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24)
- 2023(16872)
- 2022(14548)
- 2021(13633)
- 2020(11324)
- 2019(26172)
- 2018(25795)
- 2017(49438)
- 2016(26776)
- 2015(30436)
- 2014(30377)
- 2013(30375)
- 2012(28416)
- 2011(25831)
- 2010(25969)
- 2009(23905)
- 2008(23579)
- 2007(20753)
- 2006(18673)
- 2005(17136)
- 学科
- 济(118167)
- 经济(118036)
- 管理(74132)
- 业(71256)
- 企(57340)
- 企业(57340)
- 方法(50517)
- 数学(42807)
- 数学方法(42365)
- 中国(36012)
- 农(31775)
- 地方(28055)
- 财(26678)
- 业经(26202)
- 贸(23777)
- 贸易(23761)
- 易(23011)
- 学(22940)
- 制(21959)
- 农业(21373)
- 银(19386)
- 银行(19346)
- 融(18693)
- 金融(18691)
- 行(18634)
- 理论(18459)
- 和(18272)
- 环境(18097)
- 技术(17130)
- 发(16232)
- 机构
- 大学(387633)
- 学院(385097)
- 济(160286)
- 经济(156932)
- 管理(149437)
- 研究(136772)
- 理学(127678)
- 理学院(126181)
- 管理学(124235)
- 管理学院(123519)
- 中国(105241)
- 京(84560)
- 科学(82174)
- 财(73885)
- 所(69303)
- 研究所(62514)
- 中心(60995)
- 农(60717)
- 财经(58345)
- 江(57436)
- 北京(54952)
- 业大(53906)
- 范(53740)
- 师范(53283)
- 经(53066)
- 院(49386)
- 经济学(48649)
- 农业(47136)
- 州(46836)
- 经济学院(43811)
- 基金
- 项目(254268)
- 科学(200521)
- 研究(189186)
- 基金(184465)
- 家(160164)
- 国家(158786)
- 科学基金(135841)
- 社会(120329)
- 社会科(114073)
- 社会科学(114047)
- 省(97438)
- 基金项目(97207)
- 教育(86403)
- 自然(86134)
- 自然科(84118)
- 自然科学(84101)
- 自然科学基金(82619)
- 划(82526)
- 资助(77075)
- 编号(76728)
- 成果(63699)
- 发(57737)
- 部(56993)
- 重点(56963)
- 课题(53657)
- 创(52250)
- 国家社会(49622)
- 教育部(49162)
- 创新(48724)
- 科研(48082)
- 期刊
- 济(183008)
- 经济(183008)
- 研究(122403)
- 中国(79470)
- 学报(58028)
- 管理(56373)
- 农(56257)
- 科学(55308)
- 财(53599)
- 教育(46667)
- 大学(44332)
- 学学(41206)
- 农业(39090)
- 融(38453)
- 金融(38453)
- 技术(32513)
- 业经(29636)
- 经济研究(29447)
- 财经(28701)
- 经(24644)
- 问题(24354)
- 图书(21762)
- 贸(20974)
- 业(20739)
- 技术经济(18747)
- 理论(18659)
- 国际(18481)
- 世界(18335)
- 科技(17649)
- 商业(17098)
共检索到593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河清
湘、黔、桂三省(区)省际边境区域,是我国侗民族相对集中,在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特征方面都具有较强同一性的侗族聚居区域,有着紧密的地缘关系和相近的人文习俗,发展水平相当、经济交往久远,这一地区的旅游开发应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发挥整体优势、加强区域合作,构建中国侗文化旅游圈,促进区域民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区域协作 侗文化旅游圈 开发设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天曌 杨载田 刘沛林
南岳衡山素以云海、林海、花海而称胜。在国民生活方式和行为意识由"小康型"向"生态型"升华,并以竹文化生态旅游为时尚的当今世界,南岳衡山对游客的吸引力日渐凸显。因其具有毛竹生产的适宜生态环境、竹文化旅游开发的交通区位优势,同时具有竹林面积大而分布相对集中、竹品开发历史悠久而用途广泛、竹文化工艺品位高且知名度大等资源特色,预示着其竹文化旅游市场前景广阔。但必须保证重点、择优开发、规划先行、科学兴竹,且宜于主打"中华寿岳"竹文化品牌,重点发展竹文化长寿养生休闲度假旅游,优先开发后山竹文化旅游资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清霞 秦张平 马勇
鄂西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伴随着构建"两型社会"和发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机遇的出现,利用突出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社区生态旅游就成为寻求鄂西跨越发展的突破口。总结了社区生态旅游发展实践的基本模式,对鄂西圈导入发展社区生态旅游做了相关分析,提出了鄂西圈社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关对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杨
旅游产业面临新的市场环境,旅游目的地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已开始探索新的战略。本文分析了新兴的旅游圈资源整合的理论意义及其与市场开发之间的互惠式依赖关系,并重点对旅游圈内各个分区依托旅游圈进行协同开发的三种模式进行了研究;最后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一个案例应用。
关键词:
旅游圈 资源整合 市场开发 协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 巍 楼凌雁
本文以浙江省水口乡开发乡村旅游为例,详细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资源评价的各个环节,以及资源评价对乡村旅游规划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开发 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评价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隋春花 莫嘉欣
