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62)
- 2023(6329)
- 2022(5326)
- 2021(4985)
- 2020(4346)
- 2019(9416)
- 2018(9187)
- 2017(18401)
- 2016(9558)
- 2015(10666)
- 2014(10447)
- 2013(10428)
- 2012(9765)
- 2011(8937)
- 2010(8850)
- 2009(8387)
- 2008(8165)
- 2007(7231)
- 2006(6193)
- 2005(5424)
- 学科
- 济(46240)
- 经济(46200)
- 业(28109)
- 方法(26976)
- 管理(26593)
- 数学(24237)
- 数学方法(24110)
- 企(19851)
- 企业(19851)
- 中国(11805)
- 财(11435)
- 农(11149)
- 险(10801)
- 保险(10707)
- 地方(9816)
- 贸(8723)
- 贸易(8719)
- 银(8611)
- 银行(8609)
- 易(8452)
- 融(8324)
- 金融(8323)
- 业经(8134)
- 行(8122)
- 农业(8049)
- 制(7932)
- 务(7868)
- 财务(7863)
- 财务管理(7839)
- 企业财务(7560)
- 机构
- 学院(139791)
- 大学(138282)
- 济(59410)
- 经济(58336)
- 管理(56381)
- 理学(48300)
- 理学院(47830)
- 管理学(47000)
- 管理学院(46744)
- 研究(42808)
- 中国(37125)
- 财(30454)
- 京(27940)
- 财经(24879)
- 科学(24540)
- 经(22693)
- 中心(20967)
- 江(19938)
- 所(19664)
- 经济学(19260)
- 财经大学(18833)
- 农(18601)
- 北京(17968)
- 经济学院(17785)
- 研究所(17740)
- 范(17707)
- 师范(17545)
- 业大(17495)
- 州(16383)
- 院(16259)
- 基金
- 项目(94796)
- 科学(75919)
- 基金(71719)
- 研究(68550)
- 家(61811)
- 国家(61355)
- 科学基金(53674)
- 社会(46176)
- 社会科(43972)
- 社会科学(43964)
- 基金项目(38153)
- 省(35437)
- 自然(34846)
- 自然科(33983)
- 自然科学(33974)
- 自然科学基金(33386)
- 资助(31451)
- 教育(31132)
- 划(30011)
- 编号(26055)
- 部(21616)
- 重点(21009)
- 发(20176)
- 国家社会(19757)
- 成果(19662)
- 教育部(19132)
- 人文(19075)
- 创(18695)
- 科研(18519)
- 大学(18101)
共检索到198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珺 毛海峰 郭晓宏
为了确保旅游景区风险防范与处置措施的科学高效,合理有效地分配与利用预防、应急资源,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及职业危害造成的不可逆损失,文章构建了典型旅游景区安全风险因素层级结构,提出了一套针对旅游景区的基于目标函数模糊聚类与最优方案聚类的风险分级评估方法,用于科学评定景区风险因素等级及分类并指导基于风险等级及分类的管控策略制定。在此基础上,针对山西省A级以上旅游景区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基于风险分级而采取的安全监控管理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永贤 薛菲 张智光
剖析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关键影响因素间作用关系,是进行景区生态安全相关研究的基础。本文在构建了景区生态安全的制度-监管-干扰-安全IRDS模型及其影响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通过量表设计与调研获取数据,并经信度与效度检验后,对IRD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关键因素间的影响路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景区环境相关法规、政府环境监管执法等因素通过对干扰行为因素的规范与约束,对景区生态安全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发现,监管主体在景区资源的使用与保护中存在过多利益纠葛等现实状况严重制约着景区生态安全水平的提升。据此,建议决策者建立以生态优先为导向的森林旅游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金凌 高峻
在全球气候变迁的趋势下,低碳成为很多行业包括旅游业发展的方向,低碳旅游逐渐成为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新方式。本研究旨在总结低碳小区、低碳建筑、低碳产业的研究经验与成果,提出低碳旅游景区评估模型。主要采用方法是国际上解决类似问题常用的ANP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依据相关文献归纳和低碳小区、低碳城市、低碳旅游区案例分析,提出低碳旅游景区评估指标;然后访谈5位低碳建筑、景观生态、资源能源、旅游环境、旅游规划领域专家,并从低碳设计、能源节约、水资源节约、生态保护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低碳旅游区的评估指标,请专家采用ANP成对比较方法对低碳旅游区优先等级进行评价筛选;根据专家评选结果,用superdecision软...
关键词:
低碳旅游景区 ANP模型 低碳指标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虹
以国内外旅游需求研究为基础,摒弃了以距离及地域作为影响旅游需求主要因子的传统做法,直接以旅游者的旅游总成本为变量,提出从旅游总成本(费用)的角度来构建旅游需求模型,进而推导出景区的旅游需求函数,并利用贵州省黄果树瀑布自然风景区的相关数据对新建旅游需求模型的逻辑性和科学性进行了拟合验证。该模型为自然旅游景区构建合理的价格体系、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及利用提供了有效的、可实施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旅游需求 平均旅游总成本 自然风景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徐荣林 王建琼
旅游服务质量是景区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结合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员工视角的旅游服务质量概念模型,构建了"工作环境""员工生活""工作回报""员工情绪""服务质量"5个潜在变量、25个测量问项组成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以九寨沟、黄龙景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景区员工的"工作环境"直接正向影响员工提供的"服务质量",并通过"员工情绪"间接影响"服务质量";员工"工作回报"直接负向影响"服务质量",但通过"员工情绪"间接正向影响"服务质量"。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服务质量 九寨沟 黄龙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欧阳安蛟 陈立定
我国旅游业正进入加速发展时期,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方兴未艾。探索和建立旅游风景区基准地价体系,对促进旅游风景区土地市场的培育与规范,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和促进旅游资源开发体制创新等具有积极意义。旅游风景区的土地利用、地价形成机制和地价影响因素等具有独特的规律和特征,我国现行的城镇基准地价评估方法体系难以直接套用于旅游风景区的基准地价评估。文章根据旅游风景区土地利用的特征、影响旅游风景区土地收益的主要因素及收益形成机制的特殊性等,结合地价评估的基本理论方法,提出并论证了以旅游风景区开发项目为对象,以景区或景点为均质地域,以土地质量评价为基础,土地收益或市场地价资料为依据,按风景游览设施建设用地、旅...
