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
- 2023(1127)
- 2022(972)
- 2021(1006)
- 2020(833)
- 2019(1828)
- 2018(1765)
- 2017(3279)
- 2016(1939)
- 2015(2030)
- 2014(2215)
- 2013(2124)
- 2012(1875)
- 2011(1892)
- 2010(1902)
- 2009(1839)
- 2008(1818)
- 2007(1652)
- 2006(1637)
- 2005(1332)
- 学科
- 济(7106)
- 经济(7105)
- 方法(3402)
- 管理(3017)
- 理论(2602)
- 业(2207)
- 农(2148)
- 业经(2013)
- 农业(1908)
- 经济理论(1863)
- 学(1857)
- 旅(1825)
- 地方(1803)
- 游(1749)
- 旅游(1726)
- 数学(1620)
- 数学方法(1588)
- 企(1401)
- 企业(1401)
- 农业经济(1317)
- 教育(1224)
- 环境(1194)
- 理学(1189)
- 中国(1038)
- 教学(975)
- 发(969)
- 贸(891)
- 贸易(891)
- 心理(858)
- 易(851)
- 机构
- 学院(31012)
- 大学(28719)
- 研究(10696)
- 管理(10167)
- 游(9570)
- 旅(9566)
- 旅游(9444)
- 理学(8700)
- 科学(8688)
- 理学院(8404)
- 管理学(8049)
- 管理学院(7968)
- 范(7566)
- 师范(7492)
- 济(7408)
- 经济(7129)
- 中国(7100)
- 京(6572)
- 师范大学(6110)
- 所(5664)
- 研究所(5306)
- 农(5147)
- 江(4900)
- 中心(4540)
- 州(4427)
- 北京(4374)
- 旅游学(4180)
- 游学(4180)
- 业大(4152)
- 农业(4040)
共检索到42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邹本涛
旅游心理学应用研究成果丰富,然而其基础理论研究却十分薄弱。旅游心理学不应是旅游的心理学研究,而应是关于旅游心理现象及其研究的科学;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不应局限于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而应指向整个旅游心理现象及旅游心理研究;旅游心理学的特点不但体现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还体现在研究意义和概念范畴上。逻辑起点选择有误是目前旅游心理学及许多旅游学分支学科定位欠准确、名实不相符、体系无特色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现象 旅游心理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嬿嬿
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高职专业基础课程,而其精品课程的建设更要体现我国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它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从旅游心理学及其精品课程特点出发,分析目前我国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一些建设和改革我国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措施和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学燕
新的历史时代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任务型教学法强调课程从学生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途径。从学生角度和教学效果看,任务型教学法都具有其明显的优势,一方面不仅促进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长,而且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传递大量信息,而且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实现了教育过程的多赢。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小明
和我国教育界流行的知识观相比,现代心理学的知识观在知识的含义、分类及习得上都前进了一大步,新的知识观涵盖了素质教育中的大部分"素质",素质教育是重视知识的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呼唤新的知识观的指导。
关键词:
知识 素质 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程刚
智慧概念长期以来作为一个形而上学用语,经常在析取的意义上被广泛使用,歧见纷呈,语意含混,因而有必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阐释。本文认为,智慧作为一种复杂的个体心理素质,以必要的智力水平和知识经验为基础,与直觉思维和自我反省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为对复杂事物有所洞察和领悟,进而能够作出正确的抉择并采取适宜的策略加以应对和处置,具有较大的后天习得性和可塑性。
关键词:
智慧 心理学 阐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敏 付华
旅游以其投资少、回收快、返贫率低、成效大等优点被利用到扶贫工作上,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伴随着旅游扶贫的开展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归根究底,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对旅游扶贫的真实含义没有真正理解所造成。旅游要扶的“贫”应该包括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地区贫困、个人贫困、物质贫困、精神贫困等几方面,涉及的对象也不仅仅是当地社区居民。同时,旅游扶贫也不是万能的,它也会产生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认清旅游扶贫的对象和作用对旅游在扶贫工作中发挥积极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旅游扶贫 对象 “贫”的含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波
"全域旅游"本是少数人使用的规划用语,2016年初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的召开,使之转变为国家旅游发展模式用语,并迅速成为行业热词,引发多方面的关注与讨论。本文的写作因之而起,但使用的核心概念是旅游场域,聚焦于旅游场域扩张的边界及其政策含义。一、旅游场域及其扩张的必然性在笔者看来,"全域旅游"是一个特定时期的政策术语而非学术概念,学界对它的讨论,不免要讲究名实关系,但更需要判识其作为一种旅游发展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胡传东
