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1)
- 2023(9980)
- 2022(8439)
- 2021(7899)
- 2020(6212)
- 2019(13926)
- 2018(13748)
- 2017(25040)
- 2016(14054)
- 2015(16042)
- 2014(16576)
- 2013(16383)
- 2012(16055)
- 2011(14672)
- 2010(15429)
- 2009(14942)
- 2008(14975)
- 2007(14157)
- 2006(13199)
- 2005(12405)
- 学科
- 济(63895)
- 经济(63804)
- 业(37774)
- 管理(34763)
- 农(30494)
- 企(25578)
- 企业(25578)
- 中国(23323)
- 地方(21842)
- 农业(20593)
- 业经(18921)
- 方法(17163)
- 制(15268)
- 学(13447)
- 银(13221)
- 银行(13207)
- 发(13158)
- 财(12851)
- 行(12816)
- 融(12229)
- 金融(12226)
- 数学(12057)
- 数学方法(11717)
- 理论(11638)
- 地方经济(10717)
- 教育(10683)
- 贸(10465)
- 贸易(10448)
- 发展(10423)
- 展(10382)
- 机构
- 学院(211002)
- 大学(207251)
- 济(80079)
- 研究(78838)
- 经济(77786)
- 管理(72075)
- 中国(63297)
- 理学(58430)
- 理学院(57569)
- 管理学(56317)
- 管理学院(55883)
- 科学(47841)
- 京(46851)
- 所(41164)
- 财(40740)
- 农(39997)
- 江(37594)
- 中心(37131)
- 研究所(36154)
- 范(35238)
- 师范(34943)
- 北京(31117)
- 州(30893)
- 农业(29649)
- 财经(29552)
- 省(29019)
- 业大(28691)
- 院(27678)
- 师范大学(27667)
- 经(26176)
- 基金
- 项目(122017)
- 研究(95052)
- 科学(94579)
- 基金(83454)
- 家(71494)
- 国家(70649)
- 社会(59149)
- 科学基金(59011)
- 社会科(55470)
- 社会科学(55460)
- 省(50391)
- 教育(43233)
- 基金项目(43065)
- 划(41096)
- 编号(40906)
- 成果(36810)
- 资助(34791)
- 自然(34445)
- 自然科(33543)
- 自然科学(33537)
- 发(32947)
- 自然科学基金(32872)
- 课题(30345)
- 重点(27594)
- 发展(26964)
- 展(26474)
- 部(25624)
- 年(25384)
- 性(24829)
- 创(23903)
共检索到366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潇文 王生鹏
在现代旅游开发活动介入后,民族村落文化变迁呈现出三大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文化失真、利益失调及社会结构失衡。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当地居民为主体、政府为主导、开发商及从业人员主营、游客需求的满足为主线的思路,建立ESPE模式,以积极有效地减少旅游活动对当地文化的消极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海燕
农业的旅游开发成为一种理想的扶贫途径,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应需而建的景区给村落社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变迁,改变了村落传统自然的状态和观念,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关键词:
农业旅游 村落社区 变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庄伟光 林平凡
古村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的旅游开发是挖掘承传、转化利用和保护古村落文化资源的重要方式。本文在分析广东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广东古村落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强调在保护为主的基础上,适度进行旅游开发,并提出要加强规划导向、完善制度建设、创新融资模式、打造旅游精品等对策建议,以推动广东古村落通过合理的旅游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古村落 保护 旅游开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建忠 刘家明 柴达
古村落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最生态化的记忆,以"古色古香"、"原汁原味"为主要特色的古村落,成为旅游开发的重点。但古村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文化生态失衡的问题。运用文化生态旅游理论分析了后沟古村的文化生态及其旅游开发价值,提出了古村旅游发展要以文化生态为切入点,科学规划,保护性开发;保护文化生态原真性以及重视文化生态理念,深入进行物态化、制度化和意态化"三态"文化的活化利用。
关键词:
文化生态 古村落旅游 后沟古村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隋春花 莫嘉欣
广东省黎槎村拥有独特的"八卦型"乡村聚落景观,建筑风貌保存良好,调查发现其旅游开发存在宣传不足、空心化严重、配套设施不完善和旅游产品单一等问题。本文从激发游客动机角度,提出加强网络宣传、重视社区营造、完善配套设施和开发特色旅游活动等建议。
关键词:
黎槎村 旅游动机 古村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刚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许多省市县政府已把发展旅游作为很多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不二选择,通过各种方式招商引资,大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取得了不少成绩。发展旅游在保护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收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面临着自然衰退、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刚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许多省市县政府已把发展旅游作为很多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不二选择,通过各种方式招商引资,大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取得了不少成绩。发展旅游在保护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收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面临着自然衰退、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刚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许多省市县政府已把发展旅游作为很多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不二选择,通过各种方式招商引资,大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取得了不少成绩。发展旅游在保护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收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面临着自然衰退、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隋春花 李贵清
