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6)
2023(11493)
2022(10332)
2021(9870)
2020(8158)
2019(19190)
2018(19163)
2017(36838)
2016(20135)
2015(22657)
2014(22727)
2013(22547)
2012(20791)
2011(18510)
2010(18237)
2009(16615)
2008(15707)
2007(13495)
2006(11855)
2005(9984)
作者
(57784)
(47966)
(47596)
(45276)
(30510)
(23166)
(21596)
(18930)
(18318)
(16976)
(16781)
(15857)
(15235)
(15016)
(14677)
(14529)
(14392)
(14206)
(13697)
(13469)
(11976)
(11503)
(11425)
(10871)
(10702)
(10631)
(10619)
(10532)
(9582)
(9479)
学科
(79480)
经济(79405)
管理(53029)
(50414)
(40159)
企业(40159)
方法(36189)
数学(30771)
数学方法(30406)
(23690)
地方(22549)
中国(18763)
(18080)
业经(17598)
(17318)
农业(16498)
理论(13766)
环境(12993)
(12579)
(12475)
贸易(12466)
(12143)
(11981)
技术(11637)
地方经济(10945)
(10602)
财务(10538)
财务管理(10521)
(10445)
教育(10168)
机构
学院(277221)
大学(276719)
管理(112297)
(101698)
经济(99131)
理学(97758)
理学院(96596)
管理学(94857)
管理学院(94373)
研究(90968)
中国(66219)
科学(60082)
(59590)
(47020)
(45210)
业大(44568)
(44286)
中心(42249)
研究所(41656)
(40608)
(40014)
师范(39643)
北京(37515)
农业(36610)
财经(35947)
(33487)
(33402)
(32573)
师范大学(32218)
技术(29423)
基金
项目(198026)
科学(154260)
研究(144580)
基金(141536)
(123476)
国家(122447)
科学基金(104958)
社会(87944)
社会科(83061)
社会科学(83036)
(79497)
基金项目(77595)
自然(70063)
自然科(68322)
自然科学(68306)
自然科学基金(67041)
(65821)
教育(65804)
编号(60336)
资助(57732)
成果(47573)
重点(43865)
(42714)
(42445)
课题(40988)
(40553)
科研(37822)
创新(37766)
大学(36662)
教育部(35963)
期刊
(112234)
经济(112234)
研究(76869)
中国(50708)
学报(44914)
(42801)
科学(42241)
管理(38473)
大学(33584)
(31761)
教育(31520)
学学(31368)
农业(30052)
技术(24873)
业经(19740)
(19577)
金融(19577)
图书(17239)
资源(15870)
经济研究(15759)
财经(15725)
问题(15008)
(14959)
科技(14485)
理论(13531)
(13269)
(13242)
实践(12733)
(12733)
技术经济(12586)
共检索到394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联兵  刘辉  刘小鹏  刘芳  
旅游地形象策划的研究是旅游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对开发和经营旅游资源具有重要作用。柞水县是陕西南北旅游走廊的主轴线上的重要节点,研究其旅游形象设计,对于西安旅游目的地与周边地区的旅游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阐述柞水县区位和旅游资源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其旅游形象识别,构建了包括理念基础、整体形象、宣传口号和产品形象等在内较为全面的旅游形象系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彭永祥  吴成基  
通过分析柞水县旅游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指出贫困县在旅游业发展初期阶段必须由政府强力主导,系统规划,充分利用国家交通干线带来的大好机遇,达致双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白凯  孙天宇  谢雪梅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典型的标志化符号,它用特殊设计过的文字或图形组成来表达旅游目的地的特定含义。本文从游客认知角度,以陕西旅游形象为研究内容,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符号隐喻关联的假设。对该研究假设的实证调查问卷分析显示,兵马俑是游客最为倾心的陕西旅游视觉符号代表;"秦皇汉武,盛世长安"是陕西旅游形象游客评价的最佳文字表述符号(旅游宣传口号)。以此为基准,对陕西旅游视觉标志符号和文字表述符号进行了隐喻内涵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陕西旅游形象符号的视觉形体和语言形体存在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45),旅游形象符号的视觉形体和该视觉形体引发的符号隐喻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0),陕西旅游形象符号的语...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妙  朱颖  
本文以天津蓟县盘山周边为例,用当地居民有关旅游发展对其生活影响的感知作为旅游业对其社会影响的衡量指标,以社会满意度作为目的地社会的衡量指标,结合相关理论和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了旅游发展与目的地社会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目的地居民的社会满意度与其对旅游发展的积极或消极影响的感知有较紧密的关系,同时,旅游发展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也会影响居民对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的态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九江  肖俭伟  
南昌是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但通过对比2006年南昌与中部其他5省省会城市旅游业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南昌旅游业明显处于落后地位,并且差距甚大,其主要原因是南昌市缺少强有力的旅游吸引物。为此,有必要对南昌市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设计研究。应打造一个以军事为题材,以军队为主线,以"八一"为品牌的"军旅天地"主题园,集"食、住、游、购、娱"于一域,融"教育性、知识性、参与性、娱乐性、刺激性"为一体,目的主要是凸显南昌旅游目的地形象。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程俐骢  
本文认为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包括初始效应、间接效应、宏观效应。宏观效应已得到应有的重视。从初始经济效应来看,上海发展旅游业应重视中等收入层次的需求。从间接经济效应来看,上海及周边地区作为客源地,有“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的作用;作为接待地,旅游者的消费也就是接待地各部门的收入。但目前的统计资料没有全面反映间接经济效应。只有重视旅游业对经济的推动效应,加强其他行业与旅游业的联系,旅游业带动各产业发展,产业关联度高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各行业也就能从旅游业的发展中得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玉宗  寇敏  卢松  李东和  
