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1)
- 2023(11729)
- 2022(9948)
- 2021(8955)
- 2020(7595)
- 2019(16661)
- 2018(16453)
- 2017(31396)
- 2016(17267)
- 2015(18691)
- 2014(18746)
- 2013(18146)
- 2012(16492)
- 2011(14947)
- 2010(14966)
- 2009(14120)
- 2008(13607)
- 2007(12340)
- 2006(10812)
- 2005(9746)
- 学科
- 济(65831)
- 经济(65725)
- 管理(53272)
- 业(48308)
- 企(39441)
- 企业(39441)
- 方法(28763)
- 数学(24315)
- 数学方法(24126)
- 财(21047)
- 农(19236)
- 制(18649)
- 中国(17287)
- 业经(15913)
- 体(14222)
- 学(14210)
- 农业(12704)
- 务(12618)
- 财务(12586)
- 财务管理(12559)
- 贸(12508)
- 贸易(12505)
- 易(12139)
- 银(12082)
- 银行(12031)
- 企业财务(11975)
- 地方(11492)
- 行(11475)
- 融(11432)
- 金融(11425)
- 机构
- 学院(247469)
- 大学(245499)
- 济(99458)
- 经济(97466)
- 管理(92223)
- 研究(83490)
- 理学(79934)
- 理学院(79005)
- 管理学(77622)
- 管理学院(77171)
- 中国(62553)
- 科学(52479)
- 京(50934)
- 财(48824)
- 农(47261)
- 所(42367)
- 业大(39891)
- 研究所(38669)
- 财经(38651)
- 中心(37597)
- 农业(37366)
- 江(37189)
- 经(34986)
- 范(31556)
- 北京(31431)
- 师范(31054)
- 经济学(30976)
- 院(30479)
- 州(29069)
- 财经大学(28630)
- 基金
- 项目(170145)
- 科学(133789)
- 基金(124791)
- 研究(118758)
- 家(111243)
- 国家(110328)
- 科学基金(93909)
- 社会(78298)
- 社会科(74356)
- 社会科学(74343)
- 省(67477)
- 基金项目(66678)
- 自然(61355)
- 自然科(59931)
- 自然科学(59909)
- 自然科学基金(58891)
- 划(56328)
- 教育(54455)
- 资助(50542)
- 编号(45697)
- 重点(38603)
- 部(37245)
- 发(36152)
- 成果(36151)
- 创(35496)
- 制(34578)
- 创新(33341)
- 国家社会(33270)
- 科研(32900)
- 课题(32539)
共检索到358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曹花蕊 杨铠
流畅体验是一种重要的旅游体验,它影响游客的情绪、态度和后续行为,但是国内外针对旅游消费中的游客流畅体验研究有限。本研究基于已有流畅体验文献,针对旅游消费,构建了游客流畅体验的内部结构模型,并从群体、个体和环境设备、顾客情绪和行为等角度建立了旅游流畅体验的影响机制模型,并采用真实游客调研数据和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丰富了旅游体验和流畅体验理论,并对旅游企业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旅游 流畅体验 内部结构 影响机制模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邵敏 蔡沙沙 赖启福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和感官营销理论,构建“感官印象—感知形象—体验质量”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感官印象对旅游体验质量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加入动觉后的感官印象通过激活目的地形象感知影响旅游者的体验质量;性别在旅游者感官印象与情感形象之间存在调节作用,但在认知形象影响路径中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因此,自然景区经营者应设计具有动觉体验元素、性别情感差异的感官景观,通过强化自然景区舒适度形象和社区形象,营造身心放松、愉悦唤醒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自然景区旅游者的体验质量。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欣 程振锋
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旅游承载着传播红色文化、增强国家认同的历史使命。基于游客体验视角,探究红色旅游游客公民行为的关键影响要素和形成机理成为红色旅游项目质量建设的理论参照。根据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框架,文章构建基于文化依恋和感知传承价值的链式中介模型,明晰认知体验与文化体验对游客公民行为的作用机理与影响路径,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收集的894份红色旅游游客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红色旅游目的地提供的认知体验与文化体验正向影响游客公民行为;文化依恋在认知体验、文化体验与游客推荐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感知传承价值在认知体验、文化体验对游客反馈行为及推荐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文化依恋与感知传承价值在认知体验、文化体验和游客反馈行为及推荐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文章不仅在理论层面为旅游体验与游客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提供有益补充,也在实践层面对于引导红色旅游管理主体转变思维,以主客共建的方式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旸 张捷 赵宁曦
