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25)
- 2023(5704)
- 2022(5037)
- 2021(4872)
- 2020(4019)
- 2019(9273)
- 2018(9387)
- 2017(17058)
- 2016(9735)
- 2015(11048)
- 2014(11366)
- 2013(10991)
- 2012(10244)
- 2011(9176)
- 2010(9276)
- 2009(8311)
- 2008(7997)
- 2007(7170)
- 2006(6421)
- 2005(5610)
- 学科
- 济(35250)
- 经济(35221)
- 管理(23284)
- 业(19042)
- 企(13712)
- 企业(13712)
- 地方(13661)
- 农(13344)
- 方法(12584)
- 环境(10368)
- 学(9677)
- 数学(9566)
- 数学方法(9428)
- 农业(9332)
- 业经(8634)
- 中国(8390)
- 理论(7527)
- 财(7117)
- 生态(6875)
- 和(6341)
- 资源(6062)
- 制(5825)
- 划(5754)
- 地方经济(5533)
- 发(5228)
- 教学(5034)
- 贸(4939)
- 贸易(4935)
- 易(4654)
- 教育(4645)
- 机构
- 学院(130907)
- 大学(124310)
- 管理(44809)
- 研究(44632)
- 济(41271)
- 经济(39912)
- 理学(37346)
- 理学院(36668)
- 管理学(35780)
- 管理学院(35522)
- 中国(34522)
- 科学(32445)
- 京(28555)
- 农(23761)
- 所(23329)
- 江(22589)
- 范(22339)
- 师范(22135)
- 中心(21945)
- 研究所(21220)
- 业大(20704)
- 财(20303)
- 州(19151)
- 农业(18506)
- 北京(18328)
- 省(18241)
- 师范大学(17545)
- 院(16859)
- 技术(16100)
- 南(15398)
- 基金
- 项目(86868)
- 科学(66255)
- 研究(64034)
- 基金(58549)
- 家(51728)
- 国家(51217)
- 科学基金(42875)
- 省(37678)
- 社会(36747)
- 社会科(34469)
- 社会科学(34459)
- 基金项目(32986)
- 划(30330)
- 自然(28935)
- 教育(28808)
- 自然科(28002)
- 自然科学(27997)
- 编号(27678)
- 自然科学基金(27426)
- 资助(23884)
- 成果(21255)
- 发(20289)
- 重点(20216)
- 课题(20208)
- 创(17267)
- 部(16775)
- 年(16669)
- 科研(16371)
- 计划(16256)
- 创新(16049)
共检索到202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刘辛田 高玉泉 盛正发
旅游生态足迹可定量反映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根据"生态足迹"的理论基础,以湖南娄底市为例,选取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生态承载力、旅游生态安全、万元旅游GDP足迹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以对湖南娄底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娄底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给旅游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娄底市旅游生态的供给与需求矛盾开始日益突出。保护旅游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控制旅游生态足迹的需求,是娄底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辛田 盛正发 王业良
以"3+5"城市群中的娄底市为研究对象,对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在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中的应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娄底市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768.988 1×10-5hm2,其中交通足迹最大,占55.315 6%,其次是餐饮为39.762 2%。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1 520.517 0×10-5hm2,人均旅游生态盈余为751.528 9×10-5hm2,处于一种一般状态或者说较为安全的状态。但随着旅游的快速发展,娄底市旅游生态足迹有逐年增大趋势,应协调好旅游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3+5”城市群 娄底市 旅游生态足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婧 陈国生
湖南发展旅游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而日益突出的能源缺乏也为旅游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考。低碳旅游与循环经济存在着共同发展的基础,即低排放与高利用。基于游客碳足迹分析之上,对湖南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初探。
关键词:
低碳旅游 碳足迹 循环经济 碳排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昊阳
自2014年9月21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发布后,地方政府融资进入了一个过渡性的缓冲期阶段。地方政府、商业银行及平台公司在新旧融资规则并存的缓冲期,利用政策漏洞从各自利益出发相互博弈,产生了诸如平台公司贷款激增、疑似违规担保、部分政府性项目融资困难及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暴露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娄底市为例,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性债务 融资规则 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丽芳 濮励杰 张静 朱明 陕永杰
以湖南省娄底市为研究区域,利用地统计学中的Kirging空间插值方法模拟了娄底市地价的空间布局,揭示了地价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地价是由市区中心依次向外围递减,且土地利用类型呈现商业、住宅、工业的梯次变化;地价的分布在空间上不仅具有连续性,同时还存在着一定的空间变异性。在此基础上,建立Hedonic特征价格模型对影响全部用途和商业用途地价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袁韵华
在存贷利差收窄、不良贷款持续反弹、信贷需求不足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农合机构为降低信贷风险、盘活资金存量,资产配置逐渐从"信贷资产+存放同业"的传统模式向"信贷+同业存款+票据+投资"等多元化资产组合转变。本文选取娄底市5家法人农合机构近3年的资产配置发展变化情况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新型资产配置模式下潜藏的不良资产反映失真、票据融资挤占信贷资产规模、杠杆抬升加大流动性缺口、过高业绩考核目标驱动风险偏好提升、信贷投放不足导致失去存准率优惠等风险隐患,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经济放缓背景 农合机构 资产配置 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袁韵华
