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29)
- 2023(6446)
- 2022(5354)
- 2021(4803)
- 2020(3895)
- 2019(8711)
- 2018(8101)
- 2017(14324)
- 2016(7875)
- 2015(8552)
- 2014(8546)
- 2013(8268)
- 2012(7514)
- 2011(6949)
- 2010(6926)
- 2009(6342)
- 2008(6279)
- 2007(5521)
- 2006(5043)
- 2005(4324)
- 学科
- 济(32438)
- 经济(32423)
- 管理(22519)
- 业(17760)
- 企(14370)
- 企业(14370)
- 方法(12156)
- 地方(10455)
- 农(9274)
- 数学(9237)
- 数学方法(9040)
- 中国(8544)
- 业经(8479)
- 学(7291)
- 环境(7091)
- 农业(7066)
- 资源(7015)
- 理论(6937)
- 和(6519)
- 发(5956)
- 财(5883)
- 划(4952)
- 贸(4944)
- 贸易(4935)
- 地方经济(4851)
- 易(4745)
- 生态(4488)
- 制(4449)
- 务(4086)
- 财务(4055)
- 机构
- 学院(114163)
- 大学(111111)
- 管理(43753)
- 研究(40696)
- 济(39042)
- 经济(37964)
- 理学(37259)
- 理学院(36771)
- 管理学(36011)
- 管理学院(35792)
- 中国(29510)
- 科学(28180)
- 京(25013)
- 所(20577)
- 研究所(19023)
- 农(18817)
- 范(18715)
- 师范(18553)
- 中心(18438)
- 财(17411)
- 江(17251)
- 业大(17246)
- 北京(16249)
- 院(15771)
- 师范大学(15181)
- 农业(14579)
- 州(14505)
- 财经(13894)
- 技术(12927)
- 科学院(12786)
- 基金
- 项目(80571)
- 科学(62691)
- 研究(58094)
- 基金(55715)
- 家(49898)
- 国家(49516)
- 科学基金(41930)
- 社会(35445)
- 社会科(33676)
- 社会科学(33662)
- 省(33396)
- 基金项目(30138)
- 划(27792)
- 自然(27750)
- 自然科(26825)
- 自然科学(26814)
- 自然科学基金(26269)
- 教育(26006)
- 编号(24052)
- 资助(22880)
- 发(19187)
- 重点(18643)
- 成果(17842)
- 课题(17187)
- 部(16076)
- 创(15877)
- 计划(15178)
- 科研(15109)
- 创新(14874)
- 发展(14705)
共检索到167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玉
文章将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有机结合起来,对长株谭地区的旅游景区资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可尽量消除单一的模糊综合评价中各因素人为赋权的主观性、弥补有时根本不能判断各因素重要程度的不足,使评价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以期达到更好的评价效果。
关键词:
资源评估 熵值 模糊综合评判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国模 韦新良 李荣勋 张晓满 何相忠
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随机抽取游客进行现场评分的资料,建立了杭州西湖景区6个主要景点的旅游资源质量评价模型。依据各景点的综合得分值对各景点的旅游资源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了9个评价要素对西湖景区旅游资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潭印月在各景点中位居榜首,而水景则是影响西湖景区旅游资源质量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明耀
基于江苏省各省辖市景区要素条件的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以及部分旅游大省的比较研究,得出江苏省旅游景区竞争力综合评价的结果及对策。
关键词:
江苏旅游景区 竞争力 综合评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万雯
在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强化综合效益评价有助于提升旅游景区开发的效益,对于提升建设的科学性和效益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综合效益评价问题,分析了评价目标导向,提出评价思路,然后建立相关评价模型,并设立了综合评价体系。
关键词:
旅游景区开发建设 综合效益评价 体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保宁
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开发规划工作的基础。在旅游资源的评价过程中,只有对旅游资源的显性吸引力和旅游资源的隐性吸引力进行双向评价,才能全面地衡量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明晰资源开发意识,规范旅游资源开发者行为。开发旅游业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开发过程中,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准确地进行旅游市场定位。积极稳妥地寻找旅游业的“增长点”,谋求独特的持续发展途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洪滔 王英姿 何东进 陈炳容 俞建安 胡小玲
景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对于认知旅游环境现状、提高旅游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模糊综合评价是综合评价中应用广泛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据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模糊综合评价法中,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的多层次、多因素的数学模型,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进行了有效合理的评价。结果显示,6个小景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均为V1~V2级,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为V1级,说明景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属理想状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丽君 孙根年 孙亚军
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5个与旅游业相关的具体评价指标作为我国西部10省(市)区的旅游资源综合实力评价的原始指标,运用因子多变量统计分析法对15个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处理,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并采取正交旋转,得出规模、客源、交通、经济4个公因子作为评价我国西部10个省(市)区的旅游资源综合实力的综合变量。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旅游资源 综合实力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伟
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的公益性、负外部性等资源特性决定了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难以满足景区绩效评价的要求,而平衡计分卡为景区绩效评价提供了很好的解决路径。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切入,深入剖析了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绩效评价问题,基于平衡计分卡平衡、发展的理念,系统构建与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运营特征相适应的这一全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改进平衡计分卡理论框架过程中发现,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绩效评价不仅要重视经济绩效,还要统筹兼顾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
关键词:
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 绩效评价 平衡计分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晓东
左江风景区无论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都别具特色,是广西发展旅游业条件较好的地区,是左江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但目前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与风景区应有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必须认真研究风景区的开发问题。 一、旅游资源的特征及评价 左江风景区旅游资源的总特征可以归纳为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景观资源相结合,内容丰富多彩,国家级、省级与地方级旅游资源并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立军
旅游服务质量是指旅游企业能满足客户享受旅游服务的水平。为了便于对旅游服务质量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有必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旅游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由于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具有主观性和模糊性,笔者认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比较合适。本文分析了旅游服务质量的具体要素构成,并阐述了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方法。
关键词:
旅游服务质量 模糊综合评价 合成算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力
对呼盟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王力旅游资源是在现实条件下,能够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以进行旅游活动,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而产生良好效益的各种客体和因素的总和。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兴旺发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开发价值的大小。因此.对旅游资源进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尔阜,蔡运龙,祁黄雄
本文从影响区域旅游资源评价因素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和不同旅游者感观的差异性出发 ,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 ,以长江三峡黄牛岩生态旅游风景区为例 ,进行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该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机遇和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综合评价 黄牛岩生态旅游风景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吕明晓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政 朱翔
综合交通可达性对当代都市圈的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有重要作用。文章以长株潭都市圈为例,通过空间数据库构建、出发点玫瑰图构建、交通分担率测算、交通接驳时间计算、交通方式可达性分析、景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结构分析等空间模拟步骤,深入归纳其旅游景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问题。结果表明:长株潭都市圈中旅游景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由中心城区向边缘区域的“低-高-低”趋势。旅游景区对高速公路依赖显著,轨道交通作用发挥不足,各类交通之间接驳不畅,部分景区入口设计存在问题。文章据此提出宏观交通规划、中观交通组织、微观交通设计3方面的优化措施。文章通过对旅游交通的前端、中端、末端环节全过程分析,构建都市圈旅游景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的研究框架。在交旅融合背景下,对于优化都市圈的旅游交通系统具有规划和管理的启发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魏国良 康国生 李强峰
通过对孟达国家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详细调查,按照我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方法,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一区域的旅游资源与发展条件进行了科学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认为,孟达国家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及开发条件总评价值为43.85分,符合国家一级森林公园标准,且开发条件较为优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