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1)
2023(7311)
2022(6221)
2021(5726)
2020(4427)
2019(10176)
2018(9700)
2017(18043)
2016(9507)
2015(10377)
2014(10500)
2013(10383)
2012(9951)
2011(9316)
2010(9688)
2009(8930)
2008(8855)
2007(8208)
2006(7709)
2005(7219)
作者
(28377)
(23836)
(23686)
(22102)
(15157)
(11485)
(10586)
(9047)
(8933)
(8551)
(8108)
(8016)
(7820)
(7674)
(7448)
(7155)
(7004)
(6976)
(6868)
(6852)
(6060)
(5916)
(5744)
(5496)
(5440)
(5430)
(5354)
(5332)
(4824)
(4778)
学科
(47477)
经济(47431)
(29265)
管理(24190)
(19950)
企业(19950)
地方(18484)
(17598)
中国(16830)
农业(13508)
业经(13104)
方法(11698)
地方经济(10197)
(10033)
(8699)
银行(8691)
(8646)
金融(8646)
(8596)
数学(8193)
(8169)
贸易(8158)
数学方法(8098)
(7886)
(7800)
环境(7726)
发展(7581)
(7561)
(7476)
技术(7434)
机构
学院(141979)
大学(136322)
(57632)
经济(56276)
研究(53929)
管理(51625)
理学(42743)
理学院(42156)
管理学(41538)
中国(41329)
管理学院(41234)
科学(32265)
(30464)
(27400)
(26016)
研究所(24551)
中心(23817)
(23567)
(23324)
师范(23116)
(23053)
北京(20216)
(19720)
财经(19609)
(19571)
师范大学(18404)
业大(17630)
(17537)
农业(17413)
(17185)
基金
项目(86411)
科学(68405)
研究(66782)
基金(60098)
(51636)
国家(51093)
科学基金(43575)
社会(42595)
社会科(40389)
社会科学(40382)
(35946)
基金项目(31584)
教育(29618)
(29199)
编号(27851)
(26185)
自然(25826)
自然科(25145)
自然科学(25142)
自然科学基金(24684)
资助(24486)
成果(22772)
发展(21514)
(21118)
课题(20768)
重点(19698)
(17954)
(17791)
(17097)
国家社会(17062)
期刊
(77946)
经济(77946)
研究(45237)
中国(34481)
(23685)
管理(21328)
科学(19850)
教育(19463)
学报(17852)
(17691)
农业(16398)
(16278)
金融(16278)
业经(15634)
大学(13890)
学学(12861)
技术(12685)
经济研究(11645)
问题(9972)
财经(9065)
(8269)
商业(8097)
(8063)
(7923)
(7552)
(7509)
(7395)
论坛(7395)
资源(7215)
图书(7142)
共检索到234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璇  
PPT(Pro Poor Tourism)是第一个把反贫困和旅游联系起来的概念。但由于其带有非公平的歧视含义,已经被ST-EP(Sustainable Tour-ism-Eliminating Poverty)用法所取代。把旅游作为消除贫困的途径可以引导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走向繁荣,甚至帮助一些国家摆脱贫困。目前许多国际发展机构正密切关注这一领域,并开始帮助一些落后国家和地区实施ST-EP战略。正确把握和理解这一概念也有助于我们的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去吸引和利用有关国际组织或基金的捐助,切实推进旅游扶贫。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永文,陈玉英  
探讨了贫困地区的成因、旅游扶贫开发的内涵、特点及其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扶贫开发应选择的资源(Resource)—人(Humanity)—效益(Benefit)三要素系统战略思路,即RHB战略思路,为旅游扶贫开发提供依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志明  
湘鄂渝黔边区(以下简称边区),指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庆黔江地区和贵州铜仁地区。在这一边区,聚居着土家族、苗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是国家重点扶持的18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焕峰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在参与式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对农村贫困社区旅游开发中参与的内涵、农村贫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及其规划的基本出发点和实践框架进行分析,认为贫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一种持续的旅游扶贫模式,是开发式扶贫的制度创新过程。最后,对农村贫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晨曦  
乡村旅游扶贫是国家实施的旅游扶贫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发展中主要有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商品促收、"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扶贫模式,通过运用政府扶持策略、生态策略、品牌策略、区域合作策略等,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晨曦  