本文在对广东石塘古村落文化符号解读基础上,根据洛特曼文化符号类型,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构建石塘客家古村落文化符号体系,最后从古村落文化符号的挖掘生产、营销传播和消费传承三个方面提出石塘村落旅游开发建议。
关键词:
古村落 文化符号 旅游开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阚如良 王桂琴 周军 Hsiang-te Kung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村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适宜的旅游开发模式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三峡步步升文化村为案例,在分析所依托资源特点、开发现状及旅游开发策略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得出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主题村落再造"模式,即以主题村落为载体,以文化旅游为功能,以活态传承为方式,以聚集开发为手段,整体形成一个极富活力的生态文化博物村落。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主题村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文跃
旅游开发背景下我国古村落保护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具有普遍性、复杂性和尖锐性。本文以江西婺源古村落为案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定量研究了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对其迁居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居民对古村落的地方依赖是形成居民对古村落的情感依恋的重要因素,而居民的情感因素在古村落保护中有着比功能因素更大的影响作用;居民对古村落的地方依赖是居民迁居的阻力因素,而居民对古村落的情感依恋是迁居的推力因素,而且情感依恋的推力作用大于地方依赖的阻力作用。不管是对于增强居民的古村落保护意识,还是提高居民对迁居政策的支持度,居民对古村落的情感依恋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可为旅游开发背景下的古村落保护与管...
关键词:
古村落 居民 地方依恋 迁居意愿 婺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凡 蔡桢燕
古村落既是旅游的热点,也与其他类型风景区存在差异。本文以广东省大旗头古村为例,应用利益主体理论,在对利益主体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利益主体的层次分析模型、概念模型,并提出假设命题,对模型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可靠性和拟合程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对上述模型和假设进行验证,并构建起大旗头古村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图谱。研究表明,古村落不同利益主体的关注点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但对古村落的文化和环境方面是共同关注的地方。最后,根据通径决定系数的差异,将古村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划分为密切型、中间型和疏
关键词:
利益主体 旅游开发 大旗头古村 通径分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方磊 唐德彪
借鉴甘恩(Gunn)旅游系统功能模型,本文从资源特色、旅游环境、服务设施、市场基础等方面建立了古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运用AHP法赋予各指标因子权重,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构建了古村落旅游开发潜力的综合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湖南西部地区35个古村落资源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综合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强、效果较好,可为古村落旅游开发提供比较依据。
关键词:
古村落 模糊综合评价 湘西地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科 屈小爽
古村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及文化地域特色,有着较大的旅游开发潜力。而目前河北省古村落旅游资源无论是现实保护程度还是研究关注度都略显滞后。河北省古村落有特色民居型、独特格局型、特色文化型、红色革命型四种村落类型,文化体验"原生态"开发模式、民俗文化"博物馆"开发模式、文化创意型"村落产业"发展模式和山水生态"休闲度假"开发模式可针对村落类型及开发现状进一步实现河北太行古村落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
河北太行 古村落类型 开发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卉洁 苗红 王云
传统村落是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载体,深度挖掘传统村落的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基础。针对西北地区传统村落研究较为空白的现状,对不同特点的村落进行有选择性的重点开发。以西北地区314个传统村落作为研究样本,选取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和市场条件三方面的指标因子,用熵值法确定权重,构建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模型,运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分级,探索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的规律和原因。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传统村落五级潜力区分布在陕西大部,甘肃中部和南部,青海东部。(2)西北地区传统村落四级潜力区分布在陕西北部和南部,宁夏除中卫市外所有地区,新疆中部。(3)西北地区传统村落四级以上,即高级潜力区分布不均,传统村落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根据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