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4)
2023(9586)
2022(8620)
2021(8224)
2020(6937)
2019(16077)
2018(16024)
2017(31093)
2016(17040)
2015(19121)
2014(19308)
2013(19060)
2012(17365)
2011(15396)
2010(15102)
2009(13734)
2008(13201)
2007(11339)
2006(9786)
2005(8227)
作者
(48405)
(39696)
(39588)
(37571)
(25370)
(19100)
(18004)
(15704)
(15050)
(14097)
(13889)
(13188)
(12495)
(12424)
(12163)
(12098)
(11863)
(11845)
(11387)
(11211)
(9911)
(9582)
(9447)
(9020)
(8913)
(8896)
(8803)
(8695)
(7945)
(7941)
学科
(64050)
经济(63981)
管理(46464)
(43193)
(37408)
企业(37408)
方法(32626)
数学(26517)
数学方法(26196)
(16384)
中国(15875)
业经(15393)
(15174)
(14549)
理论(13889)
地方(13584)
(11999)
农业(11190)
教育(10706)
(10654)
贸易(10650)
(10295)
环境(10268)
技术(10105)
(9624)
财务(9567)
财务管理(9551)
(9549)
企业财务(9052)
(9043)
机构
大学(237696)
学院(235850)
管理(97683)
理学(85327)
(84704)
理学院(84352)
管理学(82860)
经济(82611)
管理学院(82428)
研究(75226)
中国(53364)
(51115)
科学(49530)
(37940)
(36728)
业大(35553)
(34776)
(34321)
师范(34026)
研究所(33910)
中心(33774)
(32908)
北京(32286)
财经(31411)
(28534)
师范大学(27764)
(27705)
(27554)
农业(27226)
技术(24982)
基金
项目(167989)
科学(131478)
研究(124024)
基金(120545)
(104403)
国家(103493)
科学基金(89107)
社会(75845)
社会科(71756)
社会科学(71737)
(66209)
基金项目(65603)
自然(58850)
自然科(57406)
自然科学(57396)
教育(56728)
自然科学基金(56350)
(55509)
编号(51867)
资助(49505)
成果(41780)
重点(36943)
(36201)
(35471)
课题(35080)
(34703)
项目编号(32314)
创新(32130)
科研(32089)
大学(31479)
期刊
(90782)
经济(90782)
研究(66482)
中国(39432)
学报(37444)
科学(34923)
管理(33999)
(31238)
教育(29649)
大学(28125)
(26595)
学学(26111)
农业(22589)
技术(19750)
业经(15923)
图书(15767)
(14968)
金融(14968)
财经(14003)
经济研究(13391)
理论(12221)
科技(12154)
问题(11931)
(11767)
实践(11566)
(11566)
(11257)
情报(11254)
资源(10852)
(10639)
共检索到327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郭怡  孙红蕾  郑建明  
学科建设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环。文章分析公共文化研究的学科分布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建立公共文化学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公共文化学科建设策略框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宏梅  
随着20世纪中叶现代大众旅游业的迅速崛起,旅游业在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显著。文化遗产由于其固有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而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吸引物,尽管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多带有经济利益驱动的色彩,但文化遗产旅游在促进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增强地方认同及文化的相互理解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乃康  
由中国旅游文化学会、北京旅游学会和中国旅游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联合召开的“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于1990年10月24至26日在北京回龙观饭店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安徽、江西、广东、湖北和云南的53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25篇。国家旅游局副局长何若泉同志到会并讲了话。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余书炜  
论旅游理论研究内容的框架□余书炜一、旅游理论研究是在研究什么旅游理论研究是在研究什么?从而学旅游理论是要学到些什么?这是两个曾使我非常困惑的问题。而且我相信它们不仅仅属于我个人。尤其是对于从事旅游理论学习的学生来说,它们很可能是正在或将要困扰他们的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旺  蒋敬  
