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19)
- 2023(13786)
- 2022(12078)
- 2021(11426)
- 2020(9659)
- 2019(22126)
- 2018(21779)
- 2017(42111)
- 2016(23099)
- 2015(25689)
- 2014(25409)
- 2013(25196)
- 2012(23075)
- 2011(20712)
- 2010(20248)
- 2009(18334)
- 2008(17816)
- 2007(15316)
- 2006(13512)
- 2005(11416)
- 学科
- 济(84477)
- 经济(84390)
- 管理(60473)
- 业(57689)
- 企(46843)
- 企业(46843)
- 方法(40954)
- 数学(35119)
- 数学方法(34729)
- 农(24032)
- 中国(21086)
- 学(20875)
- 银(20384)
- 银行(20236)
- 财(20107)
- 制(19805)
- 地方(19278)
- 业经(19221)
- 行(18901)
- 农业(16564)
- 贸(15879)
- 贸易(15870)
- 易(15374)
- 融(14642)
- 金融(14639)
- 理论(14572)
- 环境(14165)
- 技术(13492)
- 和(13411)
- 务(12859)
- 机构
- 大学(318330)
- 学院(317158)
- 管理(125594)
- 济(117119)
- 经济(114395)
- 理学(109423)
- 理学院(108105)
- 研究(106276)
- 管理学(106032)
- 管理学院(105488)
- 中国(82151)
- 科学(71560)
- 京(67958)
- 农(61563)
- 业大(54299)
- 所(54123)
- 财(52267)
- 研究所(50243)
- 农业(49110)
- 中心(48964)
- 江(45534)
- 财经(42860)
- 范(42710)
- 北京(42475)
- 师范(42155)
- 经(39041)
- 院(38673)
- 州(37934)
- 师范大学(34296)
- 经济学(34231)
- 基金
- 项目(227875)
- 科学(176296)
- 基金(163971)
- 研究(158884)
- 家(145823)
- 国家(144619)
- 科学基金(122722)
- 社会(97852)
- 社会科(92588)
- 社会科学(92560)
- 省(90354)
- 基金项目(89106)
- 自然(83787)
- 自然科(81750)
- 自然科学(81725)
- 自然科学基金(80247)
- 划(76185)
- 教育(72195)
- 资助(67288)
- 编号(64147)
- 重点(51072)
- 成果(49792)
- 部(48372)
- 发(48229)
- 创(47156)
- 科研(44494)
- 创新(43964)
- 计划(43884)
- 课题(43690)
- 大学(41426)
共检索到451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睿文 吴殿廷 肖星 雷引周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认知是影响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和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许多因素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都产生影响,其中认知的时间特征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的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课题:旅游者对不同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的先后顺序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是否产生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程度如何。文章以银川沙湖与榆林红碱淖为例,对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中的“先入为主”与“既成事实”效应进行了分析,初步证明旅游者对不同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先后顺序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产生影响,并针对案例景区的情况,强调了旅游形象定位与市场营销中的先发优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马明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目的地形象受到旅游者对目的地熟悉程度的影响。对泰山的研究表明:就总体形象和情感形象而言,旅游者对泰山的熟悉度越高,则形象越积极;就认知形象而言,6个形象因子中有4个因子也呈现出同样的情况。因此,建议目的地管理者从增加目的地信息传播的渠道、力争提高口碑推荐度和重游率等方面采取措施来提高旅游者对目的地的熟悉度,以此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形象 旅游者 熟悉度 泰山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震方 李想
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及其认知的多层面性 ,分析了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过程 ,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模式。作者从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组织、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旅游目的地形象载体与形象推广整合等方面 ,重点阐述了旅游目的地推广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形象认知 形象推广 推广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金伟 杨佳旭 郑春晖 王琛琛
黑色旅游已逐渐成为广义休闲旅游谱系中的一个颇受关注的组成部分,但关于黑色旅游动机和目的地形象之间影响关系的研究却相对缺乏。文章以北川地震遗址区为案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黑色旅游地游客动机和目的地形象的结构特征及其内部影响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黑色旅游动机对目的地形象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娱乐与自我发展"动机显著正向影响整体形象",公益与教育启迪"动机显著正向影响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而"见证与灾区探寻"动机显著正向影响认知形象,并显著负向影响整体形象。同时,认知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情感形象,情感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整体形象,情感形象在认知形象对整体形象的影响中存在完全中介效应。由此可知,"情感"是黑色旅游目的地形象内部演化的关键内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阿敏 吴晋峰 王君怡
旅游经验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对目的地形象多个维度的影响作用尚缺乏系统研究。文章基于一手数据,以到访过西安的中国国内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研究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对目的地形象多个维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认知形象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对目的地抽象属性的评价更客观,对目的地旅游吸引物维度的评价更积极。(2)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情感形象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情感体验更积极正面。(3)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更强烈。(4)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不是刻板形象、独特形象、整体形象和旅游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纯阳 黄福才
