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69)
2023(16257)
2022(13996)
2021(13268)
2020(11049)
2019(25586)
2018(25303)
2017(49359)
2016(26496)
2015(29799)
2014(29538)
2013(28593)
2012(25965)
2011(23153)
2010(23051)
2009(20928)
2008(20095)
2007(17439)
2006(15132)
2005(12603)
作者
(73054)
(60844)
(60357)
(57577)
(38604)
(29235)
(27576)
(24110)
(22986)
(21331)
(20885)
(20323)
(19280)
(18923)
(18682)
(18310)
(18154)
(18131)
(17423)
(17380)
(14983)
(14706)
(14616)
(13984)
(13594)
(13404)
(13287)
(13244)
(12056)
(11997)
学科
(105140)
经济(104940)
管理(75617)
(71416)
(60800)
企业(60800)
方法(52125)
数学(44130)
数学方法(43358)
(28444)
中国(25691)
(25127)
业经(24518)
(22173)
理论(20524)
地方(19850)
农业(18832)
(17830)
(17670)
(17617)
贸易(17609)
(17079)
(16490)
技术(16470)
财务(16403)
财务管理(16365)
环境(15776)
企业财务(15468)
(14409)
教育(13434)
机构
学院(367348)
大学(367221)
管理(150166)
(140034)
经济(136886)
理学(131518)
理学院(130103)
管理学(127449)
管理学院(126780)
研究(115267)
中国(83896)
(76689)
科学(72840)
(62920)
(55353)
(55282)
业大(54539)
中心(53232)
财经(51801)
(51386)
研究所(50897)
(50200)
师范(49770)
北京(47873)
(47217)
农业(42931)
(42703)
(42335)
经济学(41456)
师范大学(40288)
基金
项目(260228)
科学(205906)
研究(190670)
基金(189593)
(164504)
国家(163146)
科学基金(141809)
社会(120878)
社会科(113859)
社会科学(113826)
(101243)
基金项目(100861)
自然(93087)
自然科(90944)
自然科学(90926)
自然科学基金(89263)
教育(89144)
(85179)
编号(78803)
资助(78169)
成果(62442)
重点(57779)
(57261)
(54357)
(54009)
课题(53184)
创新(50312)
科研(49833)
教育部(49657)
国家社会(49122)
期刊
(147171)
经济(147171)
研究(99908)
中国(64945)
学报(56127)
科学(53119)
管理(52927)
(50030)
(47300)
大学(43700)
教育(43671)
学学(40973)
农业(35094)
技术(33532)
业经(26027)
(24938)
金融(24938)
财经(24071)
经济研究(23112)
(20536)
图书(20044)
问题(18818)
科技(17677)
(17458)
(17335)
技术经济(17111)
理论(16599)
资源(16422)
统计(16378)
商业(16245)
共检索到511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冰  何莽  王松茂  
治理是推动旅游目的地在竞争中构建行之有效的合作关系以获取战略优势的重要途径。以往的研究较多关注基于正式关系的"双边"合作,忽视了网络背景下,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合作往往依托于非正式关系,并在"多边"关系互动中不断地演变和重构。因此,从网络视角探寻目的地治理机制对理解合作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研究在2012年新疆目的地网络研究的基础上,于2014年对12个目的地进行跟踪调查,社会网络分析结果表明中心性和凝聚性对于识别旅游目的地在网络中的合作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在旅游目的地合作研究框架下,基于三方关系提出不同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赖胜强  唐雪梅  朱敏  
本文从网络口碑的视角研究社区留言对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以浙江省2007年的各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人数的数据和国内两个旅游网站上的网络口碑信息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法研究了网络口碑数量、口碑态度和口碑质量与旅游景区接待数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评论、旅游博客的数量以及图片数量等与景区接待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评论评分和评论的质量等与景区接待量的正向关系不显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邹蓉  
