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9)
2023(9216)
2022(8460)
2021(8082)
2020(6713)
2019(15703)
2018(15761)
2017(30828)
2016(16764)
2015(18843)
2014(18919)
2013(18845)
2012(17033)
2011(15224)
2010(15125)
2009(13788)
2008(13404)
2007(11631)
2006(10125)
2005(8443)
作者
(48170)
(39744)
(39599)
(37599)
(25289)
(19106)
(17965)
(15838)
(15065)
(14136)
(13864)
(13104)
(12564)
(12447)
(12119)
(12085)
(11943)
(11867)
(11405)
(11169)
(9960)
(9632)
(9561)
(9033)
(8970)
(8878)
(8794)
(8671)
(7946)
(7935)
学科
(65906)
经济(65831)
管理(48285)
(45322)
(38588)
企业(38588)
方法(33457)
数学(28171)
数学方法(27863)
(16502)
中国(15715)
(15161)
(15083)
业经(14659)
地方(13875)
理论(12423)
农业(11329)
(11274)
贸易(11269)
(11240)
(10869)
环境(10752)
技术(10278)
(9923)
(9875)
财务(9866)
财务管理(9851)
(9398)
企业财务(9339)
教育(9264)
机构
大学(237160)
学院(236052)
管理(98766)
(86970)
理学(86583)
理学院(85574)
经济(84911)
管理学(84073)
管理学院(83646)
研究(75095)
中国(53479)
(50557)
科学(49365)
(38629)
(37175)
业大(35795)
(35173)
研究所(34296)
中心(33366)
(33280)
师范(33005)
(32534)
北京(32075)
财经(31979)
(29049)
农业(27550)
(27507)
(27419)
师范大学(26886)
商学(25366)
基金
项目(167558)
科学(131524)
研究(122141)
基金(121289)
(105202)
国家(104318)
科学基金(90090)
社会(75377)
社会科(71269)
社会科学(71250)
基金项目(66158)
(65687)
自然(60237)
自然科(58786)
自然科学(58774)
自然科学基金(57723)
教育(55593)
(55107)
编号(50253)
资助(50146)
成果(39859)
重点(36559)
(36224)
(35143)
(34639)
课题(33918)
科研(32103)
创新(32069)
项目编号(31189)
大学(31064)
期刊
(93189)
经济(93189)
研究(65685)
中国(38722)
学报(37272)
科学(35276)
管理(34307)
(31273)
大学(27810)
(26975)
教育(26087)
学学(26066)
农业(22527)
技术(19419)
业经(16390)
(15072)
金融(15072)
财经(14368)
图书(14242)
经济研究(14057)
理论(12301)
科技(12102)
问题(12094)
(12030)
实践(11610)
(11610)
资源(11117)
(11082)
技术经济(10970)
商业(10756)
共检索到326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奇刚  
旅游原本是在和谐的审美过程中亲近自然、获得美感并得到人性抚慰和心灵小憩的活动,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互动和人际之间的交往去追求和实现和谐的一种途径和方式。而现实的旅游活动却并不尽如人意,反映出客我之间的误解、互相轻视、缺乏合作甚至矛盾冲突等不和谐之音。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旅游活动中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现象及影响客我关系的因素和过程。通过对人们的社会知觉、自我认知偏差、交流和沟通等心理过程以及对客我关系实质的分析,提出建立和谐客我关系的条件是服务、沟通、理解与合作,最后探讨了建立和谐客我关系的对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程绍文  李艳  陈闻天  刘粉  
本文以旅游对游客健康影响为题,对国内外中英文文献数据库进行了文献搜索,并利用元分析方法对所获的20篇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定量的文献研究。元分析结果发现:(1)旅游可以显著地降低游客倦怠和压力感,提高游客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整体健康水平;(2)旅游对游客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最大(d=0.66),其次对降低游客的压力感(d=0.40)和增进游客的生理健康(d=0.39)作用也较大;(3)旅游对改善游客睡眠(z=1.44,P=0.15)、增进游客社会健康(z=1.33,P=0.18)的效益不显著。未来应加强旅游对游客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机制及规律探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玫  
游客市场结构和旅游行为结构的研究,是有关旅游者这一旅游基本要素研究的两个侧面。本文将通过对广东省汕头市游客市场和旅游行为的分析,提出当地开拓旅游市场和组织旅游活动的建议。 一.汕头市的旅游环境和旅游开发价值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莹盈  林德荣  
旅游促使游客与东道主两个群体相遇,在相遇中产生"客-我"分野与对视。在这样的分野与对视中,"自我与他者谁才是主体"的争议自然产生。对此争议所持的观念,促成了主客之间不同的行为方式,进而给主客文化带来不同的影响。本文在文献分析与现实观察的基础上,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视角出发,探讨旅游活动中的主客互动,归纳出旅游活动的3种主客互动类型,即"自我主体性"类型、"他者主体性"类型与"伦理他者"类型;并进一步结合旅游情境,分析持有不同类型观念的游客与东道主的行为方式与影响。本文认为,旅游发展应倡导"伦理他者"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杨振之  沙莎  董良泉  
后疫情时代,生命质量成为当今学界研究的热点。生命质量指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均处于一种良好状态(即健康)。旅游活动能否提升游客的生命质量?旅游学科的发展促进了生命健康领域的研究,但现有文献高度碎片化,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加之旅游活动对游客的健康影响本身就面临着实验控制、实验成本、实验伦理等方面的挑战,学界对旅游与游客健康的关系仍缺乏解释机理的研究。文章展开了交叉学科背景下旅游活动与游客生命质量在生理、心理、社会健康方面的研究评述。旅游活动更注重游客置身于旅游场景下的感知与疗愈,由于人体的复杂性及游客因个体差异所获得健康效果的不一致,难以用统一的标准对旅游中的健康效果进行评价。因此,学界还需要选择不同人群开展大量的实验研究,探索此类干预人体健康的非药物治疗手段的可行性。通过对前人研究的述评,文章提出了“旅游疗愈”的概念,为后续用大量实验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彬彬  