本文基于现有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关研究成果,从形象构成的角度,建立目的地形象影响因素的路径模型,并以张家界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地综合形象的形成源于旅游者对目的地认知和情感属性的评价,情感形象在认知形象和综合形象之间起着中介作用;信息来源和旅游者的旅行经历等刺激因素是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因素;旅游者的性别和年龄对目的地形象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目的地形象 认知形象 情感形象 综合形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安禧 黄福才 孙雪飞
本文在对旅游动机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将提取的声望动机、文化动机和休闲动机纳入研究模型,并以厦门市为例实证研究了它们对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认知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2)情感形象对总体形象没有显著正向影响;(3)声望动机、文化动机和休闲动机显著正向影响认知形象。而且,旅游动机层次越高,对认知形象的影响越大;(4)声望动机、文化动机和休闲动机对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均无显著正向影响,而是通过认知形象的中介作用对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产生间接影响。文章最后就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旅游动机 认知形象 情感形象 总体形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子斌 安应民 郑佩
尽管我国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诸如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缺乏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调研特别是旅游目的地形象调研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本文以西安居民对海南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分析为例,介绍和运用了当今国外广泛运用的IPA分析法,即重要性(Importance)及其表现(Performance)分析法(Analysis)。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永德 白丽明 苏振
缺乏合理测量方式,单纯依靠文脉分析是制约我国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研究与实践的最大瓶颈之一。针对这一现实,本文借鉴艾特纳与瑞奇等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结构法与非结构法进行综合比较,从而提出定性与定量测量旅游者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系统方法与步骤。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关新华 李健仪 谢礼珊
随着国内自助游迅速发展,游客在出游过程中对目的地的选择除了关注吸引物之外,对该地区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以游客感知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为切入点,对广东省主要旅游目的地688位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正向影响游客的总体满意感、游客对政府的信任感和旅游目的地形象;游客满意感正向影响游客对政府的信任感和旅游目的地形象;游客对政府的信任感正向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黎洁 吕镇
论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旅游目的地形象战略黎洁,吕镇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特点及引入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意义(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特点旅游目的地形象(Destinationlmage)指人们对该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印象、信念、观点的综合。人们对任何已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祗辉
以北京奥运会后旅京欧美游客为例,选取142份样本,利用Spss16.0,对研究模型及假设进行证明。结果表明,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改善有显著影响;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具体项目进行分析,可知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旅游目的地形象中的"国内交通便利"、"干净环境"、"节日庆典活动独特"、"接近性好"等项目影响最大,其后顺序为"适合休息的舒适氛围"、"住宿设施合适"、"安全"等。最后对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北京城市营销提出建议,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白凯 孙天宇 谢雪梅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典型的标志化符号,它用特殊设计过的文字或图形组成来表达旅游目的地的特定含义。本文从游客认知角度,以陕西旅游形象为研究内容,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符号隐喻关联的假设。对该研究假设的实证调查问卷分析显示,兵马俑是游客最为倾心的陕西旅游视觉符号代表;"秦皇汉武,盛世长安"是陕西旅游形象游客评价的最佳文字表述符号(旅游宣传口号)。以此为基准,对陕西旅游视觉标志符号和文字表述符号进行了隐喻内涵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陕西旅游形象符号的视觉形体和语言形体存在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45),旅游形象符号的视觉形体和该视觉形体引发的符号隐喻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0),陕西旅游形象符号的语...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形象 符号隐喻 认知 陕西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奕滨 胡璟 黄暾晓
现有研究成果表明,文化差异会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使形象感知形成差异化,因此有人认为文化差异必然导致形象感知差异。本文采用Hofstede的高/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维度,通过问卷划分高/低不确定性规避游客群体,并调查其对目的地的认知、情感和总体形象的感知。研究发现,高不确定性规避和低不确定性规避两个游客群体对张家界认知形象中的信息和交通方面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在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的感知上并不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文海 邓颖颖 皮君
旅游目的地形象反映的是旅游目的地的内在竞争力,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本文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例,运用竞争力对比评价法,选取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夏威夷作为标杆,找出"短板",探寻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研究表明,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的关键不在于海南自身的旅游资源,而是与之相伴的开发现状。应该通过加强旅游资源供给、提高全岛居民文化素养、提升地方政府治理水平,以及调整政府营销战略等措施,科学制定和实施海南国际旅游岛长期发展规划,以期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而提高其国际旅游竞争力。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旅游业 国际旅游岛 标杆对比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