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96)
- 2023(4301)
- 2022(3795)
- 2021(3714)
- 2020(2989)
- 2019(6804)
- 2018(6831)
- 2017(12166)
- 2016(7169)
- 2015(8064)
- 2014(8615)
- 2013(8344)
- 2012(7674)
- 2011(7051)
- 2010(7601)
- 2009(7058)
- 2008(7192)
- 2007(6725)
- 2006(6327)
- 2005(6000)
- 学科
- 济(23444)
- 经济(23408)
- 管理(20676)
- 业(15525)
- 企(12173)
- 企业(12173)
- 农(9672)
- 环境(8546)
- 中国(8232)
- 理论(7626)
- 学(7611)
- 业经(6931)
- 地方(6846)
- 财(6835)
- 方法(6725)
- 农业(6665)
- 制(6173)
- 生态(5766)
- 教育(5606)
- 和(5557)
- 划(4946)
- 发(4789)
- 教学(4767)
- 资源(4710)
- 银(4555)
- 银行(4549)
- 行(4308)
- 务(4177)
- 财务(4157)
- 财务管理(4129)
- 机构
- 学院(102940)
- 大学(97768)
- 研究(34825)
- 管理(34363)
- 济(31561)
- 经济(30375)
- 中国(28546)
- 理学(27174)
- 理学院(26737)
- 管理学(26042)
- 管理学院(25853)
- 科学(23897)
- 京(22490)
- 江(19396)
- 财(18715)
- 范(18616)
- 师范(18487)
- 所(18372)
- 中心(16749)
- 州(16197)
- 研究所(15997)
- 北京(15391)
- 农(15380)
- 师范大学(14536)
- 省(13844)
- 财经(13429)
- 技术(13161)
- 业大(12857)
- 院(12753)
- 职业(12178)
- 基金
- 项目(57185)
- 研究(46065)
- 科学(43541)
- 基金(36919)
- 家(31530)
- 国家(31168)
- 社会(25941)
- 科学基金(25871)
- 省(25072)
- 社会科(24281)
- 社会科学(24275)
- 教育(21575)
- 编号(21008)
- 划(20061)
- 基金项目(20027)
- 成果(17967)
- 自然(15808)
- 课题(15791)
- 资助(15788)
- 自然科(15196)
- 自然科学(15194)
- 自然科学基金(14872)
- 发(13733)
- 年(13556)
- 重点(13389)
- 规划(11727)
- 项目编号(11707)
- 性(11463)
- 创(11134)
- 发展(11010)
共检索到174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敏 刘春凤 胡中州
生态/环境在旅游中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到。一方面,生态/环境成为旅游地重要的吸引要素,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本;另一方面,旅游活动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和整体生态服务价值的增值。因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的旅游生态补偿受到了重视。文章在生态旅游研究起源分析基础上,对旅游生态补偿的4个核心科学问题进行系统分析:①旅游生态补偿的涵义(什么是旅游生态补偿);②旅游生态补偿的利益主体(补给谁,谁出钱);③旅游生态补偿的标准(补多少);④旅游生态补偿的渠道与机制(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建立怎样
关键词:
旅游生态补偿 内涵 研究问题 展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金伟 陆林 王兆峰 魏敏 宋瑞 杨勇 白凯 林明水 虞虎 朱鹤
新质生产力是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的核心动力,是建设旅游强国的战略支撑。为了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并厘清新质生产力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和战略路径,特邀请区域经济、数字经济、旅游管理、旅游地理等领域的多位专家开展访谈。访谈基于“问题导向—创新思维—路径机制”的逻辑思路,主要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机遇与挑战、核心内涵、动力机制、创新路径等内容展开。主要结论如下:(1)科技革命下新质生产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通过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旅游业的生产效率和增长质量,而且还能有效催生出旅游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并不断释放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然而,在全球化和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创新发展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尤其是旅游创新软硬环境缺乏系统化建设、旅游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风险、传统旅游业的复杂性带来的创新发展阻力以及新技术新动能转化带来的“阵痛”等问题值得关注。未来开拓旅游新质生产力可以重点关注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培育旅游业新质劳动者,优化整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为代表的生产力要素,全面提升旅游业全要素生产力率。(2)新发展理念下创新成果向现实旅游生产力转化的核心标志与动力机制。新质生产力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有以下具体特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现代化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要素整合和供需匹配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数字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支撑,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3)国家战略导向下新质生产力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进路与科学图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现代科技已成为旅游产业的关键生产要素,与此同时,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旅游业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也日益突出。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要素资源流通不畅、旅游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新质生产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能效,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深化旅游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旅游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加快建设现代化旅游产业体系,提升旅游专业化人才培养质量。上述观点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科学理解,同时也能为推动旅游强国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邹本涛 曲玉镜
旅游文化史研究成果丰富,但其基础理论研究却十分薄弱:旅游文化史内涵缺乏专门探讨,与旅游史内涵混淆不清;旅游文化史分期多套用社会史分期,自身特殊性湮没不彰。旅游文化史不同于旅游史,它是旅游体验与介入文化的发展史;旅游文化史分期不应随社会史亦步亦趋,应根据自身的阶段性特征另辟蹊径。旅游体验文化与旅游介入文化发展不同步时,界标的确定应以旅游体验文化为重心;各地旅游文化的发展不平衡时,界标的确定应以旅游文化相对发达者为重心。按此原则,从宏观的角度看,整个旅游文化史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3个大的历史阶段,起讫时间分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唐娟
