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37)
2023(4468)
2022(3463)
2021(3386)
2020(2750)
2019(6107)
2018(6022)
2017(11502)
2016(6019)
2015(6687)
2014(6576)
2013(6273)
2012(5641)
2011(4970)
2010(5304)
2009(4879)
2008(4740)
2007(4231)
2006(3919)
2005(3488)
作者
(16145)
(13252)
(13226)
(12844)
(8460)
(6451)
(5930)
(5023)
(4952)
(4905)
(4797)
(4534)
(4425)
(4315)
(4119)
(4116)
(4012)
(3999)
(3931)
(3927)
(3292)
(3209)
(3160)
(3154)
(3073)
(3049)
(3031)
(2973)
(2618)
(2613)
学科
(20962)
经济(20941)
管理(14722)
(12765)
(10165)
企业(10165)
(7195)
方法(6702)
理论(6542)
中国(6230)
业经(6113)
农业(5020)
教学(4671)
地方(4654)
(4262)
(4220)
贸易(4217)
(4195)
数学(4154)
(4098)
数学方法(4072)
(3928)
(3828)
银行(3827)
教育(3708)
(3695)
(3395)
金融(3394)
(3279)
技术(3060)
机构
学院(83659)
大学(78708)
管理(29351)
(27116)
经济(26310)
研究(26236)
理学(24392)
理学院(24068)
管理学(23547)
管理学院(23393)
中国(20472)
(17013)
科学(16446)
(15126)
师范(14981)
(13788)
(13405)
(12572)
中心(12311)
师范大学(11841)
研究所(11284)
(11196)
北京(11098)
财经(10657)
(10458)
技术(10453)
(10426)
(10377)
旅游(10235)
业大(9833)
基金
项目(52446)
研究(41406)
科学(40595)
基金(35173)
(30335)
国家(30037)
科学基金(25572)
社会(24793)
社会科(23356)
社会科学(23348)
(22297)
教育(19897)
基金项目(19073)
编号(18364)
(17912)
自然(15721)
自然科(15305)
自然科学(15302)
自然科学基金(15009)
资助(14767)
成果(14439)
课题(13313)
(12485)
重点(11894)
(11686)
(10972)
项目编号(10786)
(10443)
规划(10381)
创新(10130)
期刊
(36609)
经济(36609)
研究(23587)
中国(17013)
教育(14577)
科学(10970)
管理(10791)
(10491)
学报(10208)
(10147)
大学(8140)
业经(7816)
(7742)
金融(7742)
技术(7663)
农业(7555)
学学(7468)
(7110)
(6629)
旅游(6629)
(6629)
经济研究(5825)
学刊(5350)
旅游学(5334)
游学(5334)
职业(5047)
财经(4730)
商业(4694)
问题(4201)
(4125)
共检索到125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刘  周武忠  
当代旅游景观有一种从"冷媒介型景观"向"热媒介型景观"转变的趋向,即负载信息越来越多而要求人们深入理解却越来越少。引起景观形式变化的原因并不是简单的企业自主行为,根本上是由于当代人观看需求的变化,由于人们视觉范式发生了明显的转向。这种转向具体表现在视觉关注结构上从重内容向重形式,视觉行为形态上由理性静观向感性动观,视觉审美品位上由追求意象美向冲击美的转变三个方面。引起人们视觉范式转变的时代背景则是:西方文化产业的影响、消费社会带来的景观商品化和后现代主义对感官美学的推崇。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建华  
通过向专家、旅游专业学生、游客发放调查问卷,获得他们对神农山风景区的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经过韦伯—费希纳定律改进后的新综合评价模型,针对该风景区开展旅游活动后景观及视觉环境受到的消极影响进行了研究评价。结果显示:旅游开发对神农山风景区景观和视觉环境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区内受影响严重和影响强烈的区域所占比重较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蕾蕾  
论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及其对景点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意义李蕾蕾深圳大学中国文化与传播系OntheVisualImageofTouristLandscapeanditsApplicationsinTourismPlanningandManagement¥by...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康正文  
旅游景观和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秀美和壮丽的景观为文人墨客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而出自大家手笔的诗词歌赋又使许多景观名播中外,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登黄鹤楼,油然想起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慨,登岳阳楼,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随口而出……文以景兴,景以文传,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然而和旅游景观关系更为密切的文学形式是我国独有的楹联。那些悬挂、雕刻、镶嵌在山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素玲  赵宁曦  张建新  薛婷  刘培学  徐帅  许丹丹  
景观视觉质量评价是旅游资源合理规划和开发的基础,现有评价方法多以主观定性为主,客观定量方法研究较少。本文将眼动分析方法引入景观视觉质量评价中,选择乡村旅游地宏村为研究案例地,通过眼动追踪仪记录大学生被试在观看景观图片时的客观眼动数据,运用美景度和语义变量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主观评价下的景观视觉质量,并将客观眼动指标与主观评价下的景观视觉质量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被试对不同景观具有不同眼动特征,三个眼动指标(注视频率、平均注视时间和眼跳频率)在四类景观上呈现显著差异,注视热点主要集中在景观的主体建筑物、独特的景观元素或景观元素交界处;(2)客观眼动指标注视时间比重、注视频率、平均注视时间及眼跳时间比重与主观调查问卷得出的景观视觉质量具有显著相关性;(3)构建景观视觉质量的眼动评价模型,计算可得宏村四类景观的视觉质量值分别为:聚落景观5.99、生态景观5.98、农业景观5.96、文化景观5.90,模型显示注视频率越大,观看时间越长(注视时间比重越小),则旅游景观视觉质量评价越高。本研究以旅游景观为例,运用实测数据探讨较为客观的评价方式,为景观视觉质量评价提供新思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素玲  赵宁曦  张建新  薛婷  刘培学  徐帅  许丹丹  
