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34)
- 2023(3221)
- 2022(2824)
- 2021(2699)
- 2020(2166)
- 2019(4833)
- 2018(4877)
- 2017(8720)
- 2016(5163)
- 2015(5741)
- 2014(6329)
- 2013(5912)
- 2012(5448)
- 2011(4832)
- 2010(4922)
- 2009(4463)
- 2008(4622)
- 2007(4391)
- 2006(3858)
- 2005(3451)
- 学科
- 济(15695)
- 经济(15677)
- 管理(11708)
- 业(9636)
- 企(9051)
- 企业(9051)
- 理论(7320)
- 方法(6261)
- 业经(5770)
- 农(5239)
- 中国(5196)
- 教育(5030)
- 地方(4295)
- 教学(4193)
- 和(3926)
- 文化(3919)
- 财(3868)
- 农业(3838)
- 学(3820)
- 经济理论(3728)
- 制(3239)
- 产业(3017)
- 学法(2732)
- 教学法(2732)
- 务(2645)
- 财务(2636)
- 财务管理(2617)
- 数学(2615)
- 研究(2556)
- 数学方法(2533)
- 机构
- 学院(71064)
- 大学(66215)
- 管理(22672)
- 研究(20570)
- 济(18617)
- 理学(18170)
- 理学院(17849)
- 经济(17817)
- 管理学(17359)
- 管理学院(17199)
- 中国(16135)
- 京(14650)
- 范(14185)
- 师范(14073)
- 科学(13801)
- 江(13310)
- 财(11368)
- 州(11261)
- 师范大学(11061)
- 所(10277)
- 职业(10200)
- 旅(10186)
- 游(10177)
- 旅游(10037)
- 中心(9921)
- 技术(9889)
- 北京(9603)
- 研究所(8871)
- 财经(8468)
- 农(8159)
- 基金
- 项目(39175)
- 研究(32699)
- 科学(29531)
- 基金(24653)
- 家(20480)
- 国家(20181)
- 社会(18408)
- 省(17772)
- 社会科(17179)
- 社会科学(17176)
- 科学基金(16850)
- 教育(16193)
- 编号(15701)
- 划(13746)
- 成果(13450)
- 基金项目(13325)
- 课题(11666)
- 资助(10657)
- 年(10534)
- 自然(9797)
- 发(9485)
- 自然科(9456)
- 自然科学(9455)
- 自然科学基金(9284)
- 项目编号(9221)
- 重点(8959)
- 规划(8659)
- 性(8431)
- 大学(7802)
- 创(7739)
共检索到113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邹本涛 曲玉镜
旅游文化史研究成果丰富,但其基础理论研究却十分薄弱:旅游文化史内涵缺乏专门探讨,与旅游史内涵混淆不清;旅游文化史分期多套用社会史分期,自身特殊性湮没不彰。旅游文化史不同于旅游史,它是旅游体验与介入文化的发展史;旅游文化史分期不应随社会史亦步亦趋,应根据自身的阶段性特征另辟蹊径。旅游体验文化与旅游介入文化发展不同步时,界标的确定应以旅游体验文化为重心;各地旅游文化的发展不平衡时,界标的确定应以旅游文化相对发达者为重心。按此原则,从宏观的角度看,整个旅游文化史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3个大的历史阶段,起讫时间分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唐娟
澳门博彩业近年的发展促使澳门作为赌城的旅游形象进一步深入人心。然而,博彩业的繁荣也反衬出区域经济过于单一化发展带来的隐患,以及基于文化内涵的旅游开发力度不够从而影响区域文化品位提升的弊端。对于澳门目前现有形象进行优化,不仅仅能彰显沉寂中的澳门文化旅游,还能增强旅游体验的丰富性,同时降低经济风险。夯实文化基础、多元化格局提升市场的吸引力应成为澳门旅游形象优化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充实文化的层次丰度、强化形象的空间弹性和规划形象的阶段发展这三大优化途径,最后从口号、节事、视觉这三方面阐释了形象
关键词:
澳门 旅游形象 优化 文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敏 刘春凤 胡中州
生态/环境在旅游中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到。一方面,生态/环境成为旅游地重要的吸引要素,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本;另一方面,旅游活动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和整体生态服务价值的增值。因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的旅游生态补偿受到了重视。文章在生态旅游研究起源分析基础上,对旅游生态补偿的4个核心科学问题进行系统分析:①旅游生态补偿的涵义(什么是旅游生态补偿);②旅游生态补偿的利益主体(补给谁,谁出钱);③旅游生态补偿的标准(补多少);④旅游生态补偿的渠道与机制(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建立怎样
关键词:
旅游生态补偿 内涵 研究问题 展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云霞
旅游景观规划既是整合"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与"旅游景区详细规划"成为旅游系统整体性规划控制的有效途径,又是实现旅游规划体系走向完善和成熟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旅游景观释义的基础上,基于旅游景观学的基础理论,对旅游景观规划的内涵、原则和内容等要素进行探讨,旨在引起业界对旅游景观规划的关注和讨论。
关键词:
旅游景观 规划 探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孔令学
公民旅游权是基本人权的重要延伸,是一种综合性权利,可分为基础性旅游权和消费性旅游权两大类,旅游保障权、旅游自由权、旅游平等权、旅游资源共享权、旅游发展共享权、旅游消费权和出入境旅游权等七项权利。在我国旅游发展与旅游者权益保护亟待加强的情况下,建议通过相关制度设计构建全面广泛的公民旅游权保障体系,完善我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在保险制度方面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借助强制保险和商业保险提供公民旅游休闲保障,完善保险制度安排,加强旅游资源保护,进行保险创新,保障公民旅游自由权,加强保险国际合作保障,公民出
关键词:
旅游权 内涵解析 保险制度 保障机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毛云芳 林擎国
