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2)
2023(7431)
2022(6161)
2021(6018)
2020(5012)
2019(11552)
2018(11443)
2017(21832)
2016(11389)
2015(12700)
2014(12662)
2013(12375)
2012(11116)
2011(10203)
2010(10417)
2009(9777)
2008(9133)
2007(8126)
2006(7300)
2005(5940)
作者
(31384)
(26382)
(25888)
(24844)
(16461)
(12642)
(11810)
(10039)
(9871)
(9306)
(9193)
(8683)
(8517)
(8013)
(7989)
(7699)
(7593)
(7532)
(7531)
(7460)
(6342)
(6317)
(6313)
(6185)
(5916)
(5879)
(5822)
(5600)
(5281)
(5265)
学科
(47856)
经济(47803)
(29993)
(27909)
管理(25373)
方法(21912)
农业(19281)
数学(19076)
数学方法(18563)
(17991)
企业(17991)
业经(13035)
地方(11659)
中国(11260)
理论(8771)
(8482)
(7850)
(7759)
农业经济(7572)
(7517)
收入(7443)
(7161)
贸易(7156)
(6904)
环境(6272)
(6231)
分配(6185)
发展(6152)
(6147)
(5850)
机构
学院(159684)
大学(154270)
管理(62217)
(58038)
经济(56405)
理学(53765)
理学院(53131)
管理学(51761)
管理学院(51465)
研究(49500)
中国(38586)
(32579)
科学(31308)
(28763)
(25183)
(24795)
中心(24693)
师范(24592)
(24191)
业大(24022)
(23158)
研究所(21087)
农业(21073)
北京(20428)
(20141)
财经(20026)
师范大学(19526)
(18026)
(18017)
技术(16941)
基金
项目(108936)
科学(85733)
研究(81999)
基金(77338)
(66277)
国家(65628)
科学基金(57116)
社会(51659)
社会科(48563)
社会科学(48552)
(45062)
基金项目(41543)
教育(37738)
自然(36352)
(36330)
自然科(35455)
自然科学(35451)
编号(35327)
自然科学基金(34782)
资助(31888)
成果(27594)
(24306)
课题(24134)
重点(23875)
(22549)
(22060)
国家社会(20589)
创新(20493)
科研(20349)
(20286)
期刊
(70355)
经济(70355)
研究(40867)
(31969)
中国(31691)
科学(22713)
农业(21219)
学报(21158)
管理(20029)
教育(18728)
(17805)
大学(17415)
学学(16323)
业经(16202)
技术(15370)
(13600)
金融(13600)
问题(9490)
经济研究(9170)
(9091)
资源(9022)
(8686)
(8574)
农业经济(8520)
统计(8497)
农村(8310)
(8310)
财经(8258)
图书(7971)
(7896)
共检索到230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燕琴  
旅游业为边远民族村寨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机会,但社会生态巨变也使其面临诸多压力与冲突,威胁到地区稳定,对化解之道的深层次探索亟待理论支撑。文章借用Selye生理应激理论,根据压力概念发展的趋势,提出社区层面压力–冲突论之6大命题,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由压力源(A)、应对资源(B)、应对过程(C)、压力反应(D)、应对结果(X)构成的社区压力应对之ABCD-X模式,其中B-C为"传承"维度,A-D为"变革"维度。该模式应用于中俄边界室韦俄罗斯民族村的旅游扶贫研究,显示出良好的框架条理作用和机理解释能力;结合实践经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银春  赵荣荣  梁越  
以芋头侗寨为研究对象,分析村落遗产地负责任旅游扶贫模式。研究发现,芋头侗寨现已建立完善的保护利用机制和行动协调机制,其联动帮扶机制及包容性增长机制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在现阶段芋头侗寨的负责任旅游扶贫开发中,已经形成了当地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参与旅游扶贫模式:通道县、双江镇等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中景信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旅游带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扶贫工作队的物资和技术帮扶、芋头侗寨贫困人口的旅游参与。这样的扶贫模式使得旅游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甚至规避了旅游扶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政府、旅游企业及扶贫工作队在后期的扶贫工作中,仍应重点考虑如何提升寨内贫困人口技能、重点发挥当地村民特别是贫困村民及当地旅游企业的重要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龙梅  张扬  
本文通过对四川桃坪羌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扶贫效应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创新性地提出用收入贫困和权力贫困双重标准来评判扶贫效应。研究认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对于民族村寨的扶贫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但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法尧  陈红玲  李如跃  吴建国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路径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后,村寨整体贫困的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旅游扶贫的目标转向村寨内部贫困个体。旅游扶贫的路径由过去依靠发展经济带动村民脱贫转向依靠更加公平的旅游收益分配政策,并以"益贫"思想为导向,促进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蔡碧凡  陶卓民  郎富平  
有效、公平的社区参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本研究运用比较分析法、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从社区参与的角度选择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黄土岭村、临安市太湖源镇白沙村、富阳市东洲街道黄公望村三个典型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提炼出基层组织引导、企业(景区)带动、社区主导三种典型社区参与模式,并对这三种模式的共性、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模式的参与主体多元化;社区参与内容较为单一,参与层次浅;社区参与的程度依发展阶段而有所不同;社区受益主要源自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就业和自主创业机会的获得和培训教育机会的提供等。总体而言,社区参与的有效性、公平性与旅游业所处的发展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邹影  施东琦  