国外关于旅游发展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早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证研究成果,而国内目前仍处于引用国外的相关理论和评价指标体系来解释我国旅游发展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阶段。基于乡土社会结构特征的"差序格局"理论,结合民族社区的乡土特征,提出旅游发展对民族社区社会文化影响的乡土视野研究框架。此框架包括4个层次:①基础理论与方法论层次:对本文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界定和阐述;②反映层次:测量社区居民关于旅游发展对民族社区乡土特征影响的感知;③解释层次:提出研究的重点问题;④控制层次:提出实现民族文化和旅游发展双赢的调控原则和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明珠  
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的趋同化问题 ,引发了广州市政府推动旅游与城市文化结合的思路和政策导向。文中分析了广州市开发此类资源的潜力和优势 ,提出了广州市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构想框架 ,并由微观、中观到宏观的探讨 ,提出了近期操作切入点的选择、旅游线网片开发的思考、整合城市优势和凸现岭南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钱津  
文化是发展的摇篮,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提高消费中的文化含量,就提高了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这是尹世杰教授在其新著《消费文化学》一书中所阐述的观点。该书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尹世杰教授通过十多年来对于消费经济学的研究,认为市场经济越发展,消费文化问题越重要,并进一步提出要把消费文化作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进行研究,探索其作用、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连海  
教育公平不能简单被作为封闭的资源配置性技术体系来看待。综合借鉴政治、经济、法律途径,尤其是目前缺位严重的文化手段来研究教育公平,有助于全面认识教育公平的形成路径。以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伯恩斯坦的"符码理论"以及威利斯的"亚文化理论"等文化学视角,从文化根源和社会现实出发剖析其制度建设背后的文化意蕴,为教育公平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研究框架和富有解释力的分析工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海波  
通过借鉴和思考,笔者认为闲暇时间是间隔镶嵌在个人一整段生存状态里的片段时间。同时,为了贴切描述旅游者的运动特征,文章引入了物理学中位移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将旅游界定为:人们在一段离开惯常环境但位移为零的生存状态里,利用闲暇时间开展的体验活动,据此辨析了旅游与休闲、旅行和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切换复原之间的关系。将旅游划分为兴趣驱动型、事务引致型和综合引致型三种基本类型,并对旅游统计问题进行了探讨。明确旅游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对旅游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其统领学科的理论范畴是个体或群体惯常环境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才  
本文在假设旅游学是一门独立学科这一前提下 ,借用社会学关于学科属性定位的分析框架 ,对旅游学的学科属性进行定位分析。从学科的认知维度来看 ,旅游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软”学科 ;从学科的组织维度来看 ,旅游学是一门“分野度”较高而“城市化度”较低的学科。旅游学学科的这些属性的确定 ,为我们解释旅游学发展现状提供了基本依据 ,能够使我们明确旅游学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向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这对于旅游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任以胜  陆林  韩玉刚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决定着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旅游资源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关系日益密切,树立新旅游资源观是对区域发展实践的再认识和再实践,能够为旅游资源研究提出新的课题。梳理与总结传统旅游资源观视角下旅游资源研究成果的发展脉络,研究发现:(1)旅游资源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方向日益多元,在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积极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论指导实践"与"实践完善理论"的良性互动局面。(2)新旅游资源观是指在科学技术进步、价值观念变革、旅游需求提升、人均收入提高等背景下,人们对不同来源、不同结构、不同层次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配置、重组和优化的动态过程,表现为人们的思维认知对旅游资源性状改变的一种能动响应。新旅游资源观是对传统旅游资源观的根本突破,呈现出新旅游资源价值观、新旅游资源利用观、新旅游资源发展观、新旅游资源效益观和新旅游资源空间观等特征。(3)从旅游资源价值转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旅游资源融合发展、旅游资源区域效益、旅游资源空间重构等方面构建新旅游资源观视角下的"五维一体"的旅游资源研究内容体系,强化旅游资源的跨区域聚合、竞合与融合,揭示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相互作用机理。(4)面对新旅游资源观视角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课题,多学科交叉融合与新方法引进是开展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性、动态性、区域性和系统性研究的必然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