随着网络价值的发现,互联网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互联网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作为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前提和基础的旅游信息服务,具有导向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和沟通机制。借助于这些机制,旅游目的地可以从建立旅游目的地信息传播网络、提供网络虚拟体验,实现形象演示功能、向旅游者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建立旅游者数据库,实施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构建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慧强  高苹  赵德宇  席建超  
网络化是旅游目的地空间演化的基本规律。本文以野三坡旅游地为案例,基于Arc GIS与UCINET软件平台,利用社会网络理论和空间分析方法,从网络规模、网络中心性以及网络结构演化三方面入手,揭示了1986—2015年野三坡旅游目的地网络的空间演变过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简要分析。研究发现:①野三坡旅游地网络日趋形成,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联系逐渐增强,但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以百里峡景区(核心景区)为核心,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递减的空间格局。②整个网络的中心性呈现下降趋势,网络结构趋于均衡,网络节点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核心景区与中心城镇相较于周边的乡村社区与特色园区来说中心性指数更高,占据核心地位。③野三坡旅游地网络演化经历了单核集聚-双核共生-多核等级化-链式全域化四个空间过程,交通网络及可达性、旅游消费者、社区参与与旅游企业、政府政策与规划是影响旅游地网络形成和演化的四个重要因素。景区、城区、社区以及园区一体化发展的旅游产业集聚区作为旅游地网络研究的最小单元,为旅游地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趋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苹  席建超  
复杂性是旅游目的地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认识旅游地网络空间结构与组织特征的重要研究手段。论文以河北省野三坡旅游地为例,通过构建旅游联系强度模型,建立旅游地空间网络,并运用TOP网络空间分析以及复杂网络理论,揭示旅游地网络空间结构与组织的复杂性特征。研究发现:1)旅游地网络具有空间集聚性,形成了以核心景区为中心,由中心城镇、乡村社区和特色园区共同构成的空间集聚单元,并体现出"邻近连接"与"择优连接"的双重特性;2)旅游地网络服从幂律分布,具有无标度网络特性;3)每个节点的前三名和前五名旅游联系强度网络(T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君轶  
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是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推广和旅游营销的重要工具和渠道,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网络系统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益。本文从游客需求的角度出发,按照4个层级和技术支撑构建了44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并对我国的31个省市级旅游官网进行了评价。评价发现,我国省级旅游官网总体的营销功能较弱,在信息提供方面能够满足需求,但是其交互、技术、关系、交易的功能都较差,我国旅游目的地网站应该充分考虑游客需求,以满足游客需求为目标,进一步在不同层级的旅游营销功能上进行提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索志辉  梁留科  苏小燕  买哲  张佳莹  
基于网络评论数据,通过反距离权重插值、核密度分析和内容分析法,以游客体验的视角研究开封旅游目的地形象。结果表明:开封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较好,游客对开封旅游目的地的认知主要集中在历史人物、历史建筑和表演节目等方面;游客情感特征鲜明,自然禀赋类旅游目的地游客体验最好,历史遗赠类旅游目的地的仿古建筑、票价和收费问题是造成游客体验较差的主要因素,文化创意类旅游目的地游客体验介于前两者之间。结合区域与类型的差异探究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过度概化和区位谬误,为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冰  曾国军  彭青  
多目的地旅游已成为当前一种重要的出行方式,因此,合理设置和安排旅游线路是旅游市场供需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但以往的研究仍停留在线路的描述上,未能对其成因进行系统阐释。在梳理和评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文章以新疆目的地网络为例,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社会网络视角及分析方法,通过整体网和个体网两个层面探寻旅游线路形成的内在机理。网络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已初步形成以喀纳斯为中心的目的地网络,而以中心度和结构洞为代表的目的地网络结构特征是多样化旅游线路形成的关键所在。研究结论对现有旅游线路研究在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方面有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磊  陆林  