广东省黎槎村拥有独特的"八卦型"乡村聚落景观,建筑风貌保存良好,调查发现其旅游开发存在宣传不足、空心化严重、配套设施不完善和旅游产品单一等问题。本文从激发游客动机角度,提出加强网络宣传、重视社区营造、完善配套设施和开发特色旅游活动等建议。
关键词:
黎槎村 旅游动机 古村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诗图,袁本华
从旅游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指出了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及主要运用领域,剖析了当今旅游开发中忽视文化的误区,并提出其解决对策,阐明了"文化是旅游开发的灵魂"的重要观点。
关键词:
文化 旅游开发 异化 人文关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稂艳玲
世界旅游产业的规模不断壮大,但旅游业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产生很多文化和社会问题。文章认为,要深化这一问题的研究,不能单独发展旅游业,应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基于文化本身价值,结合当地的需求,有选择地进行多种产业的互补开发,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当地人的文化自觉和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促进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在实践经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构建多种产业发展和文化自觉良性循环的模型。
关键词:
文化自觉 文化价值 文化产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月玲
县域是组成旅游区板块的基本单元,县域旅游的良性发展及与旅游区的协作发展,是形成旅游区整体形象和提高旅游区竞争力的关键。文章从县域发展旅游存在的一般障碍出发,分析了县域与区域旅游协作发展的必要性,并以桂林旅游圈龙胜县为例,提出了县域单元与旅游区协作的策略思路:采用极品带动和错位发展战略与区域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区域旅游集群外溢效益;采取多种合作内容与形式,发挥政府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
龙胜县域 桂林旅游圈 旅游单元 协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梅青 白彩云 孙淑荣 宋永生
1996年国家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基金,用于历史文化名城中重点街区的专项保护整治。历史街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使保护性旅游开发成为一种有效保护历史街区的途径和方式,我国山西平遥南大街、云南丽江古街区、浙江桐乡市乌镇古街等就是很好的例证。
关键词:
芙蓉街 历史街区 保护 旅游开发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德刚 于静静
本文以一个旅游开发比较成功的乡村旅游点——威海市"胶东渔村"为典型案例,重点分析、探讨了社区居民积极的旅游感知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旅游开发前的知识普及、居民在经济上对旅游业的依赖程度、旅游开发对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旅游经营模式及利益分配机制等,试图通过实证研究,对社区居民积极、正面旅游感知态度的培育过程进行理论探讨,以此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借鉴意义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居民感知态度 旅游影响 社区参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茜 孙雅婷 乔荔 赵越
文章以山西沿黄国家级生态主体功能县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国家级生态功能区在生态保护大背景下,为什么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以及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应该如何发展。文章从研究背景、发展特征、功能定位和布局、发展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黄河 生态文化旅游 开发区 发展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白景锋 宋松岩
"两山一水"生态旅游圈的开发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综合法、SWOT分析法,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伏牛山、武当山(两山一水)及其周边旅游地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发现,建设该旅游圈具有明显的地缘和区位优势,同时旅游圈的生态旅游资源不但丰富,而且优势互补,特色鲜明,基础良好,极具发展潜力;劣势在于区域经济发展落后,跨区域发展协调难度大。但是,国家对水源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政策支持,不断建设的交通网为本旅游圈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此,提出发展该生态旅游圈一体化、点-环-圈、整体联合促销的发展战略,设计了6类旅游产品21条旅游线路,并针对开发的劣势和挑战提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颜庭干 池明茹 陈昌春 周盛
工业旅游是我国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江苏省沿江地区为例,就循环经济的思想与工业旅游开发融为一体,阐述循环型工业旅游的内涵,探讨循环经济在工业旅游中的应用价值,对循环经济在工业旅游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工业旅游 循环型工业旅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