游客的重游对成熟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重游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旅游流与微观游客行为两个层面上研究重游现象。通过滞后变量回归,发现旅游流增长存在显著滞后影响效应;通过比较宜兴重游游客和首游游客的差异,发现他们在年龄、职业、旅游地花费、旅游地停留时间、出游动机和出游影响因素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文章比较了不同二值响应模型对重游意愿建模的效果,并使用Logit模型参数估计值进行解释,认为导游满意度、停留时间和入游交通方式对重游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并推导出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重游
关键词:
重游 Logit模型 宜兴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龙潜颖 徐彤
在结伴同游成为普遍出游方式的当下,旅游同伴是旅游者在旅途中最频繁的互动对象之一,并成为影响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社会影响理论,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构建并检验了旅游同伴对个体旅游体验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同伴关系亲密度与感知同伴信息、感知同伴吸引、感知同伴控制是旅游同伴对个体旅游体验的影响来源,后三者对应形成了内化、认同和顺从3种影响机制。感知同伴信息通过感知同伴吸引力间接影响个体旅游体验;感知同伴吸引对应的认同机制是旅游同伴影响的核心作用路径,对个体旅游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同伴控制引发的顺从机制对个体的情感体验有显著影响。文章从社会影响的理论视角揭示了结伴对象对个体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为结伴旅游的市场开发与产品设计运营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经验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军 吴必虎 马耀峰
文章在分析目前客源地→目的地旅游客流动力机制相关研究理论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推—拉—阻"旅游动力机制。然后,在10个热点旅游城市采用100分制6点等距量表,以537份旅华英国游客有效问卷数据为依据,对旅华英国游客来我国城市旅游的旅游动力中的推力因子、拉力因子、阻力因子及其权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旅华英国客流旅游动力中主要有8大推力因子、9大拉力因子和7大阻力因子,推力在促动力中占44%,拉力在促动力中占56%,阻力相当于促动力的39%。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力 陈浩
通过对590位有过安徽汤池旅游经历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使用多元回归和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检验温泉旅游地认知形象对游客体验和行为的影响以及旅游动机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温泉旅游地认知形象对游客体验和游后行为意向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不同的认知形象因子有着不同的影响模式和效应,总体而言,旅游设施与活动和温泉品质2个形象因子的影响效应要大于旅游交通和整体环境2个形象因子的影响效应;旅游动机在特定形象因子影响游客满意和重游意向的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调节作用,具体地说,旅游动机正向调节了旅游交通形象对游客满意的影响,负向调节了设施与活动形象、正向调节了温泉品质形象对游客重游意向的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威 张一楠
针对目前我国工业旅游在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将体验经济与体验营销的理论引入到工业旅游研究中,构建了传播、视觉和语言标识、服务流程、人员、空间环境、联合等工业旅游体验营销组合和游客认知度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天津市工业旅游示范点实证检验发现,广告和宣传品、事件营销、操作体验、主题口号、政府支持等因素对游客认知度具有较大程度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工业旅游 体验营销 体验经济 游客认知度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静艳 靖金静
