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39)
- 2023(11414)
- 2022(9523)
- 2021(9085)
- 2020(7237)
- 2019(15886)
- 2018(15624)
- 2017(28723)
- 2016(15349)
- 2015(16093)
- 2014(15445)
- 2013(14531)
- 2012(12746)
- 2011(11406)
- 2010(11469)
- 2009(11026)
- 2008(10576)
- 2007(8929)
- 2006(8024)
- 2005(6996)
- 学科
- 济(52866)
- 经济(52793)
- 管理(43891)
- 业(41186)
- 企(35834)
- 企业(35834)
- 方法(20167)
- 中国(17168)
- 数学(15624)
- 数学方法(15393)
- 财(15309)
- 农(14940)
- 业经(14547)
- 技术(14013)
- 制(13929)
- 学(11885)
- 理论(11744)
- 地方(11081)
- 银(10678)
- 银行(10666)
- 行(10320)
- 融(10315)
- 金融(10313)
- 技术管理(10108)
- 农业(10040)
- 体(10024)
- 贸(9044)
- 贸易(9037)
- 易(8723)
- 务(8627)
- 机构
- 学院(202004)
- 大学(199573)
- 济(78198)
- 经济(76450)
- 管理(74609)
- 研究(69702)
- 理学(64012)
- 理学院(63115)
- 管理学(61946)
- 管理学院(61498)
- 中国(51412)
- 科学(42369)
- 京(41524)
- 财(39909)
- 所(33675)
- 中心(31241)
- 范(31194)
- 财经(30959)
- 师范(30921)
- 江(30667)
- 研究所(30503)
- 农(28883)
- 经(28168)
- 业大(26170)
- 院(25866)
- 北京(25847)
- 师范大学(25127)
- 州(25092)
- 经济学(24451)
- 财经大学(23122)
- 基金
- 项目(137632)
- 科学(110814)
- 研究(102506)
- 基金(100735)
- 家(88192)
- 国家(87418)
- 科学基金(75900)
- 社会(67505)
- 社会科(64092)
- 社会科学(64080)
- 省(54641)
- 基金项目(53554)
- 自然(47854)
- 教育(47704)
- 自然科(46829)
- 自然科学(46816)
- 自然科学基金(45988)
- 划(45742)
- 编号(40407)
- 资助(39010)
- 成果(32516)
- 创(31761)
- 重点(31274)
- 发(30404)
- 创新(29748)
- 部(29573)
- 课题(28877)
- 国家社会(28599)
- 性(26962)
- 制(26535)
共检索到302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一鸣 田焯玮 周玲强
革命历史纪念空间是红色旅游的重要载体,场所精神则是革命历史纪念空间的灵魂。在红色旅游的流动性视角下,本文扩展"场所精神"的内在意涵,进而对革命历史纪念空间的发展提供相关参考。一、场所精神:空间的气场和灵魂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末,世界建筑在经历了长达30年的国际主义垄断后日渐趋同。往昔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情感特色的建筑形式被冰冷、呆板、规整的"混凝土方块"所取代,这让建筑师们开始反思现代建筑的存在意义。对此,挪威建筑师诺伯舒兹(Norberg-Schulz)提出场所精神(genius loci)的概念(1)。他认为,每个空间都应当有独特的气场和灵魂,这决定着空间的特性与本质。
关键词:
纪念空间 旅游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龙飞 王华 杨斌
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在我国主要有辛亥革命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两大类,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是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需要运用模糊数学中的层次分析法来构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关键词:
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旅游资源 评价体系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鸿浩 胡静 刘海朦 张寅颖 李思男 李爱玲
革命历史题材剧在促进大众情感认知和文化认同、激发旅游需求、增强红色旅游景点吸引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为例,以2020—2021年相关红色旅游景点百度指数为数据基础,采用赫芬达尔指数、空间自相关、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革命历史题材剧对其相关红色景点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1)《觉醒时代》播出后,相关红色景点网络关注度与播出前同期水平相比显著增加,且非知名景点的增长幅度大于知名景点;年内均衡程度变动较小,年内分布趋势呈现倒“U”型分布;2)《觉醒时代》播出后,相关红色景点网络关注度空间集聚程度提升,冷热点空间格局较为稳定,呈现胡焕庸线分割特征,热点区主要集聚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及邻近区域;延乔路、龙华烈士陵园、毛泽东故居网络关注度的空间响应较为明显;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关注度的提升较为显著;3)《觉醒年代》相关联旅游景点的平均每日互联网关注度与电视剧的受欢迎程度呈正相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亮 李君轶
红色旅游在我国近年来发展迅速,吸引了众多游客。社会效益是红色旅游的重要功能之一,如何拓展红色旅游的社会功能属性,推动红色旅游体验转型升级,是红色旅游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文章以注意力恢复理论为基础,采用情境实验法,运用调查问卷和便携式生理设备获取心理生理多维数据,探究红色旅游目的地环境恢复性潜力以及红色旅游对游客恢复性体验的影响。研究发现如下。1)和其他旅游相比较,反思是红色旅游为游客带来的更深刻的恢复性效益。2)红色旅游和其他旅游都可以给游客带来心理和生理层面的恢复性效益。心理层面具体表现为舒缓压力、情感体验中愉悦度的提升与唤醒度的降低、注意力恢复等;生理层面具体表现为脉率值、皮肤电导水平、肌电均方根的降低。3)个人偏好在红色旅游情境和游客自我反思之间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该研究探索了红色旅游情境下的旅游恢复性,丰富了注意力恢复理论,为红色旅游社会效益提升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封凯栋
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们要继续完成的紧迫任务。中国拥有世界第二大的经济规模却依然需要通过发展转型来实现对发达国家的有效赶超,这是二战后新兴工业国家的赶超经验中所未见的。但西方国家在多次工业革命历程中转型升级的经验依然可以给予我们不少启示,即促进社会系统内知识基础与技能基础的融合互动是推动创新系统转型升级的核心,这种转型需要一系列的社会条件;而社会基础的僵化则很可能妨碍转型。文章结合中国当前发展实践,指出应总结、研究并扩散我国在自主创新中在组织创新、生态创新方面的经验,并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以制度环境的创新来撬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关键词:
发展转型 工业革命 自主创新 社会基础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潘德利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任凭一个世纪风风雨雨的冲刷与磨砺,我们永远不能将这段历史忘却。"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100年前的中国,社会景象极其悲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雁
经历了20世纪种种政治风暴、战争烽火和社会大动乱幸存于世的"革命历史文献",早已被海内外图书馆界视为不可多得的珍藏对象,但在业内外人士的口中和笔下,此宗文献往往指称不一,存在着概念上的模糊性。本文在搜集书例和书证的基础上进行语词辨识,试图厘清"进步(革命)书刊""革命史料(文物)"及"革命历史文献"等说法的语境及其内涵和外延,认为"革命历史文献"一词最能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内涵。而当年顾廷龙先生在主持合众图书馆、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及上海图书馆时所开设的"革命历史文献特藏",为与时俱进的资源开发和社会利用奠定了丰厚的文献资源基础,从而赋予今人若干重要的思想启迪。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苗学玲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旅游商品的概念还未达成共识。各种概念之间界限模糊,名称混用现象常见于各种文献。这一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术交流和实践活动的开展。文章在对以往定义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旅游商品的概念性定义。继而,对其外延进行了规范,其中包括旅游纪念品、日常用品(旅游前和途中购买)和免税商品三个部分。由此,旅游商品呈现出“集合性”和“角色性”的特点。文章认为地方特色是旅游纪念品的本质特征。最后指出地方特色研究将是旅游纪念品未来研究的重要领域。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韩国圣 白光润
本文用大科学的思维观念对旅游学的学科地位、学科性质、学科体系、学科方法论、学 科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理论革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科学 大旅游学 基本理论问题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毅武 吴磊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缘起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以来关于富民强国的经济观点、理论和学说,其主体部分却是在不断实事求是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的早期共产主义者、主要领袖人物、著名经济学家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基础上发展、丰富起来的。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主体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推动,不论是领袖人物还是经济学家,他们都在把握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经济思想与理论方略,促进并创新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静
加强革命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既是推进中共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学科研究不断走向深入的客观需要,也是总结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经验规律,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的应有之举。本文对国家图书馆革命历史文献收集历史与存藏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对“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文献普查与总目编纂、专题文献整理出版、数字资源开发与数据库建设等相关实践和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面向未来,革命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在根本遵循上要继续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理探索上要加大力度构建革命历史文献学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在整理实践上要创新推动有利于革命历史文献保护利用的分类定级制度,以期产出更多顺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潮流,且能够回应党和国家重大关切,具有深远学术影响的高水平成果。参考文献12。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悦芳 徐红罡
第二居所产生于后现代城市的多元居住与流动性环境中,在目的地城市中创造了新的居住空间与物质景观。作为现代性演进中更大的流动性生活的代表,它深刻影响着迁移者的行动、地方依恋与身份感知,引导城市社会、文化、环境、空间结构发生变革。基于流动性的研究框架,文章综述了第二居所与第二居所旅游的研究概况,从流入地、流出地、旅游通道、宏观环境4个空间范畴概括了国内外第二居所旅游研究的现有成果与框架模型。第二居所研究存在概念定义模糊、国家专项统计缺失、研究对象可进入性差、国际横向比较困难等问题。在城市化与现代性交错发生、城市空间快速变革的背景下,对于消费导向的流动性及第二居所旅游的研究需要更深层次的拓展。
关键词:
流动性框架 第二居所 评述 展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秀山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庄严时刻,对革命时期财经战线的奋斗历史,给予更加适当的评价,很有现实意义。 革命时期的财政经济,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起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雏型。为实践党的经济纲领和经济政策逐渐形成的财经战线,是革命斗争中的一条重要战线,它和革命时期的军事战线、政治战线、文化战线一样,在漫长的烽烟岁月里,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了无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金准
网络预订、网络营销、旅游网站、网络虚拟景区……不论是作为管理手段,还是创建品牌,扩大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网络。随着Web2.0等新技术的出现,网络对旅游业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如何借助网络的技术与平台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有很多问题需要广大学者和从业人员认真思考和研究。欢迎大家对此话题展开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