景观视觉质量评价是旅游资源合理规划和开发的基础,现有评价方法多以主观定性为主,客观定量方法研究较少。本文将眼动分析方法引入景观视觉质量评价中,选择乡村旅游地宏村为研究案例地,通过眼动追踪仪记录大学生被试在观看景观图片时的客观眼动数据,运用美景度和语义变量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主观评价下的景观视觉质量,并将客观眼动指标与主观评价下的景观视觉质量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被试对不同景观具有不同眼动特征,三个眼动指标(注视频率、平均注视时间和眼跳频率)在四类景观上呈现显著差异,注视热点主要集中在景观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永博  沈敏  余子萍  沙润  
首先,根据旅游吸引力情况对吴文化景观进行筛选和谱系整理;然后,采用"旅游景观文化选择矩阵"对吴文化旅游景观谱系进行评价;进而,根据公众吴文化景观偏好提出旅游景观开发的战略步骤;最后,结合公众吴文化标志物认知状况选择旅游景观开发的战略要点。结论认为:"史诗式"主题公园开发是吴文化旅游景观开发的重要战略,主要包括主题形象、意象空间和标志符号三个方面。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玲强  王敏娴  戴晶  
“旅游景观房产”的概念一经提出便迅速在全国蔓延开来,在旅游业、房地产业和休闲娱乐业都刮起了一阵强劲的旋风。休闲度假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活动的主流,但在中国,休闲度假旅游却一直未有很好的发展。而“旅游景观房产”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和“休闲”、“旅游”、“度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将从“旅游景观房产”的概念入手,对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并结合杭州的具体环境,试对以上问题作出一个较为满意的解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飞  
全球每年有近10亿人为了放松而外出旅游,度假给他们留下的是一些或多或少深刻的回忆。需要注意的是:度假和休闲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长5%的罪魁祸首,其中1.6%归咎于飞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旭玲  杨兆萍  陈学刚  
针对当前自然遗产地旅游开发中存在的景观视觉污染及景观破坏的问题,以新疆极具申报世界遗产潜力的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敏感度评价方法,对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内主要旅游区段进行了景观敏感度的区域划分。在此基础上,基于实地调查,针对喀纳斯不同等级景观敏感度区旅游对景观视觉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估,旨在为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自然遗产地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振之  刘忠俊  
目前,旅游学界鲜有学者对旅游学科的基石进行深入探讨。同时,旅游学科还没有自身的理论和思想,未形成自身的学科范式,没有自身独立的领地和清晰的边界,还难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文章以哲学与范式为核心,明晰了旅游研究与哲学、科学、技术的关系,梳理了旅游研究中哲学与范式的关系,对旅游研究和旅游学科的发展、旅游学科大厦的建立进行了方向性的探索。该研究以哲学视角对旅游学科的本源、基石进行追问,厘清旅游学科最终要探讨的就是,旅游是基于人的成长、基于人的价值发现的一条独特路径。范式的形成和转换都离不开哲学,旅游学者应该上升至哲学世界观来思考旅游问题,探索旅游学科的范式。只有当旅游学科建立在哲学基础上,只有当旅游学科回到旅游本质、本源的探讨而不是把目光主要聚焦于一般性的特征研究,只有当旅游学科的所有概念回到本质而被厘清的时候,只有当旅游学科有自己的学科范式的时候,旅游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才得以成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剑桥   邵龙  
文章以城市历史景观为研究对象,引入动态完整性理论,运用跨学科交叉、文献解读与分析、历史地理空间数据叠加等方法,构建在动态语境中维系公众与时空连续体的双向建构与认同关系的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保护范式,并以城市历史景观试点城市之一的巴拉瑞特市为例进行保护范式的案例研究,为城市历史景观认知、城市遗产保护、动态完整性理论的实践提供范式指导。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少坤  阳树英  欧阳凯  金志庚  王彬武  
本文针对韶山旅游业旅游产品单一、旅游资源浪费严重、景区(点)设施老化、吸引力不够、恶性竞争剧增等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红色与山水田园、湖湘文化、民俗文化、节庆活动、时代主旋律5种基本组合方式;确定了城区生态休闲、森林生态旅游、乡村休闲旅游、农耕体验乐园、农耕文化展示园、湖湘文化名人会所、仿古风情街、祈福节庆游、夜间激情游这9大旅游产品项目;构建了红色极品、文化名品、生态精品和会务新品这4品组成旅游产品体系结构。打造了由旅游核心吸引物、支持产业、辅助产业和延伸产业这4类所组成的产业集群,并提出了新型产业模式下需要配套运作的措施。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蒋婉求  
旅游景观给游客带来无尽的情趣,那么,这些景观与游客的人格心理之间有着怎样的一种契合关系?如何根据这种关系来培养旅游者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这便是本文需要探讨并试图解答的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文俊  
对漓江游船旅游者进行期望与感知研究是提升漓江景观品质和游客满意度的科学依据。以桂林漓江风景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问卷调研获取数据,采用SPSS软件和IPA分析法研究游船旅游者对漓江景观的游前期望与感知实绩情况。结果显示:游船旅游者对漓江景观总体评价较积极,期望与感知水平均较高,但感知实绩普遍低于游前期望。游客对"如诗如画"的漓江期望最高,对"山形奇特,峰峦起伏"的景观感知最佳,对"江水清澈"的漓江认同度较低。期望感知差异最大的是"如诗如画"的意境和"江水清澈"的漓江水质。桂林漓江景观建设应继续凸显其山水意境,重点加强水环境治理,丰富沿线景观和旅游产品体验。最后提出了本文研究不足与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