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37)
2023(14092)
2022(12399)
2021(11514)
2020(9690)
2019(21848)
2018(21588)
2017(41275)
2016(22630)
2015(24967)
2014(24600)
2013(24171)
2012(22170)
2011(19873)
2010(19565)
2009(17729)
2008(17004)
2007(14577)
2006(12671)
2005(10634)
作者
(68011)
(56793)
(56442)
(53319)
(35812)
(27495)
(25301)
(22337)
(21533)
(19902)
(19433)
(19044)
(18152)
(17653)
(17611)
(17273)
(17265)
(16845)
(16315)
(16021)
(14500)
(13674)
(13510)
(12778)
(12719)
(12704)
(12479)
(12404)
(11501)
(11360)
学科
(84191)
经济(84105)
管理(62130)
(57658)
(46814)
企业(46814)
方法(39691)
数学(33773)
数学方法(33412)
(23912)
(22992)
中国(20396)
(20013)
业经(19056)
地方(18744)
环境(18125)
(16938)
贸易(16930)
(16426)
农业(16378)
(14108)
理论(14067)
技术(13688)
(13504)
(13072)
财务(13012)
财务管理(12994)
(12919)
企业财务(12301)
(10915)
机构
学院(317207)
大学(316681)
管理(124413)
(116506)
经济(113900)
理学(108895)
研究(108420)
理学院(107593)
管理学(105556)
管理学院(105018)
中国(76898)
科学(74633)
(67884)
(62833)
业大(56585)
(56015)
研究所(52215)
农业(49873)
(49815)
中心(48200)
(44500)
(42661)
北京(42561)
师范(42119)
财经(41358)
(39887)
(37654)
(36614)
师范大学(34211)
技术(34211)
基金
项目(231651)
科学(179231)
基金(166797)
研究(159696)
(149985)
国家(148792)
科学基金(125493)
社会(98577)
社会科(93322)
社会科学(93296)
(91202)
基金项目(90565)
自然(86255)
自然科(84131)
自然科学(84103)
自然科学基金(82570)
(77875)
教育(71811)
资助(67872)
编号(63869)
重点(52394)
(49646)
成果(48874)
(48836)
(47803)
计划(45597)
科研(45296)
创新(44653)
课题(43622)
大学(41578)
期刊
(121817)
经济(121817)
研究(82883)
学报(62391)
(56221)
科学(54368)
中国(54171)
大学(45208)
学学(43224)
管理(41085)
农业(39171)
(35059)
教育(29800)
技术(23838)
业经(21999)
(20377)
金融(20377)
(20273)
经济研究(19222)
财经(18516)
科技(17977)
业大(17574)
资源(17266)
(16888)
图书(16271)
问题(16256)
(15679)
林业(15546)
理论(14120)
商业(14043)
共检索到437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冯学钢  包浩生  
以安徽采石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旅游活动对风景区地被植物—土壤环境影响模型,观察分析旅游活动对地被植物、土壤的外部形态,种群的高度、丰度、密度,土壤理化性状等影响;引入风景区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概念,据此提出风景区生态环境管理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晋秀龙  陆林  巩劼  覃逸明  
旅游活动对风景区自然环境影响是旅游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其中土壤是受其影响最敏感的环境因素之一,也是研究的热点。在九华山风景区选择6条主要游道,设置了21条调查样带,每条样带由近游道向远离游道的方向依次选取4个连续样方,每个样方面积设置为1 m×1 m。记录了土壤的硬度、枯枝落叶层的厚度、土壤腐殖质层厚度等指标,并取168份土样带回实验室测定。运用土壤冲击指数和土壤含水量、容重等指标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用SPSS13的LSD和Pearson对结果进行显著性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①土壤的硬度增加率、枯枝落叶层厚度减少率和土壤腐殖质层厚的减少率都由近游道向远离游道的方向逐渐递减,土壤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晋秀龙  陆林  郝朝运  王立龙  巩劼  
在九华山风景区选择6条主要游道,设置21条调查样带,每条样带由近游道向远离游道的方向依次选取4个连续样方,每个样方面积设置为1m×1m。