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6)
2023(10678)
2022(9650)
2021(9125)
2020(7637)
2019(17730)
2018(17764)
2017(34141)
2016(18627)
2015(21048)
2014(21069)
2013(20761)
2012(18827)
2011(16907)
2010(16783)
2009(15393)
2008(14819)
2007(12792)
2006(11281)
2005(9608)
作者
(54784)
(45024)
(45015)
(42870)
(28707)
(21823)
(20286)
(17910)
(17213)
(15971)
(15812)
(15085)
(14342)
(14201)
(13876)
(13670)
(13661)
(13463)
(13008)
(12868)
(11337)
(10912)
(10849)
(10212)
(10173)
(10116)
(10001)
(9914)
(9052)
(9045)
学科
(72683)
经济(72612)
管理(55698)
(49461)
(42183)
企业(42183)
方法(36470)
数学(30349)
数学方法(29889)
(18739)
(18636)
环境(18624)
(16711)
中国(16632)
业经(16394)
地方(15549)
理论(13897)
(13711)
(13491)
农业(12703)
(12467)
贸易(12458)
(12093)
技术(11517)
(11244)
财务(11181)
财务管理(11161)
(10701)
企业财务(10574)
教育(9736)
机构
大学(265135)
学院(264893)
管理(109047)
(97428)
理学(95161)
经济(95119)
理学院(94072)
管理学(92289)
管理学院(91837)
研究(85421)
中国(61847)
(57323)
科学(57250)
(42866)
(42566)
(41386)
业大(41272)
研究所(39356)
中心(38453)
(37367)
(36671)
北京(36390)
师范(36347)
财经(35395)
农业(32388)
(32087)
(31819)
(31053)
师范大学(29474)
技术(27881)
基金
项目(188823)
科学(147952)
基金(136562)
研究(135939)
(119347)
国家(118380)
科学基金(101971)
社会(84024)
社会科(79596)
社会科学(79572)
(74299)
基金项目(73734)
自然(68418)
自然科(66715)
自然科学(66702)
自然科学基金(65457)
(62438)
教育(61333)
资助(56919)
编号(55378)
成果(43465)
重点(41714)
(40363)
(39864)
(38498)
课题(37514)
科研(36381)
创新(35770)
大学(34518)
计划(34278)
期刊
(105171)
经济(105171)
研究(71498)
中国(44697)
学报(43407)
科学(40207)
管理(37998)
(36457)
大学(32145)
(30362)
学学(30266)
教育(27817)
农业(26184)
技术(22251)
业经(18100)
(16542)
金融(16542)
图书(15690)
财经(15651)
经济研究(15243)
资源(14489)
科技(13885)
问题(13566)
(13225)
(13148)
理论(13074)
技术经济(12652)
实践(12326)
(12326)
(12259)
共检索到369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江天  甘碧群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评估是实现对生态旅游景区合理规划、有效管理,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本文运用生态学研究中生态足迹的概念和方法,通过分析生态旅游区的生态足迹的供给与需求,建立了基于生态足迹的环境承载力评估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向红  蔚秀莲  陈如霞  许玉凤  潘网生  
旅游业发展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和挑战。文章基于生态足迹和二阶段锡尔系数模型分析黔南州及各县(市)旅游生态环境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黔南州2011—2016年人均旅游生态足迹逐年下降,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也逐年下降;黔南州整体旅游生态环境差异无明显改变;州内县域旅游生态环境差异仅瓮安、龙里、平塘、独山4县明显减小;旅游生态环境之所以存在差异,表象是受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因素的影响,而本质则是受控于区域旅游资源禀赋、旅游规划、旅游开发力度及旅游管理水平等因素之间的相对平衡。文章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5点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胡果  
文章以山西省为研究区,选取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测算其指标权重,并利用综合指数法测算山西省2000~2017年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GIS软件汇编山西省2000年、2005年、2011年及2017年的空间差异图。研究发现:从时间来看,2000~2017年山西省生态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值以年均增速为14.72%的速断呈不断上升态势发展;从空间来看,2000年山西省生态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均相对较低,但南部总体水平高于北部地区,2005年山西省东部地区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力高于西部地区,2011年晋中、晋城及运城的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较高,2017年空间形态呈现东南部生态资源承载力水平高于西北部地区。通过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完善接待游客设施及建立具有品牌效应的旅游景点等方式能提高山西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鹰  
随着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生态较脆弱的旅游目的地出现了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并由此引发了各国对旅游地生态承载力、旅游环境容量、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极大关注。生态旅游承载力的提出与发展,成为协调景区旅游业发展与旅游地生态环境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和科学管理方法。文章综述了生态旅游承载力的发展以及国内外学者的各种观点,并从内涵入手,系统地对生态旅游承载力的定义、特征、分类、系统组成及影响因子等进行了总结分析。最后,探讨了目前生态旅游承载力研究中的不足,并就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展望,为完善生态旅游承载力理论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广玲  香宝  迟文峰  何连生  王宝良  王玥  
