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10)
2023(4092)
2022(3405)
2021(3385)
2020(2615)
2019(6028)
2018(6025)
2017(11235)
2016(6412)
2015(7271)
2014(7613)
2013(7336)
2012(7008)
2011(6128)
2010(6526)
2009(6240)
2008(6539)
2007(5956)
2006(5520)
2005(5309)
作者
(18058)
(14886)
(14798)
(14277)
(9697)
(7277)
(6717)
(5679)
(5673)
(5538)
(5276)
(5062)
(4897)
(4736)
(4593)
(4576)
(4560)
(4422)
(4351)
(4346)
(3912)
(3675)
(3613)
(3547)
(3436)
(3368)
(3350)
(3347)
(3103)
(3052)
学科
(24088)
经济(24041)
管理(15772)
(13840)
(12770)
企业(12770)
理论(10301)
方法(9323)
业经(7944)
(7847)
中国(7535)
教育(6278)
(6187)
(6020)
(5628)
农业(5497)
地方(5327)
(5217)
教学(4794)
经济理论(4738)
数学(4626)
数学方法(4439)
(4394)
银行(4394)
(4199)
文化(3921)
(3858)
金融(3857)
产业(3752)
(3717)
机构
学院(93880)
大学(91624)
管理(32057)
(31312)
研究(30509)
经济(30281)
理学(25884)
理学院(25503)
中国(24932)
管理学(24919)
管理学院(24720)
(20458)
科学(18510)
(18330)
(17569)
师范(17454)
(16630)
(15194)
中心(14258)
(14202)
师范大学(13976)
北京(13876)
财经(13496)
研究所(13150)
(11892)
(11055)
技术(10973)
职业(10848)
(10842)
(10486)
基金
项目(51497)
研究(42588)
科学(39611)
基金(34099)
(28333)
国家(27970)
社会(25337)
社会科(23713)
社会科学(23708)
科学基金(23692)
(21757)
教育(21129)
编号(19089)
基金项目(17850)
成果(17311)
(17293)
资助(14836)
课题(14450)
自然(13449)
自然科(13031)
自然科学(13029)
自然科学基金(12793)
(12783)
重点(11909)
(11701)
项目编号(11280)
(11057)
规划(10930)
(10746)
(10290)
期刊
(46386)
经济(46386)
研究(31182)
中国(21448)
教育(19408)
(14512)
管理(13122)
(11639)
科学(11632)
学报(11221)
(9493)
金融(9493)
大学(9098)
技术(8989)
业经(8127)
学学(8037)
农业(7769)
(7554)
财经(7013)
图书(6691)
(6607)
旅游(6607)
(6607)
问题(6413)
(6168)
职业(6066)
经济研究(5587)
学刊(5342)
旅游学(5319)
游学(5319)
共检索到156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菊凤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是两个容易被混淆的概念,也是两个应该引起重视的研究领域。本文从对比这两个概念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入手,辨析了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其研究范畴,指出目前研究的局限和应有的研究框架,并分析其相应的实践应用方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菊凤  
"旅游公共服务"在我国被作为一个明确而独立的问题提出,始于2006年十六大提倡建设"服务型政府"。近几年,各地纷纷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桂林市、北京市旅游局(委)还先后设立了旅游公共服务处。但是,旅游公共服务在理论上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国生  
当前重庆旅游文化发展有两个重点:一是围绕重庆旅游文化优势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把重庆市建成有特色的旅游文化城市;二是大力发展有地方情调的动态旅游。为实现这一战略重点,必须实施四项基本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刚  
旅游文化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南岳旅游文化资源类型齐全 ,文化特色鲜明 ,但南岳旅游产品的开发大都处于较低层次。因此开发南岳旅游文化资源对加快南岳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认为 ,当前南岳旅游文化发展有两个特点 :一是围绕南岳旅游文化优势资源进行深度开发 ,把南岳区建成有特色的旅游文化城市。二是大力发展有地方情调的动态旅游。为实现这一战略重点 ,必须实施若干相应的基本措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明耀  黎洁  陈劲松  
在对TSA一般理论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 ,本文结合江苏省正在编制的、严格遵从国际规范的省级区域旅游卫星账户的实践 ,分析和论述了我国区域旅游卫星账户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 ,如区域旅游卫星账户的特点、编制过程、主要困难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长高  