关键词:
旅游风景区 基准地价评估 土地市场 杭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文凯
通过回顾景区资源经济价值评估的研究历程,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与总结,梳理出5种主要的评估方法。在系统阐述各评估方法的理论基础与形式特点之后,分析了各评估方法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方法的理论范式和应用实践两个维度对各评估方法进行总结与对比评价,同时对现有研究及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经济价值 价值评估方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璧属 林文凯 周春波
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是实现我国景区经营权合理流转的关键,但以收益还原法为主流的现行方法并不能准确地评估景区经营权价值。通过研究,本文发现,引入实物期权概念能够提升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的准确性。本文以产权视角为切入点,通过景区经营权实物期权的动态和静态特征研究景区经营权的期权价值形成、演变机理,以冠豸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例,初步实证了实物期权视角下的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并得出如下结论:(1)景区经营权价值是一种依托于旅游资源的产权价值,其价值评估的实质是资本化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权利的价值,产权视角下的景区经营权,本质上是一种按年度执行的多期嵌套实物期权,旅游资源是其标的资产;(2)基于实物期权的景区...
关键词:
旅游景区 经营权价值 价值评估 实物期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军 何小芊 张涛 龚胜生
现有旅游价值研究中多用游憩价值或再加上非使用价值来代替旅游总经济价值,这种价值评估并不完整。文章借鉴环境经济价值评估的通用框架,基于对旅游价值构成的逻辑关系分析,旅游总经济价值应是由游憩价值、旅游品牌价值、旅游环境价值、生态服务价值、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7种基本价值类型构成的4级价值体系。根据屈原故里景区的特点,按照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等原则优选确定各项旅游价值的评估方法:①游憩价值采用旅行费用区间分析法;②旅游品牌价值采用最大品牌权益法评估;③旅游环境价值采用费用支出法;④生态服务价值采用生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喻燕
旅游资源价值评估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旅游资源总价值由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构成。本文在旅游资源总价值分类的基础上,构建出旅游资源总价值的估算方案,并选用收益还原法与条件价值法对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进行量化,得到2008年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价值总量为1567.74亿元。研究中所构建的方法体系可为实现旅游资源总价值货币化估算提供技术路径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晓红
旅游景区安全保障义务是民事法律为保护游客人身安全而确定的法定义务,该义务来自法律的规定及诚实信用的民法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包括提醒、警示、警告、疏导、制止及及时的救助。景区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游客伤害的,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景区不是对一切损害都承担责任,景区可举证证明自己已履行了安全保障义务、游客的故意或过失、第三人已承担了责任、不可抗力等情形予以全部或部分免责。旅游景区侵害行为与旅行社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损害后果,应承担连带责任;旅游景区侵害行为与旅行社过错行为间接结合发生损害后果,应根据各自过错大小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珺 毛海峰 郭晓宏
为了科学评估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景区经营活动中耦合风险程度,有效遏制景区安全事故造成的不可逆损失,文章构建了旅游景区风险评估层次结构与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受损与致损视角的景区耦合风险评估模型,通过耦合关系的作用强度反映了景区风险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并在数据分析以及实际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山西省A级以上旅游景区经营活动进行了定量的耦合风险评估,根据系统风险耦合度的定量分析结果获得了旅游景区的关键风险耦合点,提出了旅游景区安全风险应对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盛锋 程道品 黄燕玲
运用BOT模式是解决我国西部地区旅游景区开发融资难的一条有效途径,但西部地区要引入这一模式,政府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风险存在于从决策阶段开始一直到景区经营期满移交的整个过程。对西部地区政府引入BOT模式开发旅游景区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AHP方法探讨风险评估理论模型的构建,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
关键词:
旅游景区 投融资 BOT 风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诺溪
旅游景区既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又是旅游产品的主体成分。近十几年来,我国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带动了景区数量逐渐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类型日益丰富。在旅游景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景区的财务风险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对景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文章在简述我国景区发展与财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景区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提出管控景区财务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
旅游 景区 财务风险 管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良泉 唐文跃 李文明
游客对旅游地的依恋情感是刺激旅游者重游的重要因素,因而地方依恋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旅游资源。测算旅游资源的游憩价值对旅游地的资源开发与管理具有实际参考意义,而将旅游者地方依恋纳入旅游资源游憩价值评估体系中有助于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文章以韶山风景区为案例地,在红色旅游的情境下将旅游者地方依恋纳入到传统旅行费用模型中,测算红色旅游资源的游憩价值,进而评估旅游者地方依恋的经济价值。研究发现,考虑地方依恋因素后,韶山风景区的总游憩价值为676.65亿元,每位旅游者的地方依恋经济价值为556.40元,对韶山总游憩价值的经济贡献率为19.2%,可见旅游者地方依恋具有相当可观的经济价值。文章证实了旅游者与旅游地的情感关系的经济效益,明确了游憩价值评估中纳入环境心理因素的必要性,可为红色旅游地的资源开发利用、游客管理和情感营销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