云南是一个民族文化多元、民俗事项丰富的地区,具备开展民俗村寨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社区参与对于民俗村寨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旅游业作为当地农村经济的补给形式,对改善农民生活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旅游资源往往潜藏在当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广泛动员当地社区居民才能更加深入地挖掘旅游资源,尤其是旅游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参与的民俗村寨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进行了模式研究,希望能够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立足于当地特色和实践发展生态旅游提供有用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邹影  施东琦  
云南是一个民族文化多元、民俗事项丰富的地区,具备开展民俗村寨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社区参与对于民俗村寨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旅游业作为当地农村经济的补给形式,对改善农民生活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旅游资源往往潜藏在当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广泛动员当地社区居民才能更加深入地挖掘旅游资源,尤其是旅游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参与的民俗村寨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进行了模式研究,希望能够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立足于当地特色和实践发展生态旅游提供有用的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鄢慧丽  余军  熊浩  王强  
以海南省什寒村为例,对其旅游扶贫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网络组织关系。结果发现:(1)什寒村旅游扶贫利益相关者分为四大类17个子类;(2)从网络凝聚性来看,四大类利益相关者群体相互间沟通联系欠缺,不存在明显的派系林立情况;(3)从网络中心性来看,什寒村旅游扶贫不存在绝对强势的利益相关者,县旅游委拥有较多话语权,旅游企业话语权被边缘化;(4)从网络结构洞来看,旅游专家和媒体等利益集团的限制度和等级度低,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最后,提出了促进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海萍  王燕华  李经龙  
古村落型世界遗产地的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均衡关系一直倍受关注。文章通过对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旅游开发历程、现状深入的调查,对西递、宏村两种旅游开发模式下的经济、社会影响做了比较,指出古村落型世界遗产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在实施社区参与的开发模式(Commun ity-BacedDevelopm ent)的同时融入企业经营因素,根据当地实际探索适宜的开发模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谢镕键  闭新英  
本文以三亚中廖村为例,旅游增权理论为支撑,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对中廖村村民的旅游扶贫现状和增权现状进行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首先,在充分了解中廖村旅游发展概况和村民旅游扶贫保障的情况下,运用旅游增权理论,明确村民增权对当地旅游扶贫的重要作用。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从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心理四个方面对村民的旅游增权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中廖村旅游增权存在的问题。最后,依据中廖村旅游扶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黎族村寨的实际情况,从村民、组织、社区三个不同层面,提出相应的旅游增权建议,促进中廖村旅游扶贫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亮  陆林  丁雨莲  
本文选择西双版纳傣族园为案例地,在简要介绍傣族园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傣族园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指出傣族园的旅游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重点阐述了傣族园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主要涵盖可持续、和谐、辩证的发展理念,村寨、文化、旅游、经济四大发展要素以及“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针对该旅游发展模式提出实施整体开发战略、以人为本战略、文化制胜战略和科学管理战略,以供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谭燕瑜  谢雨萍  
随着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乡村特色产业的大力发展带动了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实现人人小康的经济发展目标。在2017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项目(2017KY0911)资助下,笔者参阅《旅游服务与管理》一书,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管理做了深入探讨。由樊雅琴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一书结合了理论与实践,从导游的专业技能到旅游市场的开发,再到景区的运营与管理,详细地阐述了如何经营好旅游业的方法,并结合技能训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婉玲  
乡村旅游,是当代富起来的中国人首选的一种旅游方式,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更是国内外旅游爱好者最爱的乡村游。如何让世人享用到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感受到中国乡村旅游浓厚的文化底蕴,根据波特产业集群化发展理论,结合开平碉楼与村落设施的实际情况,拟研究政府主导下乡村旅游新模式的发展对策与措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洁  李如嘉  唐勇  
社会转型加速期,四川作为我国西部一个重要的多民族大省,屡屡发生民族村寨社区居民与地方政府,社区居民内部以及社区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旅游社会冲突现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并严重阻碍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选择甲居藏寨为案例点,旨在正确认识四川民族村寨社区旅游社会冲突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寻旅游社会冲突的调控机制,以期推动四川乃至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龙梅  
社区参与是当前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主要形式。本文选取四川桃坪羌寨这个典型的发展旅游业的民族村寨社区,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内化在居民心理的无权感为依据,从居民感知的角度,调查研究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增权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