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58)
2023(17903)
2022(15049)
2021(13816)
2020(11902)
2019(26963)
2018(26650)
2017(51080)
2016(27669)
2015(30616)
2014(30069)
2013(29637)
2012(26821)
2011(23643)
2010(23857)
2009(22167)
2008(21927)
2007(19375)
2006(16892)
2005(14633)
作者
(79911)
(66858)
(66637)
(62836)
(42488)
(32344)
(30082)
(26208)
(25212)
(23784)
(22691)
(22580)
(21143)
(21129)
(20386)
(20382)
(20242)
(19900)
(19486)
(19153)
(16596)
(16432)
(16264)
(15316)
(15042)
(14853)
(14820)
(14741)
(13504)
(13247)
学科
(114509)
经济(114378)
(101691)
管理(93187)
(89739)
企业(89739)
方法(57252)
数学(46992)
数学方法(46224)
(34383)
(34334)
业经(33174)
中国(26421)
(24613)
财务(24544)
财务管理(24506)
农业(24314)
企业财务(23229)
(21845)
技术(21474)
理论(21455)
(21010)
贸易(20995)
(20439)
(19639)
地方(19051)
(18749)
(18745)
(17959)
环境(16392)
机构
学院(394231)
大学(388923)
管理(160606)
(157594)
经济(154402)
理学(139907)
理学院(138438)
管理学(135750)
管理学院(135028)
研究(120562)
中国(93753)
(80629)
科学(76938)
(72262)
(71023)
业大(61907)
(60072)
(59024)
财经(58400)
中心(57667)
农业(56232)
研究所(54806)
(53249)
北京(49268)
(47763)
师范(47122)
经济学(47052)
(46481)
(43736)
商学(43475)
基金
项目(271213)
科学(214995)
基金(199504)
研究(190878)
(175753)
国家(174254)
科学基金(151667)
社会(123269)
社会科(117033)
社会科学(116998)
(107335)
基金项目(105958)
自然(101584)
自然科(99464)
自然科学(99438)
自然科学基金(97722)
(89498)
教育(88120)
资助(82300)
编号(75583)
重点(60626)
(58946)
(58483)
成果(57924)
(57062)
创新(54092)
科研(52827)
(51956)
国家社会(51395)
课题(50830)
期刊
(168176)
经济(168176)
研究(101925)
中国(71191)
(63613)
学报(63060)
管理(62147)
(58858)
科学(58780)
大学(48201)
学学(45968)
农业(43618)
技术(36664)
教育(34256)
(31592)
金融(31592)
业经(30271)
财经(28507)
经济研究(26206)
(26181)
(24613)
问题(21979)
技术经济(21485)
统计(20664)
(19671)
(19307)
商业(18943)
科技(18443)
图书(17744)
现代(17639)
共检索到562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晓艳  赖嘉伟  詹小慧  
作为旅游服务业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组织公民行为,助人行为对施助员工的影响是决定助人行为能否持续的关键。文章运用动机归因与调节焦点理论,基于287对旅游服务企业中的管理者-员工配对问卷,研究了旅游服务业中员工助人行为与绩效评价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旅游服务业的组织中,管理者会对员工的助人行为进行利他归因,并进行促进性调节焦点回应,从而对施助员工给予积极的绩效评价,因此利他动机归因与促进性焦点在员工助人行为与绩效评价之间关系中具有显著的链式中介效应。文章的研究有助于探索员工助人行为与绩效评价的关系在旅游服务业中的特殊性,并指导旅游服务企业更好地进行员工助人行为的管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德军  张志鑫  张辉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当前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领域。归因理论认为,CSR能否激发员工帮助行为取决于其对CSR的归因。构建员工内在/外在CSR归因通过组织认同和情感承诺作用于帮助行为的链式中介模型,并对来自3个时间点的328名员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内在(外在)归因对其帮助行为具有显著正(负)向影响;员工内在归因通过提升其组织认同并促进情感承诺的形成,进而增加其帮助行为;员工外在归因通过弱化其组织认同并降低情感承诺的形成,进而减少其帮助行为。研究结论拓展和延伸了CSR相关文献以及员工帮助行为的研究,并对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汪翠   刘新颜  