进入21世纪以来,"宗教旅游热"现象的兴起及迅速发展,需要宗教旅游景点(区)经营者准确识别不同游客类型的需求差异,进而进行精准化、个性化产品开发与营销管理。本文从不同游客类型的体验角度出发,以佛教南禅旅游体验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宗教旅游体验对游客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宗教旅游体验(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关联体验)均通过影响游客心境,进而对游客行为意向产生影响;(2)针对不同类型的游客,游客心境中介作用的程度不尽相同。
关键词:
宗教旅游 游客心境 行为意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健华 陈秋华
我国早期建设的乡村旅游地已显衰败迹象,而对游客体验的忽视是其衰败的根本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试图对乡村旅游中的游客体验作一个初步的探讨,认为乡村旅游的本质就是体验,在借鉴大量国外模型的基础上,探讨对乡村旅游中的游客体验动机、游客体验类型及游客体验管理。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游客管理 体验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维亚 严伟
随着ICT的应用发展,旅游者对旅游地体验的内容和质量越来越依赖于地理信息。本文以南京旅游者为例分析了ICT对日常体验和旅游体验的影响,通过维度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对日常体验和旅游体验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日常地理体验包括空间知识和空间体验两个维度,旅游地理体验包括旅游目的地体验、旅游路线体验和整体旅游体验三个维度。研究结果证明:①ICT的使用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影响人们地方体验的各个方面。通过使用ICT,人们获取必备的空间知识从而形成地理感知和地理体验。②ICT对旅游体验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ICT影响
关键词:
ICT 旅游体验 结构方程模型 旅游管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恒 何文俊
随着审美活动逐渐成为生产、交换与消费系统中的结构性组成部分,厘清旅游者审美体验的心理结构维度及内部互动机理至关重要。援引认知心理学的双系统理论,文章提出了旅游审美心理机制的理论框架,选取典型审美个体与审美群体样本,并结合案例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论证了包括"美的知觉-美的理解-美的共创-美的审视-美的表达-美的转移"在内的旅游审美体验的6个心理结构维度,各维度循环往复,实现启发机制到系统机制再回归启发机制的审美心理过程,游客在螺旋式循环的心理活动中实现了由浅入深的旅游审美体验,并最终超越感官刺激下的审美偏狭,实现了逐步递进的美之生命体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丽军 王淑华
构建旅游照片的质量和数量、旅游体验记忆与行为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借助SPSS 22.0和AMOS 22.0软件分析旅游照片、旅游体验记忆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旅游照片质量对游客旅游体验记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旅游照片质量越高越能够唤醒游客旅游体验记忆;旅游照片数量对游客旅游体验记忆的影响并不显著;旅游体验记忆对游客重游意向和推荐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个人回忆旅游体验记忆越详细,对重游意向和推荐意向的影响就越高;个人的重游意向正向影响推荐意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波
一、制度无所不在:从一个经历说起在阐明主旨之前,先来讲述一个小经历。我工作的城市青岛,有新老两个空间。老城区沿海一带,当地人俗称前海沿,大体成型于德国租占时期(1897—1914年),欧风浓郁,景致旖旎,景点棋布,但道路有失宽敞,每到旅游旺季,因大量埠外车辆,尤其是极其显眼的旅游大巴车(有报道称日进2500辆)的加入,道路拥堵现象频发,车辆只能龟行,当地居民意见颇大。2012年4月,交警部门出台
关键词:
旅游体验 旅游者 关联建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钢华 师慧敏
以流动性体验为核心的旅游形式在全球化背景下日益流行。作为大尺度流动型旅游形式典型代表的长途自驾游,因冒险、追逐自由、私密、个性化、高不确定性等特征,赋予了游客独特且复杂的情感体验。目前,学界尚缺乏从更为系统的视角关注大尺度流动情境下游客情感体验的特征及前因与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文章基于景观感知理论,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川藏南线(318国道成都至拉萨段)的自驾游客为研究对象,分析游客在大尺度流动情境下的情感体验特征与影响机制。文章发现:(1)自驾游客的积极情感体验未达强烈水平,情感体验(尤其是积极情感体验)伴随着自驾这一流动性实践呈现出动态变化的波动特征,且涉及多个维度。(2)基于自我需要满足与否、满足程度如何这一标准,自驾游客与环境的互动(包含两组类型、6类特征)促进了他们上述情感体验的产生,并通过动态反馈机制持续影响了情感体验。上述研究发现不仅完善了有关游客情感体验前因和影响机制以及自驾入藏旅游体验的实证研究体系,还为目的地的管理与营销提供了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