在存贷利差收窄、不良贷款持续反弹、信贷需求不足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农合机构为降低信贷风险、盘活资金存量,资产配置逐渐从"信贷资产+存放同业"的传统模式向"信贷+同业存款+票据+投资"等多元化资产组合转变。本文选取娄底市5家法人农合机构近3年的资产配置发展变化情况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新型资产配置模式下潜藏的不良资产反映失真、票据融资挤占信贷资产规模、杠杆抬升加大流动性缺口、过高业绩考核目标驱动风险偏好提升、信贷投放不足导致失去存准率优惠等风险隐患,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经济放缓背景 农合机构 资产配置 风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桂华 李鹏
生态足迹分析是一种新兴的定量测度人类对自然的生态消耗和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态经济学新方法,旅游生态足迹是生态足迹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旅游生态足迹既是一种分析方法,也是一种认知理念。在深入研究旅游生态足迹特征、类型的基础上,以“四体旅游系统模式”为基本思路,探讨旅游生态足迹的四大功能意义,即:对旅游主体——旅游者的环境教育功能,对旅游客体——旅游目的地生态消耗的衡量功能,对旅游媒体——旅游业的生态效益的评价功能以及对旅游载体——旅游环境影响的测度功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旅游生态足迹对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伯红 杨靖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中,区域旅游协作已成为旅游开发的一种基本趋势。区域旅游协作是县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从华容县与邻近地区进行旅游协作发展的形成基础出发,提出并论述了适合县城旅游协作开发的3种组织模式,分别是捆绑、搭载和对接,并以湖南省华容县为例针对不同的旅游资源如何运用此3种模式做了深入探讨,试图探讨实现县城层面区域旅游协作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区域协作 旅游规划 开发模式 华容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新向
对旅游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根据生态足迹模型,构建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的比值I来确定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状况。以开封市为研究区域,采用以上指标体系,对开封市2004年旅游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开封市人均生态旅游足迹为0.014983 hm2,其中交通足迹最大,占到85.53%;其次是餐饮,为9.75%。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为0.041 790hm2,生态安全度为0.36,处于一种一般状态或者说较为安全的状态。对研究结果采用旅游环境容量来进行判断,也表明研究结果较为准确地反映旅游地生态安全...
关键词:
生态安全 旅游地 生态足迹分析 开封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甄翌
实证研究已证明,旅游目的地存在大量的国际贸易和区域贸易。由于贸易的存在,旅游者发生在目的地的消费所对应的环境冲击并不是全部由这一区域所承受,因此将旅游生态足迹分为可转移生态足迹与不可转移生态足迹两类。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反映了旅游目的地必须要承受的由旅游活动带来的生态压力;可转移生态足迹反映了可以通过贸易等方式向其它地区转移的生态压力。新模型有利于测度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环境影响的真实压力。以张家界为实证研究对象,计算分析了2006年张家界市旅游生态足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辉
我国旅游城市众多,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正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理论以其理论、方法的创新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从旅游者消费结构特征出发,将城市旅游生态足迹划分为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游览、娱乐等6个方面,并对福建省福州市的旅游生态足迹进行了测评,计算出2005年福州市的人均均衡旅游生态足迹为0.039795hm2,其中旅游交通的生态占用比重最大,达64.4%;化石能源地的土地类型占用最多,为66.9%,旅游活动对总生态赤字的贡献率为7.6%。旅游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表明,城市旅游...
关键词:
城市 旅游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福州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鹰 王克林 郭娴 谢春花
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的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E .R .William和M .Wack ernagel于 1992年提出并发展的生态足迹方法 ,就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 ,它是一组基于土地面积的量化指标。通过跟踪区域的能源和资源消费 ,将它们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须的各种生物生产型土地类型的面积 ,并与区域能提供的生物生产型土地面积进行比较 ,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内。该模型具有概念形象性、内涵丰富性以及实现对生态目标测度和较强的可操作性等特点。介绍了生态足迹的概念及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在此基础上 ,对湖南省 2 0 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勇
本文分析了娄底地区发展沼气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现状;介绍了以基地建设、龙头企业、乡村、农户为依托的循环农业模式;提出了强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意识与能源和农业协同发展意识,突出注重规划设计、农民的主体作用和技术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沼气 循环农业 发展模式 娄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君轶 马耀峰 杨敏
利用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基于GIS技术,在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入境游客行为,完善了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分析了旅游生态足迹的基本构成,提出了旅游生态足迹计量模型。以西安市2002年入境游客为例,对入境游客的旅游生态足迹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西安市入境游客人均生态足迹为0.015 69 hm2,约占该市现有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态足迹的1.17%。可以看出,在旅游热点城市旅游生态足迹对区域生态足迹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是区域生态赤字扩大的因素之一。进一步分析表明,旅游生态足迹结构组成中,餐饮的旅游生态足迹居绝对主导地位,约占54.09%。西安市旅游生态足迹效率很高,该市应大力发展入境旅游以提高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