乡村旅游扶贫是国家实施的旅游扶贫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发展中主要有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商品促收、"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扶贫模式,通过运用政府扶持策略、生态策略、品牌策略、区域合作策略等,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娇霞  彭文武  刘小凤  陈国生  
大湘南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成长为新兴支柱产业、乡村文化旅游新业态悄然兴起等优势,也面临资源保护相对匮乏、没有形成品牌效益、品牌建设力度相对薄弱等劣势,在面临旅游市场不成熟、旅游发展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旅游文化社会环境有待优化这些威胁时,大湘南要充分利用旅游产业地位不断提升、区域重心东移、旅游服务信息化这一千载难缝的机会时,将乡村旅游作为产业扶贫率先发展的产业,积极探索旅游产业扶贫的多元化模式,为当地老百姓增收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侯琳  赵禹骅  
旅游扶贫既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又要实现扶贫的目标。如何使贫困人口通过旅游扶贫项目获益而不是沦为"边缘人群",成为业界和学界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在深化旅游扶贫精准识别内涵和完善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并提出通过对区域、人口、项目的精准细分来深化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的内涵,完善旅游扶贫长效机制,以开发核心IP、跨界融合等营销模式打造区域旅游品牌,推动旅游扶贫特色化发展等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龙梅  张扬  
本文通过对四川桃坪羌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扶贫效应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创新性地提出用收入贫困和权力贫困双重标准来评判扶贫效应。研究认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对于民族村寨的扶贫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但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炜娟  
精准扶贫是"十三五"期间重大国家战略,基于乡村旅游的产业扶贫则是践行精准扶贫战略的有效举措。研究解读以乡村旅游为拉动的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背景;揭示乡村旅游产业特色不特、精准不精,贫困农户素质不高及利益回馈渠道不畅通等制约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能的若干问题;给出精准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业,精准投资乡村旅游人力资源,精准设计旅游收益回馈机制等可行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祖坤  杜倩文  周婷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测算出武陵山区2009—2013年的旅游扶贫效率,结合MI指数评价其效率形态,分为潜力型,朝阳型,黄金型和夕阳型。在分类基础上研究各类型旅游扶贫适宜采用的模式,四类型分别适用于产业联动模式,战略联合模式,政企合作模式,项目支撑模式。还原武陵山区旅游扶贫效率随时间演进的路径,具体可分为往复式演进,渐进式演进和复杂演进。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从产出效益角度与投入产出效率角度研究其空间分异。两个角度共同揭示了旅游扶贫在空间上具备的聚集效益和区域间差距,但是某些县(市)旅游经济效益与旅游扶贫效率数据结果存在一定不协调,意味着必须在保证较高的旅游效益同时提高的旅游扶贫效率,从而实现旅游的精准扶贫。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志勇  
当今欠发达地区旅游扶贫具有反贫困与保遗产的双重战略属性,反贫困是核心目标,保遗产是约束条件,落实为"人本化、包容性、系统推进"的战略主导逻辑。在具体操作中,可基于资源禀赋与区位条件进行旅游扶贫模式创新,形成特色旅游城市群建设、旅游综合功能区建设等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小海  肖洪磊  
绝对贫困历史性消除后,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将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进一步激发脱贫攻坚期间培植的旅游发展动能持续助推乡村振兴,成为亟须探讨的现实问题。脱贫攻坚期间,旅游发展目标上的局限性经济为上、发展方式上的脆弱性规模扩张以及扶持对象上的精准性相对剥夺成为制约脱贫地旅游持续发展的主要困境。在乡村振兴目标驱使下,脱贫地旅游发展要加快转向,实现从局限性经济为上转向全面性综合发展、从脆弱性规模扩张转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从精准性相对剥夺转向共享性惠及全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小海  肖洪磊  
绝对贫困历史性消除后,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将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进一步激发脱贫攻坚期间培植的旅游发展动能持续助推乡村振兴,成为亟须探讨的现实问题。脱贫攻坚期间,旅游发展目标上的局限性经济为上、发展方式上的脆弱性规模扩张以及扶持对象上的精准性相对剥夺成为制约脱贫地旅游持续发展的主要困境。在乡村振兴目标驱使下,脱贫地旅游发展要加快转向,实现从局限性经济为上转向全面性综合发展、从脆弱性规模扩张转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从精准性相对剥夺转向共享性惠及全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