高铁开通带来显著的"时空压缩"效应,对沿线旅游地之间的合作关系与模式产生重要影响。以合福高铁为例,运用社会网络、空间分析、描述统计等研究方法及Ucinet、GIS、SPSS、Excel等软件,研究合福高铁沿线旅游地之间的合作网络与模式。结果表明:(1)合福高铁开通后,旅游者对沿线旅游地的认知程度、同游意愿、重游意愿提升,不同旅游地之间的合作关系增强,合作网络中形成显著的核心—边缘结构,沿线旅游地之间的合作网络密集,并通过与其他旅游地相互联结形成合作关系较强、影响力较大的高铁沿线旅游区"组团"。(2)高铁沿线城市间的旅游流流量较大,具备稳定的二方关系和三方关系,形成了"旅游核心+旅游核心""旅游核心+交通核心""旅游核心+换乘中心"三种典型合作模式,三种合作模式呈现"强强联合"的特征,并带来显著的"马太效应""过滤效应"和"溢出效应"。(3)高铁开通为沿线旅游地建立合作关系提供了重要契机,合作发展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针对当前的合作模式应制定多种发展策略,建立旅游地之间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实现沿线旅游地的联动发展。研究成果对于丰富中国高铁旅游的研究内容,揭示高铁沿线旅游地的合作网络及典型模式,探讨社会网络、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在旅游地合作关系研究中的应用,制定高铁沿线区域旅游发展策略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晋杰  
旅游目的地包含了旅游的所有要素,将各项要素管理好,常被看作是旅游目的地能否吸引和满足旅游者需求的重要因素。但旅游目的地又是处于一个持续变化的状态,不能简单地套用一般的企业管理或公共组织管理的模式。本研究是利用巴特尔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结合旅游周期演进循环规律,以海岛为旅游目的地研究案例,根据旅游目的地管理的各个层面,揭示海岛生态旅游管理模式。同时,以其新型旅游管理模式解释海岛目的在其成熟期怎样迈向可持续发展。研究得出的结论提示,海岛旅游目的地的管理模式是综合性的,涉及海岛环境要素、目的地管理团队及个体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国鹰  孙进书  张爱国  张义明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选取水环境治理产业联合申请专利数据,分析产学研合作模式、网络结构演化,讨论网络结构对关键成员作用于网络的表现。结果表明,水环境治理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在过去30年经历了由大学为核心向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但企业的主体地位尚未形成;整体网络密度和集聚系数下降,中心性提升,个体网络结构洞优势提升;从聚类结果看,网络整体呈现"核心-边缘"结构,子网络的核心成员有显著结构洞桥接优势,但在促进成员合作,提高网络稳定性的同时,还要避免过于分散,提高网络成员的创新能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明艳  罗佳明  
网络营销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21世纪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营销方式之一。营销网络信息的质量最为重要,是目的地网络营销成功的关键。英国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以旅游者行为理论和旅游营销理论为指导,围绕营销目标,提供了满足潜在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信息,使英国旅游营销取得了成功。应根据英国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信息特征,制定改善我国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信息的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湘云  史怡  杨占东  
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目的地品牌个性成为目的地构建品牌竞争优势的重要要素。本文以成都为例,采用词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网络游记的分析得出成都目的地品牌的个性特征。研究发现,成都在"智"的个性上表现最突出,其次为"仁"、"雅"和"乐",在"勇"上则表现最弱。同时,通过探究成都目的地个性的具体来源,揭示出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与良好文化传承的蜀文化和三国文化是构成成都目的地个性的核心要素;成都已经成功打造出以休闲为代表的"智"和"仁"的旅游目的地形象。针对这一结论,文章就成都目的地品牌个性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湘云  史怡  杨占东  
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目的地品牌个性成为目的地构建品牌竞争优势的重要要素。本文以成都为例,采用词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网络游记的分析得出成都目的地品牌的个性特征。研究发现,成都在"智"的个性上表现最突出,其次为"仁"、"雅"和"乐",在"勇"上则表现最弱。同时,通过探究成都目的地个性的具体来源,揭示出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与良好文化传承的蜀文化和三国文化是构成成都目的地个性的核心要素;成都已经成功打造出以休闲为代表的"智"和"仁"的旅游目的地形象。针对这一结论,文章就成都目的地品牌个性发展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