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02)
2023(10112)
2022(9145)
2021(8674)
2020(7302)
2019(16791)
2018(16852)
2017(32663)
2016(17822)
2015(19956)
2014(19942)
2013(19697)
2012(17730)
2011(15882)
2010(15693)
2009(14407)
2008(13872)
2007(11897)
2006(10438)
2005(8759)
作者
(51268)
(42360)
(42263)
(40140)
(26980)
(20439)
(19123)
(16751)
(16091)
(14995)
(14749)
(14095)
(13446)
(13243)
(13000)
(12834)
(12767)
(12687)
(12161)
(11960)
(10641)
(10269)
(10140)
(9524)
(9512)
(9480)
(9384)
(9304)
(8464)
(8443)
学科
(68189)
经济(68121)
管理(54880)
(48176)
(41040)
企业(41040)
方法(33695)
数学(28185)
数学方法(27882)
环境(18354)
(17930)
(17285)
(16978)
中国(15629)
业经(15500)
地方(14660)
(12777)
(12765)
理论(12729)
农业(12179)
(11854)
财务(11797)
财务管理(11779)
(11268)
贸易(11264)
企业财务(10955)
(10913)
技术(10781)
(9889)
资源(9239)
机构
学院(250038)
大学(250018)
管理(103648)
(92211)
理学(90701)
经济(90040)
理学院(89691)
管理学(88154)
管理学院(87725)
研究(80158)
中国(57416)
(53584)
科学(53339)
(40861)
(39605)
业大(38607)
(38421)
研究所(36696)
中心(36098)
(34833)
(34616)
师范(34301)
北京(33867)
财经(33816)
(30680)
农业(30045)
(29757)
(29074)
师范大学(27895)
商学(26401)
基金
项目(179221)
科学(140429)
研究(129974)
基金(129589)
(112892)
国家(111971)
科学基金(96513)
社会(80577)
社会科(76284)
社会科学(76262)
(70657)
基金项目(70595)
自然(64445)
自然科(62794)
自然科学(62780)
自然科学基金(61618)
(59172)
教育(58426)
资助(53432)
编号(53107)
成果(41547)
重点(39612)
(38487)
(38081)
(36815)
课题(35730)
科研(34537)
创新(34203)
大学(32935)
人文(32700)
期刊
(98951)
经济(98951)
研究(67323)
中国(40481)
学报(40159)
科学(37498)
管理(35172)
(33747)
(29909)
大学(29694)
学学(28019)
教育(25521)
农业(24389)
技术(20089)
业经(17286)
(15423)
金融(15423)
财经(15018)
经济研究(14465)
图书(14378)
资源(13572)
科技(12979)
问题(12864)
(12589)
理论(12580)
(12121)
实践(11870)
(11870)
(11510)
技术经济(11392)
共检索到343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芬  
在实践领域,旅游产业生态化的企业运作根本动因在于对成本的约束,因此,对生态环境进行内生化的成本核算处理是旅游企业实施生态化的基本判据。本文首先研究将人类劳动向生态系统延伸而形成的生态经济价值理论,建立旅游生态环境成本与旅游生态经济价值的对应关系,将生态环境成本与经济价值、人类劳动关系结合起来,从而为建立生态环境成本内生化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以外部成本效应理论为研究起点,论证并分析出通过税费手段摊派外部环境成本的缺陷,建立了旅游产业生态化过程中环境成本低代价内生化应用模型;最后,根据产权理论,总结出政府为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发展进行必要干预和调控的具体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旸  沈涵  
在旅游新型业态体系构建和政策规制的发展过程中,会产生某种生态内生化的趋势,它是伴随着旅游传统产业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旅游产业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循环而实现的,因此从本质上说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是一种基于生态内生化的业态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洪强  徐玖平  
旅游生态环境成本 ,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某一旅游主体在其持续发展过程中 ,因进行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对生态资源造成破坏或污染 ,因此付出或耗用资产的转化形式。本文探讨了旅游生态环境成本的计量模型 ,包括污染损失费用的计量和环境保护费用的核算 ,并给出了污染损失费用计量模型的应用实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牛亚菲  陈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石强  高文举  
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旅游环境影响研究亦成为当今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分析近年来国内旅游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旅游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一段时间国内旅游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红刚  李耀初  
珠海市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刘红刚李耀初1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影响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有旅游客源市场、服务质量、旅游资源状况、旅游区生态环境、旅游区产业布局等。旅游生态环境是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的旅游生态环境是指一切有旅游价值的区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章文  
据近10多年在亚热带森林旅游区的实验研究,证明森林旅游区内空气清洁,地表水质好,放射性污染少,气候 舒适,噪声少,有利于人体身心健康。观测得知,森林旅游区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空气细 菌含量低于国家3700个·m-3的标限;空气负离子浓度高达100000个·cm-3;森林植物精气成分多,对人体有益 的α-蒎烯、β-蒎烯含量高达85.89%;森林覆盖率78%-98%;植物种类900-3000种,野生动物149-2300 多种。这说明森林旅游区物种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是人类愉悦身心,寻求健康,返朴归真的理想去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诤岚  陆均良  李云云  
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但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旅游景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旅游业的环境问题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对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影响问题,对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分析了旅游景区开发后带来的环境影响及其原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江天  甘碧群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评估是实现对生态旅游景区合理规划、有效管理,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本文运用生态学研究中生态足迹的概念和方法,通过分析生态旅游区的生态足迹的供给与需求,建立了基于生态足迹的环境承载力评估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景保  高军波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目前广为关注的热点。从生态旅游的视角研究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分析方法,在研究水源区生态环境概况及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了生态旅游是促进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性选择产业,并提出了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加强政府宏观管理,进行依法管理、科学管理;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要开展水土保持、绿化江山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要加强公民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要结合新农村改造,重新布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居民新区;要建立完善的环境检测体系、生态及水资源补偿机制等发展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万春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迅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发展中,也带来一定的旅游生态环境问题。为更有效地发展旅游经济,环境税的征收和实施成为一种有效的经济调节手段。环境税对旅游经济和旅游生态环境效应有着积极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力推动环境税体系完备、执法力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友好型旅游产品构建、生态保护宣传等,才能促进旅游经济和旅游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旅游产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耿松涛  谢彦君  
生态环境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耦合发展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中国的15个副省级城市为例,对于各城市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构建旅游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旅游与生态环境各指标的权重,并对这些城市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进行计算。同时根据耦合发展度模型对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测算,依据测度结果将15个城市划分为4种发展类型,分别为优质耦合型、中级耦合型、初级耦合型、勉强耦合型,并对每一种发展类型的城市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总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淑娟  李满霞  
以我国14个重点滨海旅游城市为例,在构建旅游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利用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14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4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整体优化,但两者之间存在差异;14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逐渐上升,但绝对等级较低;空间维度上,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环北部湾地区内部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差异缩小,珠三角地区内部差异扩大,五个区域之间差异缩小;由于14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逐渐缩小,导致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差异逐渐缩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峰  
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广泛关注。随着近年来上海都市化跨入新的转型阶段,都市旅游成为上海服务型经济快速成长的新增长点。如何在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做到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是上海市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此,在阐述协调发展度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协调发展度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对上海市2000-2006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属中度到良好的协调发展类,这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还不相称;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综...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崇兴  曹冲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旅游业的兴起与持续性繁荣亦与生态环境紧密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业也带动了区域环境进步。然而,旅游业的大力开发也相继引发了各种生态环境问题,阻碍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笔者从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出发,以宁波地区为案例,深入分析了宁波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探讨了宁波地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路径,以期促进旅游业的有序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