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90)
- 2023(9216)
- 2022(7109)
- 2021(6267)
- 2020(4866)
- 2019(10732)
- 2018(10647)
- 2017(19866)
- 2016(10876)
- 2015(11959)
- 2014(12321)
- 2013(11971)
- 2012(11132)
- 2011(10418)
- 2010(10607)
- 2009(9921)
- 2008(9723)
- 2007(8850)
- 2006(8446)
- 2005(8081)
- 学科
- 济(54421)
- 经济(54375)
- 业(25515)
- 管理(24387)
- 中国(20362)
- 地方(19503)
- 企(17295)
- 企业(17295)
- 农(17248)
- 业经(14963)
- 学(13074)
- 农业(12396)
- 方法(12341)
- 发(11998)
- 地方经济(10300)
- 融(9665)
- 金融(9665)
- 银(9557)
- 银行(9539)
- 发展(9472)
- 展(9442)
- 行(9392)
- 数学(8759)
- 理论(8739)
- 制(8682)
- 数学方法(8680)
- 环境(8416)
- 产业(8330)
- 贸(7982)
- 贸易(7970)
- 机构
- 学院(160185)
- 大学(156665)
- 济(64213)
- 研究(62858)
- 经济(62773)
- 管理(54230)
- 中国(47317)
- 理学(44345)
- 理学院(43717)
- 管理学(42911)
- 管理学院(42597)
- 科学(39088)
- 京(35529)
- 所(32638)
- 研究所(29387)
- 财(29295)
- 农(28766)
- 中心(27531)
- 江(27040)
- 范(26759)
- 师范(26481)
- 北京(23285)
- 院(22619)
- 州(22201)
- 财经(22149)
- 农业(22065)
- 业大(21646)
- 师范大学(21311)
- 省(20262)
- 经(19861)
- 基金
- 项目(98478)
- 科学(76919)
- 研究(74912)
- 基金(67898)
- 家(59194)
- 国家(58609)
- 科学基金(49135)
- 社会(47562)
- 社会科(44941)
- 社会科学(44933)
- 省(40956)
- 基金项目(35494)
- 划(33331)
- 教育(33198)
- 编号(30909)
- 发(28963)
- 自然(28862)
- 自然科(28087)
- 自然科学(28081)
- 自然科学基金(27564)
- 资助(27215)
- 成果(25864)
- 发展(23614)
- 展(23185)
- 课题(23025)
- 重点(22773)
- 创(20073)
- 部(19986)
- 国家社会(19616)
- 年(18857)
共检索到26533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振之 邹积艺
旅游的过程是一种符号化的过程。伴随着旅游的大众化和普遍化,旅游符号表象化的危机在悄然滋生并不断加剧。本文运用符号学理论对旅游活动和旅游开发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审视,指出符号化旅游是解决旅游的“符号化”的一把钥匙。借用“前台”、“后台”理论,文章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的舞台化空间与文化保护性空间的旅游规划设计及旅游活动模式,为原生文化的演绎及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找到了游客旅游体验及游客行为规范的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闫红霞
遗产地的商业化是学界一直关注的问题。文章基于旅游符号学的理论和视角,通过对少林寺的案例研究,认为遗产地的商业化是遗产地符号建构的结果,而广大游客是遗产地符号建构的真正拥护者,符号建构大大强化了遗产地的商业化过程;同时,遗产地在遗产旅游的过程中存在过度商业化的倾向,是旅游开发和旅游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遗产旅游 符号化 商业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董培海 李伟
在系统梳理国外旅游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别从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旅游符号消费以及旅游符号体验3个层面对西方旅游符号研究的成果予以梳理,剖析了西方旅游符号研究的三条脉络:一是以Mac Cannell等为代表的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研究,重点关注旅游吸引物符号化的机制以及旅游媒介对目的地代表性符号的建构过程。二是以Culler、Urry等为代表的,对旅游符号消费及其背后隐含的权力机制问题的研究。重点关注旅游消费的象征性意义和旅游符号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权力的不平等性问题。三是以海德格尔存在论为依据的存在主义符号学问题,
关键词:
旅游吸引物符号化 符号消费 符号体验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彭丹
旅游符号学是一个蕴藏着重大价值的研究领域。本文首先对符号、符号学和旅游符号学进行了简要介绍。本文还评述了旅游符号学研究现状;国外的旅游符号学研究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营销文本、旅游地表征、旅游体验和旅游想象等方面的研究。本文最后对旅游符号学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剖析,包括旅游主体、媒介和客体的符号学研究。到目前为止,旅游符号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依然是比较有限的。
关键词:
旅游 符号 旅游符号学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解长雯 晏雄 韩剑磊
在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的背景下,许多城市将废弃的工业厂房、仓库和传统社区转型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文创旅游空间。然而,当前中国城市文创旅游空间面临一系列问题,如地方特色符号挖掘不足、管理不够细致有效、游客体验真实性相对薄弱等。通过对昆明云纺文创园进行实证研究,从游客视角对文创旅游空间的符号化建构进行深度解读,探究不同维度的符号感知如何影响体验真实性,进而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实现,并分析游客涉入度在其中的调节效应,以构建符号感知—体验真实性—游客满意度的互动机理模型。结果表明:工业与历史符号感知对客观真实性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建构真实性体验有显著抑制作用;文化与创意符号感知对客观真实性体验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建构真实性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商业与环境符号感知对客观真实性体验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建构真实性体验和存在真实性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体验真实性对游客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符号感知对满意度的影响具有显著中介效应;游客涉入度在体验真实性和满意度之间起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以期改善游客体验质量,助力城市特色旅游品牌的塑造,推动城市文创旅游空间的高质量发展并持续激发城市活力。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彭丹