广西旅游理论界于1991年10月28—30日在柳州市召开首届旅游文化理论研讨会,会议共收到论文23篇。参加研讨会的有关方面领导、专家学者以及从事旅游业工作的同志共五十多人。 与会同志围绕旅游文化的定义,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人文旅游资源、特别是少数民族风情和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以及旅游文化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郁龙余  
什么是旅游文化?要给旅游文化界定概念,首先应该搞清楚旅游与文化的含义。 由于对旅游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不同,各家关于旅游的定义互有差异。虽然它们都有成立的理由,但又都是不全面的:不是缺乏历史的观点,将旅游仅仅看成近代的产物,就是囿于商业的观点。因而,没有能从根本上揭示出旅游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先标  张畅  
近来,"文化旅游"概念含义的辨析界定引起学业两界关注。然而,系统深入的研究不足,导致对其概念含义的界说仍不精准和全面,进而影响文化旅游经济或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乃至制约文化和旅游大发展。该文在进一步梳评已有界说之基础上,对接"文化"和"旅游",并将"文化结构"与"旅游要素"叠加,综合界说了广义和狭义层面文化旅游概念之含义,指出应从公共性和商业性文化旅游经济角度,统分采取有效的公共政策和商业性政策,促进两者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殿廷  王欣  吴巧新  吴铮争  刘睿文  
旅游规划的基本范畴不外乎5W2H,但因各范畴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性,旅游规划仍然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本文章就此展开讨论,旨在提醒旅游规划者、经营管理者细分游客市场,突出产品特色,客观合理地看待旅游效益,根据经营管理者的特点制定旅游发展战略,统筹安排区域旅游开发事宜,多角度评价旅游规划,特别要注意逆向规划,守住生态环境底线,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江峰  
旅游增权问题研究多集中在乡村旅游地、生态旅游地及民族村寨社区等一些往往伴随土地所有权的地区,而另一些因不拥有土地权或丰富旅游资源而旅游失权现象较为严重的文化遗产地社区旅游增权研究较少。基于上述考量,西安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会战在对文化遗产地社区旅游增权状况开展深入调研及对国内外社区旅游增权理论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循着旅游增权"是什么""凭什么""增什么""怎么增""增权为什么"的理论脉络,围绕文化遗产地社区旅游增权的内涵、基础、内容、路径及目的等问题,尝试建构了一套有关文化遗产地社区旅游增权的系统理论,著书《文化遗产地社区旅游增权的理论与实践》,于2018年11月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捷  
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背景下,在旅游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中,旅游规划具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旅游规划的目标、模式、主要内容、规划技术、成果模式、旅游发展路径、旅游产品、旅游需求、旅游产业体系等重要方面均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差异。中国特色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许宗元  
陆游是开创型、集大成的旅游家 ;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大旅游诗人、重要的游记作家、优秀的旅游词人 ;毕生作出旅游文化重要建树。一部《剑南诗稿》俨为诗化的旅游学原理。陆游以诗的形式阐明“旅游生活是文艺创作源泉之一”的文艺学原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陆林  
旅游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是对规划区域各层面地理空间长期发展的战略指引、保护、控制和综合平衡。伴随着旅游规划外延的扩大,旅游规划已逐渐涵盖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整合、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跨产业交叉融合以及规划利益相关主体的综合考量等多元问题。总结多年科学研究心得和旅游规划实践经验,笔者就旅游规划的实践谈谈几点认识,为了方便叙述,本文以安徽师范大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阳   李斯   张錡棋  
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是文旅融合的重要方面,更是二者融合发展的难点。文章基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厘清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的内涵,明确“宜融区域”,结合相关理论揭示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价值,阐释融合发展的阶段和实践指向。当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已经历了以“设施出圈、空间嵌入”为主要特征的探索期,和“机构融合、服务叠加”的突破期,将进入“以人为本、主客共享”的深化期。在新的融合发展阶段,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引领下,从理念融合、资源融合、服务融合、平台融合和标准融合5个方面统筹推进,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协同并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