生态脆弱区旅游生态承载力评估,能够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构建区域旅游生态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将GIS技术与模糊综合评估方法相结合,进行西南山区旅游生态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旅游生态承载能力总体较好,属于中等承载力的区域分布最为广泛,面积比例达35.8%;低承载力主要分布在四川平原和盆地丘陵区,另外在云南和贵州低山丘陵区零星分布,高和较高承载力主要分布在川西北高原和广西西北部山地两大片区;研究区生态弹性力、资源环境支撑能力和旅游活动压力具有空间差异特征,水域面积比例、植被覆盖指数、生物丰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秀平  翁钢民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对加强旅游目的地的管理、提升目的地相关主体的满意度、促进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的研究成为旅游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指标体系、计量模型、应用研究和管理工具等5个方面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提出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指出:(1)针对旅游相关主体偏好的区间性特征、界定基于多主体需求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体系,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供给指标与主体对旅游环境的需求要素角度构建指标体系;(2)提高旅游环境承载力计量模型的科学性与精确性,分析系统内部与系统之间的动态匹配机理、测度模型,模拟特定主体的行动轨迹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波动轨迹;(3)结合时代特征,关注典型区域,并展开应用研究;(4)对旅游环境可持续承载进行优化,分析可持续承载"潜力"转化为可持续承载"实力"的系统性管理举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泰城  肖鹤亮  
进行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与量化方法的研究,对于指导旅游可持续发展,协调旅游活动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文章综述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和理论发展过程,对目前国内用于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和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广海  刘佳  
文章分别对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与应用的相关研究领域以及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趋势进行综述,并对我国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科学有效地衡量和评价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推动我国城市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今后区域旅游发展关注的焦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伟  
在海岛旅游研究背景基础上,总结出海岛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形式的六大特点:空间完整性、进入条件具有可游性、季节性、产品多样性、综合性、神秘性。归纳了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相关概念。通过分析环境承载力在旅游研究中的方法应用,试图构建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成立专家组,采用头脑风暴法,对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得到评价指标集;扩大专家组范围进行封闭式调查,对指标进行筛选,辅以专家座谈,确定29个评价指标;进行层次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俞会新  李玉欣  
本文基于P-S-R模型构建了京津冀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并选择熵值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平均模型测算2014年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值和各子系统值。为具体分析京津冀之间生态环境质量差异的根源,对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响应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最好,河北省最差,天津市位于京冀之间。基于以上研究,减轻承载压力、改善承载能力、强化治理环境有利于提高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俞会新  李玉欣  
本文基于P-S-R模型构建了京津冀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并选择熵值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平均模型测算2014年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值和各子系统值。为具体分析京津冀之间生态环境质量差异的根源,对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响应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最好,河北省最差,天津市位于京冀之间。基于以上研究,减轻承载压力、改善承载能力、强化治理环境有利于提高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潇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在当今旅游业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随着生态旅游被人们所熟知,大量的景区正在经历着对人类行为承受力的考验。本文在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发展现状作简要回顾的基础上,重点针对生态旅游承载力的内涵、影响因素和理论发展与实践中的问题等展开讨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庆龙  
本文介绍了生态旅游承载力的概念、构成,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构建了生态旅游承载力的定量分析模型,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生态旅游景区旅游承载力的管理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林泉  文正祥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测度、分析、研究 ,不但是对一旅游地进行开发、规划的有效工具 ,也不仅是被动地控制游客流量 ,不使其超过承载力的某一阀值 ,更重要的是 ,通过它可以指导我们主动地对旅游地进行合理管理 ,更好地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这对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的现实意义。基于此 ,本文运用模糊线性规划测度模型来分析云南丽江云杉坪景区的合理环境承载力及合理的资源配置 ,以期为旅游规划和景区开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量化方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袁基瑜  于静  袁浩  
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UTECC)研究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UTECC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由城市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城市旅游资源承载力、城市旅游经济承载力、城市旅游社会承载力、城市旅游心理承载力等五个子系统构成。科学的界定和使用UTECC指标体系,可以使城市旅游发展更加合理,充分利用城市旅游承载量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