人的符号学特征可以从地位、身份、角色和行为这4个方面进行剖析,而这4个概念在社会结构分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旅游人"(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居民和旅游从业者)的这些象征符号的意义,包括地位符号的自致性、临时性、炫耀性;身份符号的表征性和许可性;角色符号的表演性和多重性;行为符号的表意性和交际性。本文认为,旅游中三类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质上就是符号的互动,其研究价值在于加深理解旅游中各类人的本质特征以及旅游消费所蕴藏的丰富的象征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小艳 刘英
在符号消费背景下,符号化运作是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地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在对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符号内涵解读的基础上,构建了符号化运作的模式。符号化运作过程一般有六个步骤、三个方面。六个步骤即调查了解遗产旅游者的符号价值→挖掘遗产旅游地的符号价值→耦合旅游者和旅游地的符号价值→选择合适载体展示符号价值→选择合适媒介传播符号价值→实现旅游者与旅游地的符号互动;三个方面即符号生产、符号营销、符号消费。从长远来看,这一符号化运作过程又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选择典型案例地武当山为研究对象,对符号化运作模式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探讨,可为其他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地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范能船
姜尚现象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智慧”、“尚贤”、“平安”、“长寿”成为其主要的文化符号。本文认为,可从建设姜尚文化知识库、建设人文景观体系、展示姜尚文化主要符号、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旅游文化产业效益等方面入手来提升常熟尚湖旅游的水准。
关键词:
姜尚 符号 旅游文化 常熟尚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岗
当前学术界关于旅游符号学的主要理论是MacCannell(麦肯奈尔)的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学。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体现符号的认知属性,主要应用于旅游营销、旅游传播和旅游者凝视等研究领域。除了标志符号形态,旅游吸引物符号还存在其它两种形态:文化符号和群体符号。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体现符号的客观属性,主要应用于旅游体验(真实性)和旅游设计等研究领域。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体现符号的情感属性,主要应用于旅游者情感管理和旅游者依恋系统等研究领域。
关键词:
旅游吸引物 标志符号 文化符号 群体符号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彦君 鲍燕敏
本文通过对旅游网站的网页信息进行符号性分析,概括了旅游网站上的符号传播模式、内容、类型和功能。本文认为,旅游网站的符号是影响旅游需求产生和实现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旅游符号 旅游网站 符号功能 符号学方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成昆 张行发 徐虹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让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面临凋敝危机。旅游引发的景观符号生产与消费,为新时期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以江西婺源县篁岭村为例,探究“晒秋”农俗文化景观符号化运作下的旅游地方营造过程与机制。结果表明:(1)在篁岭村旅游地方营造中,篁岭文旅公司始终扮演着关键行动者的角色,围绕“晒秋”景观的符号化运作,通过利益赋予、征召与动员推动着更多异质行动者加入行动者网络。(2)篁岭村的旅游地方营造经历了“晒秋”核心景观符号塑造与“晒秋”泛化景观符号融入两个阶段。在阶段演化过程中,行动者网络的强制通行点(OPP)由“发展乡村旅游,振兴篁岭”转变为“提升旅游项目品质,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3)关键行动者的能动性发挥、非人类行动者的属性挖掘与重要异质行动者的介入是在农俗文化景观符号化运作下,驱动篁岭村旅游地方营造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从景观符号化运作的视角拓展了地方营造的理论内涵,为新时期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彦君 彭丹
本文认为旅游现象的内核是旅游体验,而旅游体验在本质上可以看成是旅游者对符号的解读,将符号的解读和建构纳入旅游体验的研究视野当中,这在国外也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议题。为此,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旅游体验研究和旅游符号学的研究成果,发现这两个领域的研究现状还比较薄弱,尤其就国内而言,旅游符号学的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对旅游体验的关注也远远不够,迫切需要更多学者将目光投射到这两个领域当中来。
关键词:
旅游体验 符号 旅游符号学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隋春花 李贵清
本文在对广东石塘古村落文化符号解读基础上,根据洛特曼文化符号类型,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构建石塘客家古村落文化符号体系,最后从古村落文化符号的挖掘生产、营销传播和消费传承三个方面提出石塘村落旅游开发建议。
关键词:
古村落 文化符号 旅游开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常春 唐雪琼
本文介绍了符号学研究的概况,综述了符号学方法和内容分析法的主要内容,并在介绍国外将符号学方法与内容分析法应用于旅游媒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以上两种方法在旅游手册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符号学 内容分析法 旅游研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余志远 王楠 韵江
基于符号学理论视角,选择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作为案例地,运用隐喻抽取技术探讨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意象及其形成过程。结果表明:(1)旅游目的地意象是一个包含意象符号“再现体”“对象”和“解释项”等子系统在内的复杂系统,通过对自然符号、人为符号和社会符号的审美关照,游客在心中构建起一个“让人心向往之的人间仙境”“历史悠久的地方”和“令人感动的苗家人”的完整意象;(2)游客感知视角下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形成可视为景观符号化的过程,游客经由身体参与,与旅游目的地各类景观符号进行互动,解读符号的意义并形成对意象的感知和认识,此过程中,游客的文化背景、族群经验、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和共情等因素均产生影响;(3)隐喻抽取技术与符号学分析思维具有互通性,该方法非常适用于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分析,可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