记录植物的种类、数量、高度、覆盖度等指标,运用植物群落干扰度指数、植物群落多样性、伴人植物重要值等指标对所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并用SPSS13的多重比较和Pearson检验对结果进行显著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植物群落覆盖率、平均高度由近游道向远离游道的方向逐渐增加,差异显著(P<0.05);植物区系组成变异度越远离游道变异越小;植物群落干扰指数由近游道向远离游道方向呈递减趋势;2)植物群落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与旅游活动强度相关,强度越大,变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鹏  濮励杰  章锦河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也日益突出,作为对旅游干扰反应最为敏感的环境因子之一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环境健康状况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综述,将中国旅游活动对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历程大体上分为初步探索和快速发展2个阶段,并且分别就文章数量、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细阐述了这2个阶段的不同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就旅游活动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活动下的各个方面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行了分类综合。总结了现阶段中国区域旅游活动对土壤环境影响研究中的研究内容、研究区域和研究尺度等方面的4大特征,揭示了现阶段中国旅游活动对土壤环境影响研究中参考标准、研究内容、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方面的不足以及该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与热点,以期为今后旅游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指明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倪珊珊  彭琳  高越  
文章利用室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旅游干扰对峨眉山景区内的植被与土壤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旅游干扰对峨眉山景区中的植被影响比较明显,植被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以及多样性指数都低于对照区,其中草本层所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干扰活动下,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及多样性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3.42%、29.81%、10.12%及17.69%。此外,旅游干扰也对景区土壤性质造成较大影响,干扰使土壤容重进一步增加,同时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及速效养分的含量,在对不同土层深度分析中表明,干扰区土壤各理化性状随着土层深度的增...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金亚征  郑志新  常美花  贾巨才  王激清  任亮  
草原旅游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随着草原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总结和分析了旅游活动对草原植被及土壤的影响。分析表明,旅游活动对草原植被、土壤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旅游干扰,植被物种数量、植被覆盖度、丰富指数、均匀度指数、枯落物含量、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等降低,而土壤容重、pH值、紧实度等增加,且随着旅游活动干扰强度的增加,草原植被和土壤环境被影响的程度越大。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建立草原植被资源数据库、现代土壤环境监测系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金亮,王平,鲁芬,杨桂华  
碧塔海湿地是最能体现"香格里拉"意境的景区之一,它强烈地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成为香格里拉风景区的重中之重。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碧塔海旅游活动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湿地土壤物理性质及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愈靠近旅游路线,旅游活动时间愈长,旅游活动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的影响愈大,但不同压力条件下,这种影响明显不同。因而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该地湿地生态环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会平  唐晓春  蔡靖芳  邓先瑞  徐敏彤  
武汉东湖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近年来 ,由于游客量大增 ,旅游环境受到污染与破坏 ,严重影响旅游环境气氛与质量。运用有关旅游环境容量的理论与方法 ,分析了东湖风景区旅游环境与旅游环境容量问题的出现与原因 ,并以土地与景区构成为基础 ,计算得出其旅游环境容量为每年2 350万人次 ,每天为 64393人次 ,同时最大游客在园量为 160 58人。经比较 ,东湖风景区目前每年和每天的实际游客量远小于其环境容量 ,但由于游客时空分布不均 ,淡季冷清 ,旺季拥挤 ,特别是旺季中午前后的同时游客在园量可达 2 50 0 0人 ,远大于其容量 ,且集中分布于建筑园林区。研究表明 ,东湖风景区的旅游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欣欣  燕子  李红伟  