城市事件旅游策划形式、类型、内容、强度等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城市规模大小、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背景以及旅游竞争力因子等,会对事件旅游的发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昆欣  
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旅游活动最低层次的需要、最基本的保证。我国旅游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旅游活动的要素有了变化。本文提出了现阶段的旅游活动“新六要素”:资源、环境、文化、科技、余暇、金钱,试图解释旅游活动的要素应当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变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石强  廖科  钟林生  
综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旅游活动对植被影响的研究文献,指出旅游活动对植被的影响主要包括:影响种子发芽及苗木的成活,影响植物的生理及形态,降低植物高度及阻碍成长,影响植物的健康与活力,影响开花及结实,影响植物的更新和侵移,影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的结构。分析了旅游活动对植物影响效应的因子,主要有:植物的生活型、生境条件、演替阶段及适应性,以及游客数量和游憩使用方式等。参76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鹏  濮励杰  章锦河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也日益突出,作为对旅游干扰反应最为敏感的环境因子之一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环境健康状况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综述,将中国旅游活动对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历程大体上分为初步探索和快速发展2个阶段,并且分别就文章数量、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细阐述了这2个阶段的不同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就旅游活动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活动下的各个方面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行了分类综合。总结了现阶段中国区域旅游活动对土壤环境影响研究中的研究内容、研究区域和研究尺度等方面的4大特征,揭示了现阶段中国旅游活动对土壤环境影响研究中参考标准、研究内容、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方面的不足以及该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与热点,以期为今后旅游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指明方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继刚  王丽萍  
运用现代旅游的官方界定标准,结合对明清时期云南旅游发展状况的史料进行了分类和梳理,发现明清时期云南的旅游是以实用性、功利性为主,但已出现休闲性旅游;当时的旅游者主体分布于社会阶层的两端,并对云南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必虎  
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吴必虎对是否存在旅游科学、什么是旅游科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学科在整个高等教育学科门类中应该处于何种地位,90年代以来引起较多注意。1997年国家教委颁布新的学科目录(征求意见稿)时,试图取消“旅游管理”本科专业...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金亮,王平,鲁芬,杨桂华  
碧塔海湿地是最能体现"香格里拉"意境的景区之一,它强烈地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成为香格里拉风景区的重中之重。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碧塔海旅游活动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湿地土壤物理性质及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愈靠近旅游路线,旅游活动时间愈长,旅游活动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的影响愈大,但不同压力条件下,这种影响明显不同。因而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该地湿地生态环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顾至欣  陆明华  张宁  
引入行为注记法对南京门东箍桶巷示范片区夜间旅游活动进行调研。通过分析旅游者行为与季节、节假日、夜晚时间点和休闲街区空间布局的相关性来研究夜游活动的时空规律。结果表明:人们习惯于在节假日、夏季夜晚出游,其中女性和中年旅游者比例最高,活动方式以动态活动为主,在19:30和20:30达到出游高峰;休闲街区人群密度与静态活动分布具有一致性,有多样吸引物的复合空间吸引力较大,女性对滨水空间、观影空间和手工艺展示区情有独钟,青少年偏爱滨水空间,而老年旅游者多集聚在亭廊空间中,中年人是户外咖啡座的主要使用人群。掌握不同旅游人群需求、拓展夜游时间广度、复合利用街区空间是休闲街区夜游开发应重视的问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书锋  
非主流文化一直对我们的生活发生影响,尤其是对旅游活动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以宗教与民俗为例,其从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文化差异与文化认同度诸多方面对人们外出旅游的动机、旅游吸引物的形成产生强烈影响。利用好这些影响因素,对构建和谐社会大有裨益。在正确面对人们各种不同宗教信仰的同时,积极进行正面的宣传,扩大对外民间交流,培养专业的旅游从业人员,客观评价历史文化人物与事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是对非主流文化对旅游活动影响的合理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