澳门博彩业近年的发展促使澳门作为赌城的旅游形象进一步深入人心。然而,博彩业的繁荣也反衬出区域经济过于单一化发展带来的隐患,以及基于文化内涵的旅游开发力度不够从而影响区域文化品位提升的弊端。对于澳门目前现有形象进行优化,不仅仅能彰显沉寂中的澳门文化旅游,还能增强旅游体验的丰富性,同时降低经济风险。夯实文化基础、多元化格局提升市场的吸引力应成为澳门旅游形象优化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充实文化的层次丰度、强化形象的空间弹性和规划形象的阶段发展这三大优化途径,最后从口号、节事、视觉这三方面阐释了形象
关键词:
澳门 旅游形象 优化 文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丽 曹兴华 覃建雄
本文采用调研获取样本数据的形式,实证研究了补偿性消费心理对年轻群体旅游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偿性消费心理中的自尊威胁、压力释放、合群效应对年轻群体的旅游消费都有显著的刺激作用。而从"80后"和"90后"比较来看,尽管补偿性消费心理是影响旅游消费的因素,但是在两类群体中的表现程度存在明显的结构差异,其中自尊威胁因素在"90后"群体中表现得更为强烈,而压力释放因素在"80后"群体中更为强烈,合群效应对旅游消费的边际影响程度差别不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显强 钟瑜 张胜
本文深入探讨了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内涵 ,认为生态补偿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 ,其核心问题包括 :谁补偿谁 ,即补偿支付者和接受者的问题 ;补偿多少 ,即补偿强度的问题 ;以及如何补偿 ,即补偿渠道的问题。本文认为 :生态补偿的实施应以产权的明晰为基础 ,补偿额度须以资源产权让渡的机会成本为标准 ;进而对生态补偿机制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资源产权 补偿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云霞
旅游景观规划既是整合"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与"旅游景区详细规划"成为旅游系统整体性规划控制的有效途径,又是实现旅游规划体系走向完善和成熟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旅游景观释义的基础上,基于旅游景观学的基础理论,对旅游景观规划的内涵、原则和内容等要素进行探讨,旨在引起业界对旅游景观规划的关注和讨论。
关键词:
旅游景观 规划 探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孔令学
公民旅游权是基本人权的重要延伸,是一种综合性权利,可分为基础性旅游权和消费性旅游权两大类,旅游保障权、旅游自由权、旅游平等权、旅游资源共享权、旅游发展共享权、旅游消费权和出入境旅游权等七项权利。在我国旅游发展与旅游者权益保护亟待加强的情况下,建议通过相关制度设计构建全面广泛的公民旅游权保障体系,完善我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在保险制度方面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借助强制保险和商业保险提供公民旅游休闲保障,完善保险制度安排,加强旅游资源保护,进行保险创新,保障公民旅游自由权,加强保险国际合作保障,公民出
关键词:
旅游权 内涵解析 保险制度 保障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庆龙
本文介绍了生态旅游承载力的概念、构成,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构建了生态旅游承载力的定量分析模型,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生态旅游景区旅游承载力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旅游承载力 承载力管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牛立夫
旅游合同是以精神享受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的混合合同。针对旅游纠纷中的精神损害问题,适用传统的侵权责任解决已经面临一系列不足。鉴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各主要国家的立法和判例都已经承认了旅游合同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因此在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中也应当对此加以明确规定。
关键词:
旅游合同 精神损害 不足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敬武
本文提出生态旅游理论不是以生态旅游(概念)作为生态旅游理论的核心概念的理论体系,也不是自然环境生态学与旅游理论的联姻。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的是一种类似于生态学中的生态链的平衡关系及变化规律。旅游生态链是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广义)和环境四要素组成。初步探讨了生态旅游中的生态链的平衡、准平衡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内容。进而提出生态旅游理论是旅游理论发展的必然,是旅游理论的高级阶段。同时也指出能够出现百种以上的生态旅游概念是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极不正常的现象,是我们在误区中研究生态旅游理论的必然结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琦
本文列举了生态旅游的几个典型定义,通过分析,指出了生态旅游的标准:旅游对象以自然为基础,以可持续性为原则,以环境教育或自然知识普及为核心内容,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形式。在此基础上,将生态旅游和其他旅游形式进行了辨析,揭示出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定义 标准 内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玉君,张谦舵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补偿问题,即如何对那些生态环境建设的直接效应的受损者与受益者之间进行公平性调控,亦即受益者对受损者如何进行补偿的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研究角度。其中之一为地理学理论视界。本文运用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思想分析了区域生态环境的补偿问题,得出了生态环境的建设地域应该得到多元补偿和应该以生态环境建设产业或企业为主体来运作多元补偿的资本的结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费世民 彭镇华 杨冬生 周金星
通过对国内外生态效益补偿现状的分析 ,为进一步完善和建立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经验 ,促进保护生态环境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深入分析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原则、途径以及补偿标准等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建立 ,不仅为森林资源管护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更重要的是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承认 ,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动力和机制问题
关键词:
森林 生态效益 生态补偿 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鹏 王金叶
旅游可持续发展指在一个地区范围内,旅游产业能够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保持其规模并维持其发展,因此其内涵包括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和旅游生计的可持续三个维度。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自然环境破坏、文化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市场竞争力不足、品牌吸引力下降、旅游对财政总收入和居民收入的贡献值有限等制约,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促进文化资源挖掘、加强产业能力建设、提升旅游经济及社会带动力等对策措施有利于实现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旅游可持续 桂林旅游 发展制约 发展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