通过对旅游者旅游资源环境感知调查、态度分析,能了解旅游者对风景区的满意度,对于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以五泉山风景区为例,结合实地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法,研究旅游者对五泉山风景区的环境感知,结果显示:旅游者对五泉山风景区旅游环境总体环境感知一般;对五泉山风景区的自然环境呈正面、积极感知,但是对饮食服务水平、旅游从业者服务态度、文化特色、环境设施等持保留态度;旅游者对在风景区内的环保责任和行为都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旅游者对景区的忠诚度一般;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和旅游规划方面应当更有所作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玉军  韩艺师  彭绍兵  
为规范旅游风景区索道的运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分析了旅游风景区索道的环境影响因子 ,建立了环境影响识别矩阵 .以拟建的五指山索道工程为例 ,分析了其带来水土流失及对水源涵养影响的可能性 .结果表明 ,在施工方式与运营管理 2个关键因子中 ,采用临时索道的施工方式带来的影响略高于人工拖运方式 ,运营管理中适时复绿可以减缓其影响 .在此基础上 ,就测量期、施工期和营运期提出了工程的环境管理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郎咏梅  孙洪涛  田家怡  慕金波  
通过对历年游客流量调查,分析了崂山风景区客流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计算了景区9条步道游线,3条索道和7个人文景观区的日容量、月容量和年容量,并分析了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的利用强度,发现2004年景区各条步道游线、各条索道和各个人文景观区的日、月、年容量利用强度均为适载,但第一、第二和第三高峰日已严重超载。最后,制定了游客流量宏观调控对策及微观调控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舒甜  张金池  郑丹扬  王金平  李伟强  
【目的】探究风景区不同旅游干扰强度下土壤质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人为踩踏对土壤的影响,为恢复土壤质量以及风景区的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在南京钟山风景区选择3条宽度为3 m的游道,在每条游道边缘的垂直方向上设置1条7 m×1 m的调查样带,在每条样带上均选择3个1 m×1 m样方,距游道边缘1 m处样方为高强度干扰,距游道边缘3 m处样方为中等强度干扰,距游道边缘7 m处样方为对照区。采集样方不同土层(05,515和1525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密度、含水量、持水量、p H、土壤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晋秀龙  陆林  巩劼  朱永恒  
在赭山风景区选取了3种类型的游道,每种类型游道上分别选取一条与游道垂直的样带,每条样带内按照距游道距离的不同设置4个样点,每个样点的取样面积为30×30 cm2,取枯枝落叶层并以5 cm为一个层垂直向下取4层土样,用手拣法和网筛法拾取大型土壤动物。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2039头,隶属于3门8纲22个类群。运用Shannon-Wiener指数(H′)、集聚度等指标对不同样带和样点的不同土层中捕获的大型土壤动物类群和数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①赭山风景区大型土壤动物受到游憩活动的影响明显,游憩活动量越大土壤动物捕获量越少;②由近游道向远离游道的水平方向上大型土壤动物的类群和数量呈现递增规律;③在垂直分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燕均  李钢  付莹  谭然  林依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燕均  李钢  付莹  谭然  林依硕  
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意义重大,当前对旅游环境效应年际及年内淡旺季波动的连续高精度的定量评估开展不足。文章基于旅游地多岛效应理论尤其是旅游地重金属岛效应的原理与方法,以庐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区,采集区内高暴露度的杉木年轮,分别测定近10年来淡旺季树轮早晚材中Cr、Cu、Ni、Pb、Zn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在年际与年内尺度上与庐山接待游客量及人均旅游收入作相关分析,将拟合成的本底趋势线与统计线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不同旅游活动时段和强度下的旅游环境变迁特征与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树轮中5种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均早材高于晚材,Cr、Cu、Ni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皆早材大于晚材,这表明旅游地重金属岛效应强弱与旅游淡旺季活动强弱对应良好;(2)相关分析表明年际尺度与年内尺度元素响应存在差异:树轮中Cu、Ni元素的年均含量与游客量以及人均旅游收入呈较强的正相关,而代表旅游旺季的早材中的Cr、Cu、Ni、Pb元素含量与其呈强正相关,晚材中的元素含量基本不通过显著检验;(3)通过拟合本底趋势线,进一步发现景区的旅游活动与5种重金属年均含量皆以不同程度增加,以及在旅游危机事件发生的年份,旅游活动与树轮中部分重金属的实际含量与本底值的偏差保持一致;(4)指示旅游地重金属岛效应变化的树轮重金属元素对区内旅游活动强度变化响应明显且记录同步,树轮元素分析方法值得在更大范围深入推广与验证。最后,对旅游与环境研究、旅游地多岛效应理论及树轮分析等实验方法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作了总结与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