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20)
- 2023(16015)
- 2022(14112)
- 2021(13373)
- 2020(11188)
- 2019(25628)
- 2018(25398)
- 2017(49215)
- 2016(26679)
- 2015(29954)
- 2014(29469)
- 2013(28432)
- 2012(25496)
- 2011(22677)
- 2010(22564)
- 2009(20670)
- 2008(19366)
- 2007(16547)
- 2006(14138)
- 2005(11604)
- 学科
- 济(100338)
- 经济(100231)
- 管理(75346)
- 业(69782)
- 企(59107)
- 企业(59107)
- 方法(51129)
- 数学(44167)
- 数学方法(43392)
- 农(26433)
- 财(25501)
- 中国(24849)
- 业经(22788)
- 学(21273)
- 地方(19978)
- 理论(19536)
- 农业(17826)
- 贸(17506)
- 贸易(17498)
- 易(16998)
- 务(16343)
- 财务(16256)
- 财务管理(16221)
- 和(16161)
- 制(16142)
- 技术(16068)
- 环境(15651)
- 企业财务(15294)
- 划(14243)
- 银(13291)
- 机构
- 学院(363146)
- 大学(359979)
- 管理(146610)
- 济(136415)
- 经济(133406)
- 理学(128813)
- 理学院(127385)
- 管理学(124562)
- 管理学院(123918)
- 研究(112032)
- 中国(81386)
- 京(74677)
- 科学(72133)
- 财(61710)
- 农(54580)
- 业大(54476)
- 所(54118)
- 中心(51919)
- 江(50713)
- 财经(50668)
- 研究所(49877)
- 范(49287)
- 师范(48808)
- 北京(46242)
- 经(46209)
- 农业(42863)
- 州(41884)
- 院(41473)
- 经济学(40616)
- 技术(39714)
- 基金
- 项目(258803)
- 科学(204165)
- 研究(189122)
- 基金(187251)
- 家(162659)
- 国家(161314)
- 科学基金(140068)
- 社会(117842)
- 社会科(111631)
- 社会科学(111602)
- 省(102653)
- 基金项目(99712)
- 自然(92702)
- 自然科(90606)
- 自然科学(90587)
- 教育(89257)
- 自然科学基金(88898)
- 划(85828)
- 编号(78476)
- 资助(77804)
- 成果(61705)
- 重点(57675)
- 部(56305)
- 发(54669)
- 创(54169)
- 课题(53362)
- 创新(50371)
- 科研(49807)
- 教育部(48765)
- 大学(48759)
- 期刊
- 济(140682)
- 经济(140682)
- 研究(97588)
- 中国(61549)
- 学报(55917)
- 科学(52028)
- 管理(51919)
- 农(48754)
- 财(46537)
- 教育(43893)
- 大学(42795)
- 学学(40378)
- 农业(34537)
- 技术(33608)
- 业经(25599)
- 融(24419)
- 金融(24419)
- 财经(23244)
- 经济研究(23021)
- 经(19824)
- 图书(18723)
- 问题(17943)
- 业(17609)
- 科技(17431)
- 版(16776)
- 技术经济(16706)
- 商业(16583)
- 统计(16282)
- 理论(16154)
- 资源(15757)
共检索到498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骆泽顺 林璧属
实证主义范式的研究无法解决地方依恋形成心理机制这一理论问题。在当前旅游领域研究中,有关实证研究在地方依恋已经形成的理论预设前提下,通过编制相关量表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来探讨目的地社区居民和游客地方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后果行为。至于这两种依恋有何区别、如何形成以及如何指导相应的依恋行为等相关理论问题却鲜有涉及。该研究回溯到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构建了旅游情境下的内隐-外显地方依恋模型,并得出以下结论:(1)内部工作模式(依恋表征)原理可用以解释地方依恋形成的心理机制;(2)内部工作模式是由一般依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白凯
旅游目的地意象自20世纪70年代初产生以来一直是旅游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国内外此类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以对此类研究成果的述评为基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旅游目的地意象的构成和发展过程,提出"destination image"的翻译应体现该概念的心理学构成,从旅游者心理研究角度将其译为"旅游目的地意象";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应着力将抽象的概念推理和具体的实证测量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借助认知心理学理论成果提出了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中的讯息加工过程及阶段模式。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意象 心理学 属性定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孙瑞英
明确信息异化的概念,列举网络信息异化的心理症状,阐明网络信息异化的心理学机制,并从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的角度分析网络信息异化的心理成因。同时,从加强道德自律、情感疏导、增强意志自制力、培养群体中的"领头人"等心理学视角,提出控制网络信息异化的措施。
关键词:
网络 信息异化 心理学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彭建 王剑
旅游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需要从其他学科引入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来推动自身的成熟与发展。旅游感知、态度和行为是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过去数十年间,社会心理学的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表征理论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相对剥夺理论是一种二战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失衡和疏导机制研究方面有较强的解释能力。本文通过对旅游研究中的既有社会心理学视角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对剥夺的内涵和旅游发展中的相对剥夺现象,进而比较了相对剥夺理论与既有社会心理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詹川
介绍教育心理学在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及理论。利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对传统的E-learning系统课程体系结构进行细化,提出方法单元和媒体片段的新概念。设计出基于教育心理学角度的E-learning课程本体表达模型,它将使基于该模型构建的E-learning系统具有智能的学习指导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功兴
