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8)
- 2023(13568)
- 2022(11856)
- 2021(11151)
- 2020(9327)
- 2019(21430)
- 2018(21608)
- 2017(40797)
- 2016(22683)
- 2015(25529)
- 2014(25966)
- 2013(25401)
- 2012(23496)
- 2011(21147)
- 2010(21025)
- 2009(19356)
- 2008(18413)
- 2007(16339)
- 2006(14425)
- 2005(11975)
- 学科
- 济(87774)
- 经济(87672)
- 管理(59247)
- 业(58240)
- 企(44171)
- 企业(44171)
- 方法(38466)
- 农(34639)
- 数学(32745)
- 数学方法(32323)
- 农业(23115)
- 地方(22929)
- 中国(22600)
- 业经(21522)
- 学(20815)
- 财(20104)
- 制(16796)
- 理论(15554)
- 环境(13947)
- 和(13814)
- 贸(13087)
- 贸易(13080)
- 技术(12711)
- 易(12600)
- 教育(12564)
- 银(12421)
- 银行(12374)
- 体(12038)
- 融(12034)
- 金融(12025)
- 机构
- 学院(314728)
- 大学(312963)
- 管理(124540)
- 济(114504)
- 经济(111509)
- 理学(107691)
- 理学院(106401)
- 研究(106210)
- 管理学(104452)
- 管理学院(103891)
- 中国(77853)
- 科学(70226)
- 京(67500)
- 农(60266)
- 所(53694)
- 业大(51922)
- 财(51635)
- 研究所(49375)
- 中心(49081)
- 江(48020)
- 农业(46318)
- 范(45487)
- 师范(45031)
- 北京(42273)
- 财经(41046)
- 院(38979)
- 州(38856)
- 经(37120)
- 师范大学(36281)
- 省(35870)
- 基金
- 项目(221483)
- 科学(171946)
- 研究(162116)
- 基金(156583)
- 家(137003)
- 国家(135772)
- 科学基金(115439)
- 社会(98866)
- 社会科(93129)
- 社会科学(93101)
- 省(90494)
- 基金项目(84722)
- 自然(75889)
- 划(74509)
- 自然科(73996)
- 自然科学(73973)
- 教育(73762)
- 自然科学基金(72569)
- 编号(68283)
- 资助(63919)
- 成果(55098)
- 重点(49154)
- 发(47853)
- 课题(47240)
- 部(47112)
- 创(45193)
- 创新(42093)
- 科研(42047)
- 计划(40514)
- 项目编号(40374)
- 期刊
- 济(132009)
- 经济(132009)
- 研究(88127)
- 中国(63009)
- 农(58525)
- 学报(54083)
- 科学(49202)
- 管理(41725)
- 大学(40211)
- 农业(39689)
- 教育(38564)
- 学学(37705)
- 财(37590)
- 技术(27521)
- 业经(25140)
- 融(24987)
- 金融(24987)
- 图书(18408)
- 业(18397)
- 经济研究(18346)
- 财经(18007)
- 问题(17353)
- 版(16840)
- 资源(16295)
- 科技(16270)
- 经(15215)
- 业大(14911)
- 理论(14874)
- 技术经济(14300)
- 实践(13932)
共检索到459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程静静 胡善风 张圆刚
从旅游村的概念出发提出影响旅游村发展的四大因素:生态环境、规模、景观特色和管理服务,构建了四大影响因素和20个三级观测指标因子层组成的旅游村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建立模型。以黟县6个旅游村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黟县旅游村的问卷调查,定性和定量地探讨了旅游村各要素层的内在关系以及各因子对旅游村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旅游村 评价标准 层次分析 黟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国荣 陆林 章德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志安 甄明月
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市级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安徽省17个地市的科技综合实力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科技资源集中在少数中心城市,其余绝大部分城市的科技实力低于平均水平,说明科技在安徽省内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关键词:
科技实力 综合评价 安徽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显萍 吴自爱
科学评价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尤其是随着我国"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建立一套综合评价农业信息化成果的指标体系,已成为发展我国农业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理论分析和专家访谈,从农业信息化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以及运行效果三个维度构建了农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维度作进一步的分解,形成开放式调查问卷。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和LISR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实现农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验证与完善过程。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具有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评价指标 因子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长丰
本文以安徽16个地市为研究单元,对安徽旅游空间规模体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旅游经济规模绝对差异波动较大,相对差异相对稳定,旅游规模首位度较小,分散分布明显;安徽省城市旅游位序规模符合位序规模分布理论,高位序规模城市和低位序规模城市分布相对集中,位序规模比较稳定,中位序城市位序规模变化较大,呈波动状态。
关键词:
旅游规模差异 位序规模体系 安徽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宜春
本文提出可以用三个模块(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五大要素(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文化企业、政府行为),以及若干个竞争面和若干个评价指标,来构成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总体评价。依靠该体系,文章分析了提升安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路径。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竞争力 评价指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沈宏超 洪功翔