税收文化不仅指税收机构自身的组织文化,而且更重要的是包含社会范畴里的税收观念、纳税意识等意识形态及保证税收工作正常有序周转的税收制度。税收文化建设必须从系统工程出发,立足国情,统筹全局,协调税收文化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发展,从而保障税收制度的有效运行,促成依法治税,最终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一种"文化力"。
关键词:
现代税收文化 税收制度 系统工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鹏 王金叶
旅游可持续发展指在一个地区范围内,旅游产业能够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保持其规模并维持其发展,因此其内涵包括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和旅游生计的可持续三个维度。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自然环境破坏、文化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市场竞争力不足、品牌吸引力下降、旅游对财政总收入和居民收入的贡献值有限等制约,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促进文化资源挖掘、加强产业能力建设、提升旅游经济及社会带动力等对策措施有利于实现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旅游可持续 桂林旅游 发展制约 发展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益
本文总结了国外和国内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的成果和特点 ,对我国广泛应用的旅游容量传统量测公式进行了评价 ,指出了该公式存在的缺陷 ,并提出了旅游容量修订公式及其适用范围 ,最后对旅游容量实践应用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旅游环境容量 测算公式 大型风景旅游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祥寒冰
森林旅游资源不仅在于优美的自然景观,还在于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森林旅游产业逐渐布局“文化旅游”事业,森林文化旅游成为森林旅游开发中的热门话题。积极挖掘森林旅游中的文化资源,将有效推动中国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中国森林旅游文化》一书,简析国家森林旅游文化内涵,并联系既有实践经验探索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笑源
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 ,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如何理解存在不同观点。文章阐述了生态旅游的产生背景 ,对生态旅游的主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后 ,综合性地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内涵 ,同时 ,简要地分析了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产品和生态旅游的分类。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内涵 保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璟 吴必虎 李咪咪
旅游定义的不统一性存在良久,不同学科、不同视角观点不一。首先,从文献回顾开始,按时间顺序梳理了西方旅游定义的发展演变,并从中西方双视角归纳了对旅游本质的认知。其次,基于所收集的中英文双语视角约400条对"旅游"的描述性定义,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对中英文定义的时间演变、高频词以及中文定义高频词的共现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英文定义随时间演变的规律与文献回顾所揭示的演变规律具有内在一致性;英文定义多侧重于经济与产业视角,中文定义多侧重于文化与体验视角。最后,从认识论视角总结并提出在认识"旅游"一词时要把握
关键词:
旅游定义 旅游本质 多语言 认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傅林放
对《旅游权利法案及旅游者法典》的误读造成了对旅游权利理解的诸多混乱。文章从应然的角度分析,旅游权利根据义务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个人针对经营者享有的旅游民事权利,个人针对国家享有的公民旅游权利。前者系私法权利,包括法定权利、约定权利,这一类权利甚少争议。后者属公法权利,包括前往旅游目的地的自由、旅游资源享用权,这一类权利从基本概念到具体内涵都十分混乱,比如错误地将休息、休假权、旅行自由等权利视为旅游权利。上述两类权利中,公民旅游权利在当前制度环境下存在救济的困难,但这并不影响旅游权利整体的现实价值,它可以成为
关键词:
旅游权利 内涵 理论基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崇
综观近年来旅游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大致可以梳理出两个主线:一是把旅游看作经济活动,以研究经济行为的理性选择范式和量化方法,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去研究旅游经济;另外一个研究范式则反对把旅游单纯化为经济行为,坚持把旅游看作是社会和文化活动,更加关注旅游与各种社会文化因素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国生
当前重庆旅游文化发展有两个重点:一是围绕重庆旅游文化优势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把重庆市建成有特色的旅游文化城市;二是大力发展有地方情调的动态旅游。为实现这一战略重点,必须实施四项基本措施。
关键词:
重庆 旅游文化 开发 战略 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白凯 吴成基 苏慧敏 马彦飞 姚宏
窑洞不仅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形式,更是一种孕育了黄土高原浓重的民俗民情、体现了人地和谐发展观的文化形式;窑洞文化是黄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需要深度开发的重要人文旅游资源。文章结合陕北旅游发展实际,全面分析了旅游开发面临的机遇和问题,进一步提出了陕西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应当抓住陕北红色旅游热这个发展契机,采取依托延安、深挖窑洞文化内涵、将窑洞旅游与其它旅游项目捆绑推出等策略和建议,使窑洞文化旅游成为发展陕北旅游的新亮点。
关键词:
窑洞文化 黄土文化 旅游开发 陕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