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71)
2023(5353)
2022(4902)
2021(4492)
2020(4149)
2019(9657)
2018(9566)
2017(19063)
2016(10651)
2015(12256)
2014(12787)
2013(12824)
2012(12225)
2011(11013)
2010(11133)
2009(10612)
2008(10802)
2007(10043)
2006(8483)
2005(7526)
作者
(32072)
(27092)
(26853)
(25761)
(17074)
(13091)
(12501)
(10495)
(9860)
(9603)
(9194)
(9062)
(8800)
(8617)
(8450)
(8386)
(8287)
(7955)
(7932)
(7819)
(6809)
(6626)
(6598)
(6228)
(6164)
(6111)
(6110)
(5940)
(5576)
(5430)
学科
(46945)
经济(46906)
管理(25891)
(25829)
方法(25476)
数学(20883)
(20741)
企业(20741)
数学方法(20710)
(13131)
中国(10738)
(10658)
(9886)
业经(9867)
地方(9822)
农业(8922)
(8786)
贸易(8786)
理论(8711)
(8491)
(8018)
(7290)
(6541)
财务(6528)
财务管理(6506)
环境(6119)
企业财务(6103)
(6001)
银行(5981)
(5716)
机构
学院(160957)
大学(160333)
(62108)
经济(60627)
管理(59850)
研究(52615)
理学(51249)
理学院(50579)
管理学(49626)
管理学院(49290)
中国(38865)
科学(34267)
(33869)
(28804)
(28534)
(27427)
研究所(25004)
(24976)
中心(24695)
业大(24366)
(24258)
师范(24040)
财经(22983)
农业(22930)
北京(21410)
(20633)
(20006)
师范大学(19322)
经济学(19085)
(18162)
基金
项目(102822)
科学(79367)
研究(74611)
基金(72724)
(62980)
国家(62421)
科学基金(52344)
社会(46181)
社会科(43670)
社会科学(43653)
(41595)
基金项目(39513)
教育(34631)
(34518)
自然(33647)
自然科(32763)
自然科学(32750)
自然科学基金(32172)
编号(31459)
资助(30703)
成果(25827)
重点(23229)
(23097)
(22613)
课题(21482)
(20533)
科研(20081)
大学(19300)
创新(19068)
教育部(19059)
期刊
(69340)
经济(69340)
研究(42877)
中国(27398)
学报(26499)
(25989)
科学(23883)
(22626)
大学(19336)
管理(18426)
学学(18154)
农业(17420)
教育(16428)
技术(12992)
业经(12273)
(11898)
金融(11898)
财经(11344)
经济研究(10325)
问题(10040)
(9765)
(9737)
(9130)
(8739)
图书(8624)
商业(8243)
技术经济(8115)
统计(7789)
(7722)
资源(7656)
共检索到230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叶当前  
送别诗作为旅游文化的组成元素,对旅游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探索古代的祖饯仪式,揭示送别诗的起因,并结合古代文史资料对送别诗进行合理的归类,以期促进送别诗个案的研究与运用,从而推动旅游文学的深度开拓。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大悟  
本文系统论述了当代旅游文化的核心内涵,明确指出:当代旅游文化是消费性文化、生活文化、资本驱动型文化和创意文化,并提出把握当代旅游文化创意的6个必备要素。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熊剑峰  王峰  明庆忠  
怀旧旅游是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怀旧旅游的终极动机在于对传统文化及人本主义"家园"的追寻;怀旧旅游的本质,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主体的自我认同,在空间维度上表现为对"家园"的追寻,在哲学维度上则是对主体生命线条的完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许宗元  
森林旅游不仅是项产业,还是一种高品位的文化行为。其广博、深湛的文化内涵大抵表现在哲学、心理学、美学、历史、科学、教育诸方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永博  沈敏  余子萍  沙润  
首先,根据旅游吸引力情况对吴文化景观进行筛选和谱系整理;然后,采用"旅游景观文化选择矩阵"对吴文化旅游景观谱系进行评价;进而,根据公众吴文化景观偏好提出旅游景观开发的战略步骤;最后,结合公众吴文化标志物认知状况选择旅游景观开发的战略要点。结论认为:"史诗式"主题公园开发是吴文化旅游景观开发的重要战略,主要包括主题形象、意象空间和标志符号三个方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斌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多,旅游纠纷也越来越多。本文针对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发生旅游纠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阐明了旅游纠纷对各方面的危害,最后就如何减少旅游纠纷的发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曹国新  
