)道德体系为依据,提炼美食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词汇与量表,通过因子分析确定儒家文化视域下的美食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维度模型,通过回归分析确定该目的地品牌个性对旅游意向的影响,并检验旅游经历对目的地品牌个性与旅游意向关系的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小天
本文回顾了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研究的起源、发展历程,评析了旅游目的地品牌化内涵、目标、概念性框架、运行、障碍及评价研究的状况。本文认为,当前研究逐渐"合流",形成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战略研究视角成为一种新趋势。本文认为,进一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做什么""怎么做"和"结果如何"的问题,应重视引入案例研究、扎根理论等质性研究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