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80)
- 2023(16970)
- 2022(14604)
- 2021(13333)
- 2020(11202)
- 2019(25358)
- 2018(24877)
- 2017(47785)
- 2016(26121)
- 2015(28990)
- 2014(28813)
- 2013(28598)
- 2012(26558)
- 2011(24182)
- 2010(24061)
- 2009(21967)
- 2008(21291)
- 2007(18737)
- 2006(16629)
- 2005(14556)
- 学科
- 济(110480)
- 经济(110363)
- 管理(71345)
- 业(70253)
- 企(55360)
- 企业(55360)
- 方法(49109)
- 数学(42414)
- 数学方法(42035)
- 中国(30679)
- 农(30602)
- 地方(26947)
- 财(25329)
- 业经(24721)
- 学(23714)
- 农业(21314)
- 贸(20466)
- 贸易(20453)
- 易(19747)
- 制(18000)
- 环境(17774)
- 技术(17319)
- 理论(16866)
- 银(16626)
- 银行(16551)
- 融(16436)
- 金融(16435)
- 和(16183)
- 行(15888)
- 务(15337)
- 机构
- 大学(374411)
- 学院(373846)
- 济(148364)
- 管理(145592)
- 经济(145261)
- 研究(129998)
- 理学(126383)
- 理学院(124887)
- 管理学(122736)
- 管理学院(122067)
- 中国(95195)
- 科学(83434)
- 京(80604)
- 农(69565)
- 所(66469)
- 财(66178)
- 研究所(60955)
- 业大(60821)
- 中心(58185)
- 农业(54876)
- 江(54702)
- 财经(53493)
- 北京(51043)
- 范(50590)
- 师范(49963)
- 经(48798)
- 院(47007)
- 州(44490)
- 经济学(44319)
- 师范大学(40511)
- 基金
- 项目(259857)
- 科学(203293)
- 基金(187754)
- 研究(184568)
- 家(166325)
- 国家(164915)
- 科学基金(140404)
- 社会(116466)
- 社会科(110466)
- 社会科学(110439)
- 省(102316)
- 基金项目(100426)
- 自然(93020)
- 自然科(90847)
- 自然科学(90824)
- 自然科学基金(89209)
- 划(86536)
- 教育(84290)
- 资助(77391)
- 编号(73791)
- 发(58771)
- 成果(58621)
- 重点(58502)
- 部(56337)
- 创(53851)
- 课题(51412)
- 创新(50243)
- 科研(50100)
- 计划(48306)
- 国家社会(47844)
- 期刊
- 济(161834)
- 经济(161834)
- 研究(107792)
- 中国(71282)
- 学报(66066)
- 农(62719)
- 科学(58665)
- 管理(51829)
- 大学(48867)
- 财(46960)
- 学学(46268)
- 农业(43461)
- 教育(40815)
- 融(32404)
- 金融(32404)
- 技术(30452)
- 业经(28178)
- 经济研究(26204)
- 财经(25561)
- 业(22325)
- 经(21833)
- 问题(21419)
- 科技(19210)
- 图书(18971)
- 版(17835)
- 技术经济(17755)
- 商业(17637)
- 业大(17296)
- 理论(17234)
- 资源(16816)
共检索到544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德刚 于静静
本文以一个旅游开发比较成功的乡村旅游点——威海市"胶东渔村"为典型案例,重点分析、探讨了社区居民积极的旅游感知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旅游开发前的知识普及、居民在经济上对旅游业的依赖程度、旅游开发对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旅游经营模式及利益分配机制等,试图通过实证研究,对社区居民积极、正面旅游感知态度的培育过程进行理论探讨,以此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借鉴意义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居民感知态度 旅游影响 社区参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卢小丽 肖贵蓉
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是衡量旅游目的地影响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衡量标准不一致,测量量表缺乏信度和效度检验的现象,通过对国内外著名旅游专家的访谈和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实证调研,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开发了中国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测量量表,该量表包括居民旅游正面影响感知3个维度11个题项,负面影响感知3个维度11个题项。统计检验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可用该量表对中国居民旅游影响感知进行评估和测度。
关键词:
旅游影响 居民旅游感知 测量量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安禧 王松茂 李海军 郭英之
如何获得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开发是旅游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要主题,但探究积极和消极旅游影响感知对支持旅游开发影响机制的成果还很缺乏。文章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和"认知-情感-意向"关系理论,以反映社区与居民之间关系质量的社区满意和社区认同为中介变量,构建积极和消极旅游影响感知对支持旅游开发的中介作用模型,并利用在平遥古城收集的290份有效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积极和消极旅游影响感知不是支持旅游开发最近端的前因变量;社区满意和社区认同是积极和消极旅游影响感知与支持旅游开发之间的传导机制;社区满意和社区认同在积极和消极旅游影响感知与支持旅游开发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文章引入社区与居民之间的关系质量为中介探究旅游影响感知与支持旅游开发的关系,对揭示居民支持旅游开发的形成机制、获取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更大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安禧 郭英之 李海军 姜红
深刻揭示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开发的形成机制对当地旅游业的长期成功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从浙江省乌镇收集的458份有效问卷,实证考察了旅游地居民积极和消极旅游影响感知对支持旅游开发的影响,探讨了生活质量的中介作用和社区依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生活质量是较积极和消极旅游影响感知更近端的支持旅游开发的前因变量;生活质量部分中介积极旅游影响感知与支持旅游开发的关系,以直接影响为衡量依据会低估积极旅游影响感知对支持旅游开发的影响;社区依恋正向调节消极旅游影响感知与支持旅游开发的负向关系。研究结论为科学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健,彭华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有少数民族 5 5个 ,而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如何开发利用好这些民族文化资源来发展旅游活动 ,是关系到我国 (特别是西部地区 )旅游业有无吸引力、有无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影响民族旅游开发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这些因素是民族特色与民族知名度、交通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市场、旅游地民族感知形象、有无著名风景点或风景区、空间集聚与竞争、决策者行为、当地居民态度
