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51)
2023(12505)
2022(11018)
2021(10276)
2020(8704)
2019(19841)
2018(19608)
2017(37756)
2016(20784)
2015(22927)
2014(22697)
2013(22568)
2012(20488)
2011(18518)
2010(18192)
2009(16373)
2008(15873)
2007(13559)
2006(11771)
2005(9879)
作者
(62350)
(51649)
(51441)
(48675)
(32784)
(24988)
(23171)
(20448)
(19717)
(18254)
(17721)
(17353)
(16440)
(16137)
(16136)
(15796)
(15795)
(15453)
(14828)
(14607)
(13286)
(12502)
(12309)
(11754)
(11743)
(11609)
(11417)
(11292)
(10518)
(10375)
学科
(78298)
经济(78214)
管理(56490)
(54174)
(44502)
企业(44502)
方法(38877)
数学(33127)
数学方法(32762)
(21276)
(19929)
中国(19130)
(18757)
业经(17734)
地方(15768)
(14842)
贸易(14837)
农业(14745)
(14391)
理论(13758)
环境(13078)
(12913)
技术(12881)
(12242)
财务(12182)
(12179)
财务管理(12167)
企业财务(11526)
(10987)
(10491)
机构
大学(293125)
学院(291446)
管理(116593)
(108473)
经济(106094)
理学(102458)
理学院(101259)
管理学(99369)
管理学院(98869)
研究(98171)
中国(69502)
科学(66785)
(62670)
(55706)
业大(50856)
(50360)
研究所(46846)
(46736)
农业(44229)
中心(43685)
(40415)
北京(39397)
(39243)
财经(38802)
师范(38721)
(35542)
(35397)
(33174)
师范大学(31573)
经济学(31266)
基金
项目(211311)
科学(163725)
基金(152481)
研究(146219)
(136242)
国家(135131)
科学基金(114531)
社会(90443)
社会科(85683)
社会科学(85659)
(83428)
基金项目(82888)
自然(78528)
自然科(76639)
自然科学(76613)
自然科学基金(75224)
(70819)
教育(66260)
资助(62651)
编号(58442)
重点(47317)
成果(45122)
(44888)
(44831)
(43799)
科研(41267)
计划(41207)
创新(40825)
课题(39826)
大学(38289)
期刊
(112489)
经济(112489)
研究(78361)
学报(56066)
(49467)
中国(48596)
科学(48560)
大学(40716)
管理(39171)
学学(38691)
农业(34599)
(32625)
教育(28729)
技术(22686)
业经(19876)
(19037)
金融(19037)
经济研究(17957)
(17783)
财经(17336)
科技(16308)
业大(15571)
图书(15505)
(15018)
问题(14800)
(14661)
资源(13932)
理论(13690)
林业(13550)
技术经济(13218)
共检索到401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石强  廖科  钟林生  
综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旅游活动对植被影响的研究文献,指出旅游活动对植被的影响主要包括:影响种子发芽及苗木的成活,影响植物的生理及形态,降低植物高度及阻碍成长,影响植物的健康与活力,影响开花及结实,影响植物的更新和侵移,影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的结构。分析了旅游活动对植物影响效应的因子,主要有:植物的生活型、生境条件、演替阶段及适应性,以及游客数量和游憩使用方式等。参76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贾铁飞  梅劲援  黄昊  
节事旅游会在短时间内集聚大量游客,对举办地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以上海桃花节、森林狂欢节为例,采用物种数、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旅游影响系数等指标,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定量研究了节事旅游活动对植被环境的影响。对比节事活动前后各项指标:桃花节后,活动区和缓冲区样地的草本物种数、盖度、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均匀度等指标有减小趋势,而背景样地有增大趋势,植被群落出现退化;活动区样地的旅游影响系数几乎都增加了0.2~0.3,植被景观质量下降。狂欢节期间,旅游活动对草地影响以距游径10m范围内最为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金亚征  郑志新  常美花  贾巨才  王激清  任亮  
草原旅游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随着草原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总结和分析了旅游活动对草原植被及土壤的影响。分析表明,旅游活动对草原植被、土壤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旅游干扰,植被物种数量、植被覆盖度、丰富指数、均匀度指数、枯落物含量、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等降低,而土壤容重、pH值、紧实度等增加,且随着旅游活动干扰强度的增加,草原植被和土壤环境被影响的程度越大。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建立草原植被资源数据库、现代土壤环境监测系统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海  黄跃飞  朱运海  
植被与旅游活动之间关系的长期状态或者演变趋势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尚不够深入.基于空间信息技术,以国家首批重点景区-庐山景区为例,采用长时序Landsat影像,提取景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NDVI变化特征,结合游客空间分布(腾讯区域热力图)与游客规模(游客人数)等旅游活动相关数据,分析了旅游活动对景区植被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空间上,随着距核心景区距离的增加,植被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核心景区建设活动、主要景点的游客活动以及景区周边的发展,不利于景区植被的生长;旅游活动较少区域,植被生长较好.时间上,庐山景区植被由2个先降后升、期末回升水平低于期初水平的变化过程组成,整体呈下降趋势.第一个变化过程主要与景区内的开发建设和林木类型演变有关;第二个变化过程主要与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进入快速增长期、生态环境持续处于"透支"状态有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占红  
