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70)
- 2023(2567)
- 2022(2161)
- 2021(2082)
- 2020(1686)
- 2019(3520)
- 2018(3356)
- 2017(6390)
- 2016(3331)
- 2015(3455)
- 2014(3365)
- 2013(3028)
- 2012(2816)
- 2011(2608)
- 2010(2697)
- 2009(2594)
- 2008(2484)
- 2007(2239)
- 2006(2098)
- 2005(1862)
- 学科
- 济(13489)
- 经济(13485)
- 管理(8213)
- 业(6316)
- 方法(5047)
- 企(4784)
- 企业(4784)
- 农(3956)
- 理论(3554)
- 业经(3463)
- 数学(3100)
- 数学方法(3059)
- 农业(3050)
- 中国(2862)
- 地方(2746)
- 学(2586)
- 教育(2267)
- 贸(2128)
- 贸易(2128)
- 经济理论(2097)
- 易(2058)
- 环境(1927)
- 旅(1902)
- 销(1859)
- 供销(1851)
- 农业经济(1819)
- 游(1798)
- 发(1770)
- 旅游(1767)
- 划(1680)
- 机构
- 学院(47966)
- 大学(44439)
- 管理(16946)
- 济(15441)
- 研究(15435)
- 经济(15036)
- 理学(14499)
- 理学院(14207)
- 管理学(13827)
- 管理学院(13725)
- 中国(11310)
- 科学(10128)
- 游(10024)
- 旅(10013)
- 旅游(9893)
- 范(9760)
- 师范(9690)
- 京(9460)
- 师范大学(7812)
- 财(7431)
- 所(7223)
- 江(7138)
- 中心(6929)
- 研究所(6622)
- 北京(6255)
- 州(6174)
- 财经(6078)
- 院(5793)
- 经(5466)
- 业大(5195)
共检索到67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蒋婉求
旅游景观给游客带来无尽的情趣,那么,这些景观与游客的人格心理之间有着怎样的一种契合关系?如何根据这种关系来培养旅游者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这便是本文需要探讨并试图解答的问题。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祝舜
旅游审美对象一般地分为自然景观美和人文景观美。人文景观美泛指劳动创造的一切美好事物,它区别于自然景观美,又以自然美为素材、背景、陪衬、对象,往往是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有机结合。人文景观美涵含着人类文明的一切成就,是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有机结合,是真、善、美的统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康正文
旅游景观和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秀美和壮丽的景观为文人墨客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而出自大家手笔的诗词歌赋又使许多景观名播中外,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登黄鹤楼,油然想起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慨,登岳阳楼,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随口而出……文以景兴,景以文传,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然而和旅游景观关系更为密切的文学形式是我国独有的楹联。那些悬挂、雕刻、镶嵌在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万鹏
Based on a review of studies on Kunming EXPO'99,this paper proposed a concept of speculated optimization landscape management.We conducted a pic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in which the tourists were let to compare and choose the better one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the landscape pictures which were res...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朝枝 邓曾
旅游活动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旅游者旅游审美偏好的影响因素是什么?西方学界强调以照片为基础的景观偏好(landscape preference)研究,中国学界重视经验性思考,但至今未有共识性结论。数码相机的普及使通过考察大众游客的摄影动机与行为来研究其审美行为成为可能。本文以游客受雇拍摄法(VEP)为基础,提出了"游客自愿拍摄法"(VSEP);通过探测九寨沟、张家界、嵩山3个知名旅游地大众旅游者摄影动机与影响因素,研究检验了以往以照片为基础的景观偏好影响因素部分结论,探索了"游客自愿拍摄法"(VSEP)在研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仇梦嫄 王芳 沙润 侯国林
旅游声景观是景区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对声景观的满意度取决于对旅游声景观属性的感知。文章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声景观的相关研究,将旅游声景观属性划分为生理层面感知的物理属性和心理层面体验的环境属性。选取夫子庙—秦淮风光带5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作为研究案例地,对物理属性的感知采用声学测量结合游客评价的方法进行研究;对环境属性的体验则在声景观要素分类的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游客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各景点旅游声景观基本满意;游客对旅游声景观环境属性的体验以物理属性的感知为前提,当声景观的物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珍