中国旅游商品的疲敝,其实质是市场失灵。通观供给、需求、价格等范畴,旅游商品的市场失灵大致表现在:旅游资源性形成的公共物品、产权关联引起的外部经济、附加价值不确定带来的信息不充分、不可移动性造成的自然垄断、差异化产生的不完全竞争、旅游行为生成的心理效用、不可抗力潜伏着的投资风险共7个方面。市场失灵使中国旅游商品市场急待科学有效地规制和干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俊博  
我国古典诗词充满了大量的旅游信息,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可以为旅游业所利用。洛阳是千年帝都、牡丹花城,蕴含着丰厚的诗词文化资源,打造诗都文化旅游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洛阳诗词文化旅游却存在着重视不足、开发不当、宣传欠缺等问题,需在政府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采取普及诗词文化知识、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创新旅游模式等措施,将诗都文化旅游品牌打造成为洛阳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晓慧  
从历代王维诗画接受中可见,王维在生前和身后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以王维文化为核心的旅游资源开发是切实可行而且大有前途的。而王维文化开发中首当其冲的应是蓝田辋川别墅,这既是对王维文化、长安文化的弘扬,也有利于提高地方文化品位,提升国民文化素养,并直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然而目前的开发程度显然滞后,因此,当务之急应是吸引多方资金,邀请各类专家,逐步在蓝田开辟王维足迹、诗作旅游线路,并结合当地山川风光,溶洞奇景,综合打造知名精品旅游线路,在全国唱响长安文化生态旅游。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雪雁   罗慧   裴心源   赵小旭   赵妮  
[目的/意义]送别诗是古代诗歌中极其重要的一类题材,通过研究送别诗中涉及的典故及文化意象,可以为唐代的历史文化变迁提供考证。[方法/过程]以《全唐诗》中的送别诗为研究对象,基于知识重组的视角,运用数字人文工具,通过对送别诗中出现的典故及文化意象进行统计分类,结合语义对送别诗想要表达的情感展开研究。[结果/结论 ]梳理送别诗文本中包含的典故及文化意象,直观地展现《全唐诗》送别诗中典故、文化意象等要素,有利于后续对《全唐诗》中的其他知识元素进行深度挖掘及可视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进福  
"我讨厌旅行。"半个世纪以前,结构主义大师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如是说。但正是"讨厌旅行"的列维—斯特劳斯因其讨厌的旅行缔造了经典名篇《忧郁的热带》(TristesTropiques,1955),成就了人类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其于西印度群岛特别是巴西的旅行经历也成为人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郁龙余  
什么是旅游文化?要给旅游文化界定概念,首先应该搞清楚旅游与文化的含义。 由于对旅游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不同,各家关于旅游的定义互有差异。虽然它们都有成立的理由,但又都是不全面的:不是缺乏历史的观点,将旅游仅仅看成近代的产物,就是囿于商业的观点。因而,没有能从根本上揭示出旅游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先标  张畅  
近来,"文化旅游"概念含义的辨析界定引起学业两界关注。然而,系统深入的研究不足,导致对其概念含义的界说仍不精准和全面,进而影响文化旅游经济或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乃至制约文化和旅游大发展。该文在进一步梳评已有界说之基础上,对接"文化"和"旅游",并将"文化结构"与"旅游要素"叠加,综合界说了广义和狭义层面文化旅游概念之含义,指出应从公共性和商业性文化旅游经济角度,统分采取有效的公共政策和商业性政策,促进两者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郭晓晶  秦雷  
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从秦砖汉瓦、唐塑宋瓷、威风凛凛的兵马俑、气势宏伟的古长城,到连接中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丝绸之路、苏州园林以及隐居丛林六朝的栖霞文化,不胜枚举的古代文化经过五千年的薪火相传,铸就了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留下了饱蕴思想精髓和价值追求的灿烂遗产,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化,也成为当今发展国际旅游的重要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怎样才能在改革创新中将这些宝贵的财富转化为文化较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