居民对游客实施助人行为对乡村旅游地文明和繁荣有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中国文化背景提出了权力感的3个维度,并根据认知评价理论和权力的社会距离理论,以反映居民与游客之间关系质量的情感团结和社会距离为中介变量,构建乡村旅游地居民权力感对助人行为影响的中介作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文化背景下居民权力感包括控制感、自主感和责任感3个维度;(2)居民的控制感和自主感显著正向影响其助人行为;(3)情感团结在居民控制感、自主感和责任感与其助人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社会距离在居民控制感和责任感与其助人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4)居民控制感和自主感可以通过情感团结与社会距离的链式中介作用对居民助人行为产生影响。文章研究结果为乡村旅游地引导和管理居民助人行为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启示。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莞  阮荣彬  
【目的/意义】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作为引发员工主动职业行为的重要动机资源,其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内在关联机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设计/方法】基于调节焦点理论,构建以工作促进型调节焦点为中介变量,工作旺盛感为调节变量的统一框架来描述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结论/发现】以工作促进型调节焦点为中介,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与员工创新行为呈正相关,高工作旺盛感强化这一正向关联。结论不仅丰富了工作调节焦点相关领域的研究,同时对企业在未来应如何利用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引导员工产生创新行为提出管理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倩  何姝霖  时小贺  
尽管已有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CSR)会对员工态度、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但是,已有研究还缺乏讨论CSR与员工态度、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机理。本研究根据组织认同理论(OI)和归因理论,通过23家企业的447份员工样本(有效回收392份)研究了CSR为什么会对员工组织认同产生正向影响,以及在什么情况下CSR会对员工组织认同产生正向影响。研究结果支持了CSR与员工组织认同会被员工组织自豪中介的研究假设。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员工对企业履行CSR的归因(CSR Attributions)会调节CSR和员工组织自豪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企业履行CSR有助于提高员工组织自豪,但是CSR与员工组织自豪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邱静  张志学  
员工之间的互帮互助对于组织的有效运行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学者们提出"助人"有可能对员工本人产生负面影响,但至今为止仍没有足够的实证研究。本研究表明,员工"助人"行为和其工作负荷感之间是非线性关系;当员工不积极寻求他人帮助,或者感知到较低的目标相互依赖时,其助人行为会导致较高的工作负荷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闵芸芸  戴良铁  
组织中助人行为是组织成员帮助特定的成员解决或者避免工作相关问题的行为。一方面,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及情境因素会对助人行为产生影响,而另一方面,助人行为也会影响情绪调节、离职倾向及团队助人规范等。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究组织中助人行为的结构维度,丰富助人行为的层次性和双面性的研究。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明淑  陆擎涛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不同职业224名员工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助人行为的频率与工作幸福感之间的倒U型关系,即增益式助人行为促进工作幸福感,损耗式助人行为抑制工作幸福感。同时验证了团队凝聚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团队凝聚力调节助人行为与工作幸福感间倒U曲线的开口大小,当团队凝聚力低时,曲线开口变小,助人行为对助人者工作幸福感的影响被加强;当团队凝聚力高时,曲线开口变大,助人行为对助人者工作幸福感的影响被削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谭刚  王毅  熊卫  
本文基于顾客知识的视角,从消费者归因的内部驱动因素出发,通过文献回顾和航空旅客对航班延误归因过程的实证分析,建立并验证了“知识一归因”模型。研究证明了顾客知识对归因结果的显著影响,并且验证了信任在归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修文  谢婷  刘雪梅  肖金岑  余圆  屠骄  