城市旅游绅士化是绅士化发展模式的一种特殊类型,强调了旅游发展在城市绅士化形成中的独特作用。南京"总统府"周边区域的实证研究表明,城市旅游绅士化现象呈现了较为明显的居住与商业转变过程,日益具有国际化特征,不仅展现了当代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作用,也反映了文化战略的全球趋势与地方城市发展的融合。在全球与地方互动环境下,"企业化"的地方政府和寻求利润的房地产开发商在推动旅游绅士化发展中具有主导角色,而特定的地方城市社会文化特质和居民的需求偏好则重塑其发展背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华  戴宏  李红品  
基于对陕西省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园内及周边居民的实地调查与访谈,运用统计分析、EXCEL等方法及软件分析了当地居民对地质遗迹旅游开发所产生的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并进行了差异分析。调查结果揭示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业处于发展阶段,居民对于经济影响的正面感知较强,居民普遍认为旅游发展增加了政府及家庭收入;居民对于环境影响的正面感知强于负面感知,多数居民认为发展旅游增加了地质遗迹保护的力度及机会,改善了交通,但存在居民的地质遗迹保护意识不高等问题。居民对于文化影响的负面感知强烈,多数居民认同旅游发展使居民之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智  黄英  黄娟  
旅游城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环境造成的冲击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测度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这三方面的感知意向对推进旅游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研究基于微观视角对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进行了旅游城镇化影响感知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居民对旅游城镇化的支持意愿较明显;居民旅游支持的三个感知层面显著正相关,起主要作用的是环境影响感知测度。建议该地区从分层次加强环保理念宣传、健全居民参与和利益分配机制、内外双向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机制建设等方面推进旅游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阿敏  吴晋峰  王君怡  
旅游经验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对目的地形象多个维度的影响作用尚缺乏系统研究。文章基于一手数据,以到访过西安的中国国内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研究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对目的地形象多个维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认知形象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对目的地抽象属性的评价更客观,对目的地旅游吸引物维度的评价更积极。(2)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情感形象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情感体验更积极正面。(3)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更强烈。(4)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不是刻板形象、独特形象、整体形象和旅游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马明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目的地形象受到旅游者对目的地熟悉程度的影响。对泰山的研究表明:就总体形象和情感形象而言,旅游者对泰山的熟悉度越高,则形象越积极;就认知形象而言,6个形象因子中有4个因子也呈现出同样的情况。因此,建议目的地管理者从增加目的地信息传播的渠道、力争提高口碑推荐度和重游率等方面采取措施来提高旅游者对目的地的熟悉度,以此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君怡  吴晋峰  王阿敏  
旅游目的地独特形象和刻板形象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揭示二者的关联关系能够加深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理论认识。文章以杭州国内旅游目的地形象为例,通过分析旅游目的地形象词汇的提及顺序,应用思维适应性控制(ACT)理论和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等方法对旅游目的地独特形象与刻板形象的关联关系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以形象词汇网络的形式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的,旅游者通过扩展激活的方式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词汇进行提取。第二,旅游目的地独特形象与刻板形象存在关联关系,独特形象与刻板形象词汇的词频分布特征相似,网络结构特征相同,关键词汇趋于一致。第三,独特形象是对刻板形象的提升与凝练,比刻板形象更加具象化。第四,独特形象与刻板形象的关联关系的强弱存在群体差异。研究揭示了旅游目的地独特形象与刻板形象的关联关系,为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策划和营销工作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玺  叶升  王东  
旅游感知形象的测量方法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结构化的测量方法,另一类为非结构化的测量方法。非结构化形象测量虽然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游客的感知要素和属性,但分析方法目前还停留在一般频数统计和比例分析及排序等层面,对游客在形象感知方面的特征分析及旅游目的地形象优化等方面意义不大。文章尝试将内容分析法引入旅游形象感知的非结构化测量中,用以协助挖掘非结构化形象感知的数据,从而实现提取旅游者的感知形象、解析旅游者形象感知规律,以及探讨影响旅游者对外推广旅游形象意愿的目的地形象要素等目的。具体研究上,文章以艾特纳与瑞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志强  龚琪  
生态文明是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吸引和保障要素,而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则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动力支撑,因此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耦合特征。文章在深入分析生态文明与旅游目的地之间耦合协调度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建构了两个系统的耦合模型和指标体系。研究中发现,在政府强力推动下,婺源县生态文明与旅游目的地的耦合协调度从最初的严重失调发展到中级协调,产生了显著的综合效益,而且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越高,其相互促进的作用就越大,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春媚  
当前我国景区旅游商品需求低迷、缺乏竞争力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这不仅影响了游客旅游的满意度,也影响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北京及周边地区旅游景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旅游商品消费占旅游总支出比重很低。为此,本文对景区旅游商品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