对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有助于了解城镇化质量的真实水平,有助于发现影响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文章在梳理、解读新型城镇化时代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人口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城乡统筹等6个维度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安徽16个地市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并依据指数值进行排序。结果表明,安徽16个地市在社会发展、人口发展两个维度的指数差异最为明显,社会发展指数最高的合肥市是排名最低宿州市的12倍,人口发展指数最高的铜陵市是排名最低亳州市的9.4倍;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数值最高的是合肥市,最低的阜阳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在地理分布上存在着东部高而西部低的区域差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翠侠
文章通过对安徽省近两年旅游景区景点门票价格、旅游门票收入以及各地市的旅游总收入情况的研究,分析了安徽省旅游门票的价格现状,各类旅游景区的门票经济程度和社会功能、经济功能的实现状况。文章认为,我国当前高等级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偏高,而社会对低门票和免费景区的需求较大,可以通过低门票或免票的措施实现增进社会福利和发展旅游经济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
旅游门票 门票价格上涨 低门票 免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戴为民 侍仪 陈雪梅
在界定空间城市化安全的涵义、构建空间城市化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指标警限标准的基础上,基于1999—2010年统计数据,对安徽省空间城市化安全进行了实证分析。1999—2010年,安徽省空间城市化安全由轻微不安全转变为基本安全。虽然城市用地快速扩张,但是规模偏小,仍处于或迫近合理区间;城市人口密度迅速上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缓慢提高,促进空间城市化安全提升;人均耕地资源虽然有所减少,但是由于耕地资源丰富,仍然处于基本安全等级;人均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瓶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涂玮 刘庆友 金丽娇
本文以旅游资源型小城镇安徽省灵璧县为例,以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态度为基础,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方法,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进行分类研究,并对分类结果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分类研究,把握旅游地居民感知特征,为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规划提供依据。同时作者将分类结果与前人对不同发展阶段旅游地的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旅游地发展阶段理论,证实了神经网络方法在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分类研究中的适用性,促进了旅游学科与更多方法的融合。
关键词:
自组织神经网络 居民 旅游影响感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东 杨效忠
边界旅游是一种边界屏蔽效应与中介效应并存的区域旅游,强化边界旅游中介效应是边界旅游区发展的根本途径。目前边界旅游研究主要集中于边界品位较高的共生资源开发等方面,对于资源非优型行政边界区域的研究涉及较少。本文以资源非优型边界区典型旅游地—安徽省霍邱县为例,分析其旅游发展的屏蔽因素和中介因素,进而提出其旅游开发路径和相应的开发策略,以期为同类旅游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资源非优区 边界区 边界效应 开发路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文静 张宏梅
旅游诚信危机近年来愈演愈烈,严重影响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文章以安徽合肥、芜湖和黄山三地旅行社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识别出旅游市场的30个不诚信行为,采用重要性—绩效分析模型(IPA)的研究方法,对不诚信行为进行评价和讨论,得到4种类型的旅游市场不诚信行为:第一类不诚信行为影响较大,存在较多;第二类影响较大,但存在不多;第三类影响较小,存在较少;第四类影响较小,但存在较多。此外,采用方差分析对不同工作年限下的旅行社从业人员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不同工作年限下的员工对不诚信行为的感知和评价存在差异。4类不诚信行为的感
关键词:
旅行社 不诚信行为 IPA 差异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赵安周 白凯 卫海燕
本文以北京和上海两个一级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为案例地,构建了包括入境旅游者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的兴趣度、对旅游服务质量和对整体旅游环境氛围的评价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旅游意象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运用极小极大离差法进行指标的筛选,并应用变异系数法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将所采集的北京和上海的数据代入该评价体系进行计算后发现,上海的总得分高于北京。
[期刊] 征信
[作者]
程云龙 张明开 李俊峰
按照"征信+"工作模式,以征信和"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为抓手,积极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信用镇、信用村、信用农户示范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安徽省濉溪县为研究对象,介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具体分析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建立统一的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创新适合"三农"的金融产品,完善信贷和财税支持政策,以改善县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引导农民致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惊宏 余兆旺 沈宏婷
根据点轴理论,在前人区域旅游发展模式基础上构建了疏点模式、散块模式、条带模式、团块模式、板块模式五阶段区域旅游演化模式,继而基于区域经济影响力的扩散动力机制构建了旅游经济影响力的场扩散效应模型,运用现代GIS技术模拟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五阶段模式的动态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以安徽省1990、2000、2010和2020年四个年度为例分析了旅游经济影响力扩散强度的演化过程,结果得出安徽省皖北、皖中、皖南三大地带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皖北旅游模式要落后于皖南和皖中,通过旅游发展轴线的建设和合理规划,2020年皖南和皖中旅游将进入板块模式时代,而皖北也将发展为团块模式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