在当前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之下,员工需要超越自己的工作角色去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表现出跨界行为。现有研究对员工跨界行为的前因探讨较少且主要集中在个人因素以及情境因素等方面,我们认为员工的工作价值观对员工的跨界行为有重要影响,但现有研究较少涉及。因此,本研究基于自我验证理论,建立了工作价值观对员工跨界行为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通过对432份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结果表明:三类工作价值观都对员工跨界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调节焦点在三类工作价值观和员工跨界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内部动机在地位与独立、舒适与安全工作价值观与调节焦点之间起到调节作用。本研究探讨了工作价值观对员工跨界行为的积极影响,拓展了研究员工跨界行为的视角,揭示了跨界选择策略的双中介作用机制,发现了内部动机是工作价值观影响员工跨界行为的边界条件。这有助于管理者了解工作价值观与员工跨界行为之间的具体关系,为管理者有效管理员工跨界行为、提升员工的跨界水平具有一定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安世民  陈颖  张羽琦  
员工只达到传统的工作绩效已无法在动态工作环境中充分实现组织目标,包含熟练性、适应性、主动性的个体角色绩效更符合当今组织要求。因此,本文从领导视角出发,基于互惠原则及社会交换理论,纳入个性化交易、心理资本和组织支持感三个因素,通过对571份调查问卷进行层次回归分析法和Process中介效应检验法实证探讨平台型领导从员工行为和心理两条路径影响个体角色绩效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平台型领导与员工个体角色绩效正相关,且个性化交易和心理资本在其关系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同时组织支持感正向调节个性化交易及心理资本对员工个体角色绩效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斌   简浩   胡卫敏  
领导风格是影响员工适应性绩效的重要前因,然而尚未有研究探索韧性领导这一VUCA时代新型领导风格与员工适应性绩效的关系。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扩展—建构理论,探索韧性领导对员工适应性绩效的预测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拓展韧性领导的影响结果和员工适应性绩效的预测前因。利用层级回归分析技术,分析来源于两阶段收集的225份网络调查问卷,结果发现:韧性领导显著正向影响员工适应性绩效;工作繁荣和自我领导分别中介了韧性领导与员工适应性绩效的关系;工作繁荣与自我领导在韧性领导与员工适应性绩效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调节了韧性领导与工作繁荣的关系以及韧性领导经由工作繁荣和自我领导对员工适应性绩效的链式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韧性领导和员工适应性绩效的相关研究,为组织提升员工适应性绩效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惠红  
文章在旅游服务的诚信评价中引入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量化评价研究。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应数据的学习训练,调整模型结构,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旅游服务诚信评价动态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解决了传统评价中权重确定不客观、定量分析不足、评价效率低下等缺陷,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占小军  陈颖  罗文豪  郭一蓉  
作为一种轻微的越轨行为,职场不文明行为是组织行为领域关注的前沿主题。尽管已有学者开始探讨职场不文明行为的作用机制,但目前仍缺乏职场不文明行为抑制因素的相关研究。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旁观者视角提出了一个受到调节的中介模型:同事助人行为与职场不文明行为存在显著负向相关关系;道德推脱中介了同事助人行为与职场不文明行为之间的关系;当道德认同较低时,同事助人行为与道德推脱之间的负向关系更弱,同事助人行为与职场不文明行为的间接关系也更弱。基于343名企业员工及其同事的两阶段配对调查数据,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假设模型。这些研究发现既是对职场不文明行为研究领域的重要拓展,也丰富了学界对旁观者效应的认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赵恒春  
通过对414份样本数据分析可以认识到,员工成就需要对资质过剩感产生负向影响的路径有四条:一是成就需要对资质过剩感的直接负向影响;二是成就需要通过组织公平感对资质过剩感的间接负向影响;三是成就需要通过工作成就感对资质过剩感的间接负向影响;四是成就需要通过组织公平感和工作成就感对资质过剩感的间接负向影响。同时公平敏感性通过作用于成就需要与组织公平感的关系对整个链式中介模型进行了调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