心理机制之所以表现出现在的形式,是因为它曾在进化历史长河中,成功地解决了许多反复出现的有关生存与繁衍的适应性问题。运用进化心理学研究旅游现象及其行为就成为旅游研究的起点。旅游世界与原始世界存在共同特征,旅游心理事实上发挥着远古适应器的功能,旅游活动则实现了人类心灵的回归。文章在构建旅游"适应器—环境"响应模型的前提下,通过分析认为,旅游异地性与暂时性的特点类似于远古的生产生活,旅游追求愉悦的本质是心理适应器进化的结果,旅游体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认同感和炫耀,良性自虐是旅游的显著特征之一。以进化心理学为视角的
关键词:
旅游 进化心理学 适应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茂英 Philip L.Pearce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它关注人类的积极品质,探索人类的美德,主张用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积极心理学不仅契合社会发展背景,而且迎合民众追求幸福的心理,因此其在学术研究和普通民众中的影响力日渐增加。在澳大利亚旅游心理学家菲利普·皮尔斯等(Philip Pearce,et al.)的引荐下,旅游学,一门致力于提升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幸福指数的学科,也开始关注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文章首先阐述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注重条理化归纳,然后对积极心理学与旅游学的融合研究做重点述评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旅游学 研究应用 福祉 幸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静波
外汇的含义及其特点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徐静波外汇是国际金融活动中的核心事物,它既是国际金融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媒介,本身也是金融商品。近二十多年来,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外汇的使用范围、用途、数量、种类,不断扩大,其形式和内容更是变化迅速,同时外汇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骆泽顺 林璧属
实证主义范式的研究无法解决地方依恋形成心理机制这一理论问题。在当前旅游领域研究中,有关实证研究在地方依恋已经形成的理论预设前提下,通过编制相关量表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来探讨目的地社区居民和游客地方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后果行为。至于这两种依恋有何区别、如何形成以及如何指导相应的依恋行为等相关理论问题却鲜有涉及。该研究回溯到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构建了旅游情境下的内隐-外显地方依恋模型,并得出以下结论:(1)内部工作模式(依恋表征)原理可用以解释地方依恋形成的心理机制;(2)内部工作模式是由一般依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彭建 王剑
旅游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需要从其他学科引入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来推动自身的成熟与发展。旅游感知、态度和行为是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过去数十年间,社会心理学的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表征理论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相对剥夺理论是一种二战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失衡和疏导机制研究方面有较强的解释能力。本文通过对旅游研究中的既有社会心理学视角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对剥夺的内涵和旅游发展中的相对剥夺现象,进而比较了相对剥夺理论与既有社会心理学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白凯
旅游目的地意象自20世纪70年代初产生以来一直是旅游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国内外此类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以对此类研究成果的述评为基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旅游目的地意象的构成和发展过程,提出"destination image"的翻译应体现该概念的心理学构成,从旅游者心理研究角度将其译为"旅游目的地意象";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应着力将抽象的概念推理和具体的实证测量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借助认知心理学理论成果提出了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中的讯息加工过程及阶段模式。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意象 心理学 属性定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群慧
文章从旅游心理学的感知觉、情绪情感等理论角度,阐述民族村寨体验产品设计的心理学依据,在理论层面上探索体验式旅游产品设计的要素、方法和心理学理论在体验型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最后提出民族村寨旅游体验产品设计的范式。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旅游体验产品设计 心理学阐释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菊凤 任心慧
旅游资源和旅游吸引物分别是汉语界和英语界经常使用的重要概念,然而学术界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方式不但存在国别差异,还存在概念内涵与外延理解的深层次分歧。文章通过梳理这两个概念的界定方式、含义理解、翻译使用等方面的分歧,从概念产生背景、语词本意、逻辑规则、现实含义等角度,逐一进行辨析,指出旅游资源和旅游吸引物这两个概念是中英文学术界创造的具有旅游学科独特含义的专属概念,它们总体上被用来指称旅游活动的对象。旅游资源一词容易引发诸多理解歧义,而旅游吸引物一词在含义上更为清晰、准确,有更大的使用空间;而常被我们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旅游吸引物 旅游对象 旅游学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