关键词:
民族旅游开发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立明 赵黎明
城郊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重要目的地。影响城郊旅游开发的几个重要因子,即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城郊休闲环境、吸引物与服务设施,城市居民休闲行为的变化,决策者行为与城郊土地开发的政策等。同时随着旅游需求结构的调整城郊旅游地的空间布局由零星点状分布向组团式分布最后演变为环城市游憩带的空间发展趋势。
关键词:
城郊 影响因素 空间布局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庞娟 何元庆 孙金岭 何则
以典型的民族地区居民为例,通过对假设关系的验证性分析,研究居民地方感、社区参与对旅游影响感知各个维度、态度及资源保护行为的影响及其机理,并就研究结果做出形影行为分析,可在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风情的基础上,为促进居民持有积极的旅游发展态度并支持当地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熊剑平 刘承良 颜琪
本文从旅游的经济、环境、社会影响等角度实证分析了石榴红村旅游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开发的感知和态度。在乡村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旅游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以及所带来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认知和态度:居民对乡村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强于负面影响,对乡村旅游普遍持欢迎态度,处于Doxey阶段理论的初期阶段。但是,因从业人员素质低,认识理念存在差异,管理制度存在缺陷,部分居民开始滋生不满情绪;同时,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程度和层次较低,旅游经营权的产权归属意识不清,因此,有待依据旅游社会交换理论开展有居民参与的深度旅游开发。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居民 感知 态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欣然
近年来,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日益升温,但鲜有学者从居民感知的角度对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影响进行研究。文章以成都近郊的乡村旅游地花香果居景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发放问卷、入户调查等方式将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及总体影响等4个方面的感知进行均值分析,发现在上述4个方面的正面感知均强于负面感知;通过相关性分析,了解不同社会人口特征与旅游影响感知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花香果居景区居民对旅游积极影响感知强于负面影响,社区归属感越强的居民对旅游发展呈越积极的态度,而学历越高的居民对旅游负面影响感知更为敏感。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并提出花香果居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艳 叶修群 张师贤
文章选取2008—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对林业旅游资源开发的促进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城镇化主要通过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来提升林业旅游资源开发率;在东部地区,城镇化不仅可以直接促进林业旅游资源开发率的提升,还可以通过促进公共服务质量、交通便利度和收入水平推动林业旅游资源开发率的提高;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对林业旅游资源的开发率的影响不显著,但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有利于林业旅游资源开发率的提升。
关键词:
城镇化 林业旅游资源 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伟 柳玉清 张素梅 喻江平 路旸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研究是旅游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以浙江乌镇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了乌镇居民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影响和经济影响的感知程度,以及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归纳总结了乌镇居民对旅游影响的一般认知态度状况,对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政策、改善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和提高居民对旅游业的支持、促进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调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以往居民对旅游影响认知态度研究的研究成果。乌镇居民对旅游给当地社区带来的社会、文化和环境效益感知强烈令人鼓舞,这与Liu和Var等诸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发展产生的各方效益感知明显是一致的...
关键词:
旅游影响 居民感知 居民态度 乌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梅青 白彩云 孙淑荣 宋永生
1996年国家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基金,用于历史文化名城中重点街区的专项保护整治。历史街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使保护性旅游开发成为一种有效保护历史街区的途径和方式,我国山西平遥南大街、云南丽江古街区、浙江桐乡市乌镇古街等就是很好的例证。
关键词:
芙蓉街 历史街区 保护 旅游开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 巍 楼凌雁
本文以浙江省水口乡开发乡村旅游为例,详细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资源评价的各个环节,以及资源评价对乡村旅游规划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开发 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评价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隋春花 莫嘉欣
广东省黎槎村拥有独特的"八卦型"乡村聚落景观,建筑风貌保存良好,调查发现其旅游开发存在宣传不足、空心化严重、配套设施不完善和旅游产品单一等问题。本文从激发游客动机角度,提出加强网络宣传、重视社区营造、完善配套设施和开发特色旅游活动等建议。
关键词:
黎槎村 旅游动机 古村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忠福 张利
随着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给旅游地带来的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日益明显,这些影响较长时期作用于旅游地居民,引起旅游地居民相应的心理体验和态度反应,形成其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旅游地居民的支持与否对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旅游地的开发、规划与管理具有深刻的影响力。文章对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感知影响因素研究加以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