阐述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提出基于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创建、基于KSAOs模型的学生发展模式建构、基于SWOT分析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基于素质拓展训练的心理资本开发和基于"三位一体"多维度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策略,有效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立事业、成就事业和服务社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茂英 Philip L.Pearce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它关注人类的积极品质,探索人类的美德,主张用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积极心理学不仅契合社会发展背景,而且迎合民众追求幸福的心理,因此其在学术研究和普通民众中的影响力日渐增加。在澳大利亚旅游心理学家菲利普·皮尔斯等(Philip Pearce,et al.)的引荐下,旅游学,一门致力于提升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幸福指数的学科,也开始关注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文章首先阐述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注重条理化归纳,然后对积极心理学与旅游学的融合研究做重点述评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旅游学 研究应用 福祉 幸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芳 金小璞
认知过程与知识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两个核心概念,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研究情报分析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情报分析模型,以期达到提高情报分析过程效率与情报分析产品质量的目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毛雅娟
时至今日,公司层面上非理性行为偏差的研究正在日益备受关注,尤其是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偏差对公司决策的影响,然而,难以找到准确测度高管过度自信的代理变量是制约这一领域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文章基于对大量心理学文献的梳理,分析了过度自信的心理学起源,深入挖掘了高管过度自信的心理学依据,最后以此为指引,不仅提出了更为恰当的高管过度自信实证测度方法及研究假说,还通过细化引发这一心理偏差的因素而提出了不同维度的测度方法,这对未来行为公司金融发展具有探索性的一个重要尝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锐 张攀 牛永革
文章从旅游口号信息诉求出发,基于心理意象加工理论,通过实验研究了旅游口号信息诉求对游客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在不同时间距离的旅游情景下,比较了旅游口号信息诉求对游客反应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发现,不同旅游口号信息诉求对消费者口号态度和旅游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心理意象加工在此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同时,时间距离会调节旅游口号信息诉求对消费者口号态度和旅游意愿的影响。文章丰富了旅游口号的有效性研究,对旅游营销组织设计、选择有效的旅游口号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莉 张捷 仇梦嫄 刘培学
旅游情境中的拥挤既有旅游交通与城市日常交通重叠而产生的拥挤,还受到旅游流自身特征影响,与城市交通拥挤的产生机制、调控策略和目标都存在显著差异。结合游客出游过程节律特征,将旅游流分为全局、目的地、景区3个尺度,对不同尺度旅游流的交通方式和特征、交通服务提供者及旅游交通供给产品、交通效率与目标特征等进行阐述,并基于旅游流建立拥挤一般模型,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对其进行拓展。以三清山国内旅游流为例,研究不同尺度旅游流特征背景下产生的拥挤。结果表明:三清山旅游流在不同尺度和不同情境下差异显著,从空间拥挤模型出发,全局尺度主要为中转型拥挤,目的地尺度主要为汇流型拥挤,景区尺度主要为瓶颈型、停留型拥挤;从时间拥挤模型出发,拥挤主要发生在黄金周等节假日,全局尺度需要省级或更高层面的调控,目的地尺度可通过增加时间阈值方式避免拥挤,景区尺度可通过对各景点旅游流的引流实现调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群慧
文章从旅游心理学的感知觉、情绪情感等理论角度,阐述民族村寨体验产品设计的心理学依据,在理论层面上探索体验式旅游产品设计的要素、方法和心理学理论在体验型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最后提出民族村寨旅游体验产品设计的范式。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旅游体验产品设计 心理学阐释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柴海燕 何婕滢 杨雨哲
文化是旅游的内核,旅游者的外出旅行就是体验异域文化,感受文化生态的过程。人们在成长环境中接触到与文化旅游地相关的文化符号,从而形成相关文化印象,旅游出行就是受已有的文化依恋影响,去感受、验证、修正文化印象,重组自我文化图式的过程。因此,文化依恋是旅游意向的前提条件,诱发了潜在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本文选取庐山作为案例地,以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为基础,引入文化依恋作为自变量,提出相关假设。结果表明:(1)潜在旅游者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均对行为意向产生正向显著影响;(2)文化依恋通过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形成3条平行中介路径间接影响潜在旅游者的行为意向。基于结论得到文化旅游目的地宣传与建设方面的发展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恒 李悦铮 杨金桥 邢娟娟
在传统的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的基础之上,结合旅游者的心理偏好和海岛型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模型,以大连广鹿岛为例,采用心理学研究中的"开窗"实验范式,使用E-Prime软件测算反应时,计算被试的偏好指数,运用改进后的综合评价模型比较各旅游景区的开发潜力,为旅游地的规划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广鹿岛的实证分析发现,其旅游资源总体质量较高,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广鹿岛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排名依次为:仙女湖、彩虹滩、月亮湾、帆坨子。仙女湖景区作为广鹿岛最具开发潜力的景区应得到优先开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学燕
新的历史时代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任务型教学法强调课程从学生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途径。从学生角度和教学效果看,任务型教学法都具有其明显的优势,一方面不仅促进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长,而且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传递大量信息,而且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实现了教育过程的多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