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36)
2023(11632)
2022(9190)
2021(8268)
2020(6467)
2019(14298)
2018(13986)
2017(25804)
2016(14053)
2015(15496)
2014(15610)
2013(15077)
2012(14045)
2011(13001)
2010(13165)
2009(12065)
2008(11787)
2007(10580)
2006(9941)
2005(9379)
作者
(42024)
(35221)
(35154)
(33067)
(22454)
(16943)
(15785)
(13461)
(13334)
(12643)
(12002)
(11985)
(11654)
(11169)
(11047)
(10852)
(10337)
(10251)
(10141)
(10070)
(8918)
(8646)
(8466)
(8034)
(7949)
(7922)
(7818)
(7739)
(7133)
(6974)
学科
(63779)
经济(63711)
(33681)
管理(32506)
(23865)
企业(23865)
地方(23657)
中国(23114)
(21238)
业经(17540)
方法(15639)
农业(15000)
(13105)
(13034)
地方经济(12188)
数学(11860)
数学方法(11683)
(11620)
(11519)
金融(11514)
(11154)
银行(11138)
(11072)
贸易(11056)
(10925)
(10572)
环境(10448)
(10374)
发展(10195)
(10167)
机构
学院(200585)
大学(196000)
研究(78928)
(78083)
经济(76176)
管理(68480)
中国(59296)
理学(56759)
理学院(55932)
管理学(54802)
管理学院(54416)
科学(49087)
(43970)
(40741)
研究所(36803)
(36717)
(35497)
中心(35149)
(33266)
(32166)
师范(31840)
(29172)
北京(28783)
业大(28745)
农业(28211)
(27427)
财经(26982)
师范大学(25658)
(25314)
(24290)
基金
项目(129492)
科学(101034)
研究(96898)
基金(90058)
(79864)
国家(79057)
科学基金(65918)
社会(60758)
社会科(57372)
社会科学(57358)
(52426)
基金项目(47473)
(44025)
教育(43238)
自然(40654)
编号(39913)
自然科(39587)
自然科学(39575)
自然科学基金(38825)
(35415)
资助(35374)
成果(32823)
重点(30295)
课题(29737)
发展(28448)
(27964)
(26683)
(26423)
国家社会(24966)
创新(24680)
期刊
(102582)
经济(102582)
研究(64147)
中国(48936)
(36372)
学报(31377)
科学(30801)
教育(28401)
管理(27404)
(25082)
农业(25029)
大学(23723)
(22189)
金融(22189)
学学(22152)
业经(19170)
技术(17223)
经济研究(15641)
问题(13606)
(13551)
财经(12523)
资源(11202)
(10969)
(10384)
(10213)
世界(10128)
图书(10020)
(9910)
论坛(9910)
国际(9875)
共检索到327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俊  楼枫烨  
本文运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到社区传统文化、就业心理、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案例社区相对保守的就业心理和落后的受教育水平是其在旅游大开发进程中日益边缘化的重要原因。在没有外来制度干预下,社区就业心理转变和就业能力提高都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案例社区在旅游大开发过程中日益边缘化的趋势难以改变。"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的实施将对海南少数民族社区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挑战,需要转变过往以"度假酒店+地产+高尔夫"的飞地旅游发展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饶勇  
"投资拉动经济"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与外来精英劳动者的就业替代竞争往往会同时出现于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初期,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有可能导致经济不断发展而本地社区却被不断边缘化的现代化困境。文章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海南三亚为例,从"外来者—本地人"关系结构视角考察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进程,通过对精英劳动力迁入的经济社会影响分析,发现造成本地社区边缘化趋势的根源是粗放型经济政策、市场化公共政策及其交互作用所引发的复杂效果,而不是直观印象中单纯由精英劳动力迁入带来的冲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骁鸣  陈熙  
对于国内蓬勃发展多年的艺术区而言,及时总结其迅猛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社会问题和潜在矛盾,将成为制定合理的社会政策的必要前提。文章以北京798艺术区发展过程特别是其旅游商业化进程中的原厂工人的遭遇为例,分析了他们在活动空间、利益分配、文化认同、决策参与等多方面遭遇的"边缘化",并使用社会交换理论对边缘化的成因给出了初步解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洁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历史上是"驿道所经"之地,49个民族(其中有48个少数民族)以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形式居住其间。民族区域内封闭与交往并存,民族文化中个性与共性并生,特色鲜明,底蕴深广。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已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优势资源。文章认为,贵州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注重民族文化母体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地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孟秋莉  
少数民族创造的传统生态文化孕育着深厚的生态智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渊源之一。但在旅游开发的影响下,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逐渐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在对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旅游开发的背景下,如何有效保护当地的生态文化就成了亟待解决的课题。以纳西族为例,在解读其生态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负面影响,并就如何保护和开发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提出了见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炜  陈能幸  
文章引入世界遗产保护本真性理论,通过以广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嘹歌为例,提出了要对我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及其思路。希望通过对这一具体研究对象的剖析,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嘹歌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发展。并以此为鉴,对当前我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若干思路和经验借鉴。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成艾华  