旅游对植被影响的指标计量有两种不同的方法.第1种方法是利用传统生态学上植物的重要值来计量;第2种方法是利用敏感水平、景观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阴生种比值和旅游影响系数来计量.该文以山西省芦芽山为例,采用TWINSPAN和DCA对两种计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它们的结果反映了不同的生态信息.在TWINSPAN中,第1种方法的结果主要反映了不同种群和群落的生态特性;第2种方法的结果主要反映了旅游开发与植被景观之间的生态关系.在DCA中,第1种方法的结果主要反映了不同植物群落类型与自然地理因子之间的生态关系以及不同类型之间的空间格局;第2种方法的结果主要反映了不同植被景观类型与旅游影响因子之间的格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鹏  濮励杰  章锦河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也日益突出,作为对旅游干扰反应最为敏感的环境因子之一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环境健康状况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综述,将中国旅游活动对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历程大体上分为初步探索和快速发展2个阶段,并且分别就文章数量、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细阐述了这2个阶段的不同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就旅游活动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活动下的各个方面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行了分类综合。总结了现阶段中国区域旅游活动对土壤环境影响研究中的研究内容、研究区域和研究尺度等方面的4大特征,揭示了现阶段中国旅游活动对土壤环境影响研究中参考标准、研究内容、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方面的不足以及该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与热点,以期为今后旅游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指明方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冯学钢  包浩生  
以安徽采石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旅游活动对风景区地被植物—土壤环境影响模型,观察分析旅游活动对地被植物、土壤的外部形态,种群的高度、丰度、密度,土壤理化性状等影响;引入风景区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概念,据此提出风景区生态环境管理对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杨振之  沙莎  董良泉  
后疫情时代,生命质量成为当今学界研究的热点。生命质量指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均处于一种良好状态(即健康)。旅游活动能否提升游客的生命质量?旅游学科的发展促进了生命健康领域的研究,但现有文献高度碎片化,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加之旅游活动对游客的健康影响本身就面临着实验控制、实验成本、实验伦理等方面的挑战,学界对旅游与游客健康的关系仍缺乏解释机理的研究。文章展开了交叉学科背景下旅游活动与游客生命质量在生理、心理、社会健康方面的研究评述。旅游活动更注重游客置身于旅游场景下的感知与疗愈,由于人体的复杂性及游客因个体差异所获得健康效果的不一致,难以用统一的标准对旅游中的健康效果进行评价。因此,学界还需要选择不同人群开展大量的实验研究,探索此类干预人体健康的非药物治疗手段的可行性。通过对前人研究的述评,文章提出了“旅游疗愈”的概念,为后续用大量实验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丽梅  吕君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为研究区,利用生态学中的密度、盖度、频度、重要值以及采用辛普森多样性指数(Simpson’sdiversity index)和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einer index)来分析植物样方的植物种类多样性,结合样方的种类组成和盖度等来探究旅游发展对草原植被的环境影响。通过旅游活动对植物种类的影响、对植物种类多样性的影响、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对群落外貌的影响分析,得知旅游活动对植被生态安全干扰的破坏在Ⅲ级以上,群落由克氏针茅占优势转变为以冷蒿为主的草原变型,今后必须加强对草原旅游开发与规划理论以及开发模式的研究。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程绍文  李艳  陈闻天  刘粉  
本文以旅游对游客健康影响为题,对国内外中英文文献数据库进行了文献搜索,并利用元分析方法对所获的20篇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定量的文献研究。元分析结果发现:(1)旅游可以显著地降低游客倦怠和压力感,提高游客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整体健康水平;(2)旅游对游客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最大(d=0.66),其次对降低游客的压力感(d=0.40)和增进游客的生理健康(d=0.39)作用也较大;(3)旅游对改善游客睡眠(z=1.44,P=0.15)、增进游客社会健康(z=1.33,P=0.18)的效益不显著。未来应加强旅游对游客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机制及规律探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金亮,王平,鲁芬,杨桂华  
碧塔海湿地是最能体现"香格里拉"意境的景区之一,它强烈地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成为香格里拉风景区的重中之重。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碧塔海旅游活动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湿地土壤物理性质及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愈靠近旅游路线,旅游活动时间愈长,旅游活动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的影响愈大,但不同压力条件下,这种影响明显不同。因而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该地湿地生态环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书锋  
非主流文化一直对我们的生活发生影响,尤其是对旅游活动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以宗教与民俗为例,其从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文化差异与文化认同度诸多方面对人们外出旅游的动机、旅游吸引物的形成产生强烈影响。利用好这些影响因素,对构建和谐社会大有裨益。在正确面对人们各种不同宗教信仰的同时,积极进行正面的宣传,扩大对外民间交流,培养专业的旅游从业人员,客观评价历史文化人物与事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是对非主流文化对旅游活动影响的合理利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晋秀龙  陆林  郝朝运  王立龙  巩劼  
在九华山风景区选择6条主要游道,设置21条调查样带,每条样带由近游道向远离游道的方向依次选取4个连续样方,每个样方面积设置为1m×1m。记录植物的种类、数量、高度、覆盖度等指标,运用植物群落干扰度指数、植物群落多样性、伴人植物重要值等指标对所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并用SPSS13的多重比较和Pearson检验对结果进行显著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植物群落覆盖率、平均高度由近游道向远离游道的方向逐渐增加,差异显著(P<0.05);植物区系组成变异度越远离游道变异越小;植物群落干扰指数由近游道向远离游道方向呈递减趋势;2)植物群落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与旅游活动强度相关,强度越大,变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彬彬  
城市事件旅游策划形式、类型、内容、强度等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城市规模大小、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背景以及旅游竞争力因子等,会对事件旅游的发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昆欣  
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旅游活动最低层次的需要、最基本的保证。我国旅游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旅游活动的要素有了变化。本文提出了现阶段的旅游活动“新六要素”:资源、环境、文化、科技、余暇、金钱,试图解释旅游活动的要素应当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