文章应用质量功能配置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心理预期评估方法,按照游客需求选择相关的旅游目的地产品特性,建立评估质量屋,权衡质量屋内各种关系,建立了旅游目的地游客心理预期评估的数学模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泓砚 谢彦君 王俊亮
游客地方感是游客与旅游目的地环境互动产生的地方性体验,体现为游客与旅游目的地之间存在的认知、意志尤其是情绪和情感的联结,而旅游场是游客产生旅游体验的具体情境和环境,对游客地方感的产生、强度和结构性特质具有根本性的影响。文章以旅游场的早期研究成果为理论出发点,选择内蒙古华俄后裔聚居地室韦作为案例地,运用扎根理论和内容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在对旅游场进一步加以分类、探讨其内在维度结构的基础上,尝试解释游客地方感与旅游场之间的关系,厘清不同的旅游场及其呈现的景观类型在游客地方感形成过程中的差异性作用,进而构建旅游场中的游客地方感理论模型,拓展旅游场在游客地方感形成过程中的理论解释视角。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场由旅游行为场和旅游氛围场的二维结构构成,前者在游客地方感的形成中具有先期赋彩作用,因此是一种"凝视性景观",而后者则是具有当下聚焦作用的"互动性景观"。如果在旅游体验范式中对此作出进一步解释,当游客地方感在旅游氛围场和旅游行为场呈现同型、同构特征时,其会得到进一步地巩固或强化,而相比于旅游氛围场来说,旅游行为场对游客地方感的形成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机 代姗姗 徐红罡 高凌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哲学上事实与价值的二元划分理论建构了游客生态旅游观的概念模型。以海南的中外游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于2009年7月14日至31日在海南的14个地方发放问卷收集第一手资料,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论认为中外游客的生态旅游观存在一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生态旅游属性观和特征观方面,而中外游客在生态旅游的功能观和影响观方面的差异不太明显。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观 游客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玲强 王敏娴 戴晶
“旅游景观房产”的概念一经提出便迅速在全国蔓延开来,在旅游业、房地产业和休闲娱乐业都刮起了一阵强劲的旋风。休闲度假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活动的主流,但在中国,休闲度假旅游却一直未有很好的发展。而“旅游景观房产”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和“休闲”、“旅游”、“度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将从“旅游景观房产”的概念入手,对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并结合杭州的具体环境,试对以上问题作出一个较为满意的解答。
关键词:
房地产 休闲旅游 旅游景观房产 杭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飞
全球每年有近10亿人为了放松而外出旅游,度假给他们留下的是一些或多或少深刻的回忆。需要注意的是:度假和休闲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长5%的罪魁祸首,其中1.6%归咎于飞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美 刘春腊 陈建设 刘沛林
受启发于"城市意象"理念和图论学说,文章从游客感知出发,提出"旅游意象图"的旅游景区规划设想,认为旅游意象的基本要素包括旅游道路、旅游节点、旅游边界、旅游标识和旅游区域5个方面,旅游意象图的构建过程可分解为旅游意象点→旅游意象线→旅游意象链→旅游意象面→旅游意象图5个基本步骤,指出可从资源类旅游意象、产品类旅游意象、市场类旅游意象3个层面确定具体的旅游意象,并分析了旅游意象调研的4大基本方法:传统问卷调查、绘制心智地图、旅游意象游戏法和旅游意象访谈法。
关键词:
旅游意象 游客感知 旅游景区规划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健华 余建辉
一些热门旅游景区在旅游旺季往往人满为患,如何科学合理的调控游客数量是旅游景区非常棘手的一个难题。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景区目前已经采用的各种游客数量调控技术,并从多个角度对它们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对旅游景区如何合理使用这些调控技术提出建议。
关键词:
游客管理 景区管理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少湃
大众旅游的逐步普及和城市游憩的迅猛发展,使城市旅游空间超载问题日益加剧。在分析游客构成和比较不同类型游客空间行为特点的基础上,认为高级别旅游景区应主要承担旅游功能、弱化游憩功能,并提出了城市区域内不同等级的旅游空间合理分工模式。
关键词:
旅游景区 环境容量 游客构成 游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晓红
旅游景区安全保障义务是民事法律为保护游客人身安全而确定的法定义务,该义务来自法律的规定及诚实信用的民法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包括提醒、警示、警告、疏导、制止及及时的救助。景区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游客伤害的,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景区不是对一切损害都承担责任,景区可举证证明自己已履行了安全保障义务、游客的故意或过失、第三人已承担了责任、不可抗力等情形予以全部或部分免责。旅游景区侵害行为与旅行社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损害后果,应承担连带责任;旅游景区侵害行为与旅行社过错行为间接结合发生损害后果,应根据各自过错大小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