边缘化背景下的中部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一方面由于该地区距离中部中心城市及经济中心较远,“行政区边缘经济”特征明显;另一方面源于政策上的差异,使得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落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俊  
三亚的海滨旅游城市化现象在国内具有典型性。通过回顾三亚近20年来城市发展历程,系统考察了海滨旅游推动下三亚城市发展的总体特征,发现尽管三亚城市经济增长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城市经济基础仍相对薄弱,由于缺少旅游相关产业的支撑,旅游收入漏损严重;城市经济波动性明显,经济系统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和不稳定性;经济结构、消费结构、主客文化、居住空间等愈益显现出二元性特征,相对超前的旅游业和相对滞后的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矛盾愈益突出。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朴今海  范妍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少数民族的人口流动越来越趋于活跃,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数量也与日剧增。在我国少数民族流动儿童中朝鲜族的跨国流动儿童颇为典型。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多为劳务人员,其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短缺以及所在国的各种结构性排斥,致使跨国流动儿童的教育越趋边缘化,不仅直接影响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而且也对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带来潜在的隐患。流动儿童教育与留守儿童教育一样,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一个不容忽略的社会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文  黄震方  
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问卷形式对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和香格里拉雨崩社区两种不同开发模式下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的经济、政治、心理、社会、制度和信息权能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不同开发模式的介入导致了权能建设的先后次序,也是居民认可总体呈现"高认可高趋向"、"中认可高反差"和"低认可低趋向"三个层次的直接原因;(2)社区旅游权能的实际效果存在结构性差异,旅游经济权能促进其他权能建设的推动力度有待增强;(3)社区旅游开发与社区整体发展是一个协同系统,权能建设的最终实现有待模式的适度调适。基于此,文章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业红  闵庆文  钟林生  成升魁  张丹  龙登渊  
作为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旅游开发作为适应性管理的有效手段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农业文化遗产概念提出较晚,包括旅游开发在内的研究比较薄弱,特别是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则涉及更少。在对农业文化旅游发展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从江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提出了从江"农业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风情"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同时对旅游开发的前提、目标、原则、关键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江晓云  
文章以临桂东宅江村瑶寨为例,对少数民族村寨如何进行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以瑶寨为研究对象,从旅游发展优势、市场定位、产品策划、旅游形象设计、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及相关管理措施等方面,对具有资源优势而又处于贫困之中的少数民族村寨如何开发生态旅游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鸿安  丁镭  
[目的]产业融合是现今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产业融合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其价值的深度发掘。景宁是我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和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县内自然村落民间文化悠远,是畲族宝贵的财富。从产业融合视角出发,构建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融合发展模型,提出融合发展路径,不仅有助于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挖掘与保护,而且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集聚区域更好地抢救、保护和发展传统非遗文化提供借鉴与启示。[方法]运用文献梳理、实地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景宁县的主要少数民族自然村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类型与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景宁县少数民族农村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存在习俗、民歌、服饰濒临消失、古老建筑、仪式举办场所濒临泯灭、医术、药物、偏方面临失传和特色工艺缺乏传承艺人等问题。[结论]景宁县少数民族农村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可选择渗透型融合、重组型融合和延伸型融合3种有效路径,在建立产业协调机制、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培育非遗文化载体阵地和拓展旅游开发新手段、新途径等方面下功夫,更好促进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融合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嘉茵  瞿文政  许志明  凌国明  万智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节假日的首选休闲活动。在此情况下,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全域旅游。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韶关市乳源县必背镇,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存在游客承载量低、旅游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基础设施落后和政府存在缺位等问题。文章提出了"轻旅游"乡村生态旅游新模式,以政府主导监督与村民联动运营为核心,结合"互联网+"技术为少数民族地区全域旅游的推广提供保障。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梁月平   赵昕  
海洋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业重要支柱产业,亦是热带、亚热带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西岛拥有热带岛屿所特有的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对游客非常具有吸引力。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考察等方法深入了解西岛现状,并对西岛海洋文化旅游区从地理位置和特征、气候条件、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和政府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其日后的旅游开发战略目标和旅游开发对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